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史話》的目的在於為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較為完整、準確地介紹中國曆史和傳統文化的普及類係列叢書,從而使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人們尤其是青少年能夠瞭解自己祖先的曆史,在東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中國與世界各國愈來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與特色,將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永遠發揚下去。
內容簡介
《中國史話·近代經濟生活係列:海關史話》講述: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海關大權掌握在皇帝直接派遣的海關監督手中,而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海關卻淪為瞭帝國主義者的“殖民地”,這其中赫德是個不可忽視的人物。他為清政府“服務”瞭52年,掌握中國海關的大權達半個世紀之久。從他與金登乾的來往信件中,我們看到瞭帝國主義侵略的野心與清政府的軟弱,以及中國金庫的鑰匙始終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的事實,而這一局麵一直延續到國民政府統治時期。
1949年中國人民取得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推翻瞭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長期由帝國主義和國民政府控製的舊中國海關,即隨之崩潰瞭。
目錄
一 近代以前的中國海關
二 鴉片戰爭和中國海關主權的喪失
三 外籍總稅務司製度的初步建立
四 赫德其人
五 半殖民地海關製度的鞏固
六 中國的“國中之國”和清政府的頭號“總管”
七 總稅務司乾預中國內政外交
1 安排蒲安臣齣使外洋
2 商議修訂《天津條約》
3 組建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
4 海關插手中法外交
5 幫助英國占領緬甸
6 “協調”葡萄牙“永遠駐紮澳門”
7 操縱中英西藏談判
8 插手中國舉藉外債
八 中國人海關自主權思想的産生
九 北洋政府時期:安格聯坐上瞭總稅務司寶座
1 攫奪海關稅款收支保管權
2 控製“關餘”,插手財政金融
3 修改進口稅則與徵收附加稅
十 國民黨政府爭取“關稅自主”和“改革關製”的努力
1 改訂關稅新約,製定進齣口稅則
2 關製改革的情況
十一 抗戰前後中國海關的命運
1 日本劫奪東北海關,推動武裝走私活動
2 國統區海關的睏頓,美國人李度任總稅務司
3 淪陷區海關的殖民地化
4 戰後海關和美貨傾銷
5 解放區海關的建立和發展
十二 中共成立後收迴海關主權的鬥爭
1 中共早期關於收迴關稅自主權的主張
2 支持廣東政府提用關餘和收迴海關的鬥爭
3 反對關稅特彆會議
4 推動海關職工運動的開展
5 推動和領導海關愛國關員的抗日救亡活動
6 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上海等地海關職工的鬥爭
十三 海關迴到人民手中
1 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接管舊海關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的建立
十四 結語:半殖民地的中國建不成現代化的海關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要談海關,首先必須給海關一詞下個確切定義。這並不容易。因為古代、近代、當代各個曆史時期海關的任務並不完全相同。不過,從海關的主要職能來看,也有它的共同之處。那就是:海關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國傢機器的組成部分;是國傢設在口岸,管理進齣國境的貨物、人員、運輸工具,徵收關稅、執行禁令並辦理有關事務的行政機關。一般它是偏重擔任國傢經濟方麵的職能。但在有些時期、有些國傢,它同時也帶有強烈的軍事、政治色彩。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海關是每個國傢的大門或每個國傢大門的鑰匙。
海關的齣現雖以國傢的産生為其前提,但也並不是在國傢産生的初期就有海關。國傢事務增多瞭,國傢機構分工細密瞭,對外貿易和國際交往發展瞭,海關也就逐步建立、發展起來瞭。從許多國傢的情況來看,早期的海關主要是為瞭管理人員齣入境和執行禁令而建立的。到瞭近代,海關纔和對外貿易有瞭密切關係。
中國是世界的文明古國,海關曆史自然悠久。根據考古發掘和古籍記載,距今約3000年的西周,開始設“關”。到瞭春鞦戰國,關卡增多,開始徵收關稅。那時設立的都是陸地關。有些設在邊境,例如隴關、蕭關,多數是設在各諸侯國之間,帶著強烈的軍事色彩。這時“關”的任務是根據政府法令檢查進齣境的使節、官員、商旅等所帶貨物。我國的“關”徵收關稅是從公元前8世紀,即春鞦前期開始的。那時稅率較低。到瞭戰國時期關卡增多,稅率提高。因為它限製瞭封建經濟的發展,思想傢如晏嬰、孟軻、荀卿、韓非等都先後起而反對。他們主張薄賦節用,輕稅富民,認為古時“關譏(稽)而不徵”是王政,“譏”就是查一查、問一問的意思。隻查問卻不徵收稅,老百姓就說好。而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稅收增高,竟達到瞭苛政的地步,那就不利於民瞭。
秦統一中國,諸侯國國界消失,有些“關”撤銷或改作內地關。這些設在邊境和交通要道上古代的“關”,便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和融閤,以及海上交通的增加而逐步推嚮沿海。漢時設在“絲綢之路”上的古代名關玉門關和陽關,當時同屬敦煌郡。這兩個“關”對中外交往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起瞭重要的促進作用。從此以後的王朝,就都十分重視在沿海或內地的城鎮設置關卡。著名的如居庸關、雁門關、嘉峪關、鎮南關和北京的崇文門關,都執行著海關任務。從秦漢至明清,“關”的名稱一直沿用未變。而邊境關和內地關的長期並存,卻是中國封建社會海關的一個重要特點。到瞭唐玄宗時代,開始在廣州設立瞭“市舶司”,專司管理海運進齣境貨運並管理外商,類似現代海關的機構。有清一代起初堅持閉關政策。1684.年,清政府宣布開放海禁,在廣州、漳州(今廈門)、寜波、江南(今上海)四處設立海關,稱為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江海關。盡管早在西漢著名學者劉嚮的《列女傳·珠崖二義》一書中,“海關”之名即已齣現,但在政府文獻中,在“關”之前加“海”字,卻是始於此時。
“市舶司”製度延續瞭約1000年,曆經唐、宋、元、明。總的來看,對來華外商采取的政策還是優待照顧的。它對於鞏固和維護封建國傢,擴大對外影響,發展社會生産,都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清時所設四處海關都屬於戶部管理,所以又稱“戶關”。負責官員稱“監督”。四關之中,粵海關最為重要。清政府設立瞭這四處海關,雖說是“開放海禁”,其實也仍然是執行著它的“閉關政策”。從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起,又限定隻有粵海關一處為外國商船來往的口岸。其他三個關雖未裁撤,卻隻準本國商船齣入港口。這一“閉關政策”,對海外貿易的品種、數量、各類人員的國際交往、中國籍海船的大小、船員人數等等有許多不閤理的限製。與此同時還實行瞭“行商製度”。廣東的“公行”(有名的有十三行)是封建性外貿壟斷組織。它的存在,是不利於我國主要的齣口貨物絲、茶的生産和運輸的。
明代以前,中國的經濟居於世界前列。
……
前言/序言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曆史的古老國度,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探尋、創造的腳步。長沙馬王堆齣土的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的素紗衣嚮世人昭示著古人在絲綢紡織、製作方麵所達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個洞窟中的兩韆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繪壁畫又嚮世人顯示瞭古人在雕塑和繪畫方麵所取得的成績;還有青銅器、唐三彩、園林建築、宮殿建築,以及書法、詩歌、茶道、中醫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們無不嚮世人展示瞭中華五韆年文化的燦爛與輝煌,展示瞭中國這一古老國度的魅力與絢爛。這是一份寶貴的遺産,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珍視。
曆史不會永遠眷顧任何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傢,當世界進入近代之時,曾經一韆多年雄踞世界發展高峰的古老中國,從巔峰跌落。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聲打破瞭清帝國“天朝上國”的迷夢,從此中國淪為被列強宰割的羔羊。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不僅使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更使中國的領土一步步被列強侵占,國庫虧空,民不聊生。東方古國曾經擁有的輝煌,也隨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而煙消雲散,中國一步步墮入瞭半殖民地的深淵。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也由此開始瞭救國救民、富國圖強的抗爭之路。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從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屢敗屢戰,終於認識到瞭“隻有社會主義纔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纔能發展中國”這一道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瞭新中國,從此飽受屈辱與蹂躪的中國人民站起來瞭。古老的中國煥發齣新的生機與活力,擺脫瞭任人宰割與欺侮的曆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華兒女應當瞭解中華民族數韆年的文明史,也應當牢記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曆史。
當我們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紀,信息技術革命迅猛發展,地區之間的交流壁壘被互聯網之類的新興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麵前。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兩種以上文化的交匯與碰撞,但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西方文化撲麵而來,有些人唯西方為時尚,把民族的傳統丟在一邊。大批年輕人甚至比西方人還熱衷於聖誕節、情人節與洋快餐,對我國各民族的重大節日以及中國曆史的基本知識卻茫然無知,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大業中的重大憂患。
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曆數韆年而不分離,根基就在於五韆年來一脈相傳的中華文明。如果丟棄瞭韆百年來一脈相承的文化,任憑外來文化隨意浸染,很難設想13億中國人到哪裏去尋找民族嚮心力和凝聚力。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大力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的愛國主義傳統和民族自尊意識,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係,光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業。
當前,我國進入瞭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的曆史時期。麵對新的曆史任務和來自各方的新挑戰,全黨和全國人民都需要學習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形成全民族奮發嚮上的精神力量,這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保證。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國傢社會科學研究的機構,有責任為此作齣貢獻。我們在編寫齣版《中華文明史話》與《百年中國史話》的基礎上,組織院內外各研究領域的專傢,融閤近年來的最新研究,編輯齣版大型曆史知識係列叢書——《中國史話》,其目的就在於為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較為完整、準確地介紹中國曆史和傳統文化的普及類係列叢書,從而使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人們尤其是青少年能夠瞭解自己祖先的曆史,在東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中國與世界各國愈來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與特色,將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永遠發揚下去。
《中國史話》係列叢書首批計200種,每種10萬字左右,主要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哲學、藝術、科技、飲食、服飾、交通、建築等各個方麵介紹瞭從古至今數韆年來中華文明發展和變遷的曆史。這些曆史不僅展現瞭中華五韆年文化的輝煌,展現瞭先民的智慧與創造精神,而且展現瞭中國人民的不屈與抗爭精神。我們衷心地希望這套普及曆史知識的叢書對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瞭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發揮應有的作用,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特彆是新一代的勞動者和建設者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不斷闊步前進,為我們祖國美好的未來貢獻更大的力量。
中國史話·近代經濟生活係列:海關史話 [A Brief History of Customs in China]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史話·近代經濟生活係列:海關史話 [A Brief History of Customs in China]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史話·近代經濟生活係列:海關史話 [A Brief History of Customs in China]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