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幻想与癫狂:金融危机经典案例》是一本关于群众性狂想与幻灭的历史故事集。我最先听说这本书,是在1992年。当时,日本、中国台湾省1990年发生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大崩盘的波涛未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经济衰退还没有到达谷底。美国人对1987年的股灾也还记忆犹新。经济界对于证券市场泡沫预伏的危机与痛苦有很高的警惕。在国际讨论会上也经常讨论与金融狂潮及其必然崩溃有关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当时中国的股市刚刚建立,有些著名的股份制专家兴高采烈地欢呼股市的“辉煌业绩”,似乎股价飙升已经预示着中国经济腾飞有日。不过这种议论似乎并没有得到国际上专家们的认同。在国际交流的场合许多关心和爱护中国的外国朋友往往恳切陈词,希望我们注意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中的有关经验教训,不要因为陷入靠狂热炒作致富的幻想而不能自拔,最后招致社会灾难。在1992年的一次国际讨论会上,一位韩国教授在和我讨论各国发展证券市场的历史经验时,诧异地发现我这个中国同行居然从来没有听说过各国经济学界和金融界这本无人不晓的书:《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1841年初版书名为《非同寻常的群众性幻想》,1852年版才改为今名)。
目录
第一章 金钱的疯狂
第二章 南海泡沫
第三章 郁金香热
第四章 圣物崇拜
第五章 近代预言家记事
第六章 大盗的赞歌
第七章 须发荣辱记
第八章 决斗与神裁
第九章 都市流行语
第十章 十字军东征
第十一章 “女巫”奇冤
第十二章 慢性投毒者
第十三章 鬼屋魔影
第十四章 炼金术士
第十五章 占卜术
第十六章 催眠术士
译后记
前言/序言
金融危机,是2008年最沉重的底色。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人们原本以为这不过是太平盛世中一个小小的插曲,然而,几个月后,这个金融体内的“病毒”像瘟疫一样传染全球金融市场,波及之广,程度之深,损失之巨,令人始料未及。
华尔街上一个个金融巨人接连倒下,全球各地的银行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损失和困境,几百家对冲基金倒闭,全球各大股票市场的股指连连下挫……各国政府为缓解危机,使出浑身解数,救市计划争相出台。
中国也在经受严峻的考验。沪指从6000点跌至1600点左右,投资者财富严重缩水,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应对政策纷至沓来,救市计划频见报端。
一时间,人们陷入了茫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然而,历史像未卜先知的智者,淡然一笑。他对这一切了如指掌。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人们对今天的事态不断反思之际,历史已为我们演示了这场危机完整的脉络。作为编者,我们有一份责任感,将那些尘封的历史重新呈现给读者。
一本成书于19世纪的志书在西方经济学界和金融界产生重要影响,畅销于西方各国,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了中文译本,初版书名为《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在书中,我们发现它所记录的那些故事和今天人们的行为何其相似,“密西西比泡沫”和2007年全球股市的狂热如出一辙。恐慌的人们在面对金融危机不知所措时,理性的人们已开始在历史中搜寻问题的答案。
今天,中国金融出版社重印再版此书,书名定为《幻想与癫狂——金融危机经典案例》。虽然这不是一部全部介绍金融危机本末的著作,但是其中对金融泡沫的介绍,一直被学界奉为经典的教辅读物。期望读者通过重温这本书,尤其是其中的危机事件过程和历史教训,唤醒大众的理性,廓清今天这场金融危机的面目,指导人们今后的行为。
幻想与癫狂:金融危机经典案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心很沉重,我的眼睛时常湿润。因为在历史的旅程中发生了一件让炎黄子孙铭记在心的事——四川大地震。就是在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带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看着一片片废墟,一个个孤儿,做为一名中学生,我的心怎能不潸然泪下呢?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献出我们的一点爱心,温暖灾区人民的心。这时,我放弃了身边一些美好的事物,拿出了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人民。是啊,灾区需要帮助,灾区人民更需要帮助啊!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铸造爱的桥梁。这难道不能体现我们中华人民的道德高尚吗?
评分
☆☆☆☆☆
推荐与乌合之众一起看,有助于理解其中的事实,利于理解
评分
☆☆☆☆☆
人性的作用远超金融知识的作用,书中对于欧洲历史的疯狂事件进行了汇总,想想本朝的种种历史,不由得感叹历史的重复就是人性的重复,几百年前的傻事穿个马甲就会发生在今天。
评分
☆☆☆☆☆
查里斯·麦基的这本书第一版写于1841年,其中描写的故事距离今天更为久远,但用彼得·伯恩斯坦的话说,其中的情节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抑或是今天刚刚发生。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资产泡沫、90年代末美国互联网泡沫、2007年中国A股泡沫,完全可以作为本书的续篇来写。看到这种类似的事件一再发生,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评分
☆☆☆☆☆
评分
☆☆☆☆☆
当我刚步入学习的大门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依旧还是可以清晰地把这句话放在心底。然而,知识的增长,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了。
评分
☆☆☆☆☆
书很好,受益颇深。谢谢了。
评分
☆☆☆☆☆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