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现存很早的医学典籍,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由《素问》和《灵枢》组成。其中,《素问》所论述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很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素问》共24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
由于《素问》成书较早,又经历代传抄翻刻,以致误脱衍倒,文失其真,故校勘研究者代不乏人。然因受到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理解的偏颇,现仍存有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以致给阅读理解《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黄帝内经素问》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本次重新对该书进行了整理,选用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校勘铅印本为底本,参考了现存多种版本和相关著作进行校勘;对书中的异体字、繁简字、俗写字、古今字则进行了统一处理。本次整理的目的,在于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改正书中明显的误字,以便为读者学习研究《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黄帝内经素问》提供规范的版本。另外,本次整理于书末附有重要词语索引,以方便读者利用。
作者简介
田代华,男,生于1942年12月,教授。担任全国中医文献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多年来从事中医医史文献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文献。
在对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疾病古今文献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现代统计学研究方法,对常见疾病古今方药进行了系统研究,聚类出许多新的方剂,筛选出大量常用的药物,为中医临床、科研和新药开发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资料。对中医证候的形成提出了新观点,认为病因、病位、体质是构成中医证候的三大要素,只要对上述三大要素进行规范,就能建立中医统一的辨证方法,从而提高中医治疗效果,目前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点校大量中医古籍,近年主编5部,副主编3部,主校著作10余部,并参加了《中华本草》、《针灸甲乙经》、《素问校释》等大型中医著作的编写和文献整理工作。其中主编的《实用中药辞典》近500万字,反映了当代中药发展的新成果。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医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各10余名,现带博士5名。
目录
卷第一 1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1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3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4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6
卷第二 9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9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13
阴阳别论篇第七 14
卷第三 17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17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18
五脏生成篇第十 20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22
卷第四 24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24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25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26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27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28
卷第五 30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30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33
卷第六 37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37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41
卷第七 45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45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46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49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50
卷第八 52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52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53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55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57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60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61
卷第九 62
热论篇第三十一 62
刺热篇第三十二 63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65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67
卷第十 69
疟论篇第三十五 69
刺疟篇第三十六 72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74
咳论篇第三十八 75
卷第十一 77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77
腹中论篇第四十 79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81
卷第十二 83
风论篇第四十二 83
痹论篇第四十三 85
痿论篇第四十四 87
厥论篇第四十五 88
卷第十三 91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91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92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94
脉解篇第四十九 96
卷第十四 99
刺要论篇第五十 99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100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100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101
针解篇第五十四 102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104
卷第十五 1IJ5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105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106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107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108
卷第十六 111
骨空论篇第六十 11l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113
卷第十七 116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116
卷第十八 121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121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124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126
卷第十九 128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128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130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134
卷第二十 139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139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145
卷第二十一 154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154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原亡今附) 175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原亡今附) 175
卷第二十二 176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176
卷第二十三 191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191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192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193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195
卷第二十四 197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197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198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200
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203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203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209
黄帝内经素问重要词语索引 218
精彩书摘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者,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人,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日治神,二日知养身,三日知毒药为真,四日制砭石小大,五日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日: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徒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实者须其虚,刺虚者须其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八正种明论篇第二十六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日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于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日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
……
前言/序言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黄帝内经素问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有点小瑕疵,整体还不错
评分
☆☆☆☆☆
质量巨差,大家自己看我录的视频的书的页码吧,全是空白,很失望。。
评分
☆☆☆☆☆
杂病篇目,也是跟伤寒一样,必读系列,一样原来书烂了,再买一本。
评分
☆☆☆☆☆
脉经 中医临床读丛书 了解中医 了解经脉 学习中医
评分
☆☆☆☆☆
还是很有用的,没事多学点东西,挺好
评分
☆☆☆☆☆
非常不错,字迹清晰,印刷的质量非常好。完全满足阅读需要。
评分
☆☆☆☆☆
不错的一本书,印刷的字体比较大。讲的主要是儿科推拿的内容。
评分
☆☆☆☆☆
不错的版本
评分
☆☆☆☆☆
一次性买了好几本书,帮朋友带了两本,大多数疾病最主要的根源还是脾胃,后天之本,脾胃论需要还好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