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下册)(第2版)》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黄帝内经》一直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史上丰富多彩的各医学流派的理论观点,也大多渊源于《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例如:我国较旱的医学著作《八十一难经》,就是在此基础上阐发而成,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亦曾参考《素问》、《九卷》(即《灵枢经》)的内容;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则全是撰用《素问》、《针经》(即《灵枢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其他如王叔和所著《脉经》,多取材于《素问》的诊法部分;隋·巢元方等所著《诸病源候论》,则大量选取了该书的病因病机内容。白唐以降,历代医家,或以《素问》、《灵枢经》为理论根据,或对《素问》、《灵枢经》的专题加以阐发,使祖国医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徽宗赵佶敕撰的《圣济总录》,金·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元·李杲的《脾胃论》,明楼英的《医学纲目》等。近代唐宗海的《医经精义》,恽铁樵的《群经见智录》,以及某些中医基本理论方面的专著等,其内容也大都来自《素问》与《灵枢经》。
目录
卷第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第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第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卷第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卷第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第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卷第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卷第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卷第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第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卷第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阳注于阴,阴满之外:有两种说法,如《类经》十四卷第十九注:“阳注于阴,则自经归脏,阴满之外,则自脏及经。”《太素》卷二十四虚实所生注:“脏腑阴阳之脉,皆有别走,输会相通,如足阳明从丰隆之穴别走足太阴,太阴从公孙之穴别走足阳明,故日外也。”今从《类经》注。
其生于阳者……阴阳喜怒:阳经主表,阴经主里,故此处之阴阳是指表里部位而言。风雨寒暑邪气,多伤于外,使人病生于表,是为外感。饮食不节,起居失常,阴阳失调,喜怒无常,使人病生于里,是为内伤。
[语译]黄帝说:实是通过什么渠道来的?虚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去的?形成虚和实的道理,希望能听你讲一讲。岐伯说:阴经和阳经都有俞有会,以互相沟通,如阳经的气血灌注于阴经,阴经的气血盛满则充溢于外,能这样运行不已,保持阴阳平调,形体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这就是正常的人。凡邪气的发生,或使人病生于阳,或使人病生于阴。病生于阳经在表的,都是感受了风雨寒署邪气的侵袭;病生于阴经在里的,都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阳失调、喜怒无常所致。
[原文]帝日: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日: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臼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日: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日:寒湿之中人也,皮肤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日虚。虚者聂辟气不足,血泣,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日: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日: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日实矣。帝日:阴之生虚奈何?
前言/序言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下册)(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经典书籍,纸张还不错,值得一读。
评分
☆☆☆☆☆
书已经收到,品质内容都很不错,值得学习!
评分
☆☆☆☆☆
很不错,觉得应该是正品,对很有帮助。
评分
☆☆☆☆☆
百度推荐的。以前买过老中医解码黄帝内经,还没怎么读呢。打基础还是要看原文好。祝大家健康快乐~
评分
☆☆☆☆☆
包装确实比较随意,就一袋子,里面两本书,而且还是不小的袋子。其他没毛病。
评分
☆☆☆☆☆
京东活动,值得购买!
评分
☆☆☆☆☆
买来做《素问》参考书的,简体字版,内容跟《校注》不太一样,所以都买了慢慢看
评分
☆☆☆☆☆
经典要读的多。还可以。
评分
☆☆☆☆☆
1.外观无破损,软皮封面,正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