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花园系列:懂的健康+懂得生命+懂得爱(全3册)

生命花园系列:懂的健康+懂得生命+懂得爱(全3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恒元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ISBN:9787807091332
商品编码:10850386032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生命花园系列套装(全三册):懂得生命、懂得爱、懂得健康(胡因梦推荐,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海文学院创办人麦基卓、黄焕祥26年倾力探索,提升自我与改善关系的实修指南)随书附赠18K镀金精美书签

价:80.00元

作者:麦基卓 ,黄焕祥著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1

ISBN:23432859

字数:

页码:全3册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3432859

编辑推荐

 

 


 

 

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海文学院创办人麦基卓、黄焕祥的“生命花园”,是他们在信心旅程中持续探索的结晶。信心是在旅程中积极体验自我,是充满信任和好奇的生活方式。书中不断唤醒人们看见花园中的平常事物,这种经验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深度。作者的目的不是提供地图,而是让我们有更敏锐的方向感,使我们真正踏上旅程时,可以不靠地图而行。

内容提要

 

 


 

 

生命花园系列套装包含三本有关生命、健康与爱的身心灵实修指南,即《懂得生命》、《懂得爱》、《懂得健康》。
《懂得生命:在和谐关系中创造》献给那些希望提升生命意义与质量的人,提供了一些工具让你跟自我与他人有所连接,并发现自己生命意义的源头。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帮助我们进入亲密关系,透过关系映照出自己内心 深层的渴望、心底的创伤和长期发展的模式,学习将关系当作突破自我和深度发展的 好的试炼场。
《懂得健康:在自我探索中疗愈》是一本关于健康与快乐,生命与人际关系完满的书,通过融会东西方医学结晶,帮助人们经由生命能量的流动与和谐,达到健康状态。

目录

 

 


 

 

《懂得生命》:在和谐关系中创造
第一部 过程
1 寓言一则 ............. 3
成为完人要付出的代价是:你必须全然放弃安全感的追求,伸出双臂迎向生活的危险;你必须像对待爱人般拥抱世界,却无法轻易得到回报;你也必须接受痛苦即是一种存在的状况。
一个人想要享受眼前的旅行,就必须放弃对未来目标的投入。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停靠站下车,换搭任何一辆列车。
正负面的感觉跟选择与评价有关,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对方的价值,只是反映出有这些感受的人内在评价的过程。
近年来,构成主义者的方法被探索和运用在洞察个人、家庭与团体方面。其中 重要的领悟是:符号被用来解释与理解自然、社会和心理世界。
在人格形成过程的深处,个人意识到他们必须修正自己的行为举止来取悦父母。这个可以得到接纳和认可的(从而保证了生存)、演进中的自我形象被称作“理想我”。
每个人生来都有本质的“自我”,企图表达独特的个人特质。我们可以设想它像是一个柔软的类似变形虫一样的生命,周围有一层质地很轻薄、半透明状的膜(一个界限)。
急着要有所成就的人,努力工作所发展出的技术并不能表现他们自己,他们是完成任务而不是“掌握”。这样的人不会觉得充实,因为他们跟自我的成就是分离的。
自我评价是人衡量自己的尺度,也是自我认定和对自己尊重的程度。通常,自我评价的形成与人格发展过程中的镜像作用功能有关。
因为认为周遭世界必须提供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婴儿在成长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有权利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正常的成熟过程必须慢慢放弃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
西方文化提供人们的是获取权力的教育,其对权力的定义为:“对他人或事物有所控制的状态。”而另一种可能解决无助感的方法,为那些可以从自己内在获得力量的人所用。《懂得生命》:在和谐关系中创造作者序 我们对你以及你所追求的生命,致上 深的祝福 ............. 1
第一部 过程
1 寓言一则 ............. 3
成为完人要付出的代价是:你必须全然放弃安全感的追求,伸出双臂迎向生活的危险;你必须像对待爱人般拥抱世界,却无法轻易得到回报;你也必须接受痛苦即是一种存在的状况。2 在车站等候 ............. 7
一个人想要享受眼前的旅行,就必须放弃对未来目标的投入。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停靠站下车,换搭任何一辆列车。3 沟通模式 ............. 9
正负面的感觉跟选择与评价有关,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对方的价值,只是反映出有这些感受的人内在评价的过程。4 构成主义 ............. 16
近年来,构成主义者的方法被探索和运用在洞察个人、家庭与团体方面。其中 重要的领悟是:符号被用来解释与理解自然、社会和心理世界。5 理想我──努力追求完美 ............. 21
在人格形成过程的深处,个人意识到他们必须修正自己的行为举止来取悦父母。这个可以得到接纳和认可的(从而保证了生存)、演进中的自我形象被称作“理想我”。6 界限 ............. 29
每个人生来都有本质的“自我”,企图表达独特的个人特质。我们可以设想它像是一个柔软的类似变形虫一样的生命,周围有一层质地很轻薄、半透明状的膜(一个界限)。7 成就或是掌握 ............. 39
急着要有所成就的人,努力工作所发展出的技术并不能表现他们自己,他们是完成任务而不是“掌握”。这样的人不会觉得充实,因为他们跟自我的成就是分离的。8 自我评价 ............. 46
自我评价是人衡量自己的尺度,也是自我认定和对自己尊重的程度。通常,自我评价的形成与人格发展过程中的镜像作用功能有关。9 理所当然的态度 ............. 51
因为认为周遭世界必须提供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婴儿在成长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有权利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正常的成熟过程必须慢慢放弃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10 力量与权力 ............. 59
西方文化提供人们的是获取权力的教育,其对权力的定义为:“对他人或事物有所控制的状态。”而另一种可能解决无助感的方法,为那些可以从自己内在获得力量的人所用。11 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 ............. 73
对个人成长而言,辨别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藉由澄清这些理念,人们才有可能从严苛的道德制约中得到释放,并为自己找到人生定位。
第二部 根源
12 焦虑──朋友还是敌人 ............. 85
当你感觉“真正的活着”时,是长期处在紧张的状态的,也就是所谓的存在焦虑。为了处理这样的焦虑,每个人发展出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13 定位 ............. 95
每个人都会在空间与时间延续体交会处的某一点上,为自己找到位置。健康成熟的个人(并不多见)有能力在两种延续体上,视状况自由地移动。
14 黑洞──内在的深渊 ............. 104
大多数人似乎都陷在想放下却又害怕放下的两难之中。我们认为这呈现了人们与自身内在深渊之间的关系。15 物化 ............. 112
在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关系里,每一个人都必须去觉察、去认知,并且在过程中接纳物化他人的事实。承认物化就能把互动转化为“我-他”的关系。16 架桥于鸿沟之上 ............. 119
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鸿沟上架桥时,人们能学会让自我与物化的自我达成协议。在疗愈与他人之间的裂缝时,自己内在的分裂也会疗愈。17 道德 ............. 127
道德涉及的是一个“对与错”的体系,在这之中某些行为和态度是“对的”,另外一些是“错的”。道德的立场是去人性化并且是物化的。
第三部 感受
18 罪恶感与羞愧感 ............. 135
我们把罪恶感定义为一种涵盖懊悔、自我谴责、沮丧、焦虑和害怕惩罚的复杂情绪,是因外在的因素而产生的。羞愧感则是个人内在觉察到自己可以做到而未能做到时产生的感觉。19 忧郁 ............. 143
所有能被辨认的忧郁症都跟自我憎恨有关。由于自我放弃了真实与自然的我(真实我)而去成就理想我,所以自恨型忧郁症是一种持续、深感内疚的自我循环的结果。20 愤怒 ............. 154
仔细观察愤怒我们就会发现,愤怒本身并不危险也不具破坏性。问题是出在当人们利用愤怒来进行控制时,这种方式是侵犯了他人的界限,这样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暴力。
第四部 人际关系
21 关系的发展阶段 ............. 163
去爱是表示把我们自己同时开放给负面及正面──容许自己哀伤、悲痛与失望的同时,也同时能感觉欢乐与充实,还有察觉我们过去未曾察觉的强烈的觉知力。22 亲密关系 ............. 168
在亲密关系中,不管情况多么令人害怕,人们都愿意呈现彼此的脆弱。在开放与诚恳的揭露下,他们便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与对方。23 爱的发展阶段 ............. 177
如果人们能够 将爱视为货币的狭隘观念,他们就能看到爱的动态特质。当爱被看作是一种状态而非商品时,爱与被爱的人立刻可以从依赖与害怕失落中得到自由。24 性欲 ............. 184
每个人的性偏好、行为或兴奋,反映出的是个人生命的主题。性欲是每一个个人历史的私人日记,包括所有的希望与恐惧,幻想与经历──这确实是个人存在的真正意义。
第五部 健康、疾病与疗愈
25 个人对疾病与健康的责任 ............. 199
一个人在压抑情绪表达的时候,会在能量本体内产生阻塞,也就在能量本质中助长了疾病模式。这些压抑的模式也会在生命的其他层面上引发疾病。26 同理心、共鸣与能量 ............. 208
同理心是“一个人自己的意识,在他人身上想象的投射”。共鸣是能量的一种现象。当两个人靠近而认同彼此时,共鸣的震动在他们之间产生。27 西方医学与东方医学──冲突还是合作 ............. 215
传统的西方医学认为人是可以分隔成不同的部分。传统东方的方法则重视身/心/灵/情感/环境各层面间相互连贯穿透的关系,因而东方医学在其观点上是全观性的。28 移情 ............. 222
人们倾向于把早年跟保护者之间发展出来的经验与态度,转移到日后生命中遇见的人身上。看来人们似乎总是在每一个关系上解决跟父母的问题。29 改变是可能的吗 ............. 227
转化是对自我深入认识的一种持续开展的呈现。一个越深入了解自己模式及倾向的人,就越能成为一个多样化、富创造力及自发性的人。别人所声称的“改变”,我们定义为“转化”。
30 助人关系 ............. 235
站在沟通的立场上来看,疾病代表了一种沟通的企图。已经有症状出现的人,是企图用症状来“说”出他们对这世界无法用任何其它方式表达的经验。31 治疗与教育 ............. 242
个案不是必须被治愈的疾病,而是需要透过教育的过程来觉察自我的生命。教师与保健业者们可以是助产士,帮助人们的自我诞生,去实现深植于他们内在潜力所赋予的希望。32 过敏症与恐惧症──与世隔绝 ............. 248
“我把我的过敏症与其他症状看成是朋友与向导,指引我在健康与成长的道路上跟自己达到了和谐。这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33 对多发性硬化症的一些看法 ............. 255
我们看得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人格轮廓。他们通常非常想要控制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智能超出一般人许多。他们常常是目标导向却带着自恨的成功者。
第六部 关键议题
34 以创造为核心的灵性 ............. 275
在以赎罪为基础的灵性中,我们提问题,上帝提供答案。在以创造为核心的灵性中,上帝问问题,而我们就是答案。35 生活理念的迷思 ............. 281
过去能帮助我们知悉现在,而不是用来当作借口。当人们采取这种态度,他们对自己的生命能负更多的责任,因为减少了指责与报复的倾向,个人的成长不再停滞不前。36 行走的伤者── 一种生活方式 ............. 296
过去创伤的经验需要被珍视而不是崇拜,跟过去的痛苦折磨打交道是发现生命的方法之一,可是它不应该变成生活的方式!37 受虐的记忆──需要一种平衡的观点 ............. 311
一个人在回想或是再现过往的记忆时,会获得许多宝贵的观点,他能重组过往历史,结束过去生命故事的章节,原谅一切之后继续生活。注释 ............. 328
《懂得爱》
《懂得健康》

作者介绍

 

 


 

 

 

 

 

黄焕祥是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曾在精神医学的重镇梅宁哲医院接受专科训练。
麦基卓是具有英联邦专业执照的针灸师,曾在英国牛津中医针灸学院接受训练。
两人是海文学院的共同创办人,主张一种整合身、心、灵,强调自我对健康、关系和生活方式的责任的深度的自我发展方式。他们的远见和价值观是获得世界性瞩目的海文课程的基础,在35年的专业伙伴关系中,他们在世界各地旅行和教学,举办过许多研讨会和工作坊,在工作中融入跨文化的方法。他们也是许多机构、公司和团体的咨询顾问,拥有非常丰富的实务经验。


生命花园系列:懂的健康+懂得生命+懂得爱(全3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生命花园系列:懂的健康+懂得生命+懂得爱(全3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生命花园系列:懂的健康+懂得生命+懂得爱(全3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生命花园系列:懂的健康+懂得生命+懂得爱(全3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生命花园系列:懂的健康+懂得生命+懂得爱(全3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