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

关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志江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8720739
版次:2
商品编码:105127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9
字数:178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传统文化,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剧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关羽,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后人有诗称赞关羽: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此外,关羽还被台湾同胞视为恩主神。

目录

第一章 历史人物关羽
关羽的故里
关羽的父祖
亡命离乡
征战南北
降曹归刘
留镇荊州
败走麦城
关羽的妻室
关羽的子嗣
关索考辨
周仓考辨

第二章 传奇英雄关公
众口称扬的“万人敌”
隋唐时期的三国传说
两宋讲史书、影戏中的关公
元代讲史话本中的关公
元杂剧中的关公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关公

第三章 “千古正神”关帝
始作俑者孙权
灵显荊楚
玉泉山显圣
解州盐池诛蚩尤
晋爵王公
“监坛汉关羽”
梦感建庙
“伏魔大帝”
汉满同奉
叠加封号 位列中祀
谥号之辨
光宗荫子
关庙和祭礼

第四章 关公信仰的宗教形态分析
关公信仰的宗教观念
关公信仰的宗教经验
关公信仰的宗教行为
关公信仰的宗教场所

第五章 关公信仰兴盛的原因
关公信仰与鬼神信仰
关公信仰与“神道设教”
关公的人格魅力与关公信仰
附录一 著名关庙介绍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关帝庙
山西省运城市常平关帝家庙
河南省洛阳市关林
湖北省当阳市关陵
附录二 关庙楹联精选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历史人物关羽
关公,即关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名人。千百年来,他的英雄事迹妇孺皆知,他的高尚品格被人们久久传颂,他的传奇形象被各种文艺形式描绘得活灵活现。不仅如此,他还被神化,成为中国古代最为有名的一位“千古正神”。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时至今日,关公信仰在港澳台,在东南亚,甚至在日本、美国等地,仍然颇为兴盛。
最早记录关羽事迹、在关羽史实方面也最具权威性的史书,是西晋陈寿所编撰的《三国志》。这本书中的《关羽传》非常简略,只有寥寥950余字,加上后来南北朝宋裴松之所做的10条注750余字,总计也不过1700余字。但参照这本史书中其他人物传中的相关记载,以及其他历史文献资料,对于历史人物关羽,我们还是可以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认识。
关羽的故里
关羽的故里,一般认为是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以东9公里处的常平村。该地建有关帝家庙,附近的中条山山麓还有一处关羽祖茔,每年海内外前来瞻仰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其实,这一说法是不符合相关文献记载的。
据《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东汉河东郡解县,据古代有关文献记载,其旧治在今山西省临猗县境内。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
河中府,临晋县,本汉解县地,后魏改为北解县。……故解城,本春秋时解梁城,又为汉解县城也,在县东南十八里。晋惠公许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内及解梁城是也。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也说:
解州,解县,本汉旧县也,属河东郡。后汉及晋不改。后魏改解县为北解县,属绥化郡。周省。按:此前解县在今临晋县界。又称:
蒲州,临晋县,本汉解县地。按:汉解县在今县东南十八里,故解城是也。后魏改为北解县,周省。隋开皇十六年,分猗氏县于今理,改为临晋。
以上二书均言东汉解县旧治,在当时临晋县东南18里处的故解城。临晋县,唐属河中府。此后直到民国,县名相沿不改。1954年与猗氏县合并为临猗县。旧县治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2a余公里的临晋镇。故解城,据清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一《古迹考》所引猗氏人郭为观《郇城考》说:
考解故城有二,皆非今治。今治乃唐改隋虞乡县故治为之,而别于其西五十里置虞乡县。其故城一在临晋之城东、城西两村之间,乃北解也;一在卿头村,乃南解也,其故迹皆存。
其中所说的北解旧治,即故解城所在地。
依据上述地志及前人的考辨,今人刘纬毅在其所著的《山西历史地名通检》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页)中判定:
解县,西汉置,属河东郡,东汉、晋不改,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为北解县。故治在今临猗县临晋镇东二十里城西乡与城东村之间。
考虑到古今地望方位角度的不同,刘纬毅的判定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的说法是一致的。这种说法虽然明确了东汉解县县治在今临猗县境内,但却将它与故解城视为一地,并混淆了它与北解县治的不同,具体位置还是不确切的。
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解县名下另有解城。显而易见,故解城与东汉解县县治不是同一个地方。《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将故解城等同于东汉解县县治,合二城为一,是与《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不相符的。
又据《水经注·涑水篇》说:“涑水又西南径解县故城南。”郦道元为北魏时人,既然称有“解县故城”,那么必定就有北解新县治了。清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六《府州厅县考四》“临晋县”中即说:
汉置解县。隶河东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分解县置南解县;而改解县为北解,徙治于汉县故城西北十八里,胥隶河东郡。
由此可见,北魏时不仅解县县名改为北解,县治也不在同一个地方。
那么,东汉解县县治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后汉书·郡国志》“解,有桑泉城”,南朝·梁刘昭注:“《左传》僖二十四年,晋文公人桑泉。杜预曰在(解)县西二十里。”《元和郡县志》“临晋县”又称“桑泉故城在(临晋)县东一十三里。”清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七《府州厅县考五》据此推考,认为东汉解县县治“在临晋县东三十三里”,“以地望准之,汉解县当在今猗氏西七里而近也。”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这一推考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清猗氏县治即今临猗县城。因此我们可以说,东汉解县县治旧址应在今临猗县临晋镇东约16.5公里处,或者径直说在今临猗县西约3.5公里处。
至于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在东汉时尚属猗氏县地,直到北周(公元557年—581年)末年,才首次成为解县县治。《左传·成公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監。”杜预注:“鹽,盐也。猗氏县盐池是。猗氏有盐池,后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水经注·涑水篇》:“涑水西南径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本司盐都尉治,领兵千余人守之。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又称:“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清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七《府州厅县考五》据以考定:
汉解县之境,据《后(汉书·郡国)志》称,有桑泉城,有臼城,有解城,有瑕城,刘(昭)《注》又引杜预说,有郇城。观《注》所明方位、里数,证以(郦)道元诸家之说,皆在涑水之北,为今猗氏、临晋二县地。而猗氏汉县则在涑南。据道元称“南对女盐泽”,则正今日解州之地。
北魏太和十一年,解县改为北解县,又别置南解县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西。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废南解县。至北周末年,又别置解县于今运城市解州镇。《太平寰宇记》:虞乡县,“周明帝废南解县,別置绥化郡,今县西北三十里绥化故城是也。至保定元年(公元561年),改绥化为虞乡,直属河东。周末,置解县于虞乡城东,于解县西五十里别置虞乡,即此邑也。”清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七《府州厅县考五》:解州,“(北周)武帝保定元年,(绥化)郡废,改绥化县曰虞乡。又别置解县于废南解县城东二十里、女盐池西北。(原注:即今州治,汉猗氏县地)”北周末年,即公元580年左右,这是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有史以来成为解县县治的最早时间。
其后,解县及解州的沿革变迁如下: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解县省入虞乡县。九年,移虞乡县治于废解县县治。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虞乡为解县,又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别置虞乡县。《元和郡县志》:解县,“隋大业二年,省解县。九年,自绥化故城移虞乡县于废解县理,即今县理是也。武德元年,改虞乡县为解县”。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解县省人虞乡县。二十二年复置,又省虞乡人解县。《旧唐书·地理志》:河中府,“贞观十七年,省解县入虞乡。二十二年,析置解县”。此后于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复析解县置虞乡。
至五代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置解州,下辖闻喜、安邑、解三县,而治于解。《新五代史·职方考》:“解州,汉乾祐元年九月置,割河中之闻喜、安邑、解三县为属而治解。”《太平寰宇记》:解州,“本蒲州解县。汉乾祐元年,蒲帅李守贞反。榷盐制置使郑元昭奏请于解县置解州,以捍凶渠。于是授郑兀昭为刺史,仍割蒲之安邑、绛之闻喜与解县三邑以属焉”。此后,除金代一度移州治于今平陆县西南外,一直相沿不改。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省解县人州。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又省解州,置解县。
考证至此,东汉解县县治位于现在的什么地方,以及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的沿革、归属等问题,应该说已经是比较清楚的了。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既然已经不在东汉解县县境之内,更不用说在其东约9公里之外的常平村了。但今常平村不仅建有关帝家庙,还保存有八角七层砖塔一座,相传是关羽父母的“塔墓”;同时在关帝家庙正南约3公里的中条山山麓,还有一处关羽祖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了进一步澄清历史事实,不妨再略作辨析。
常平村关帝家庙中的建筑,大多为清代遗构,有一座砖塔年代还久远一些。据说当年关羽仗义杀死作恶多端的恶霸吕熊(或称熊虎)后,出逃在外,官府四处缉捕关氏族人。关羽的父母因年迈行走不便,双双投并自尽。后人为了纪念关羽的父母亲,便在井上修建了这座塔,所以这座砖塔又被称为“塔墓”。
这一说法颇令人疑惑不解。人所共知,塔原是佛教特有的一种建筑。梵语音译擘卒堵坡”,又称浮屠、浮图。这种建筑形式在随着佛教传人我国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晋、宋翻译佛经时便造了个“塔”字,又写作“墖”。塔的建造目的和用途,最初是为供奉佛骨舍利之用,后来也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经或保存僧人的遗体。在中国古代,尚未发现有专为纪念世俗人士而修建的塔。今人罗哲文《中国古塔》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中介绍了数百座古塔,便没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常平村关帝家庙的砖塔上,还嵌有一方塔铭。兹逢录于下,也许有助于解除我们的困惑:
义勇武安王,世祖解人。兴于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辅蜀先主佐汉立功。伏以大王,勇略天资,英谋神授。尽忠义于先主,不避艰难;弃富贵于曹公,岂图爵禄!当时志气,曾分主上之忧;今日威灵,犹赐生民之福。今者本庄社人王兴,将一千五十四年前祖塔重加完葺。伏愿神灵降佑一境之中,万事清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命开为记,略记大王威德之万一,深负惶恐。
……

前言/序言



关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关公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关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关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关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