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5
商品参数
书 名:图解慈悲心(改变人生从学会爱开始)
作 者:蓝梅
I S B N :9787561346532
出 版 社:陕西师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印刷时间:2013年4月
印 次:1
版 次:1
页 数:320页
开 本:16
包 装:平装
重 量:460
价:68.00
目录:
慈悲心的化身——观世音菩萨
编者序慈悲:自爱、爱他的修心法门
本书阅读导航
第壹章 慈悲:人类伟大的爱
1.慈悲:伟大的爱
2.生命的本能:追求快乐
3.念的四个对象:四念处
4.爱:获得内在快乐的基本品质
5.慈悲心:爱的高形式
6.观世音:我们好的朋友
7.度母:观世音的得力住手
8.内在的潜力:每个人都能成为观世音和度母
9.慈悲的近期利益:健康、快乐的今生
10.慈悲的远期结果:成佛
11.佛法:现代心理治疗的新处方
第贰章 自私:错误的自利
1.自利倾向:我们维护自身的习惯
2.自私:我们大的敌人
3.自我:一个并不坚固的幻象
4.“我”和“我的”:执著的运作方式
5.自我寻求证明的方式:驱动强烈情绪
6.群体纷争:自我带给群体的麻烦
7.愤怒带来的危害:地狱
8.自私带来的危害:饿鬼
9.愚痴带来的危害:畜生
10.砍断对自我的贪恋:感受解放
11.涅槃:无我的胜利
12.狡猾的自我:要去除它有很大难度
13.伪装后的自我:警惕另一种极端
14.慈悲:砍断自私的利器
15.禅修:练习“无我”
第叁章 利他:正确的自利方式
1.利他:学会正确地维护自己
2.佛教层面:利他是极大的自利
3.降低欲望:我们却更容易获得
4.因果法则:铁面无情的定律
5.仰赖因果:我们知道改善生命的方式
6.十种黑白业:学会正确的取舍观
7.培养善心: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8.生起慈悲心的前提:体谅他人的痛苦
9.慈悲心: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的美好愿望
10.菩萨行:六种利他的方法
11.布施:毫无吝惜地奉献
12.持戒:断离伤害他人的心
13.忍辱:减少敌意的有效方法
14.精进:在善法上的踊跃
15.禅定:让心变得更加稳固、清明
16.智慧:空性与缘起
第肆章 慈悲的培养:向观世音菩萨祈祷
1.明确的目标:生起慈悲心
2.四种修持准则:生活中的为人处世
3.安忍的进一步阐述:如何用健康的方式克制愤怒
4.观想:慈悲的本尊就在面前
5.逐次进展的层面:慈、悲、喜、舍
6.殊胜的利他意愿:特别为了如母众生
7.七支供1:顶礼与供养
8.七支供2:揭露负面业行和随喜
9.七支供3:请佛住世、请求传法和回向
10.曼达供养:将整个宇宙都献作贡献
11.祈愿文:向自己内在的潜力祈求
12.净化阶段:净化并领受加持
13.收摄:与菩萨的德行合而为
第伍章 伟大的修心法门:自他相换
1.自他相换:藏传佛教中伟大的修心法
2.《入菩萨行论》:讲授“自他相换”的伟大著作
3.《修心七义》:对心灵潜移默化的特殊法门
4.修心:逆境中的安然自若
5.平等之心:“自他相换”的基础
6.自他平等:我们有着共同的希冀
7.自他相换前行1:消除“自我中心态度”
8.自他相换前行2:培养“关爱他人心态”
9.自他相换:“取”和“舍”
10.下座后:平时的“自他相换”修法
第陆章 体会菩萨的感受:修心八颂
1.《修心八颂》的作者:朗日塘巴尊者
2.颂:珍视其他众生
3.第二颂:将自己看做地位低下者
4.第三颂:迅速断除烦恼
5.第四颂:珍惜让自己不快的人
6.第五颂:愿意自己承受亏损
7.第六颂:视恩将仇报的人为良师
8.第七颂:愿暗中受取他人的苦难
9.第八颂:证悟诸法如幻的本质
第柒章 日常修炼:生活中的禅修
1.禅修的目的:让心更加宁静
2.明确禅修的内涵:不止是打坐
3.禅修所需要的环境:安静的房间或角落
4.禅修与时间:怎样安排禅修
5.前行准备:注意自己的呼吸
6.好的姿态:毗卢七支坐
7.禅修的辅助条件:舒服的坐垫与合适的环境
8.禅修正行:围绕主题进行详细的思考
9.结行圆满:正确的回向和美好祝愿
10.常用的回向偈:正确的回向和美好祝愿
11.所以变快乐:当爱心逐渐生起
第捌章 善意的呈现: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的
1.帮助他人:习惯于举手之劳
2.平静之心:培养沉着的力量
3.微笑和问候:不需要消费的温暖
4.谅解:学会替他人着想
5.特别叮嘱:在工作中培养协作和互动
6.感恩:减少抱怨的有效途径
7.分享:将你的心得告诉给他人
8.六时书:记录下生活中的善念和恶念.
附录一:修心“取舍”所缘广略修法
附录二:大乘修心七义论贯注
附录三:修心八颂
内容简介
为什么很多现代人生活得不快乐?为什么我们拼命追逐、苦心经营,却往往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佛教对此的回答是:今日人类所面临的问题,需要以一种正面的心态和慈悲心来面对,借由开展一种普世的责任感,便能解决我们大部分的问题,而这种普世的责任感,便是慈悲 慈悲是佛教基本的概念之一,只有达到慈悲与智慧双重圆满才能证悟成佛 生活中,我们对他人产生一种真正的关怀,并且勇于承担起给予他们幸福、拔除他们痛苦的责任,这种关怀和爱便是慈悲。与此同时,慈悲也是一种为彻底的自利——当我们净内心的大门敞开,去关怀和爱护他人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都变得很容易 因此,慈悲也是现代人自爱的佳方式
在《图解慈悲心》中,我们将分为八个部分一慈悲的内涵、自私的误区、正确的自利方式、慈悲心的培养、自他相换修心法、《修心八颂》、生活中的禅修,以及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慈悲,并特别插入100多幅寓意深刻、画风优美的生动图解,为您详细介绍这种自爱,爱他的修心法门、读过本书,你将学会换一种角度来审视人生。
文摘:1.慈悲:伟大的爱
爱和利他,是人类和动物都必需的。而所有的爱中为动人的,便是慈悲。
●每个人都需要仁慈
每种正面的宗教都在宣讲“爱心”和“利他主义”,不仅宗教如此,东方文明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西方文明也有相对应的“博爱”精神。作为人类,我们都需要慈悲和情感,它让我们得以生存。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仁慈”又担任着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小心翼翼呵护着我们的身心成长。
以人类为例,每个人出生时都是无助的。没有医生和护士的照顾,我们不能降临世间;没有父母的慈爱,我们怎能活下来,又怎能长到这么大?观察一个婴儿,我们会发现,他能对我们的笑和呵护报以明显的回复。成人也渴望仁慈。我们希望身边的每个人给予善意的微笑和体贴的照顾,而哪怕在旅途中,一个陌生人冲着我们吐一口唾沫,我们也会快快不乐很久,尽管实际上我们并未损失什么。
爱和仁慈,正如清泉一般,滋润着生命的枝条。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需要仁慈的不仅是人类,动物也是一样地渴望关爱和呵护。
●慈悲是动人的爱心
伊斯兰教说:“你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所有人都是痛苦。”基督教说:“你们应该去爱自己的邻人。”这都是了不起的精神,是非常珍贵的特质,能让人感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佛教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因为观世音菩萨坚持的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观世音菩萨是诸佛悲心的象征。这就好像是从十方三世一切的佛陀心口流出透明的甘露,而这些晶莹的甘露汇集在一起,从莲花座上慢慢现出观世音菩萨的身影。菩萨不仅了知所有人的痛苦,而且会觉得他们所受的微不足道的小苦,也远远痛切于自己所受的剧烈大苦;菩萨不仅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和邻人,也爱着那些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甚至在有人想要用刀枪伤害菩萨时,他会十分高兴地想:“但愿这个人能因为这种伤害的缘故,和我结缘。而我,将凭借着这个缘分来救度他!”
还有一点特殊的:所有宗教的爱心对象,都只停留在“人”的分界上。而具备了“慈悲”的菩萨,他们不仅对人充满爱心,也对动物充满了爱心
图解慈悲心 禅宗 心理调节 佛教书籍 佛法中的心理疗法 改变命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图解慈悲心 禅宗 心理调节 佛教书籍 佛法中的心理疗法 改变命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图解慈悲心 禅宗 心理调节 佛教书籍 佛法中的心理疗法 改变命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