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针灸资生经 针灸摘英集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针灸资生经 针灸摘英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宋] 王执中,[元] 杜思敬,黄龙祥,黄幼民 著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086974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496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开本:32
出版时间:200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字数:229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针灸资生经》由宋代针灸家王执中编于南宋1180~1195年。7卷。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书,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书卷1所载腧穴365个,详介腧穴定位和针刺法,明清的针灸铜人腧穴标注也多采用了这一定位法,并配有36幅腧穴图,形象直观;卷2是王氏针灸临证体会的结晶,集中体现了王氏对取穴、施炙、炙后护理、针灸禁忌以及针药关系等针灸学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卷3~7是在收集前贤腧穴主治症的基础上按病症排列,相当于诸病通用穴,方便临床针灸医生辨症选穴,篇末还附有大量验方、医案,颇切临床实用,这是本书的大特点。此外,王氏临证取穴很注重选取疾病反应点,并名之曰“针灸受病处”,如:咳嗽在膻中穴处有压痛,肠痈在大肠俞穴处有压痛等,均在压痛处刺灸而俞。这些经验对于现代针灸临床,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现存早的元天历叶日增广勤堂印本为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穴位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针经摘英集》是元代杜思敬从多种针灸文献中辑录、改编而成。全书共载“九针式”、“折量取腧穴法”、“补泻法”、“用针呼吸法”、“治病直刺诀”五篇。其中后一篇“治病直刺诀”是该书的主体部分,共收录针方69首,反映出金元时期注重针法的鲜明特点。书虽不大,但理、法、方、穴均有创见,是一本具有很高临床价值、极为贴近临床且便于实际应用的针灸临床参考书。
  本次整理以上海涵芬楼1938年影元刊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多种版本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方便读者学习。

目录

针灸资生经
第一
头部中行十穴
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
正面部中行六穴
面第二行左右十穴
面第三行左右十穴
面第四行左右十穴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
肩髆部左右二十六穴
背俞部中行十三穴
背俞第二行四十四穴
背俞第三行左右二十八穴
侧颈项部左右十八穴
膺俞部中行七穴
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侧腋左右八穴
腹部中行十五穴
腹第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腹第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腹第四行左右十四穴
侧胁左右十二穴
手太阴肺经左右十八穴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二十八穴
手少阴心经左右十八穴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十六穴
手厥阴心主脉左右十六穴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二十四穴
足厥阴肝经左右二十二穴
足少阳胆经左右二十八穴
……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穴名索引
针经摘英集

前言/序言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针灸资生经 针灸摘英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针灸资生经 针灸摘英集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针灸资生经 针灸摘英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针灸资生经 针灸摘英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书非借不能读也,好书,买来慢慢看,古人的书。。。。

评分

1、课堂实训。学生每次课都要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进行课堂实训,记录分数,此项积分占总成绩的25% 。2、作业演练。每次课堂上,教师要利用一定时间对作业内容提问或组织学生演练,然后讲评。每次作业要积累分数,此项积分占总成绩的25% 。3、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有目的地开展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即兴演讲比赛、命题演讲比赛、论辩演讲比赛、小

评分

价格实惠,快递给力,经常在京东买书,存着有时间慢慢看。

评分

针灸学习,可以拿来读一读的,穴位主治定位,经络走行,相当全面。

评分

文言书本 中医临床读丛书 了解中医 了解经脉 学习中医

评分

√m9(´∀`)就是你!

评分

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

评分

包装完整,字迹清晰,书本没有损坏,就是纸质一般般……

评分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针灸资生经 针灸摘英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