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是在完成“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又经深入发掘,编写而成。从近10万首方剂中,最终筛选出581首古方,其比例约为二百选一,而与之相关的5200佘则治验记录又是《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的主要内容,故将书名定为《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书由陶御风、史欣德担任主编编写,分上、下两册。本册为下册,收录宋元明清方。
内容简介
中医有方名的古方,数以十万计,如何汰芜存菁,并借鉴古今医家运用经典方的经验,为现代临床服务,是《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编写的主要目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是在完成“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又经深入发掘,编写而成。从近10万首方剂中,最终筛选出581首古方,其比例约为二百选一,而与之相关的5200余则治验记录又是《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的主要内容,故将书名定为《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收录汉唐方,下册收录宋元明清方,编次以方为纲,以案为目,每一方剂又分方源记载和治验实录两部分。书末附有方名索引、中医病证索引、西医病症索引和引用书目,方便读者检索。《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汇集了经典方的古今治验实录,是中医临床医生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拥有它,就如同跟随古今名医侍诊。通过品读某经典方的一则则验案,将有助于领悟该方的适应证及其运用心法,大大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
目录
上册 汉唐方
张仲景方
十枣汤
三物备急丸(备急丸、备急大黄丸)
干姜附子汤(姜附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下瘀血汤
大半夏汤
大青龙汤
大建中汤
大承气汤
大柴胡汤
大陷胸丸
大陷胸汤
大黄甘遂汤
大黄牡丹汤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廑虫丸
大黄黄连泻心汤
小青龙汤
小建中汤
小承气汤
小柴胡汤
小陷胸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天雄散
五苓散
木防己汤
风引汤
乌头汤
乌头煎(大乌头煎)
乌梅丸
乌头桂枝汤
甘草汤
甘草干姜汤
甘草附子汤
甘草泻心汤
甘遂半夏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甘麦大枣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四逆汤
四逆散
四逆加人参汤(四味回阳饮)
生姜泻心汤
白散(桔梗白散、三物白散)
白术散
白虎汤
白通汤
白头翁汤
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桂枝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瓜蒂散
瓜蒌桂枝汤(栝蒌桂枝汤)
瓜蒌瞿麦丸(栝蒌瞿麦丸)
瓜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半夏汤)
半夏汤(半夏秫米汤)
半夏散
半夏泻心汤
半夏厚朴汤(大七气汤、四七汤、七气汤)
百合知母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芎归胶艾汤(胶艾汤、胶艾四物汤)
当归散
当归四逆汤
当归芍药散
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竹皮大丸
竹叶石膏汤
防己地黄汤
防己茯苓汤
防己黄芪汤
麦门冬汤
赤石脂丸(乌头赤石脂丸)
吴茱萸汤(茱萸汤)
皂荚丸
附子汤
附子泻心汤
附子粳米汤
苦酒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奔豚汤
抵当丸
抵当汤
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八味丸、桂附八味丸)
炙甘草汤(复脉汤)
泻心汤(三黄汤、三黄泻心汤)
泽泻汤
茵陈蒿汤
茵陈五苓散
茯苓甘草汤
茯苓四逆汤
茯苓泽泻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苓桂甘枣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苓桂术甘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柏叶汤(侧柏叶汤)
栀子豉汤
栀子大黄汤
栀子柏皮汤
栀子厚朴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厚朴七物汤
厚朴三物汤
厚朴麻黄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侯氏黑散
桂枝汤(阳旦汤)
桂枝人参汤
桂枝甘草汤
……
下册 宋元明清方
宋元方
明清方
附录一 方名索引
附录二 中医病证索引
附录三 西医病症索引
附录四 引用书目
精彩书摘
1.痢疾(吴篪医案)
制府孙平叔当编修时,秋初患痢,凡枳、朴、香、连等剂,服之月余无效。余诊右关滑大有力。由于酒醴不节,饱食太甚,停滞中脘,湿热壅甚,积于肠胃,致成实痢失下之证。亟用芍药汤去肉桂、甘草,加石菖蒲、枳实,下出秽物有限,其痢虽减,而脉尚有力。仍以前方倍加大黄,便出积滞如鱼肠者甚多,调理半月而安。(《临证医案笔记·痢疾》卷二)
2.痢疾(吴篪医案)
相国王惺园七十有六,患痢两月,医论寒热虚实不一,延余决之。按脉大滑数。缘湿热蕴积,初作失于清解,郁久则营卫俱伤,气血皆滞,致大便下迫不止。虽年高痢久而幸非虚证,宜宗河间用芍药汤,行血则脓血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遂服二剂,下积滞甚多,惟脉尚大,后重未解。以原方去大黄、槟榔,加升麻提之,服之脓垢、后重俱止。至腹中尚有微痛,乃营气不和,肝木乘脾,以芍药甘草汤和之,继用归芍异功散调摄而痊。(《临证医案笔记·痢疾》卷二)
3.痢疾(薛己医案)
判官汪天锡,年六十余,患痢,腹痛后重,热渴引冷,饮食不进。用芍药汤内加大黄一两,四剂稍应;仍用前药,大黄减半,数剂而愈。此等元气百无一二。(《内科摘要·脾胃亏损停食痢疾等症》卷上)
前言/序言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黄帝问道:什么是天有八风,经有五风?
评分
☆☆☆☆☆
【原文】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评分
☆☆☆☆☆
【原文】
评分
☆☆☆☆☆
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外泄,春天就不会罹患温热病。夏天气候炎热,阳气旺盛,假如不能排汗散发热量,秋天就会患风疟病。这是一般为人诊察四季病变的普遍规律。
评分
☆☆☆☆☆
皕一选方绝对是一本好书,值得应用经方的好好阅读。
评分
☆☆☆☆☆
【译文】
评分
☆☆☆☆☆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书由陶御风、史欣德担任主编编写,分上、下两册。本册为下册,收录宋元明清方。
评分
☆☆☆☆☆
背部为阳,心是阳中之阳,肺是阳中之阴。腹部为阴,肾是阴中之阴,肝是阴中之阳,脾是阴中之至阴。
评分
☆☆☆☆☆
因此春季邪气伤人,病多发生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病多发生在心脏;秋季邪气伤人,病多发生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病多发生在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