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知识论》: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知识和德性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
内容简介
金岳霖是中国哲学知识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知识论》围绕“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这一主旨,自觉地将逻辑分析方法严格而系统地运用于哲学研究,特别注重思想的清晰性和论证性,系统地论述了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的可靠性、衡量真假的标准等问题。弥补了中国知识论不发达的缺陷,改变了中国传统哲学文本的写作模式。
作者简介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之为中国现代逻辑学第一人。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年毕业,官费留学美国,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l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后创办哲学系,任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抗战时期,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1946年回北平,历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哲学所(后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逻辑学会会长等职。
金岳霖教授长期从事哲学、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学术造诣很深,是最早把西方现代逻辑系统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他把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许多逻辑学和哲学学者。著有《逻辑》、《论道》、《知识论》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言
Ⅰ.知识论是甚么
Ⅱ.知识论与别的学问底分别
Ⅲ.本书所要陈述的知识论
第一章 知识论底出发方式
Ⅰ.从甚么地方论起
Ⅱ.直接或间接地由官觉出发
Ⅲ.从甚么原则出发
Ⅳ.此出发方式缺点之一:不能得非唯主的共同
Ⅴ.此出发方式缺点之二:对外物底看法
第二章 本书出发方式底理由
Ⅰ.对上章出发方式底批评
Ⅱ.知识论者底要求
Ⅲ.被知的底实在感底分析及满足此感底理论上的条件
Ⅳ.本书底出发方式
第三章 所与或知识底材料
Ⅰ.正觉底分析
Ⅱ.客观底解释
Ⅲ.内在外在关系(关系总论在后)
Ⅳ.官觉
.Ⅴ.校对
第四章 收容与应付底工具
Ⅰ.所与底收容或应付
Ⅱ.习惯
Ⅲ.记忆
Ⅳ.想象
Ⅴ.意志与注意
Ⅵ.相信与归纳
Ⅶ.语言
Ⅷ.抽象
第五章 认识
Ⅰ.官能与认识
Ⅱ.所与底分别
Ⅲ.关系
Ⅳ.性质
Ⅴ.个体底绵延
Ⅵ.官觉与认识底社会性
第六章 思想
Ⅰ.心
Ⅱ.思想、
Ⅲ.想象
Ⅳ.思想底相联
Ⅴ.思议
Ⅵ.思议底结构
第七章 摹状与规律
Ⅰ.摹状成分
Ⅱ.规律成分
Ⅲ.规律与摹状不能分离
Ⅳ.治变
Ⅴ.先天先验
Ⅵ.逻辑
第八章 接受总则
Ⅰ.休谟底问题与归纳原则
Ⅱ.归纳原则与秩序
Ⅲ.归纳原则与时间
Ⅳ.归纳原则底永真
Ⅴ.归纳原则是接受总则
Ⅵ.秩序问题
第九章 自然
Ⅰ.呈现与本然的现实
Ⅱ.本然与自然
Ⅲ.自然与经验
Ⅳ.自然律
Ⅴ.自然界底种种
第十章 时空
Ⅰ.本然的时空
Ⅱ.自然时空底架子与川流或居据
Ⅲ.关于时间的种种
Ⅳ.关于空间的种种
Ⅴ.时空意念
第十一章 性质、关系、东西、事体、变、动
Ⅰ.性质
Ⅱ.关系
Ⅲ.东西
Ⅳ.事体
Ⅴ.变
Ⅵ.动
Ⅶ.本章所论的接受方式
第十二章 因果
Ⅰ.区别几句关于因果的话
Ⅱ.因果的居间问题及空间问题
Ⅲ.因果间底时间问题
Ⅳ.因果底背景问题
Ⅴ.因果间底必然问题
第十三章 度量
Ⅰ.度量问题
Ⅱ.时空底度量
Ⅲ.质量问题
Ⅳ.度量底精确问题
Ⅴ.约俗学说底理论
第十四章 事实
Ⅰ.自然与事实
Ⅱ.事实与东西和事体
Ⅲ.事实与普遍
Ⅳ.事实与正负
Ⅴ.事实与将来
Ⅵ.事实与知识
Ⅶ.事实与理论
第十五章 语言
Ⅰ.字
Ⅱ.字底蕴藏
Ⅲ.语言文字文法
Ⅳ.翻译
Ⅴ.思想与语言
第十六章 命题、证实和证明
Ⅰ.导言
Ⅱ.事实、语言和命题
Ⅲ.命题与判断
Ⅳ.命题底证实
Ⅴ.命题底证明
第十七章 真假
Ⅰ.不同的真假说
Ⅱ.真假学说所要注意点
Ⅲ.符合是真假底定义
Ⅳ.符合底标准
Ⅴ.符合感底时空性和超时空化性
Ⅵ.知识底进步和真理底完成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知识论底出发方式
Ⅰ.从甚么地方论起
A.材料问题
1.知识论底对象。知识论底对象是知识,是普遍的知识底理。理是普遍的,而知识现象就其发生于某时某地说是特殊的。问题是在特殊中求普遍。我们一想就会想到任何知识现象中都有知识者、被知识者及知识。知识底范围非常之广。在今日谈知识免不了要想到对天文世界及原子、电子世界底知识。可是这些都是间接得来的。间接知识底大本营依然是对于所谓耳闻目见的世界底知识。被知不能忽略,但是从现在的讨论着想,我们可以暂时不理会被知。知识底大本营既然是对于耳闻目见的世界底知识,主要的知识者也就是耳能闻目能见的知识者。如果我们暂时注重知识者,我们也就暂时注重官觉者。注重官觉者当然免不了要讨论官觉事实。
2.耳闻目见这一类的事体。谈到官觉事实就谈到耳闻目见这一类的事体。这一类的事体也有普遍与特殊两方面。我们所要得到的是普遍,而这普遍也得从特殊中去找。在这一类的任何事体中有官觉者,有被官觉者,有官觉。耳有所闻,必能听,能听总牵扯到有耳;目有所见,必能视,能视总牵扯到有目。官觉者有官。我们习惯于是人的官觉者,所以谈到官就想到五官。官不必有五,鼹鼠就没有视官。官底能力也不一样,人与狗底嗅官底能力就大不一样。但是无论官底数目如何,无论官底能力大小如何,官总有能。
……
前言/序言
知识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