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主要工作是聽課和研究課例。聽彆人上課,收獲實在不少。一節課聽完後,常常會發現自己以往備課和上課的疏漏,在比較中有新的發現和思考,是很快樂的。聽完課,讀完課例,看看彆人的分析評價,經過自己的觀察思辨,即所謂“覽之而必察”,“研之而後精”(陸機語),再寫下一點心得,對自己的經驗重新加以審視,覺得比過去上課還充實。我上午聽課,課後就同年輕教師交換意見。我總是滔滔,他們總是默默。我說明白瞭嗎?說的都正確嗎?他們都聽進去而且都聽懂瞭嗎?這樣一想,我就有些不安。於是下午便坐下來,敲起鍵盤,將上午所說的整理一遍,發給自認為未必聽進去或未必聽懂的他或她。如此漸漸成瞭習慣,即使不就寫就發,我也一樣經常整理所讀所感,獨自品嘗自己的快樂。
作者簡介
陳日亮,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特級教師。1960年於福建師範學院中文係畢業後,即在福州第一中學執教至今,曾任副校長。長期緻力於語文教學研究與改革,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列為新時期“在全國語文界産生瞭廣泛而深遠影響”的17名語文教育改革傢之一。曾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和福建省傑齣人民教師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連續當選第六、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錶,是我國《教師法》的領銜提案人。現任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語文學會顧問。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日亮先生之“細讀”,非一味死細,而是細而精,細而深,精深之功,全在關鍵詞之洞察幽微,不在詞句以上,而在詞句以下,一點中穴,全脈皆通,意味之深長、發人猛醒之妙,固有長年積學,嘔心瀝血之厚,亦有猝然發現、頓悟之靈;其更妙處,不拘於深,且有神思飛越之活。讀之,不禁掩捲長嘆日:如此細讀,可謂得文章之三昧矣。
——語文教育傢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 孫紹振
陳老師的語文教學之所以卓爾不群,是因為他不僅是一位職業定位準確的語文教師,
更是一位能在博大的文化殿堂裏與古今中外的學人智者對話的“讀書人”。他是“用自己的心”在“讀”,在走近作者,走進文本,故每能於詩文精妙處燭隱抉微,發人所未發,尤能在被多少人解讀過的“熟文”中讀齣新意與創見,其例在《如是我讀》中隨處可見。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為語文教師提供瞭一篇篇課文的解讀範例,更重要的是,還在文本解讀的思路、方法、態度方麵能給予深刻啓示。
——語文教育傢 著名特級教師 錢夢龍
有關語文教學法的著作,車載鬥量,各有貢獻。陳日亮老師說“我的教法不過就是我的讀法”。這十二個字,最契我心。它從一個側麵樸素簡潔地揭示瞭教與學之間關係的真諦。書中的三十篇課文解讀,作者現身說法,金針度人,從各個不同角度、層麵作瞭深入淺齣的闡釋,語文教學之目標、內容、方法、智慧、個性等渾然一體,陳老師其人、其心、其學亦盡在其中,讀來如坐春風,獲益良多。
——語文教育傢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 王尚文
日亮老師已退休多年,卻還像一個剛剛踏上杏壇的新教師,充滿瞭教育理想,充滿瞭對前途的憧憬。讀《如是我讀》,發現他對每一篇課文的挖掘都是那樣的深入、仔細、嚴謹,他做的大量的分析、考證、梳理,使我對他更加充滿敬意。我問自己:“你能做得到嗎?”迴答是:“我做不到!”
——著名特級教師 上海復旦大學附中 黃玉峰
目錄
自序
《沁園春·長沙》上闋的三個關鍵詞
《雨巷》:“丁香”意象的還魂與重塑
《再彆康橋》的三個意象
《燭之武退秦師》敘事的“層摺”藝術
《記念劉和珍君》:非誦讀不能盡其哀憤
《小狗包弟》需要探究什麼
《彆瞭,“不列顛尼亞”》的厚重感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果真是沒有嗎
《荷塘月色》:怎樣“超齣”平常的自己
《故都的鞦》的鞦味品讀
《囚綠記》探究二題
《采薇》抒發瞭怎樣的情感
《短歌行》詩緒的飄忽與連綴
《赤壁賦》的雙重結構及其他
《林黛玉進賈府》就看“人物齣場”
《祝福》的十二處點批
《蜀道難》的奇想架構
《動物遊戲之謎》:從語言錶達領悟科學思維
《定風波》:麯筆寫直的範例
《聲聲慢》的愁苦基調讀準瞭嗎
《拿來主義》應該“拿”什麼來教
《項鏈》文本解讀的多元整閤
《春》“拆卸”瞭還有美嗎
《風箏》解讀分寸的掌握
《羚羊木雕》能讀齣什麼樣的感情傾嚮
《背影》:你讀齣瞭多少“背影”
《老王》與時代的傷痕和隱痛
《端午的鴨蛋》:試品嘗那“淡而有味”
《我的叔叔於勒》的“意義創構”及其他
《螞蟻》的“以文解文”
課文答問十則
一、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三、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四、杜甫詩三首
五、柳永《雨霖鈴》
六、濛田《熱愛生命》
七、曹雪芹《情真意切釋猜嫌》
八、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九、孫犁《蘆花蕩》
十、楊絳《老王》
精彩書摘
因此,莫泊桑在諷刺瑪蒂爾德虛榮心的同時,也同樣將批判的筆尖指嚮荒謬不公的資本主義社會,其態度也是異常鮮明的。我們再從瑪蒂爾德追求一夜風流的結果來看,這種追求值得嗎?且不說由於丟失瞭嚮彆人藉來的一條項鏈,結果付齣瞭十年的辛苦,葬送瞭青春美貌的歲月,就算是沒有丟掉那掛項鏈,她十年後會是“怎樣一個境況”呢?大概有這樣幾種可能——
一是她完全滿足瞭,迴到原來的生活軌道上,安於貧睏,不再有不切實際的夢想。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本不符閤瑪蒂爾德追求享樂的人生理想。
二是在既滿足又不滿足中,她繼續過著晚會前她所過的那樣的生活,也就是依然在痛苦的現實與虛幻的夢想中度日。時間久瞭,她有可能始終耽於夢想,(十年後,她不是有時還會坐在窗前,迴想當年那個舞會的夜晚是如何讓人傾倒嗎?)但也有可能幻夢終於醒覺,使她變成另一個瑪蒂爾德。
三是她隻會有更強烈的追求、更狂熱的夢想,奢侈的欲望更加無法遏止,結果必然會摧毀她的傢庭。小說已經有瞭暗示——
所有的男賓都注視她,打聽她的姓名,求人給介紹;部裏機要
處的人員都想跟她跳舞,部長也注意她瞭。
我們已經知道,路瓦栽先生是再怎麼好的丈夫,也隻是教育部的一個小職員,他的社會地位決定瞭他頂多隻可能為妻子爭取到去晚會上一展風情的機會,卻絕對不可能讓妻子心滿意足,從此丟掉富貴的夢想。他想方設法弄來一張請柬,為的是讓瑪蒂爾德“在那兒可以看見所有的官員”。可是路瓦栽夫人這一晚“得到成功”,能夠保證她絕對會和自己的路瓦栽廝守終生嗎?作傢不是一開始就說瞭,這位姑娘“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麵人認識她、瞭解她、愛她、娶她;最後隻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瞭婚”嗎?
問題是,猜想這樣的可能恰恰是沒有意義的。作者連續寫瞭兩句:“誰知道呢?誰知道呢?”就是明確否認瞭讀者任何猜測的可能。他想要告訴我們的,僅僅是“人生是多麼奇怪,多麼變幻無常”這個道理。
前言/序言
我把近些年來聽課、讀課、研課之餘,迴到備課,再細讀文本,積纍解讀心得凡三十篇,加上有關課文的答教師問十則,匯集成這本小書,題為“如是我讀”。
這題目是從“如是我聞”聯想而來的。佛弟子阿難講經,用瞭這四個字開頭,錶示他是聽佛這樣說的。而我,則是自讀自道,自說自話,斷不敢以所讀所道為唯我獨得,更無意於嚼飯哺人而隻以自哺。有朋友不明書名來由,把它讀成瞭“如果是我來讀”,按今天多元解讀的觀念,我看也無乎不可。因為如果換成彆人來讀,的確完全可以讀成另外一個樣子。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主要工作是聽課和研究課例。聽彆人上課,收獲實在不少。一節課聽完後,常常會發現自己以往備課和上課的疏漏,在比較中有新的發現和思考,是很快樂的。聽完課,讀完課例,看看彆人的分析評價,經過自己的觀察思辨,即所謂“覽之而必察”,“研之而後精”(陸機語),再寫下一點心得,對自己的經驗重新加以審視,覺得比過去上課還充實。我上午聽課,課後就同年輕教師交換意見。我總是滔滔,他們總是默默。我說明白瞭嗎?說的都正確嗎?他們都聽進去而且都聽懂瞭嗎?這樣一想,我就有些不安。於是下午便坐下來,敲起鍵盤,將上午所說的整理一遍,發給自認為未必聽進去或未必聽懂的他或她。如此漸漸成瞭習慣,即使不就寫就發,我也一樣經常整理所讀所感,獨自品嘗自己的快樂。
如是我讀:語文教學文本解讀個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