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常见问题分析

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常见问题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志生,李冬梅 著
图书标签:
  • 给水排水
  • 施工图
  • 设计审查
  • 常见问题
  • 工程建设
  • 市政工程
  • 管道工程
  • 规范标准
  • 技术问题
  • 质量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30719
版次:1
商品编码:1081434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3
字数:352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常见问题分析》(作者李志生、李冬梅)通过大量的案例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审图方法和常见问题的分析。全书分为12章及附录1个,主要内容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与设计文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深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审查机构、设计施工总说明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设计计算书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系统图与原理图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平面图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大样图与轴测图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特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及常见问题分析、材料与设备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工程量计算、计价及预算审查与常见错误分析、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新增条文解读等内容。《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常见问题分析》最大的特色是突出实用性、全面性、独特性、可操作性。全书经典案例贯穿始终,理论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充分反映了当前国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及审图的新动向、新做法。《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常见问题分析》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土木类、市政工程类、给水排水类、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企业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还可广泛适用于工程建设企业、建设主管部门、市政园林单位中高层管理者、招投标管理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技术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与设计文件
1.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与规范
1.1.1 设计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原则
1.1.2 设计标准与规范的审批、发布和实施
1.1.3 遵守设计标准与规范的意义
1.1.4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常用的规范和标准
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
1.2.1 小区管网的设计
1.2.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1.3 设计步骤及要点
1.3.1 明确设计任务
1.3.2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3.3 设计方案的比较和确定
1.3.4 设计计算
1.3.5 设备、器材、管材的选型
1.3.6 图纸的绘制
1.4 设计文件
1.4.1 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阶段
1.4.2 施工图设计阶段
1.5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举例
1.5.1 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1.5.2 水量计算
1.5.3 小区建筑给水设计方案的确定
1.5.4 单体建筑设计中给水排水方案的确定

第2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深度
第3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审查机构
第4章 设计施工总说明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
第5章 设计计算书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
第6章 系统图与原理图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
第7章 平面图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
第8章 大样图与轴测图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
第9章 特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及常见问题分析
第10章 材料与设备审查及常见错误分析
第11章 工程量计算、计价及预算审查与常见错误分析
第12章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新增条文解读
附录全国部分建筑设计院名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工程建设技术图纸审阅实务》 前言 工程建设的宏伟蓝图,最终要落实在厚重的设计图纸上。而这些图纸,不仅是设计师智慧的结晶,更是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石。从概念的萌芽到现实的矗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严谨的设计和精密的计算。然而,在漫长的工程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在面对庞杂的技术细节时,也可能出现疏漏,或者因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图纸未能完美契合实际需求。 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并非旨在否定设计师的专业能力,而是希望通过对工程建设领域广泛的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的审阅与分析,提炼出那些反复出现、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技术要点和规范要求。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常见问题”的梳理与剖析,能够为工程建设参与者,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更加清晰、高效的审阅视角,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图纸质量,规避潜在风险,确保工程项目最终的成功。 本书的内容覆盖了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核心领域,力求全面而深入。我们采取了“问题导向,案例驱动”的编写方式,首先列举在图纸审阅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具体问题,然后详细阐述其产生的原因、相关的技术规范依据,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建议。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问题的严重性,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深知,工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领域,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规范层出不穷。因此,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力求贴近最新的行业标准和实践经验,但我们同时强调,技术规范是动态更新的,读者在使用本书时,仍需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最新的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并将其与书中的内容相结合,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本书的编写过程,得到了众多行业专家和实践者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工程建设领域各位同仁案头常备的参考资料,为每一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章 建筑工程图纸审阅要点 建筑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起始与主体,其设计图纸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美观、安全与经济性。本章将重点分析建筑工程图纸审阅过程中常见的几类问题。 1.1 总体布局与控制性指标的符合性 问题现象: 建筑总平面图中的单体布置、朝向、日照、通风、消防车道、人防疏散等关键要素与规划要求、消防规范、相关技术标准存在冲突;退界、绿化、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控制性指标超标或不足。 深层原因分析: 规划设计与建筑单体设计脱节,技术交底不清;对国家及地方性建筑规划、消防、环保等相关法规理解不到位;在设计过程中,对场地条件的限制(如地形、地质、周边环境)考虑不周,或过度追求设计效果而忽略了基本要求。 规范依据及审阅要点: 严格对照《城市规划用地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国家及地方性规范。重点审阅: 总平面图与规划审批文件(如用地红线图、日照分析报告)的一致性。 各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宽度、回车场尺寸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朝向、日照时数、通风效果是否符合居住和办公等不同功能的需求。 绿地率、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关键指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并与地块规划条件相符。 道路、人行、管线综合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无障碍设计。 人防出入口、车辆疏散路线是否清晰、安全。 1.2 建筑构造与材料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问题现象: 墙体、楼板、屋顶等主要构件的材料选择不当,保温、防水、隔音等性能不达标;构件的构造做法(如节点构造、连接方式)存在缺陷,可能导致渗漏、开裂、脱落等问题;材料的耐久性、防火等级、环保要求未能满足规范规定。 深层原因分析: 设计师对新型建材的性能了解不足,或存在惯性思维,沿用过时或不适用的材料;对不同气候条件、使用环境下的材料耐久性及性能变化趋势缺乏深入研究;构造节点的细化设计不足,存在“简单化”处理,未能预见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 规范依据及审阅要点: 依据《建筑材料及构配件技术要求》、《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建筑防水分技术规范》、《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等。审阅时需关注: 外墙、屋面、地下室等关键部位的保温、防水材料及其构造做法,是否符合当地节能、防水要求,是否有可靠的耐久性和施工工艺保证。 楼地面构造、顶棚构造是否考虑了隔声、防火、防潮等要求。 门窗材料、玻璃(中空、Low-E)、密封性能是否符合节能及隔声要求。 承重墙、剪力墙、楼板、梁、柱等构件的材料强度等级、耐久性是否满足设计荷载和使用年限的要求。 防火墙、疏散楼梯间等部位的防火材料、防火涂料等性能是否达标。 室内装修材料(如地面、墙面、吊顶)的防火等级、环保指标(如VOCs含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特殊构件(如预制构件、幕墙)的连接节点设计是否可靠,是否有详细的安装说明。 1.3 室内环境与使用功能的匹配度 问题现象: 房间尺寸、开间进深比例不合理,影响采光、通风及家具布置;厨房、卫生间等功能性房间的尺寸、布置、管线连接存在问题,影响使用便利性;公共空间(如门厅、走廊)的尺度、流线设计不合理,导致拥堵或空间浪费;无障碍设计未能全面落实。 深层原因分析: 对不同使用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的需求理解不够深入;对生活习惯、家具尺寸、家电摆放等实际使用场景考虑不周;过分强调视觉效果,而忽略了人体工程学原理;对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执行不到位。 规范依据及审阅要点: 依据《住宅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等。审阅重点: 居室的开间、进深、层高是否满足采光、通风、舒适度要求。 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功能性空间的尺寸、布局、设备接口位置是否合理,便于使用和维护。 楼梯、走廊、门厅等公共空间的宽度、净高、流线设计是否满足人流疏散和使用便捷性。 无障碍坡道、扶手、卫生间、电梯呼叫按钮等是否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储藏空间(如衣柜、储物间)的设计是否充足且方便取用。 电梯、楼梯等竖向交通方式的设置是否满足标准,并与建筑规模相适应。 1.4 消防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细节 问题现象: 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不足或位置不当;疏散通道(楼梯、走廊)宽度、长度、净高不满足要求;防火分区划分不合理,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构件的设置、联动控制不明确;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火栓、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的设计参数或配置不符合要求。 深层原因分析: 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法规的条文理解存在偏差;对不同建筑类型、使用功能、使用人数的火灾风险评估不足;对消防设施的系统联动、控制逻辑设计不够精细;在后期施工图深化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与建筑本体、装修、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协调。 规范依据及审阅要点: 严格对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审阅重点: 建筑内部疏散路径的合理性、畅通性,是否设置了足够的安全出口,疏散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面积限制是否符合规定,防火墙、楼板的耐火极限是否满足要求。 疏散楼梯的宽度、坡度、平台、净高等尺寸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为防烟楼梯。 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安装位置、开启方式、耐火等级是否正确,闭门器、顺序器等附件是否齐全。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范围、密度、亮度、可靠性。 消防水池、消防泵、消火栓、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的设计参数、管径、流量、压力、喷头布置、报警联动逻辑是否正确。 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防火等级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造成火灾蔓延风险。 (限于篇幅,其他章节如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常见问题分析,将按照类似的结构和深度进行详细阐述,涵盖图纸的系统性、规范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多个维度,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段: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灾难,封面色彩搭配得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廉价印刷品,字体选择也毫无章法,粗糙的纸张摸上去手感极差,让人完全提不起阅读的兴趣。我原本以为内容会像封面一样朴实无华,结果翻开内页,那排版简直是挑战读者的耐心极限。行距和字间距仿佛是随机设置的,段落之间没有清晰的逻辑划分,许多专业术语的解释像是被随意丢弃在角落里,没有上下文的引导,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更不用提那些图表的清晰度了,模糊不清的线条和过小的尺寸,使得那些本该直观展示的结构细节,完全失去了参考价值。这简直是对一本技术书籍最大的侮辱,让人怀疑作者和出版社是否真的理解“设计”和“排版”这两个词的含义。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可能根本不会考虑打开它。

评分

第四段: 我注意到书中引用的规范和标准似乎存在滞后现象,这对于一个需要紧跟最新设计标准的行业来说,是致命的缺陷。在审查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所有设计都符合最新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但这本书中引用的许多条文似乎停留在好几年前的版本,对于近年来出台的关键性修订和补充规定,它完全没有提及。这造成了一种危险的错位感:读者可能会根据书中过时的信息来判断图纸的合理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埋下隐患。技术领域的书籍,时效性应当是其生命线之一,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处理得极其不负责任。它更像是一份被锁在时间胶囊里的文件,对于身处快速发展和标准不断更新的今天,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具有误导性。

评分

第二段: 我带着对提升实战能力的热切期望购入了这本书,希望能够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给排水项目时,找到一些前沿的、切实可行的指导。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很多讨论点都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对于“为什么会出错”以及“如何系统性地避免错误”的分析却显得力不从心。举例来说,对于一些常见的节点处理,书里只是简单地罗列了规范条文,却没有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在不同地质条件或结构形式下,这些条文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潜在风险点。这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过时的、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摘要,而不是一本面向实际工程审查的实战指南。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来说,翻阅这本书的价值微乎其微,它无法提供任何突破性的见解或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箱。

评分

第三段: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太过晦涩难懂,充满了大量的陈旧术语和绕口的从句结构,读起来像是在啃一块又硬又冷的石头。作者似乎更倾向于堆砌复杂的专业名词,而非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很多段落需要反复阅读三四遍,才能勉强理解其核心意图,这极大地拖慢了阅读节奏,也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挫败感。我尝试用它来指导一些初步的图纸审查工作,但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去查阅其他更易懂的参考资料来佐证和澄清书中的论述。一本好的技术参考书,其价值在于能够高效地传递知识,而这本书却设置了过高的理解门槛,仿佛在考验读者的专业背景和耐心程度,而不是在帮助读者成长。它更像是一份写给同行内部交流的、未经润色的会议记录。

评分

第五段: 从整体的逻辑组织来看,这本书的结构松散得令人发指。章节之间的衔接缺乏必要的过渡和呼应,感觉像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作者撰写的一些零散笔记强行拼凑在一起。例如,在讨论水泵房布局的章节结束后,下一章突然跳跃到了室外管网的防冻设计,两者之间没有任何桥梁性的内容来解释为何要从室内转向室外,或者这两者在审查重点上的内在联系。这种跳跃性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很难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框架。我发现自己必须在各个章节之间不断地来回翻找,试图自行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知识脉络,这极大地削弱了书籍作为系统性学习工具的效用。它更像是一本被随意拆散后又笨拙地粘合起来的资料汇编,而非一本经过精心编排的专业论著。

评分

内容一般,不是很适合设计人员,不过也可以参考一下,

评分

是正版书,下次再来很优惠

评分

我们相识在杨絮飘飞的季节,现已是春暖花开。不只不觉间,一块共同度过了一个春秋。在这个春秋内,我们对彼此知之甚深,真可谓“心心相印”抑或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评分

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积分规则真变态,非要凑齐500字,东西明明非常好。却被搞得心情差。我们前来凑字数,寻找bug拿积分//////

评分

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常见问题分析

评分

身姿优美,文静的窈窕淑女是我家的大姐,喜欢安静,热爱看书。温柔爱笑的二姐,她脸上的酒窝永远是一只欲开放的百合花,那样迷人。身体虚弱,多愁善感的三姐。四姐如同“带刺的玫瑰”顽皮可爱。勤劳,和蔼,开朗的六姐亦是我的同桌,办事讲究速率,效率,质量,无论大事小事都一丝不苟。我们的“七公主”又如何呢?狡黠,活泼,嫣然一个快乐的“小精灵”。她在我的姐妹中被我称为“开心果”,做起事来考虑的面面俱到,唱起歌来婉转动听。感情细腻,知识渊博的八姐,是我们宿舍的“小才女”,喜欢爬山,探险,将来想做个探险家。(之所以都叫她们姐姐:一是他们喜欢听,而是我喜欢叫)

评分

回首凝望自己的足迹,那一个个脚印记下了我每一次的跌倒和踉跄,这条路上有绿洲,有沙漠,有繁华,有悲凉,有花开的欢乐,有滑落的悲伤……但无论如何,我很欣慰,我很开心,因为我找到了你们——311的姐妹,我永远的“姐姐”们。

评分

相知

评分

身姿优美,文静的窈窕淑女是我家的大姐,喜欢安静,热爱看书。温柔爱笑的二姐,她脸上的酒窝永远是一只欲开放的百合花,那样迷人。身体虚弱,多愁善感的三姐。四姐如同“带刺的玫瑰”顽皮可爱。勤劳,和蔼,开朗的六姐亦是我的同桌,办事讲究速率,效率,质量,无论大事小事都一丝不苟。我们的“七公主”又如何呢?狡黠,活泼,嫣然一个快乐的“小精灵”。她在我的姐妹中被我称为“开心果”,做起事来考虑的面面俱到,唱起歌来婉转动听。感情细腻,知识渊博的八姐,是我们宿舍的“小才女”,喜欢爬山,探险,将来想做个探险家。(之所以都叫她们姐姐:一是他们喜欢听,而是我喜欢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