村镇规划(第3版)

村镇规划(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金兆森 等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20689
版次:3
商品编码:1004258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8-01
页数:4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村镇规划(第3版)》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内容有城乡规划法及其作用,村镇规划的任务与内容,村镇规划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村镇总体规划,村镇道路工程规划,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村镇电力,电讯工程规划,村镇公共中心与工业区规划,村镇居住区规划,村镇绿化规划,村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村镇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与旅游资源规划,村镇防灾减灾规划,村庄整治以及村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工作等内容。
  《村镇规划(第3版)》可供从事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各级村镇规划与建设管理人员参考,亦可作为村镇规划与建设专业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1 绪论
1.1 城乡规划法及其作用
1.1.1 《城乡规划法》的主要内容
1.1.2 城乡规划法的作用
1.2 村镇及其发展概况
1.2.1 村镇的基本概念
1.2.2 村镇的基本特点
1.2.3 村镇的发展
1.3 村镇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1.3.1 面向新世纪村镇规划的基本原则
1.3.2 村镇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2 村镇规划的资料工作
2.1 村镇规划的资料内容
2.1.1 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2.1.2 社会经济资料
2.1.3 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与环境资料
2.2 村镇规划的资料工作
2.2.1 资料的收集途径与方法
2.2.2 资料调查收集的表格
2.3 村镇规划的资料整理及其分析
2.3.1 资料的整理
2.3.2 资料的综合分析

3 村镇总体规划
3.1 乡(镇)域规划
3.1.1 乡(镇)域规划的任务及内容
3.1.2 乡(镇)域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其要求
3.1.3 乡(镇)域规划中村镇体系的布局特点
3.1.4 乡(镇)域村镇体系布局规划方法
3.2 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
3.2.1 村镇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
3.2.2 村镇总体规划的方法步骤
3.2.3 村镇总体规划阶段的成果要求
3.3 村镇的性质与规模
3.3.1 村镇性质
3.3.2 村镇规模
3.4 村镇用地分析
3.4.1 村镇用地的概念及特征
3.4.2 村镇用地的基本特征
3.4.3 村镇用地评价及选择
3.4.4 村镇用地的选择
3.5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
3.5.1 总体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基本原则,
3.5.2 总体规划布局的程序和思想
3.5.3 村镇总体布局
3.5.4 村镇的发展与布局形态

4 村镇道路工程规划
4.1 村镇交通的特点及道路分类
4.1.1 村镇交通的特点
4.1.2 村镇道路的分类和分级
4.2 村镇道路系统规划
4.2.1 村镇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4.2.2 村镇道路系统的形式
4.3 村镇道路的技术设计
4.3.1 远期交通量的预测
4.3.2 村镇道路横断面设计
4.3.3 村镇道路的线形设计
4.3.4 村镇道路交叉口类型及其设计
4.3.5 村镇道路设施
4.4 村镇用地的竖向规划
4.4.1 竖向规划的主要任务及其基本要求
4.4.2 竖向规划设计的方法
4.4.3 竖向规划设计图的表示方法

5 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
5.1 村镇给水工程规划
5.1.1 村镇给水工程规划的任务和一般原则
5.1.2 村镇用水量的预测”.:
5.1.3 水源选择及其保护
5.1.4 水厂的选址与布置
5.1.5 给水管网的布置
5.2 村镇排水工程规划
5.2.1 村镇排水分类
5.2.2 排水工程规划的任务
5.2.3 排水量的计算
5.2.4 村镇排水体制选择
5.2.5 村镇污水排放标准
5.2.6 村镇排水系统的形式及沟管布置
5.2.7 污水处理方式

6 村镇电力、电讯工程规划
6.1 村镇电力工程规划
6.1.1 电力工程规划的基本要求、内容与步骤
6.1.2 村镇电力负荷计算
6.1.3 电源的选择及线路布置
6.2 村镇电讯工程规划
6.2.1 有线电话
6.2.2 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
6.2.3 网络

7 村镇公共中心与工业区规划
7.1 村镇公共中心布局与设计
7.1.1 村镇公共中心布局
7.1.2 村镇公共建筑的配置与布置
7.1.3 村镇广场设计
7.2 乡镇工业区的规划
7.2.l乡镇工业区规划的原则与要求
7.2.2 乡镇工业区的规划
7.2.3 村镇设施农业生产区规划

8 村镇居住区规划
8.1 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与控制指标
8.1.1 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内容
8.1.2 农村宅基地规划
8.1.3 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8.1.4 宅基地规划设计基本控制指标
8.1.5 宅基地规划设计技术经济指标及其控制
8.2 居住用地规划结构与住宅群体布置
8.2.1 居住建筑的规划结构
8.2.2 建筑群体组合
8.2.3 居住区中心环境设计
8.3 新型农村建筑及其可持续设计
8.3.1 村镇住宅类型
8.3.2 新型农村建筑
8.3.3 新型农村建筑的可持续设计
8.4 居住区道路规划
8.4.1 道路的功能分级
8.4.2 道路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8.4.3 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8.4.4 道路规划的经济性

9 村镇绿化规划
9.1 绿化作用与规划标准
9.1.1 绿化的作用
……
10 村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1 村镇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与旅游资源规划
12 村镇灾减灾规划
13 村庄整治
14 村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城乡规划法》从规划的角度,用法律的手段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对农民问题的关注,这在中国的规划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也很少见,在中国规划史上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意义。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工业化只是最近30多年的事,庞大的农业人口、深厚的农业传统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西方式的城市化道路,而只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点都在农村。
  以下是《城乡规划法》中关于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内容。
  第十八条 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乡规划还应当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
  第二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第四十一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建设,不得占用农用地;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 修改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第六十五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前言/序言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发展小城镇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2000年6月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而且在中央历次农村工作会议以及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中,反复提出要搞好小城镇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了村镇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村镇建设主管部门也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推动了本地区村镇建设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村镇建设的规划指导和实施管理,集约使用土地,保证建设质量,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新的贡献。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放到全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统筹安排,建立城乡一体相互推动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协调,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发展小城镇符合我国城镇化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明确了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任务。近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小城镇已成为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小城镇发展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据统计,200。年全国转移就业的1.1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在乡和建制镇就业的占58.8%,进入县级市、地级市和省会城市就业的分别仅占13.5%、14.5%和13.2%。
村镇规划(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村镇规划(第3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村镇规划(第3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村镇规划(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代买的,发货速度比其他的网站快哦~

评分

  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村镇建设的规划指导和实施管理,集约使用土地,保证建设质量,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新的贡献。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放到全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统筹安排,建立城乡一体相互推动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协调,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评分

做村镇规划的可以参考下。。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发展小城镇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2000年6月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而且在中央历次农村工作会议以及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中,反复提出要搞好小城镇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了村镇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村镇建设主管部门也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推动了本地区村镇建设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评分

由魏、晋到齐、梁,是中国文学史上各种文选形式发展并趋于定型成熟的时期,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前代。南北朝时期,文学已经成为社会上层人物必备的修养,社会对文学也更加重视。南方的乐府机构收集保存了南北朝民歌,现存五百多首。在诗体方面,南北朝民歌开创了五、七言绝句体,经过文人创作加以提高,后来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魏晋南北朝的文章较以史传、政论为主的两汉散文,更为丰富多样。檄、碑、诔、序、记、书信等各体文章,普遍都注意辞采,追求艺术性的美,特别是书信,出现不少富有抒情色彩、语言精美的作品。在表现形式方面,文也与诗歌同步,多运用骈偶手段,除了史书和一些专门著作外,大多数文章都是骈体文,甚至像《文心雕龙》这样的文学理论著作,都是用骈体文写成的。魏晋南北朝的辞赋也有重要的发展。虽然还出现过左思的《三都赋》,但汉代兴盛一时的大赋这时没落了,占主导地位的是抒情小赋。辞赋在艺术形式上比一般骈体文更为讲究,藻饰、声律、骈偶、用典这四种修辞手段被大量地使用,语言也特别工整精丽。总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文学的自觉意识、在各方面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与之相适应,从文艺理论角度对文学概念的探讨和文学体制的辨析日益精密。这一时期出现了《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等文艺理论著作。 文学作品的数量众多,对它们进行品鉴、芟繁剪芜,就成为广大阅读者的需要,选录优秀作品的文学总集《文选》于是应运而生。 《文选》收录了从先秦到梁代八九百年间一百三十位作者的五百一十四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全书所选作品来看,萧统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和学术作品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作品认识已趋于明朗。由于《文选》基本上选录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从而使得这一诗文总集成为历代文人所学习的榜样。

评分

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

正在慢慢的看,呵呵!

评分

该书对涉及村镇规划的方方面面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总体内容有一定深度和广度。适合从事或希望了解村镇规划的人员阅读。但感觉该书对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镇规划论述显得粗浅了些。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村镇规划(第3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