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附光盘)

分子生物学(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荣武 著
图书标签:
  • 分子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遗传学
  • 生命科学
  • 生物技术
  • 医学
  • 光盘
  • 教材
  • 大学教材
  • 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043215
版次:1
商品编码:100816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02-01
页数:4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分子生物学》在内容上,突出了“新”字,充分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介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原理的时候,已不再仅局限于介绍现成的结论,而是更多描述相关的背景知识。为了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在主要的章节后面附有具启发性的科学故事。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部分优秀学生的参与,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编排体系上,力求做到各章节之间的衔接和连续性,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每一章有引言、主题内容、小结、科学故事、参考文献、推荐网址和思考题。小结以填充题的形式给出,这为读者提供了一次自我检测的机会;提供了配套的光盘。在光盘中,有各章节图表的彩图,以方便读者能够借助高清晰的彩图更加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分子机制。《分子生物学》的使用对象包括综合性院校、医学院、农林院校及师范院校的与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使用。

目录

第1章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1 分子生物学的起源
1.1.1 传递遗传学
1.1.2 分子遗传学

1.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1.2.1 DNA的半保留复制
1.2.2 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1.2.3 中心法则
1.2.4 基因工程
1.2.5 分子生物学的其他进展
科学故事——朊病毒的发现

第2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
2.1 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
2.1.1 DNA作为遗传物质
2.1.2 RNA作为遗传物质
2.1.3 具有遗传物质特性的蛋白质

2.2 核酸的结构
2.2.1 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
2.2.2 核酸的二级结构
2.2.3 核酸的三级结构

2.3 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2.3.1 核酸的变性(denaturation)
2.3.2 核酸的复性(renaturation)
2.3.3 核酸的分子杂交
科学故事——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第3章 基因、基因组和基因组学
3.1 基因的概念
3.1.1 对基因的认识
3.1.2 基因概念的扩展
3.1.3 基因的种类和结构
3.1.4 生物体内基因的大小和数目
3.1.5 基因簇与重复基因

3.2 基因组
3.2.1 原核生物基因组
3.2.2 真核生物基因组
3.2.3人类基因组计划

3.3 基因组学
3.3.1 结构基因组学
3.3.2 功能基因组学
科学故事——人类基因数大缩水的秘密与历程

第4章 DNA的生物合成
4.1 DNA复制
4.1.1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4.1.2 DNA复制的酶学
4.1.3 DNA复制的详细机制
4.1.4 DNA复制的高度忠实性
4.1.5 DNA复制的调控

4.2 逆转录
4.2.1 逆转录病毒的结构
4.2.2 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史
科学故事——HIV辅助受体的发现

第5章 D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
5.1 DNA损伤及其修复
5.1.1 导致DNA损伤的因素以及损伤类型
5.1.2 DNA的修复机制

5.2 DNA的突变
5.2.1 突变的类型与后果
5.2.2 突变的原因
5.2.3 正向突变、回复突变与突变的校正
第6章 DNA重组
第7章 RNA的生物合成
第8章 转录后加工
第9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10章 多钛链折叠与翻译后加工
第11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12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13章 分子生物学方法
常见英文缩写
专业词汇英汉对照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现代遗传学原理与应用》的图书简介,字数约1500字,内容详实,不提及您提供的书名,力求自然流畅。 --- 现代遗传学原理与应用 探索生命蓝图的奥秘与前沿 本书旨在为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紧跟时代步伐的现代遗传学教材。它不仅系统阐述了经典遗传学的核心概念,更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聚焦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遗传学以及合成生物学等当代遗传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 第一部分:经典遗传学的基石与深化 本书的开篇部分,我们回溯并巩固了遗传学的基础理论框架,确保读者对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理论以及基因在细胞周期中的行为有扎实的理解。 第一章:遗传学的历史回顾与研究方法 本章追溯了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到摩尔根的果蝇实验,确立了遗传学作为一门精确科学的地位。我们详细讨论了遗传学研究中的关键工具,包括遗传图谱构建、系谱分析的科学性,并引入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革命性地改变了遗传学实验设计。 第二章:基因的分子基础——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深入探讨了DNA和RNA的化学结构、拓扑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内在机制。特别关注了DNA复制的半保留特性、精确调控的分子机器(如DNA聚合酶复合体)的工作原理,以及R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多样化角色(mRNA、tRNA、rRNA及非编码RNA)。 第三章:基因表达的调控:从原核到真核 本章是理解生命复杂性的关键。我们详细解析了原核生物中 lac 操纵子等经典调控模型,并用大量篇幅阐述了真核生物中复杂的多层次调控系统: 转录水平控制: 详细介绍了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元件,以及各类通用和特异性转录因子如何协同作用,实现基因的精准“开关”。 转录后修饰: 深入讲解了mRNA剪接(包括替代性剪接的生物学意义)、mRNA的运输、稳定性和翻译的起始与终止机制。 第四章:基因突变、修复与遗传变异 基因的微小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本章系统分类了点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细胞如何进化出复杂而高效的DNA损伤识别和修复通路,例如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错配修复(MMR)等,以及这些通路缺陷导致的疾病(如某些癌症)。 --- 第二部分:基因组学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遗传学研究进入了宏观的基因组时代。本部分内容紧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高通量技术。 第五章: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测序技术 本章是连接生物学与信息科学的桥梁。我们详细介绍了二代(NGS)和三代测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更重要的是,本章侧重于如何处理和解读海量测序数据,包括序列比对、从头组装、基因组注释的基本流程和常用软件工具。 第六章: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与组织 超越了单纯的碱基序列,本章探讨了基因组的宏观架构: 基因密度与组织: 比较了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组织效率差异。 重复序列与动态变化: 深入分析了转座子、卫星DNA等重复元件在基因组进化和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基因组的动态重排机制。 功能性非编码区: 阐明了基因间区、内含子和非编码RNA基因(如lncRNA、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核心地位。 第七章:群体遗传学与进化 本章将遗传学原理应用于整个种群层面。内容涵盖哈迪-温伯格平衡的数学模型、驱动群体基因频率变化的四大因素(选择、漂变、突变、迁移)的定量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利用分子标记来重建物种历史、追踪人类迁徙路径和评估自然选择的强度。 --- 第三部分:前沿交叉学科与实际应用 本书的后半部分聚焦于遗传学在医学、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和伦理考量。 第八章:表观遗传学:超越DNA序列的调控 表观遗传学是理解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的关键。本章详细讨论了三个核心机制: DNA甲基化: 酶促反应、CpG岛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在基因沉默中的角色。 组蛋白修饰: 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修饰如何创建“组蛋白密码”,并影响染色质的可及性。 非编码RNA的调控网络: 特别是微小RNA(miRNA)如何通过靶向mRNA来微调蛋白质丰度。 第九章:人类疾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本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人类健康。详细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亨廷顿舞蹈症)的致病机理,并拓展至复杂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包括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解读与局限性。 第十章:基因编辑技术与合成生物学 这是本书最具时代感的部分。我们不仅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的精妙结构和作用机制,还深入探讨了其在基础研究、基因治疗以及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此外,本书还涵盖了合成生物学的基本设计原则,如基因线路构建、模块化生物系统的设计理念,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和细胞系的前沿工作。 第十一章:现代遗传学中的伦理、法律与社会考量(ELSI) 随着技术能力的飞跃,伦理讨论变得至关重要。本章引导学生思考基因检测的隐私保护、基因编辑的生殖医学应用、基因专利问题以及确保科学进步普惠性的社会责任。 --- 特色亮点: 概念图与模型可视化: 每一章均配有大量高分辨率图示、流程图和分子模型,直观展示复杂过程。 “深度聚焦”栏目: 穿插介绍当前学术界热点(如单细胞测序在遗传变异分析中的应用、表观遗传信息的跨代传递)。 数据驱动的练习题: 习题设计强调对原始数据的分析与解释能力,而非简单的概念记忆。 《现代遗传学原理与应用》力求成为学生深入理解生命复杂性的指南,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未来生物学挑战的能力。它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通往生命科学最前沿研究的桥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分子生物学(附光盘)》我真的是爱不释手!当初买它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吸引了。拿到手后,更是被里面丰富的知识量深深震撼。从最基础的DNA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到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癌症分子机制,这本书几乎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的所有重要领域。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清晰易懂,很多复杂的概念都被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解释得明明白白,即使我是第一次接触分子生物学,也能很快抓住要点。书中的插图和图示也是一大亮点,它们不仅美观,而且极具信息量,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分子过程。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最新研究进展时,那种既深入又客观的态度,让我能够感受到前沿科学的脉搏。而且,附带的光盘内容更是锦上添花,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动画模拟和实验视频,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动手实践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常常一边看书,一边跟着光盘上的动画去理解那些动态的分子交互,感觉就像置身于实验室一样,学习效率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非常适合我当前的学习需求,为我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的非常推荐给所有对分子生物学感兴趣的同学们!

评分

我近期阅读了《分子生物学(附光盘)》一书,整体感受是内容详实,观点明确。它提供了一个关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系统性框架,从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到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再到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各种分子机制时,那种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作者能够清晰地展示从实验现象到理论结论的演变,这对于我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非常有启发。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做得相当出色,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或生物学现象,来解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原理,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和贴近实际。例如,在讲解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突变时,书中就引用了具体的基因名和突变位点,并分析了这些突变如何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这种具体化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分子生物学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光盘部分,我曾尝试用它来演示一些复杂的蛋白质复合物的形成过程,效果非常不错,比纯粹的书面描述要容易理解得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直白,但又不失专业性,作为一本分子生物学的入门读物,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评分

我最近翻阅了《分子生物学(附光盘)》这本书,不得不说,它确实是一本内容相当扎实的学术著作。首先,它的结构编排非常合理,逻辑性极强,从宏观的基因组学到微观的蛋白质组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读者能够系统性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全貌。每个章节都围绕着核心知识点展开,并且辅以大量的参考文献,这对于我进行深入研究非常有帮助。书中对一些经典实验的介绍也非常详尽,不仅描述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还对实验结果的解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让我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理论时,能够准确地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和讨论,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科研洞察力。虽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偏向学术化,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但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光盘的附加内容我也大致看了一下,虽然没有深入研究,但从中可以看出它旨在提供更直观的学习辅助,例如一些模拟实验的流程,这对于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是有益处的。总的来说,这本教材更适合有一定基础,或者想要进行专业研究的读者,它能够提供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来理解分子生物学这个领域。

评分

这本书《分子生物学(附光盘)》给我的感觉是“厚积薄发”。它并非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书,而是需要你沉下心来,一点一点去体会其中精髓的。它的内容编排非常有条理,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开始,逐步深入到基因的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再到更复杂的调控机制和应用。我认为这本书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它的“深度”和“广度”的完美结合。深度上,它对每一个关键概念的解释都非常到位,能够追溯到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验证据,让人信服。比如在讲解DNA损伤修复机制时,它不仅仅是列举了不同的修复途径,还深入分析了每种途径的分子细节和生物学意义。广度上,它也触及了分子生物学在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基因治疗、疾病诊断等,让我看到了分子生物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价值。光盘的附加内容,我主要用它来辅助理解书本中的一些难题,例如一些难以想象的蛋白质折叠过程,通过光盘的模拟动画,就变得豁然开朗。我注意到,书中有很多地方都引用了经典论文,这对于我进一步学习和查阅文献很有帮助,可以说是为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分子生物学(附光盘)》的初衷,更多是被它“附光盘”的字样所吸引。我一直觉得,单纯的文字描述,对于像分子生物学这样涉及大量动态过程的学科来说,总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光盘里提供的多媒体资源,简直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活化”了。那些精美的三维动画,将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原子的运动,每一次碱基的配对,都清晰可见,让我这个原本只能靠想象的读者,瞬间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基因调控网络的动画,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信号分子如何层层传递,最终影响基因的表达,这种动态的视角,是书本文字无法比拟的。当然,书本内容也相当不错,它梳理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脉络,从孟德尔遗传定律到基因编辑技术,都介绍得非常系统。作者的语言风格比较朴实,但每句话都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没有丝毫的废话。对于一些关键的概念,比如CRISPR-Cas9技术,书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还穿插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期待。总之,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和光盘的附加值,都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是一次非常满意的购物体验。

评分

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评分

然后喝酒,将自己喝到将醉未醉的“昏昏”状态,把音乐放得最大,感觉身体在飞。

评分

老杨的分子

评分

从此不再有人有机会再在它上面划过一道道伤痕。

评分

看内容,重内容“我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书名、作者,就会有好多书摆在我面前供我挑选,价格方面还可以打折,这样便捷与优惠的购书方式我怎么可能不选择呢!”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弟弟幸福的告诉我。据调查统计,当前网上书店做得较好的的网站有京东等。现在大街小巷很多人都会互相问候道:“今天你京东了吗?”,因为网络购书已经得到了众多书本爱好者的信任,也越来越流行。基于此,我打开网页,开始在京东狂挑书。书是正版的,之前有过担心滴。内容还行吧,尽管我没觉得有多充实。冲着是名人写的,书的质量还行就不挑剔了。卖家发货挺快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书还是不错的,精装外壳,发货速度真心的快,评价晚了,书不错,应该再早点看的。推荐看,只是粗浅认识了一下,已经感觉到自己逻辑思维更加清晰。好书,受益匪浅,如果不好好研究一下此书,绝对是人生一大遗憾。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被美国学界誉为“思想巨匠”和“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的史蒂芬·柯维博士,他的集大成之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必备的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史蒂芬·柯维的思想和成就,与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比肩。《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一个“付诸行动”版块,精选柯维培训课程中的实践训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七个习惯”的理解和掌握,使“七个习惯”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堪比18000元的柯维现场培训课。史蒂芬·柯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直接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东东枪和地下天鹅绒是两位在博客、微博、专栏里都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两人思维跳跃,观点奇特新颖,对待感情,他们也细细琢磨,也插科打诨。同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两位勇士将他们对两性情感的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现,得此《鸳鸯谱》,闪着智慧幽默的光。鸳鸯谱,靠谱。

评分

送给朋友的,感觉还好

评分

《分子生物学》在内容上,突出了“新”字,充分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介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原理的时候,已不再仅局限于介绍现成的结论,而是更多描述相关的背景知识。为了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在主要的章节后面附有具启发性的科学故事。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部分优秀学生的参与,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编排体系上,力求做到各章节之间的衔接和连续性,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每一章有引言、主题内容、小结、科学故事、参考文献、推荐网址和思考题。小结以填充题的形式给出,这为读者提供了一次自我检测的机会;提供了配套的光盘。在光盘中,有各章节图表的彩图,以方便读者能够借助高清晰的彩图更加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分子机制。《分子生物学》的使用对象包括综合性院校、医学院、农林院校及师范院校的与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使用。

评分

跟课本配套做,很容易记住

评分

商品不错。你值得拥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