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建筑大师汉宝德,醉心于古文物、古建筑,举凡美的事物,他绝对会用优美的散文、精致的摄影图片,为历史作见证。本书为汉宝德旅游亚洲时因景生情的感怀,足迹踏遍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印度、柬埔寨等地,寻幽探胜,更寻找失落的文化源头。他谈北京,不写宫殿苑囿,却写圆明园的几块残石;去了江南,不写苏州园林之盛,却写少人知道的无锡寄畅园;东京访古,他不去著名的金阁寺、清水寺,却去了京都的平等院凤凰堂。吴哥窟的艺术建筑、丽江的扎染趣味、弥漫儒学气息的东京孔庙、庆州浑然朴素的景色……亚洲诸多圣地,在汉宝德笔下,让人恍如亲临实境,经历一场知性与感性的洗礼。
目录
自序
圆明园的几块残石
游寄畅园
圆圈方块看土楼
大足石窟行
丽江、大理行
神秘的花山石窟
徽州民居
韩国庆州行
吴哥三窟
东京访古
有凤来仪
印度建筑文化之触思
精彩书摘
圆明园的几块残石
大陆开放后,自1992年始,我到过北京多次,名胜古迹、宫殿市街大多都浏览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因为以我教授建筑史的背景,那些著名的景点,早通过书上图文资料反复研究过,已相当熟悉了。去参访,是亲身验证,并没有惊艳的感觉。只有一个地方使我念念不忘,而且多年来一直放在心上想进一步了解的,是圆明园西洋楼的一堆残迹。
在残迹的前面,我一面拍照,一面在想,英法联军打进圆明园,焚烧中国式的亭台楼阁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可是,他们来到西洋楼,看到这样精致的西洋建筑,怎么忍心把它们破坏掉呢?而且石造的建筑是不容易被火烧掉的,他们是怎样蓄意把这样一大片楼房彻底毁掉的呢?
我对这些自称为文明国家的外国人的行径实在无法理解。可见战争是会使人性泯灭的。后来我查阅资料,知道他们当时可能只是放了火。圆明园规模很大,其主要的殿阁非常华丽,英国人烧园也花了不少心思,可能根本没把小小的西洋楼区放在眼里。世人今天对于西洋楼的了解,是通过外国人所雕制的铜版画。若干年前我曾在一位收藏家处看到一套,他是自国际拍卖会上买回来的。当时他曾问我可否做一次展览,我觉得台湾的民众对圆明园已陌生了,对西洋楼的铜版画不会有什么兴趣,如果能做出立体模型,也许还可以激起大家的好奇心;不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过了些日子,拍卖会上出现了圆明园西洋楼上的动物铜雕,为台湾的大收藏家所买,当时我觉得太贵了,因为中国工匠做的西洋式写实雕刻,虽为郎世宁所督造,但并不地道。这些动物头是海晏堂前水池上陈列的十二生肖。
由于圆明园的规模非常大,民国之后,就成为公私各方面取材的矿场。可想而知,建筑物的木材与砖瓦用光了,可是基础、台阶等石材仍然可观。石材的刻工以西洋楼最精彩,好在上面的花样有外国味,中国人不习惯,所以没有被拆得精光。所以连偷带抢,不停地运了几十年,把整个圆明园都翻过来了,偷到一无所有,却还有西洋楼的几块石头剩了下来。而经过民国到今天,大部分的圆明园已经变成农田了,这几块石头竟然成为圆明园仅剩的纪念物,岂不令人废然而叹!
我所看到的,是大陆改革开放后重新整理过的西洋楼遗址。唯一立在地面上的,是南北主轴线上的主建筑远瀛观的几根柱子,与它前面的大水法正面的牌楼,及其对面的石屏风。
……
前言/序言
汉宝德亚洲建筑散步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东西不错,正品,便宜,方便
评分
☆☆☆☆☆
之前看过汉老的两本书,老人家希望中国的建筑、文化能传承发展,把毕生的经验都毫无保留的想传给年轻人!中国文化,只有在中国人、中国这片土地上才能真正被了解,对于中国人了解自己,剖析自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
☆☆☆☆☆
白墙壁本来就是长江流域的建筑特色,是砖砌墙用石灰粉刷后显出的白色。当其新,有洁净.醒目、清爽之感,是良好的背景,如同一张白纸,任你挥洒。它的前面若有一棵树,树的轮廓会显得特别鲜明,若是竹丛与湖石,就是一幅画。所以江南固林中少不了白壁。
评分
☆☆☆☆☆
物流快,服务好,质量优
评分
☆☆☆☆☆
赶上活动价格很划算,孩子喜欢。
评分
☆☆☆☆☆
值得收藏 价廉物美 推荐
评分
☆☆☆☆☆
京东的服务没的说,而且东西也是正品,非常赞。
评分
☆☆☆☆☆
好书,有中国各种建筑风格和细节
评分
☆☆☆☆☆
汉宝德,知名建筑师和建筑学者。1954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学硕士。首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系主任、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大学校长,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重要建筑作品包括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台南艺术大学、联合报系南园度假休闲中心等。著有《为建筑看相》、《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建筑的精神向度》、《建筑、社会与文化》、《汉宝德欧洲建筑散步》、《真与美的游戏》、《汉宝德谈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