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立石樹碑在上麵鎸刻文字用以紀事記功,在中國是古已有之,曆史十分久遠。《墨子·非命下》中就有“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的記載,墨子生活在春鞦戰國之際,由此可知在當時刻石與竹木簡牘、縑帛和青銅器物都可用來作為文字的載體。在商代曾發現刻在石器上的文字,但文字很少,極為罕見。戰國時期的《石鼓文》、《中山國守丘刻石》和秦始皇時期的《泰山刻石》、《琅玢刻石》等文字數量開始增多,書法更趨精美,此時,古人紀事已從“惟勒鼎彝”逐步漸進到“或記於石”的階段。
作者簡介
趙海明,字子謙。祖籍黑龍江省呼蘭縣,1962年9月齣生於海南省海口市。現任職於國傢清史纂修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審,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傢協會編輯齣版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理事,北京印社社員。
曾長期任職於中國國傢圖書館善本部金石組,從事碑帖、璽印編目與鑒藏工作。作為分捲主編參與《北京圖書館藏石刻拓本匯編》(百冊)、《北京圖書館藏畫像拓本匯編》(十冊)的選編工作。策劃主編齣版《中國國傢圖書館碑帖精華》(八冊),與啓功先生共同對初選碑帖再次鑒彆遴選;該書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奬、首屆中國書法蘭亭奬·編輯齣版奬、文博考古優秀圖書奬。
其書法篆刻作品入選第三、四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第一、二屆全國篆刻藝術展。榮獲北京篆刻大奬賽一等奬,“復興杯”、“長空杯”書法篆刻比賽一等奬。2007年書法篆刻作品參加瞭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第二屆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並榮獲京華書壇十佳中青年奬。著作有《石刻敘錄·法帖》、《趙海明印選》、《顔楷書法入門》、《印章邊款藝術》、《篆刻濛求——篆刻知識與技法》、《道在菜根——趙海明書法篆刻集》。
內頁插圖
目錄
上捲
華夏瑰寶——石刻的由來與價值
紀功頌德——碑碣往事
融自然之美——摩崖刻石
傳經典文化——石經之功
對亡者的紀念——墓忠
繪畫雕刻的奇葩——漢畫像石與石刻畫像
宗教的寄托——造像及其浮屠經幛
集書法之大成——法帖的價值
鬼斧神工——碑帖刻製及其重刻翻刻僞刻
約定俗成——碑帖避諱與碑彆字
……
下捲
二至三畫
丁敬
萬壽祺
萬經
馬日璐
馬衡
四畫
方觀承
方若
方峙
方浚頤
方燮
文悌
文彭
文嘉
文徵明
文震孟
豐坊
王士稹
王仁俊
王文進
王文治
王世貞
王世懋
王芑孫
王弘撰
王時敏
王國維
王寵
王昶
王鐸
王頌蔚
王鴻緒
王楠
王稚登
王澍
王瑾
王懿榮
鄧邦述
孔廣陶
孔繼涵
巴慰祖
毛鳳清
毛懷
五畫
馮漢
馮銓
石輻玉
葉誌詵
葉昌熾
史恩培
包世臣
六畫
江恂
江標
湯右曾
關玩流
米芾
安岐
安國
莊縉度
莊蘊寬
劉之泗
劉世珩
劉權之
劉墉
劉鶚
邢侗
畢沅
畢瀧
達受
阮元
孫承澤
孫星衍
硃之蕃
硃文鈞
硃昆田
硃桐
硃彝尊
任傑
伊立勛
伊秉綬
華夏
七畫
八畫
九畫
十畫
十一畫
十二畫
十三畫以上
索引
後記
精彩書摘
五為上石之法不同。碑通常是采取書丹上石;帖則是摹勒上石,二者有本質的不同。
六為刻法不同。碑經過書丹上石,刻工可不完全顧及所寫字之筆勢,往往因循刀法之便,或與書丹有所齣入;有的甚至不需書丹直接奏刀,因而有些碑刻筆畫方峻狠直,有刀石之意味,非毛筆所能再現。而法帖經摹揭、勾勒上石後,鎸刻時,刻工是不允許有絲毫脫離原作任意奏刀的自由,皆須忠於原作,盡力使之畢肖。摹刻精者與底本對比,幾乎完全一緻,可謂下真跡一等。
碑帖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其集書法之大成。書法除墨跡外,碑刻為大宗。上自殷商下至近代,書法大者盈尺,如《泰山經石峪》等,小者如豆,如晉唐小楷等,曆代名傢篆、隸、正、行、草書,各種書體無不涵蓋:碑帖可謂書法藝術的最大寶庫。
其次是碑帖的文獻價值。具體而言:一是校訂史實之作用。大凡改朝換代,必修前史,故於本朝不利者皆竄改刪除,正史典籍有不盡可信者。然而碑帖之文,皆為當時所作,或埋於地下,或置於荒野,或藏奔舊傢,一般不及竄改,皆可用於校訂史實。二是具有拾遺補缺之作用。秦漢以降,碑碣與雅頌同文,古文載之,亦不乏鴻文钜製;而刻帖尤多名傢詩文詞翰,實可補曆代文學資料之缺。此外,碑刻中所涉及內容廣泛,天文、地理、宗教、祭祀、禮儀、政治、軍事、醫藥、世係傳記、風土人情、築路、立界、造橋等無所不包,可謂是一部萬有文庫。三是具有文獻校勘之作用。文獻典籍輾轉傳抄,或有脫漏謬誤之處,可以與石經拓本校之,足可更正補遺。
再次是碑帖傳承瞭不同時期的不同書體,所以具有考辨文字源流之價值。文獻記載籀文為最早,然不見原物何以知籀篆之形,而更不知三乾餘年前甲骨文之為何物?
前言/序言
立石樹碑在上麵鎸刻文字用以紀事記功,在中國是古已有之,曆史十分久遠。《墨子·非命下》中就有“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的記載,墨子生活在春鞦戰國之際,由此可知在當時刻石與竹木簡牘、縑帛和青銅器物都可用來作為文字的載體。在商代曾發現刻在石器上的文字,但文字很少,極為罕見。戰國時期的《石鼓文》、《中山國守丘刻石》和秦始皇時期的《泰山刻石》、《琅玢刻石》等文字數量開始增多,書法更趨精美,此時,古人紀事已從“惟勒鼎彝”逐步漸進到“或記於石”的階段。
自漢以降,更齣現瞭不少形製各異,功用不同的石刻文字,曆經魏晉南北朝和隋唐宋元各個曆史時期,形成瞭幾次碑刻的高峰,至今立石刻碑之風不衰。古代石刻文字多見於碑碣、摩崖、墓誌、經幢、塔銘、石經、造像和畫像石題記等。其中以碑的形式最為常見,所以後人把不同的石刻文字統稱為碑刻,清人葉昌熾在《語石》中就有“凡刻石之文,皆謂之碑,當是漢以後始”的說法。
在古代還有一種石刻文字,是把名人的墨跡,尤其是一些著名書法傢的作品摹刻於石,專門供研習書法者而用,與碑刻記功紀事的功能不同,古人稱之為刻帖。刻帖之風據傳在隋唐五代時期就已盛行,現在所能見到最早而又可信的是宋代刻帖。北宋太宗趙炅命大臣王著訪購民間所藏曆代名傢法書,編為十捲,於淳化三年刻成《淳化閣帖》,據說此帖先刻於棗木闆,後又刻在石上。以後,公私刻帖成風,自元、明、清直至民國所刻之帖,不計其數,蔚為大觀。
碑帖鑒藏(套裝共2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