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版《魯迅全集》由原來的16捲增至18捲,書信、日記各增加瞭一捲,共計創作10捲,書信4捲,日記3捲,索引1捲,總字數約700萬字。與1981年版相比,此次《魯迅全集》修訂集中在三個方麵: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釋的增補修改。★收文:書信、日記各增加瞭一捲此次修訂,增收新的佚文23篇,佚信20封,魯迅緻許廣平的《兩地書》原信68封,魯迅與增田涉答問函件集編文字約10萬字。
與1981年版對比:隨著20多年來人文科學和魯迅研究的不斷發展,專傢、讀者陸續發現1981年版的一些不足:魯迅的佚文、佚信不斷被發現,當時的注釋有其曆史的局限。此外,書中也有一些誤植、誤排的字。更重要的是,魯迅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應在全集中有所體現。新版《魯迅全集》新在哪裏?其修訂原則是“以1981年版為基礎,增補不足,修訂錯訛”。根據現在的定稿,新版《魯迅全集》由原來的16捲增至18捲,書信、日記各增加瞭一捲,共計創作10捲,書信4捲,日記3捲,索引1捲,總字數約700萬字。與1981年版相比,此次《魯迅全集》修訂集中在三個方麵: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釋的增補修改。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傢、思想傢和革命傢。原名周樹人,字豫纔,浙江紹興人。齣身於破落封建傢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颱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錶瞭《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迴國奉母命結婚,夫人硃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閤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迴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錶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瞭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齣版瞭小說集《呐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錶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係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齣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傢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瞭曆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僞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齣瞭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瞭“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瞭《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知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鈎瀋》、《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齣版《魯迅全集》〔二十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彆編為《魯迅全集》〔十捲〕,《魯迅譯文集》〔十捲〕,《魯迅日記》〔二捲〕,《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齣版瞭《魯迅全集》〔十六捲〕。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瞭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目錄
第一捲 墳 熱風 呐喊
第二捲 仿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第三捲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巳集
第四捲 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第五捲 僞自由書 準風月談 花邊文學
第六捲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第七捲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第八捲 集外集拾遺補編
第九捲 中國小說史略 漢文學史綱要
第十捲 古籍序跋集 譯文序跋集
第十一捲 兩地書 書信(1904-1926)
第十二捲 書信(1927-1933)
第十三捲 書信(1934-1935)
第十四捲 書信(1936 緻外國人士)
第十五捲 日記(1912-1926)
第十六捲 日記(1927-1936)
第十七捲 日記(人物書刊注釋)
第十八捲 附集
魯迅著譯年錶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釋索引
精彩書摘
《魯迅全集(套裝1-18捲)》:
近來虛君共和是不提瞭,靈學似乎還在那裏搗鬼,此時卻又有一群人,不能滿足;仍然搖頭說道,“人心日下”瞭。於是又想齣一種挽救的方法;他們叫作“錶彰節烈”!
這類妙法,自從君政復古時代以來,上上下下,已經提倡多年;此刻不過是竪起旗幟的時候。文章議論裏,也照例時常齣現,都嚷道“錶彰節烈”!要不說這件事,也不能將自己提拔,齣於“人心日下”之中。
節烈這兩個字,從前也算是男子的美德,所以有過“節士”,“烈士”的名稱。然而現在的“錶彰節烈”,卻是專指女子,並無男子在內。據時下道德傢的意見,來定界說,大約節是丈夫死瞭,決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傢裏愈窮,他便節得愈好。烈可是有兩種:一種是無論已嫁未嫁,隻要丈夫死瞭,他也跟著自盡;一種是有強暴來汙辱他的時候,設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殺,都無不可。這也是死得愈慘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禦,竟受瞭汙辱,然後自戕,便免不瞭議論。萬一幸而遇著寬厚的道德傢,有時也可以略跡原情,許他一個烈字。可是文人學士,已經不甚願意替他作傳;就令勉強動筆,臨瞭也不免加上幾個“惜夫惜夫”瞭。
總而言之:女子死瞭丈夫,便守著,或者死掉;遇瞭強暴,便死掉;將這類人物,稱贊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國便得救瞭。大意隻是如此。
康有為藉重皇帝的虛名,靈學傢全靠著鬼話。這錶彰節烈,卻是全權都在人民,大有漸進自力之意瞭。然而我仍有幾個疑問,須得提齣。還要據我的意見,給他解答。我又認定這節烈救世說,是多數國民的意思;主張的人,隻是喉舌。雖然是他發聲,卻和四支五官神經內髒,都有關係。所以我這疑問和解答,便是提齣於這群多數國民之前。
首先的疑問是:不節烈(中國稱不守節作“失節”,不烈卻並無成語,所以隻能閤稱他“不節烈”)的女子如何害瞭國傢?照現在的情形,“國將不國”,自不消說:喪盡良心的事故,層齣不窮;刀兵盜賊水旱飢荒,又接連而起。但此等現象,隻是不講新道德新學問的緣故,行為思想,全鈔舊帳;所以種種黑暗,竟和古代的亂世仿佛,況且政界軍界學界商界等等裏麵,全是男人,並無不節烈的女子夾雜在內。也未必是有權力的男子,因為受瞭他們蠱惑,這纔喪瞭良心,放手作惡。至於水旱飢荒,便是專拜龍神,迎大王,濫伐森林,不修水利的禍祟,沒有新知識的結果;更與女子無關。隻有刀兵盜賊,往往造齣許多不節烈的婦女。但也是兵盜在先,不節烈在後,並非因為他們不節烈瞭,纔將刀兵盜賊招來。
其次的疑問是:何以救世的責任,全在女子?照著舊派說起來,女子是“陰類”,是主內的,是男子的附屬品。然則治世救國,正須責成陽類,全仗外子,偏勞主體。決不能將一個絕大題目,都閣在陰類肩上。倘依新說,則男女平等,義務略同。縱令該擔責任,也隻得分擔。其餘的一半男子,都該各盡義務。不特須除去強暴,還應發揮他自己的美德。不能專靠懲勸女子,便算盡瞭天職。
……
魯迅全集 新版共18捲精裝本 人民文學齣版社 魯迅著作全集 魯迅雜文小說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