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發生於1938年的萬傢嶺大捷,是抗日戰爭初中國軍隊在抗日戰場上繼平型關之戰、颱兒莊大戰之後所取得的又一輝煌勝利,這次戰役奇跡般地鋤下瞭全殲日軍一個師團這一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紀錄。萬傢嶺大捷勝利之時,日本朝野震動,舉世震驚。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盛贊萬傢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平型關、颱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外國《士米斯報》盛贊此次大捷“可為今後史傢大書特書”。然而,因諸多曆史原因,當年震驚中外的萬傢嶺大捷卻濛上瞭厚厚的曆史塵埃,至今鮮為人知。
該書是一部全景式描寫萬傢嶺大捷的紀實文學作品,作者直麵曆史。秉筆直書,為我們打開瞭有關萬傢嶺大捷塵封多年的珍貴曆史檔案,逼真地再現瞭當年國民黨正麵戰場宏闊悲壯的曆史風雲,為後人瞭解萬傢嶺大捷的真相提供瞭一幅生動形象的曆史畫捲。
作者簡介
葉紹榮,男,1956年生,大學本科文化,江西省修水縣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江西省作傢協會理事,國傢二級作傢。1983年開媽文學創作,1987年開始發錶作品,迄今已齣版長篇小說《日齣蒼山》一部,小說集《蒼生野史》一部,長篇傳記《陳寅恪傢世》一部,發錶中短篇小說及各類文學作品若乾,共計300餘萬字,作品獲省級文學奬多次。
目錄
第一章武漢受命
第二章馬壋失守
第三章九江失守
第四章迷陣孤魂
第五章“東京玫瑰”的哀嘆
第六章東孤嶺“猛將”喪命
第七章軍史上離奇罕見的電文
第八章薛嶽布下反八字形剪刀陣
第九章戰爭與女人
第十章麒麟峰爭奪戰
第十一章鬆浦淳六郎請戰
第十二章錐形戰術與口袋陣
第十三章捕戰機神兵飛調萬傢嶺
第十四章陷絕境睏獸猶鬥
第十五章鏖戰大金山
第十六章吳奇偉設伏城門山
第十七章紮口袋薛嶽抗命
第十八章張靈甫獻計奇襲張古山
第十九章鬆浦第一○六師團被圍日本朝野震動
第二十章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第二十一章紮口袋薛嶽再抗命鬆浦第一○六師團全軍覆滅
第二十二章捷報飛來當紙錢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武漢受命
三、陰霾漫捲武漢城
6月剛過沒幾天,素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就已是熱浪蒸湧,炎暑逼人。
此時此刻,讓人感覺更加熾熱的不是武漢的炎熱,而是這裏空前高漲的抗日激情。
南京失守後,中華民國遷都重慶,但國民政府的主要機關和軍事統帥部卻移駐武漢,與此同時,從淪陷區內遷的工廠、學校也移至武漢。一時間,江南重鎮武漢成為全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蔣介石剛從鄭州飛迴武漢,還未從徐州突圍的驚悸中迴過神來,一個驚天的大難題又擺在瞭他的麵前。
5月30日深夜,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何應欽神色莊重地將一份絕密文件呈送到蔣介石的案頭,蔣介石打開密件一看,不由得大驚失色。
這是情報機關剛剛破獲的日軍絕密文件:5月29日,也就是昨天,日本大本營已嚮侵華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部和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發布瞭進攻武漢的預令。
預令雖寥寥數語,卻讓蔣介石倒吸一口涼氣。
自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麵抗戰至今,盡管中國軍隊前僕後繼捨身殺敵,但結果卻仍然不能盡如人意。東北失守、華北失守、北平失守、上海失守、南京失守……眼見得大半個中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轉眼落入瞭敵手。頻頻得手的日軍,胃口越來越大,徐州會戰之後,日軍的鋒芒,又指嚮瞭武漢。
日軍的企圖,早在蔣介石的預料之中,同時蔣介石也做好瞭保衛武漢的準備與部署。
1937年12月13日,即南京失守的當天,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就在武昌擬定瞭《軍拳委員會第三期作戰計劃》,決定“國軍以確保武漢為核心,持久抗戰,爭取勝利為目的”。
1938年1月11日,蔣介石在開封召開軍事會議,提齣上海、南京失守後,“我們唯一的政治、外交、經濟的中心應在武漢,武漢決不容再失,我們要維持國傢的命脈,就一定要死守武漢,鞏固武漢”。並說“武漢重心不至動搖,國傢民族纔有保障,這就是我們的戰略”。
1938年1月17日,軍事委員會正式成立瞭武漢衛戍司令部,由陳誠任衛戍總司令,衛戍部隊共十四個師、一個旅以及特種兵一部。隨後,又以七個師組成江防部隊,任命劉興為江防總司令,負責防守武漢下遊的馬壋、湖口、九江、田傢鎮等長江要塞。
徐州失守後,軍事委員會又進一步調整保衛武漢的指揮機構,加強瞭兵力。
雖說早有部署,但眼下的武漢卻讓蔣介石陷入瞭深深的憂慮:日本大本營進攻的預令已下達,要不瞭多久,日軍就會憑藉其陸、海、空優勢,嚮武漢發動大規模進攻,可國民政府的全部傢當幾乎都還在武漢,從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轉移來的兵工廠、服裝廠以及日用品生産廠等幾百傢工廠幾十萬噸的機器設備和數十萬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都在武漢,這點本來就很脆弱的工業若是落到日軍手裏,前方戰場的武器彈藥及後勤補給就會全綫癱瘓。如果這樣的話,中國的抗日就真的成瞭一句空話,總不能讓將士們光著膀子拿著燒火棍去抗日!除此之外,國民政府幾乎所有的機關、學校、醫院和數以百萬計的人員,都需要盡快轉移到西南大後方,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時間!
讓蔣介石稍感慶幸的是,徐州突圍,他的60萬大軍成功地跳齣瞭日軍的包圍圈,他掐著手指算來算去,這次武漢會戰,真正派得上用場的,還是這些大軍。可連續徵戰,部隊已是疲憊不堪且殘缺不全,有的名義上一個師,兵力不過韆把人,還抵不上一個團,這些大軍的休整、補充、整訓,也需要時間!
此時此刻,時間,對蔣介石來說,異常金貴,一刻韆金,韆金難買!
武漢不能丟!武漢若是落入敵手,這仗還怎麼打?我蔣某人何以嚮國人交代?何以嚮蘇聯、英、美等國證明中國抗日的信心和實力,從而得到他們更多的同情和援助?
蔣介石馬不停蹄,剛剛放下那份何應欽送來的絕密文件,便召來馮玉祥、何應欽、白崇禧、陳誠、徐永昌等軍事委員會要員,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再次調整審定武漢會戰的軍事部署。
與此同時,韆裏之外的日本,國內戰爭機器高速運轉,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連連得手,讓這個原本就缺乏內省能力的島國民族,進入瞭一種被貪欲和勝利膨脹瞭的癲狂狀態。東京、大阪、名古屋、橫濱、福岡、神戶、劄幌等地的街頭,到處湧動著參軍參戰的熱潮,就連為前方將士提供性服務的“戰地服務團”,也因狂熱的青年女學生爭相報名而人滿為患。
占領徐州後,日軍不得不麵對一個嚴酷的現實:中國的戰略空間太大,中國的抗戰意誌極為堅強。他們原本認為,中國是一個劣等民族,中國的格局是一盤散沙,中國遠遠地落在瞭他們的後麵。當日本自明治維新後迅猛崛起,大膽引進西方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大力發展現代工業,迅速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的時候,中國這個曾讓他們無比敬畏的近鄰,這個四方來朝的東方大國,卻還陶醉在閉關鎖國的溫床上。當日本軍方研製並開發齣88式、94式、96式戰機,BR-20式重爆、97式重型轟炸機、M-25裝甲車、89式坦剋、航空母艦、戰列艦、重洋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各種輕重型火炮以及“歪把子”、“三八”大蓋、特種煙(毒氣筒)等讓英、美、德、意等西方軍事強國也為之側目的新式武器,並將這些武器大量生産配備至各個師團、航空大隊以及艦隊士兵手裏的時候,連普通汽車也造不齣的中國卻在忙於打內戰,中國各地的城頭上還在不時變換著各種大旗,各路軍閥們的手裏還拿著過時的“漢陽造”、“中正式”、“鞏縣式”步槍和大刀等老掉牙的武器,為瞭爭奪地盤和吞並對方甚至為瞭爭奪一個女人而打得昏天黑地,不可開交……
日本大本營原以為,這樣的國傢,這樣的軍隊根本不堪一擊,因而在盧溝橋事變全麵入侵中國時,他們曾狂妄地宣稱:隻要三個月即可滅亡中國!
而事實上,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讓日本大本營損兵摺將,惱羞成怒,在世人麵前丟盡瞭臉麵。颱兒莊慘敗,他們齣於麵子,便興師動眾發動瞭徐州會戰。徐州會戰,他們隻占瞭一座空城,中國軍隊的主力卻跳齣徐州,讓他們顔麵盡失。
這個時候,日本大本營卻仍然固執地認為,中國隻需要最後一擊便會轟然倒塌。因為根據他們的精確統計,攻占徐州後,大半個中國已經落入他們手中,其中包括中國的精華地區,中國軍隊傷亡慘重,元氣大傷,已不堪一擊。
因此,日本大本營餓狼般貪婪的目光,又垂涎三尺地盯上瞭中國的中南重鎮——武漢。
這個偏居一隅的短視、狂躁、急功近利而又缺乏內省能力的島國民族,不會也永遠不可能知道,他們所麵對的是一個有著五韆年曆史文化浸潤的古老民族,當這個民族一旦遭受異族入侵,便會錶現齣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韌性,在這種民族凝聚力和民族韌性裂變釋放齣的巨大力量麵前,任何入侵者都休想徵服這個民族。當然,這種力量也是任何精密的儀器所無法計算的。
在日本大本營看來:武漢,多麼美妙的地方!其地北連河南、南接湖南;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穿城而過,蜿蜒東去,可呼應江西、安徽兩省;溯江而上,則可背靠巴蜀大後方。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政治因素,占有這樣一方“九省通衢”的寶地,便可事實上摧毀國民政府,至少把它趕到西南一隅降為“地方政府”,這樣有利於引誘國民黨內的親日派齣來與日本政府“閤作”,重新建立一個聽命於它的“中國政府”。因此,日本大本營認為“攻占漢口是早日結束戰爭的最大機會”,“隻要攻占瞭漢口、廣州,就可以統治中國”。(那時習慣稱武漢為漢口)
基於這種戰略構想,日軍大本營決定轉兵攻占武漢。
武漢,這座江漢平原上的“華中明珠”,這座“九省通衢”的通都大邑,成為中日雙方爭奪的焦點。一時間,山河變色,血雨腥風,中華民族再一次經受著血與火的洗禮。武漢,凝聚瞭世人焦慮的目光,牽扯著世界各國或凶殘或善良的人們敏感而脆弱的神經。
後世學者的多項研究錶明,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末中國長江流域的武漢會戰,起於1938年6月12日日軍進攻安慶,止於同年10月25日武漢失守,曆時四個半月。中日雙方在以武漢為中心的上韆裏範圍內,展開瞭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決戰,創下瞭中國自抗日戰爭以來,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爆發以來,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戰綫最長、犧牲最慘重的紀錄。
後世學者的評價並非妄言,從戰後雙方解密的資料就可證實:
武漢會戰,日軍先後投入兵力共14個師團、3個獨立旅團、5個航空團,齣動空軍截擊機和轟炸機400餘架、艦艇140餘艘,共計兵力40萬人。
中國軍隊投入兵力共120個師,作戰飛機200餘架,艦艇30餘艘,共計兵力100餘萬人。
如此看來,日本天皇裕仁豁齣去瞭!
中國的最高軍事統帥蔣介石也豁齣去瞭!(參見張洪濤著《國殤》、江濤著《抗戰時期的蔣介石》)
……
顯示部分信息
前言/序言
在綫試讀
《萬傢嶺大捷》第一章 武漢受命
1938年6月4日下午,帶著戰場的徵塵和鬱積心頭難以排解的憤懣,薛嶽從硝煙彌漫的蘭封戰場,匆匆趕到瞭戰時首都武漢。薛嶽此行,是奉蔣介石電令,前來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部署武漢會戰的最高軍事會議。
萬傢嶺大捷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