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有多少人能长达30年坚持自己的理想?有多少人被困难和现实打击得全身而退?有多少人舍不得付出所有去追求梦想?有多少人在日复一日的传统道路上失去激情,麻木不仁?有多少人早就放弃信仰,亦步亦趋,行尸走肉?
库菲用她的亲身经历,带我们感受政局动荡、战火纷飞、反人类杀戮下一名阿富汗女性用坚韧的意志让信仰在风中飘荡。
蒋方舟读后感动推荐:作为一本描写阿富汗的书,它远远超过了《灿烂千阳》,让我从头哭到了尾。
内容简介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一位女性国会议长,自童年开始便亲眼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暗杀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
她有一个 “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的丈夫和一段凄美至极的爱情。她代表阿富汗贫穷地区的利益,代表正义的力量,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于是她只能在每次出门前给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如果她不在了,请不要悲伤,你们要从中汲取,犹存的力量。
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跨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作者简介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历史上**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益活动家。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总统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现居住在喀布尔,育有两女。
精彩书评
她的人生是一次次劫难,可她在劫难后收获的是勇气。她的民族经历一遍遍暴虐,可她在断璧残垣中仍要寻找正义。这不只一本自传,也是从泪水和战火中淬炼出的至诚、至善的声音。
——《新周刊》主笔 蒋方舟
“自由地过你们想要的生活,实现你们所有的梦想。”本书中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是母爱这种伟大的力量,包含了一个母亲的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人生期望。库菲更是一个把高的抱负献给国家,把深沉的爱留给女儿的坚强不屈的传奇女性。
——《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 薛芳
她的每一次活着,都是正义力量的又一次胜利。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 贝小戎
面对困境,越挫越勇,这就是本书对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有时读来令人残忍,有时令人震惊,称其鼓舞人心一点儿不为过。读罢此书,好好感恩生活赋予你的如许机会吧。
——著名作家 安德里亚·布斯菲尔德
库菲亲历的故事引人入胜,读来令人身临其境……她巧妙地勾画出一个在文化传统和标准上都历经变革的阿富汗,并阐述其对女性产生的深远影响,其笔触之细腻,是关于阿富汗女性生活的一般报道所不可企及的。……这确实是一个鼓舞人心、勇敢大胆的故事。
——《穆斯林媒体观察》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该被我们忘记和忽视的世界。
——《明州星报》
作为阿富汗直言不讳的民主运动激进分子之一,库菲亲身经历并勇敢地揭露了阿富汗在战乱年代,造成阿富汗许多无谓杀戮的根源。
——加拿大《环球邮报》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真主让我活着有他的理由
童年往事
痛失父亲
第一次大逃亡
最闪耀的星星陨落了
正义何处寻?
内战不休
痛失母亲
第二部分
一个难忘的星期四
冒着生命危险的求婚
全线飘“白”
一场塔利班式的婚礼
准备迎接新生活
黑暗蔓延
重归故里
两个女儿诞生
走出黑暗
新的征程
在男人世界里的艰难竞争
后记:战乱之国的梦想
精彩书摘
童年往事
1977年/我的童年早期就像山上的黎明一样,金黄金黄的:阳光从帕米尔山脉照射下来,穿越峡谷,爬到我们村庄的土屋屋顶。我对那段时期的记忆已经模糊,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闪即过。屋顶就这样沐浴在橙色的夏日阳光里、白色的冬日大雪中,空气中弥漫着果树散发的芬芳,还有我母亲一头乌黑的长辫子散发的香气,而她满脸的微笑更是为景色平添了几分亮丽色彩。
我们居住的地方叫库夫峡谷,号称阿富汗的瑞士,草木青葱、土地肥沃,峡谷边上长着密集的黄绿色树林,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地方还有这样浓郁的色彩。我们的房子正对着一条波光粼粼的蓝色河流,远处就是陡峭的山脉,沿着山脉是一排排高大的松树和榆树,刚好长在草木茂盛的岸边。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驴叫声、有切干草的嗖嗖声、有河水的叮咚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直到现在,库夫仍然是唯一一个能令我一闭上眼睛就安然入睡的地方。我们的屋前有一个花园,母亲把它修整得井井有条。我们在里面种了很多生活必需的作物和各种水果,如:胡椒、大南瓜、橄榄、桑树、桃子、杏、苹果。我们甚至自己养蚕,搜集蚕丝制作地毯。父亲很喜欢从国外进口树苗和种子,所以我们的花园里有阿富汗为数不多的几棵黑樱桃。那一天,黑樱桃幼苗运到时的情形,种下幼苗的场景,那种弥足珍贵的氛围,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天气暖和时节的傍晚,女人们纷纷来到花园,在桑树底下,坐上半个小时——这是一天之中她们唯一放松的时段。每人都会带上一小碟吃的,大家围坐着聊天,孩子们在一旁玩耍。
那时候,许多村民穿的还是木鞋,因为去法扎巴德买双普通的鞋子还很困难,村里有个老人专门做木鞋。这种鞋子看上去就像雕刻出来的小型威尼斯刚朵拉,坚固耐穿。他还会在鞋跟儿上敲一枚钉子,冬天的时候,妇女们出去打水,鞋子就可以扎进冰面,不至于滑倒。我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双这样的鞋子,尽管穿上去并不舒服,而且也不是给儿童穿的。每当有女人来拜访,把鞋子脱下放在门口,我就过去偷偷穿上,然后一拐一拐地出去玩耍。有一回,我穿上一件刺绣连衣裙,是我母亲的一个朋友给我做的。我本来不该穿着它出门,可我不想换,还穿了一双木鞋,和我的小伙伴到井边玩。鞋子太大了,结果可想而知,我绊倒了,摔个仰面朝天,连衣裙也划破了。但我真正的童年始于呼利厨房。这个房间墙壁上涂了泥浆,一端有三个柴火炉子,中间有一个大型塔努尔面包炉,另一端是一扇离地面很高的窗户。
跟大多数同时代的妇女一样,我母亲一天中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厨房里度过的,打盹、炒菜做饭、照顾孩子。唯有在这个房间里,她拥有绝对的权威。女人们每天要做三次面包,有时一天要做的面包多达五六十个。厨房里总是烟熏火燎的。在烤面包的间隙,她们还得准备午餐和晚餐。如果父亲有客人,四个炉子一起烧,散发出的热气真叫人无法忍受。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小孩子就特别兴奋,因为我会把朋友们带到厨房吃剩下的饭菜,这可以提高我的人气和威信。
大多数村民比我家穷,有品尝美食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我们这些孩子是从来不被允许靠近会客厅的,倘若有人胆敢往里面偷看,守卫门厅的保镖只要朝我们一瞥,大家就会四散逃窜,寻找避身之处。因为没有男人们看着,厨房就成了妇女们闲聊的天堂,大家在这里可以放心地说笑,孩子们总能得到从架子上一排排的罐子里拿出来的干果和糖果。冬天的晚上,面包烤熟之后,我们就着塔努尔面包炉里的灰烬给双脚取暖,腿上盖着一条厚厚的毛毯,那情景毕生难忘。
每天夜里,我们展开睡垫,铺在厨房的地板上睡觉。妻子和女儿们没有自己的卧室,只有睡垫。男孩年纪还小的时候,也跟这些女人一起睡,一起生活。等他们长大一些,就会几个人共用一个卧室。母亲会给我们讲故事。首先,她从与家庭有关的故事讲起。她从不避讳谈自己的婚姻,讲第一次见到父亲时的感受,讲从少女时代到为人妻子过程中的艰难,因为成婚后要承担起很多责任。讲完这些,她又会跟我们讲起遥远的王后、国王、城堡以及为了荣誉不惜牺牲一切的勇士,我们总能听得津津有味。她还讲爱情故事,也讲大灰狼的故事,吓得我们尖叫。我一边听,一边看着窗外的月亮、星星。我敢肯定,自己看到的是整个天空。我对峡谷源头的大山之外的世界毫无概念,也不关心。我只在乎我母亲爱我,我也爱她,我们是不可分离的。不知怎的,母亲似乎把从父亲那里失去的爱在之后的岁月里加倍给了我。自从听了我大姑妈佳达讲的事之后,母亲不再因为我是个女儿而耿耿于怀了。有一天,我父亲从外头回到村庄的时候,大姑妈对他说:“阿卜杜勒·拉赫曼,你妻子给你生了一只老鼠,一只小巧的红色老鼠。”他哈哈大笑,马上要求见见我,那是他头一回提出要看看新生的女儿。看到我被太阳晒得轻微灼伤,满脸疤痕后,他把头往后靠,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还对我大姑妈说:“不必担心,姐姐。她的妈妈有着优良的基因,我相信这只小老鼠长大了一定也可以像她妈妈那么漂亮。”
母亲听说这件事之后,高兴得哭了。在她看来,这表示父亲依然爱她,也等于是在向她说,不要因为没有给他生个儿子而觉得自己很失败。她后来经常讲起这件事,我听了不下百遍。
……
前言/序言
就在给两个女儿写第一封信的那个上午,我正准备出去参加巴达赫尚省的一场政治会议。我是阿富汗国会议员,代表巴达赫尚省。这是阿富汗最北的一个省份,与中国、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也是阿富汗最贫穷、最偏远、文化最保守的地区之一。巴达赫尚省的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这归咎于当地交通闭塞、居民极端贫穷,也与当地重传统轻妇女健康的文化有关。
男人几乎从来不会把妻子送去医院治疗,除非她已经明显病人膏盲、危在旦夕。等妻子忍着临盆前的剧痛,骑着驴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到达医院时,通常为时已晚,母亲保不住,孩子也没了。那天,有人警告我不要前往巴达赫尚,因为据可靠消息称,塔利班分子计划在我的车子底下放一颗炸弹取我性命。塔利班不喜欢看到妇女在政府部门占据像我这么重要的位置,更憎恨我对他们的公开指责。
他们经常想要杀了我。
最近,这帮人比以往更猖獗了。他们威胁到我住所的安全,跟踪我上下班,企图在我的必经之路上埋下炸弹,炸毁我的车子,甚至还组织杀手袭击被派来保护我的警卫队车子。有一次,这样的袭击持续了30分钟,两名护卫警察当场牺牲。我当时待在车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活着出去。塔利班分子和那些一心想堵住我嘴巴,不让我抨击阿富汗政治腐败和骄横领导阶层的人们,看到我就不爽,除非我死了。可是那一天,我根本不去理睬这样的威胁,就跟平常无数次的出行一样。如果不这样我就无法正常工作。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正受到威胁,而且心里也害怕。我经常如此。威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惯用这种手段的人深知这一点。那天早上6点,我轻轻地唤醒才12岁的大女儿莎啥扎德,告诉她说,如果我这次出去几天后还没有回来,请她把这封信读给10岁的妹妹舒拉听。莎啥扎德与我四目对视,眼神里满是疑惑。我把一根手指贴到她的双唇上,接着吻了吻她和睡得正香的舒拉的额头,然后悄悄离开房间,把门带上。
离开孩子们,真是依依不舍。我知道,一出去就很可能被人谋害。但是,代表阿富汗最贫穷地方的人们的利益,是我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这份使命,再加上把两个漂亮的女儿抚养成人,是我毕生的追求。那一天,我不能让自己所代表的人们失望,也永远不会令他们失望。
2010年9月
在线试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精彩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种族隔离制度在南非已经结束了,柏林墙也倒下了,庞大的苏联帝国也开始解体,冷战也接近尾声。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LETTERS TO MY DAUGHTER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LETTERS TO MY DAUGHTER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评分
☆☆☆☆☆
一不小心买了两本,这本书,自己看,然后送给朋友一本,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书。
评分
☆☆☆☆☆
东西收到了~,是正品,质量很好,价格也不错,包装很好~,运送过来也没有磕碰,配送速度 给力,京东快递小哥服务态度好,下次还来买,推荐给大家哦~~
评分
☆☆☆☆☆
很喜欢这本书,还没有看完呢
评分
☆☆☆☆☆
不错
评分
☆☆☆☆☆
很好看的一本书,看了更加珍惜当下。
评分
☆☆☆☆☆
很好
评分
☆☆☆☆☆
这书说是写给女儿看的,实际是自传意义的图书,通过17封信,描述了笔者的经历。其实,在那样一个国家,不论是谁,活着就是奇迹,尤其是女性。我们没有经历过,是永远也不会懂,那是怎样一种挣扎。我们一直愤慨现实生活的不公,实际那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还有地狱一样的生活,珍惜现有的生活,努力改变,一点一点的。至少我们不用担心街上的流弹哪天会要了命,至少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至少我们还不用担心下顿饭的着落。
评分
☆☆☆☆☆
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猴哒
评分
☆☆☆☆☆
给闺蜜看了,她觉得很震撼,期待自己的体验。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LETTERS TO MY DAUGHTER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