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西方产生的为数不多的伟大史家中,修昔底德被认为是最具政治性的史家、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史家,他最充分地理解并表达了政治生活的本质。……同时,修昔底德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雅典人……如果政治史学背后有某种智慧,如果有某种智慧合理地说明了政治史学,那么在修昔底德的篇章字句中最有可能发现这种智慧。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史学方法,他把当时希腊哲学家那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中,为后世的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经典与解释17:修昔底德的春秋笔法》收入的论著对修昔底德著作的历史学意义、其著作中的诸神以及他的文风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论述。
修昔底德的著作主要致力描写一系列特殊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同时,它还要揭露政治生活永恒的或不变的品性。鉴于修昔底德称自己的著作是“千秋万世的瑰宝”:通过理解修昔底德对于其时代的政治生活的报道,所有未来的世代都可以理解他们自己时代的政治生活的真谛。
精彩书评
在西方产生的为数不多的伟大史家中,修昔底德被认为是最具政治性的史家、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史家,他最充分地理解并表达了政治生活的本质。……同时,修昔底德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雅典人……如果政治史学背后有某种智慧,如果有某种智慧合理地说明了政治史学,那么,在修昔底德的篇章字句中最有可能发现这种智慧。
修昔底德的著作主要致力于描写一系列特殊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同时,它还要揭露政治生活永恒的或不变的品性。鉴于修昔底德称自己的著作是“千秋万世的瑰宝”:通过理解修昔底德对于其时代的政治生活的报道,所有未来的世代都可以来理解他们自己时代的政治生活的真谛。
--施特劳斯 目录
论题:修昔底德的春秋笔法
修昔底德:政治史学的意义
对修昔底德著作中诸神的初步考察
修昔底德的文风
古典作品研究
修昔底德笔下的个人与城邦
论修昔底德叙述的结局
重思狄奥多图斯的论辩
思想史发微
修昔底德与马基雅维里
韦伯与修昔底德
两汉诸子述左传考(上)
贾谊与荀子学术渊源考证
评论
评巴特莱特《启蒙的观念》
精彩书摘
修昔底德:政治史学的意义
这个讲座是“西方传统:伟大的观念和议题”系列的一部分。西方传统今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为如今它不仅受到来自外部的威胁,还受到来自内部的威胁。它正处于分崩瓦解的状态之中。我们之中那些信任西方传统的人,我们西方人--我们Sapadniks,(U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其友人称呼俄国人中的西方人那样--因此必须在西方传统的旗帜下联合起来。但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方式,或许与这一高贵的传统并非不相宜的是,我们至少要记得:我们必须以一种西方的方式来维护西方的原则;我们必须不能在一片交口赞同之声中放弃我们的疑惑。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西方传统的生命力和荣耀与它问题诸多的品性是分不开的。因为西方传统有两个根源。它由两个异质的、最终互不相容的要素组成--希伯来要素和希腊要素。我们正确地谈论耶路撒冷和雅典之间的对立,信仰与哲学之间的对立。哲学和《圣经》两者都断定,人有且只有一个终极需要(the one thing needful)。但是,《圣经》所宣称的终极需要恰好与希腊哲学所宣称的终极需要相对立。在《圣经》看来,人的终极需要是顺从的爱;在哲学看来,人的终极需要是自由的追问。全部西方历史可以视为一个不断重复的努力,即试图在这两个对立原则之间达成和解或综合。但是,所有这些努力均失败了,并且必然失败;不论每一次综合多么令人赞叹,总有一个综合的要素隐微地但却无一例外地成了另一个的牺牲品。哲学违背己意,成了神学的婢女;或者信仰违背己意,成了哲学的婢女。西方传统不准许对它的两个要素进行综合,而只准许它们之间张力的存在:这就是西方生命力的秘密所在。西方传统不准许对这一根本矛盾有最终的解决,不准许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存在。只要还会有一个西方世界,就会有不信任哲学家的神学家,就会有被神学家所困扰的哲学家。在西方传统的旗帜下联合的同时,我们要意识到这一危险:我们被迷惑或被威逼着走向一种盲目因袭(conformism),而它将是西方传统落寞的终结。
我必须暂且不谈,哲学和神学这两个西方传统之下的原则是否会准许我们以我使用的那些语词来谈论“西方传统”。请允许我宣布:这么做归根到底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要始终以那些经得起细致推敲的语词来言说则是愚蠢的。大多数时候,一位希腊诗人的诗句可以表达出我们的行为准则:“汝等高雅之物非我所欲也;彼等城邦之需乃我所欲也”(欧里庇得斯,残篇16,Nauck编;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77a 19-20加以引用)。只要我们政治地言说,亦即粗陋地(crudely)言说,我们多少就得以我使用的语词来谈论西方传统。
西方传统的伟大观念或议题之一就是政治史学。哲学或科学是西方传统的特性,启示信仰是西方传统的特性,同样,政治史学也是西方传统的特性。因为西方传统是由两个异质要素组成的,我们必须首先确定政治史学属于哪一要素。答案毫无疑问。“政治”和“历史”两个语词表明,政治史学源自希腊而非希伯来。
……
前言/序言
经典与解释17:修昔底德的春秋笔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一故神,譬之人身,四体皆一物,故触之而无不觉,不待心使至此而后觉也。此所谓“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
评分
☆☆☆☆☆
还没看正文,反正这套书很经典就是了
评分
☆☆☆☆☆
当然,这种孤独的情绪在故事中的其它人物身上也有显现,例如安赫尔神父同样是极为孤独的“存在”:“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晃着脑袋。童年时代的欢快心情复苏了。从吃晚饭直到入夜时分,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他。直到他查看了哪些人进入电影院,这种情绪才消失。晚祷之后,他痴痴地坐在藤摇椅上,甚至没有听到酒店的钟声,也不知道电影院的高音喇叭什么时候停下来的。只有一只癞蛤蟆在呱呱鸣叫。”在这段场景中,马尔克斯没有一处直接提到“孤独”这个词,但是我们却分明能感受到,作者的描写中从头到尾都弥漫着孤独的气氛。 这样来看,孤独无疑是马尔克斯在写作中最为看重的一种人类情感。对此,他曾如此说道,“我所满意的是描写孤独的书,这一次你又感受到这种悲剧氛围,那就是权力的孤独。”当然,这种孤独并非是作者在“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源于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真实感受。因此,在《恶时辰》中,弥漫于整个小镇,弥漫在每个角色身上的孤独,指向的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哥伦比亚国内的社会现实。
评分
☆☆☆☆☆
这种“快乐的科学”美是美,我只是想反思一下这是否可取——逃进理念以实现这种“快乐的科学”。这是施氏的立脚点,同时也展现他对这个“基本和广泛的问题的真实领悟。”其实一旦迈出了这一步,我又似乎身处Straussism之中了。无论如何,施氏确实够狡猾的,他逼迫我们对问题进行最基本和广泛的反思,从这点看,无论是否接受施氏的看法,我们都领受了他的财富。
评分
☆☆☆☆☆
OK
评分
☆☆☆☆☆
OK
评分
☆☆☆☆☆
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评分
☆☆☆☆☆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
评分
☆☆☆☆☆
明道先生曰: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而于道亦思过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