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发行时间跨度(2010年之前的数据和标准)和其标题所指的时间段,这使得其中引用的某些材料性能数据在今天看来可能已经有所更新。比如,关于非金属管道的保温厚度推荐,或者某些特定区域的地面防冻胀要求的参数,与最新的建材目录可能存在出入。作为一个实践者,我最关心的是这些“老”标准在新的建筑法框架下如何被解释和执行。一个比较突出的地方是,书中对不同能源形式(电采暖、燃气壁炉、区域供热)的综合能耗折算系数的讨论显得比较保守,没有充分考虑光伏自发电等分布式能源对整体能耗指标的影响。光盘附件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动态的分析工具,而不是简单的静态图纸或PDF文档。如果光盘内容只是对纸质书的电子化复印,那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因为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可以进行参数修改和模拟的电子表格或软件接口,这一点上,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充分的证据表明它能提供这种程度的交互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朴实了,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年代久远的工程手册,那种深蓝或墨绿的底色,配上略显僵硬的宋体字,简直就是“严肃”的代名词。我原本期待的是能有一些现代设计的元素,毕竟是关于“节能设计”的,多少应该有点与时俱进的视觉表达吧。不过,翻开扉页,那种扑面而来的技术资料的气息倒是挺浓郁的,大量的图表和规范性的文字占据了主要篇幅,让人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更像是一份必须在施工现场随时备查的工具书。我特别留意了一下附带的光盘,希望里面能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3D模型或者软件模拟结果,毕竟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设计,热桥、气密性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节,光靠文字描述是很难完全把握的。但老实说,这种老派的装帧风格,让我对光盘内容的丰富度和易用性产生了些许疑虑,希望它不会是那种只能在老旧电脑上才能读取的、格式落后的资料包。总体来说,第一印象是专业、严谨,但缺乏一点点吸引力,更像是给已经深谙此道的工程师准备的“宝典”,而不是给初学者入门的“向导”。
评分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空间布局和美学设计方面的指导几乎是零,这在预料之中,毕竟它专注于热工性能。但即便是在功能性设计环节,比如如何将规范要求的厚重保温层,以最不影响建筑立面韵律感的方式整合进去,书中也只是给出了几种基本的构造节点图,缺乏对复杂转角、凸窗等建筑细部处理的优化思路。它更多的是告诉你“必须多厚”,而不是“如何优雅地做到这么厚”。对于追求建筑形态与技术完美结合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设计指导更多是“限制性条件”的罗列,而非“创新性解决方案”的激发。我倒是很想知道,在设计复杂的大跨度空间或异形结构时,如何根据这本书的严苛要求进行结构与保温的协同优化,但这些内容似乎需要读者自行进行大量的二次转化和推演,这本书本身更像是一本“合规手册”,而非“设计灵感库”。
评分我最近在着手一个北方地区的改造项目,急需一份权威的、能够指导我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参考资料。拿到手后,我立马跳过了前言和目录,直接翻阅了关于外墙保温构造和门窗热工性能指标的部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逻辑是典型的标准制定思路,清晰地界定了不同气候分区的具体热工参数和计算方法,这一点无可挑剔,非常符合规范的严密性要求。但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在阐述一些关键概念时,比如“动态热惰性指标”或“太阳得热系数”的具体应用场景时,虽然提供了公式,但对于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当地特有的微气候条件进行微调的案例分析却显得有些不足。很多参数似乎直接套用了几年前的经验值,对于近年来新出现的复合保温材料或者真空隔热板这类高科技产品,介绍得不够深入,更像是对传统做法的巩固和细化。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具体案例中,设计优化带来的能耗降低百分比的实际数据对比,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计算,这对于说服业主采纳更昂贵的节能方案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相当可观,内容密度非常高,几乎每一个公式或条文后面都紧跟着一长串的注释和引用标准。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理解其中的术语,发现它对于“极限温差”和“冷桥效应”的量化处理非常细致,这正是北方建筑最头疼的问题。然而,这种极致的规范化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阅读体验略显枯燥。文字的组织方式更倾向于“规定”而非“探讨”。比如,在谈到通风热回收系统的能耗评估时,它似乎更侧重于最低能效比的强制要求,而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效率更高的热回收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和长效维护的考量着墨不多。感觉这本书更像是设定了一个“及格线”,确保建筑不会太差,但对于如何达到“世界领先”的超低能耗标准,可能需要读者自己去查阅更前沿的国际期刊或者专业会议的论文。对于希望找到一站式解决所有复杂问题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坚实的基础框架,需要在其上填充更灵活、更创新的技术细节。
评分没想到在京东上还能买到专业的建筑技术规范图书,并且还附有光盘,是正版的,赞一个!一般这类书籍必须要到专业的建筑书店去买才能买到,折扣率也不是很低,在这里买的话一来省去了跑建筑书店的麻烦,二来也便宜不少,不过建筑类的规范总体来说数量还是偏少了一点,选择的余地不是很大,希望京东以后能多进一些这类书籍,以满足技术人员的需求;这本书是针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主要针对北方地区,其实这个规范早在2010年的8月1号已经开始执行了,原来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同时废止。这本书里有14条的强制性条文是必须执行的,建筑上针对的主要是体形系数限值的要求,各朝向窗墙比的要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要求,外窗及敞开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的要求,其中如果窗墙比的设计值超过限值0.1时,连权衡也无法计算了,所以这个规定还是比较严的,就是要求设计者在方案初始阶段就要考虑这些问题,不能不加考虑地开设过大的门窗洞口,尤其在建筑北面,寒冷地区的限值也仅为0.3,严寒地区只有0.25;另外,在现在设计上过多采用飘窗的做法也加以了限制,比如严寒地区除南向外不得设置凸窗,寒冷地区北向的卧室和起居室不得设置凸窗,这些要求虽然会对建筑的造型设计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节能还是很都有利的。
评分质量挺好,发货速度也还可以,总体不错
评分儿子买的看看能学点东西吧
评分专业用书
评分工具书,很好。工具书,很好
评分正版书,送货速度快,
评分东西很好哟,质量不错。
评分帮别人买的,专业人士使用!
评分规范么,都一样,不过在京东买很方便!因为,需要多本规范,发现京东很多规范没货... 先把需要的买了再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