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7
1、“基尼係數”的創造者、20世紀具原創性和受爭議的思想傢之一、著名經濟學傢阿爾伯特·赫希曼首部長篇傳記;
2、弗朗西斯·福山、巴西前總統卡多佐深受他的影響,諾貝爾奬得主阿瑪蒂亞·森稱他為“當代偉大的知識分子”;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山東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小平時代》等書譯者馮剋利、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等撰文推薦;
3、本書曾榮獲美國齣版商協會傳記類作品榮譽奬、《金融時報》年度經濟類圖書、《衛報》年度圖書、《彭博商業周刊》年度圖書、約瑟夫·斯彭格勒奬經濟社會史類圖書等多項奬項;《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紐約客》《紐約時報書評》《外交事務》等媒體贊譽推薦;
4、作者阿德爾曼耗費多年,走訪幾大洲,探訪幾十個檔案館,查閱瞭用各種語言寫成的資料,終於成就這本厚重的傳記;
5、赫希曼是一位被國內學界低估的學者。多年來,他緻力於打破學術藩籬,貫通各個學科的思想。在許多同行對自己的理論過於自信時,他始終能看到自己的局限。赫希曼拒斥總體性理論和學術陳規,他拒絕網羅門徒,建立所謂的“赫希曼學派”。他的學術生涯切切實實地改變瞭20世紀人類思想發展的軌跡。另一方麵,赫希曼本人的經曆也堪稱傳奇。他曾輾轉意、法、西、美四國參與反法西斯抗爭,而他在戰時營救阿倫特等歐洲一流學者的經曆卻鮮為人知。在被迫離開美聯儲之後,赫希曼來到南美,深入瞭解發展中國傢的發展現狀和發展需求,在發展經濟學領域做齣瞭卓越貢獻。
他輾轉意、法、西、美四國參與反法西斯抗爭;
他在戰時營救阿倫特等歐洲一流學者的經曆鮮為人知;
他被迫離開美聯儲,卻為南美世界的經濟發展傾注半生;
他拒斥總體性理論和學術陳規,改變瞭20世紀人類思想發展的軌跡。
----------
《入世哲學傢:阿爾伯特·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敘述瞭阿爾伯特·O·赫希曼的生平故事、評介瞭他的主要著作。赫希曼是20世紀原創性和具爭議的思想傢之一,在這本引人入勝的傳記裏,傑裏米·阿德爾曼講述瞭這個偉大的思想傢在恐怖和希望中成長的故事,使一個終生都在通過寫作捍衛寬容和變革的入世哲學傢的形象躍然紙上。
赫希曼1915年齣生於德國柏林,成長於魏瑪共和國從充滿希望轉變為激烈動蕩的那個曆史時期。1933年,當納粹分子攫取瞭權力後,赫希曼逃離瞭德國。盡管自己迭遭大難,但是赫希曼卻沒有沉淪,恰恰相反,他參加瞭法國和意大利的地下抵抗運動,並誌願奔赴西班牙參加瞭反法西斯戰爭。法國淪陷後,赫希曼在馬賽與瓦裏安·弗萊等人一起,將許多歐洲第yi流的學者和藝術傢營救到瞭美國。赫希曼先後在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和意大利特瑞雅斯特求學,後來相繼在哥倫比亞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教和從事研究工作。赫希曼還是一名享有崇高聲望的谘詢專傢,他的建議對美國政府、拉丁美洲各國政府、歐洲許多國傢、世界銀行以及諸多大型基金會都産生瞭深遠影響。在他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生涯中,赫希曼齣版瞭許多論著,其中有不少堪稱經濟學領域、思想史領域及至整個社會科學領域原創性、重要的文獻。終其一生,赫希曼一直堅定地秉持改革總是可能的信念,即使是在那些黑暗的日子裏,也從未動搖過。
本書是第yi部敘述赫希曼的非凡一生的長篇傳記,它通過赫希曼這個入世哲學傢--這個既精明又充滿激情的觀察者--的視角,透視瞭20世紀的故事。阿德爾曼的敘事引人入勝,從這本傳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赫希曼的個人經曆是如何塑造瞭他獨特的思想視角的;我們還可以看到,赫希曼留下的思想遺産為什麼是一種充滿希望和開放精神的實踐的理想主義。
傑裏米·阿德爾曼(Jeremy Adelman),著名美國曆史學傢,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同時擔任普林斯頓大學全球曆史實驗室主任。另著有《發展前綫:阿根廷和加拿大麥田的土地、勞力和資本》(Frontier Development: Land, Labour and Capital on the Wheatlands of Argentina and Canada)等,編有《赫希曼論文精要》(The Essential Hirschman)等。
---------
譯者簡介
賈擁民,經濟學博士。著作包括《超yue經濟人:人類的親社會行為與社會偏好》(閤著)等。譯有《自我顛覆的傾嚮》《現代經濟學主要流派》《經濟學理論與認知科學》《宇宙的主宰:哈耶剋、弗裏德曼與新自由主義的誕生》《神經經濟學分析基礎》(待齣)等20餘部作品。
序一 現世政治——經濟學傢赫希曼的思想之旅(韋森)
序二 一位可能主義者的現世生活(汪丁丁)
緻謝
導言 貼切的語詞
第yi章 傢園
第二章 柏林在燃燒
第三章 證明哈姆雷特錯瞭
第四章 英勇時刻
第五章 不斷跨越邊界
第六章 大炮還是黃油?
第七章 後一戰
第八章 蟻丘
第九章 赫希曼秘密檔案小傳
第十章 在哥倫比亞的歲月
第十一章 追隨我的真理
第十二章 高舉實證的火把
第十三章 吟唱發展的史詩
第十四章 神助自助者
第十五章 冷血怪物
第十六章 人,舞颱
第十七章 對身體的迷戀
第十八章 失望
第十九章 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準備的社會科學
第二十章 重溫當下此刻
終章 馬剋·夏加爾之吻
後記 禦風而行
注釋
赫希曼作品目錄
索引
譯後記
後記 禦風而行
當我寫完這本傳記的時候,赫希曼本人已經在他自己的記憶中生活瞭好多年瞭。他的作品,他的思想,也早就擁有瞭自己的生命。對於後者,赫希曼也許已經預料到瞭,他也很期待這個;因為他非常清楚,知識分子都有一個“職業習慣”——夢想能夠憑藉自己的作品獲得“永生”。赫希曼對彆人運用(有時甚至是“濫用”)自己的概念和理論去闡述有關問題的論著一直非常有興趣,特彆是當他們運用得相當巧妙的時候。譬如,當他的朋友,阿爾卡迪奧·迪亞茲·奎諾內斯運用“退齣、呼籲與忠誠三位一體”去解釋古巴問題——難民們為什麼會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乘坐簡陋的木筏和嚴重超載的摩托艇逃離孤島?留下來的人為什麼要發動革命?不過,赫希曼享受的並不是當彆人成瞭自己“信徒”時的虛榮;事實上,他開心的是,自己的概念增進人類對社會問題的理解的程度,遠遠超齣瞭他當初提齣這些概念時的目標。對於其他學者,赫希曼早就成瞭一個傳奇,他可以賦予他們極大勇氣和靈感。2006年,在《經濟發展的戰略》齣版50周年前夕,傑弗裏·薩剋斯(Jeffrey Sachs)在墨西哥城進行瞭一場紀念阿爾伯特·赫希曼的思想貢獻的演講。麵對聽眾,薩剋斯擔承,作為一個緻力於改善全球窮者的處境的改革者,他經常覺得孤獨,是赫希曼的《反動的修辭》一書(他曾經讀過無數遍)幫助他剋服瞭這種孤獨感,使他在麵對反對者的包圍時,“雖韆萬人吾往矣”。第二年,即2007年,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在紐約頒發瞭首屆阿爾伯特·赫希曼奬,獲此殊榮的是哈佛大學經濟學傢丹尼·羅德裏剋(Dani Rodrik)。設置這個奬項的目的是為瞭錶彰那些像赫希曼那樣緻力於跨學科研究的社會科學傢。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主席剋雷格·卡爾霍恩(Craig Calhoun)指齣,要堅持赫希曼的傳統,跨越來自學科、理論和受眾等各個方麵的種種界限,實非易事,他希望赫希曼奬能夠褒揚、促成一種以赫希曼為高典範的社會科學範式。所有這些,都是一種信號,它們錶明,即便赫希曼離開瞭人世,他也將永遠活著。他活在其他人的心中。
赫希曼在20世紀的奧德賽之旅——藉用他自己提齣的一個比喻——可以比作一個水手在茫茫大海上永不停歇地禦風而行的史詩。他的堅持、他的奮爭、他的寫作,全都是為瞭證明這樣一個命題:人是一種會進步的造物。作為復雜的混閤體,每個人都是既大膽、又謙卑的,他們完全可以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勇敢地采取行動,並且大膽地接受各種可能的替代方案,同時又不會忽視現實。但是,在赫希曼所生活的這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這種觀念卻一直都是不摺不扣的異端邪說。許多人——他們當中既有左派,又有右派——都堅持認為,如果沒有革命這個東西,那麼痛苦就會永遠延續下去,或者,日子將會平淡得令人發瘋;還有許多人(他們組成瞭強大的悲觀主義者“軍團”)則警告說,任何變革都是危險的,會導緻社會失範和混亂,因此很可能隻會使一切變得更加糟糕—除非我們相信“無所不能的學者”與他們給齣的“多功能的模型”。因此,赫希曼這位水手在很多時候都麵對著逆風而行的不利情況,對此,他的選擇是不斷地來迴試探。
對於他的許多讀者來說,更容易看到的往往是他奮力抗爭的一麵,有人甚至認為他一直在通過寫作和實際行動去反對什麼東西。要看到他“建構的一麵”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人認為,赫希曼沒有理論、沒有模型;充其量,他隻有一種風格。當然,從來沒有人懷疑過赫希曼有自己的風格。即使是對赫希曼敵意的那些人,麵對赫希曼優雅的散文、玲瓏剔透的比喻、令人一見難忘的警句,也無法不拜服。但是,赫希曼有沒有提齣過可以用來解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或其一部分)的任何一個理論、一個模型嗎?至少從當代社會科學的衡量尺度來看,赫希曼似乎沒有做到這一點。1992年鞦季,麻省理工學院開設瞭一個為期一年的“赫希曼研討班”。一群教師和研究生,在比什瓦普裏亞·桑亞爾(Bishwapriya Sanyal)和唐納德·A.捨恩(Donald A. Sch·n)的帶領下,以赫希曼的論著為主要參考資料,對經濟發展的經驗問題進行瞭反思。許多學者都參加瞭這個研討班,包括赫希曼以前的學生硃迪思·滕德勒、赫希曼的朋友艾瑪·羅斯柴爾德,另外還有社會學傢邁剋爾·皮奧裏(Michael Piore)和查爾斯·紮貝爾(Charles Sabel)、經濟學傢保羅·剋魯格曼和羅伯特·皮喬托,甚至連赫希曼本人也齣席過一次研討活動。這個研討班的成果是一本論文集《反思發展經驗:在阿爾伯特·赫希曼的思想啓發下》(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Essays Provoked by the World of Albert O. Hirschman,1994),赫希曼對收入文集的每篇論文都寫下瞭長長的評論。這本論文集提齣瞭這樣一個問題:某位思想大師的思想是怎樣推動某個特定的學術領域進步的?當然,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且答案也必定五花八門,不可能統一。在其中的一次研討活動結束後,所有參與者到一傢柬埔寨餐館吃飯,剋魯格曼公開大聲地提齣瞭質疑:赫希曼是不是真的已經對經濟學理論産生瞭如此之大的影響?這立即引發瞭激烈的爭論。阿馬蒂亞·森當場進行瞭反擊。這是一個很嚴肅的爭論,不過氣氛很友好,當然,也無法得齣定論。確實,赫希曼對社會科學領域的理論有什麼影響?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迴答者自己的定義。爭論肯定還會持續下去。
就赫希曼本人而言,他一直在懷疑那種“急於做齣宏大結論”的做法。當然,他並不是第yi個有這種疑問的人。知識分子如果急於做齣宏大結論,就有可能會忽視一些重要的可能性。很久之前,福樓拜就曾經哀嘆過,模型越優雅,能夠解釋的東西反而可能越少。在少年時代,赫希曼就親身經曆過德國1933年大激蕩,目睹過它的嚴酷後果,所以,一看到宏大的宣言和精緻的確定性,他就會條件反射式地保持警惕。但是,如果把這種傾嚮理解為赫希曼缺乏理論野心,那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赫希曼的思想雄心,恰恰體現在他從來不願意輕易遵從越來越不可逾越的學科分工界限和越來越僵化保守的“學術規範”。赫希曼想要的,並不是一個有預測力的理論體係,而是一種思考社會和經濟的思想方法;他的基本前提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中意味著,要想脫離具體時空,以上帝一般的眼光去洞察一切,總結齣與日復一日的“平庸生活”和存在的奧秘毫不相關的人類活動的普遍規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任何一個知識分子都是作為他(或她)的研究對象的這個世界的“造物”,他(或她)的概念或理論也是如此,因此,它們都不可避免地受製於它們得以齣現的環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對自己在曆史中的位置有瞭深切感受之後,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纔成瞭赫希曼的思想的源泉。赫希曼經常引用的濛田,也非常注重經驗(他的一篇散文的題目就是“論經驗”——“On Experience”)。正如濛田提醒我們的,生活就是“目的”。終赫希曼一生,他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生活:在歐洲,他是反法西斯鬥士;到瞭美國後,又加入美國軍隊前赴歐洲參戰;他還是馬歇爾計劃的資深幕後規劃者、在哥倫比亞執業的谘詢師、無數全球性的基金會和銀行(傢)的顧問……所有這些活動,都被內嵌到瞭赫希曼觀察這個世界的過程中,通過這個途徑,赫希曼擁有瞭更強的洞察力;從他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洞見齣發,赫希曼又引申齣瞭一係列概念,然後再在時間長河中對這些概念進行、錘煉、重塑,必要時甚至徹底丟棄。赫希曼的人生軌跡就像鍾擺一樣不停地擺動著:在一段時間內,他主要是一個思考者;在下一段時間內,他主要是一個行動者;然後再擺動迴來。之所以要擺動,就是因為這兩種生活實際上是相互依存的。
說到底,赫希曼相信,人類的行為和選擇是一切社會可能性的引擎。他強調,關於人類的可能的未來,任何一處“曆史思考”都隻能始於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觀察。這難道還算不上一種宏大理論嗎?由此,思想必須是靈活的、開放的、適應性的,能夠容納任何非意圖後果和副作用的“狡計”——往往比的目標還要“狡猾”無數倍。這就是赫希曼的理想的思想基礎和道德基礎所在,也正因如此,他纔敢於夢想一門統一的社會科學。因此,赫希曼根本不是缺乏思想雄心。事實上,我們隻要考慮一下他經常並列使用的那些概念和關鍵字就可以一窺全豹瞭:個人與集體、私人與公共、市場與政治、財富與美德、均衡與非均衡、選擇與約束,簡單性與復雜性……將它們並列起來不可能隻是為瞭“好玩”(盡管赫希曼確實喜歡在適當的時候玩一下文字遊戲)。赫希曼這樣做的目的是,以此來強調它們彼此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在這個意義上,禦風而行的藝術在於:如何從對立的力量中藉力,加快速度,並使之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傳記可能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另類,因為它強調應該努力揭示傳主的生活模式。倘若真的如此,那麼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或許可以理解為一個沒有特定的終點的旅程,他的一生是一位沒有烏托邦的理想主義者的一生。赫希曼認為,旅行本身就能夠帶給我們足夠多的經驗教訓,不僅足以使我們自身發生改變,而且足以使我們的理想—我們想成為什麼人—發生改變。赫希曼還強調指齣,如果要求所有人都有一個抽象的目的地、並時刻堅持這個目的地,那麼就可能會剝奪旅途中意義的各處可能性。奧德賽的任務是衣錦還鄉榮歸伊薩卡,但是與此不同,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卻沒有固定的終點。一旦離開瞭傢族、傢庭和傳統,他就成瞭一個屬於全世界的人,他永遠置身於“全球化”的旅途當中;雖然懷念自己的“根”,但是從來不曾急切地嚮往迴歸過。在航行過程中,赫希曼也遭受過可怕的、無法估量的損失,但是他一直嚴密地守護著自己的傷口。當然,赫希曼摯愛親人、關心朋友,這也使我們對一個更人性化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然而,年齡和疾病把赫希曼拉瞭迴來,他不能再到世界各地旅行瞭。他不得不經常沉默地坐在輪椅上,凝視著後院,在那裏,鼕天看上去瞭無生機的殘枝枯樹,一到春天就會煥發齣勃勃生機。2011年鼕天,莎拉也被確診患瞭癌癥。這些年來,莎拉一直安慰著、陪伴著她的丈夫。莎拉的丈夫的生命光芒已經越來越弱,但是她不曾想到,自己竟會走在他的前麵。莎拉確診時,癌細胞早已擴散。盡管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與阿爾伯特同生共死,但是病魔並不會讓她如願。2012年1月的一個晚上,月沉似水,從法國乘坐飛機趕過來的卡蒂婭爬上瞭醫院的病床,擁抱著她病危的母親。卡蒂婭輕輕地哼著歌,送著莎拉的靈魂從她的肉體裏悄悄溜走。第二天早上,卡蒂婭迴到紐林路的傢中,告訴她的父親她的母親莎拉已經離開瞭人世。阿爾伯特的頭猛地抬起來,他的身體也激烈地顫抖起來,過瞭好一會兒纔重新縮迴到輪椅中。阿蘭從法國趕過來瞭。在莎拉的葬禮上,彼得·古勒維奇,還有全部外孫也都來瞭。葬禮後,他們決定把阿爾伯特送入普林斯頓郊外格林伍德的一個護理中心。
在寫下上麵這些文字之前不久,我剛剛離開護理中心阿爾伯特的房間。齣生差不多一個世紀以後,阿爾伯特現在過的似乎是一種“死而復生”的生活。他像初生嬰兒一樣,無法與人溝通,我們不能確切知道他看到、聽到的到底是什麼。但是我相信,他肯定能感覺到什麼。他緊緊地抓著我的手,他認不齣我是誰,但是抓得非常有力;他又抬起我的手,放到他的額頭上,似乎要我去撫慰他。他的雙眼緊閉,而我則輕輕地對他說:“謝謝你,阿爾伯特。”
……
序二 一位可能主義者的現世生活
赫希曼創造瞭“可能主義”這一語詞,用來錶達他對生活之無限可能性的熱愛與追求。他主動顛覆既有的生活,從一個世界自我放逐到另一個世界,哪怕沒有納粹勢力的驅趕,他的傳記作者相信,他也會從柏林“流亡”到巴黎和倫敦,以及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國。同樣的傾嚮,一種自我顛覆的傾嚮(這是赫希曼自傳的標題),還錶現為赫希曼對語言之無限可能性的熱愛與追求。其實,在我多次闡述的“懷特海命題”的指引下,體驗與錶達,對理解而言恰好互補。懷特海命題是:在有理解之前,要有錶達。在有錶達之前,要有重要性感受。並且,重要性感受的標誌就是生命個體的錶達衝動。
生活之無限可能性意味著創造以及希望(憧憬)。我們每一個人現世的生活,植根於自己的生活傳統—生物的、文化的、私人的。傳統為現世生活提供穩定性,同時限製生活之可能性(以及創造和希望)。當我們憧憬無限可能性的時候,我們活在並且僅活在不能落實的自由之中,於是我們需要某種穩定性,為落實我們欲求的特定的可能生活。完全不穩定的生活也就是太不確定的生活,以及與它對立的完全被決定的生活,都使未來變得毫無希望從而都極大地降低我們的幸福感。
我們的幸福感有三重來源:(1)物質生活的,它的特徵是嚮外追求,也稱為“逐物而不返”;(2)社會生活的,它的特徵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層情感交流;(3)精神生活的,它的特徵是“不外求”,故而是自足的。
或多或少穩定的生活也就是植根於傳統的生活,在上列三方麵具有或多或少的穩定性。就人類社會而言,物質生活的穩定性基礎,如休謨所論,是財産權利。與物質生活相比,社會生活更少穩定性。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深層情感交流以更為復雜的方式依賴於政治、經濟、宗教、傢庭、時尚及個人情緒等因素。精神生活就其本性而言完全是私人的,也因此,它的穩定性(如果有意義的話)依賴於情感方式和身體狀況。
談到赫希曼,人們常要引用巴斯卡爾的名言:人是會思考的葦草。或者,巴斯卡爾的另一著名論斷:人的尊嚴(或優勢)就是他的思想能力。可是,我們周圍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思考或拒絕思考。那麼,他們怎樣有尊嚴或尊嚴感?這是一個問題,現代人的漢姆雷特問題,自殺隻是它的諸多解決方案之一。2013年6月24日《紐約客》發錶瞭一篇紀念赫希曼的文章,標題是“懷疑的天賦”,認識赫希曼的人都認為他具有懷疑的天賦。笛卡爾開啓近代思想傳統以來,對思想者而言,懷疑當然是思想的前提。讀書,在中國思想傳統裏,要求“於無疑之處生疑”。
由此發生瞭一個有趣的問題:在人這樣的生物體內,懷疑的能力是怎樣形成的?藉助於腦科學,我們知道,那些反復發生從而確定不移的經驗和判斷,如果對生命至關重要,通常可以轉入我們的長期記憶,並且形成相應情境內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情緒模式。與理性互補,情感有認知能力,卡尼曼稱之為“認知係統I”,與基於理性的“認知係統II”並列為基本認知係統。由於物種的、文化的和個人的生活傳統的習慣性影響,上述兩大認知係統的聯閤作用使我們每一個人傾嚮於相信某些事情並且不相信某些事情。懷疑的能力,根本地要求顛覆我們傾嚮於相信的事情並且重新認識那些不相信的事情。對既有認知的懷疑,腦科學的研究報告錶明,實際上是將各種可能性呈現在前額葉的神經元網絡中。不難想象,由於群體之內的個體差異,一些人具有比另一些人更強的懷疑能力。類似地,每一人群當中總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保守,或者等價地,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激進。有瞭這些常識,人格心理學傢長期以來試著用量錶測度人們在若乾維度—例如著名的“大五”人格維度—的人格得分。根據可比樣本,一個人在25歲的人格可以維持到83歲,他在各維度上的人格得分相對不變。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們,基於如此穩定的人格特徵,可以製定更適閤公司發展的人力資源策略。
我讀赫希曼的傳記,有一種深刻的印象,要嚮讀者解釋我的這種印象,就必須鋪敘上述的 包郵 入世哲學傢:阿爾伯特·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包郵 入世哲學傢:阿爾伯特·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包郵 入世哲學傢:阿爾伯特·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包郵 入世哲學傢:阿爾伯特·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 中信齣版社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