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論海權與中美關係》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海權的意義、海權研究的基本概念和主題、海權:實力概念與權力概念辨析、製海權概念、海權的國際政治應用概念、海權研究的三個主題、經典海權理論文本、中國國內對海權理論的研究等。
作者簡介
師小芹,法學博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研究員。曾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和北京大學求學問道。以研究國際安全問題為業,專攻海權理論和海上實踐。
內頁插圖
目錄
引言
一、研究海權的意義
二、海權研究的基本概念和主題
海權:實力概念與權力概念辨析
製海權概念
海權的國際政治應用概念
海權研究的三個主題
三、研究方法
四、文獻綜述
經典海權理論文本
中國國內對海權理論的研究
美國對海權理論的研究
中國有關海權的文獻
美國對中國海權的研究
關於東亞海權的狀況
第一部分 海權國的海權
第一章 馬漢的海權理論
1.馬漢海權論的基本內容
2.馬漢理論的缺陷.
第二章 英國式海權
1.英國式海權理論形成的背景
2.英國式海權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3.英國式海權理論麵臨的挑戰
第三章 美國式海權
1.美國的地緣身份認知:世界海洋的中心島
2.核武器對海權的影響
3.美國對蘇聯海權的評估
4.“海上戰略”形成的背景和基本內容
5.“世界中心島”影響歐洲大陸的方式
海權國運用海權方式評析
第二部分 陸權國的海權
第一章 法國“青年學派”與商業襲擊戰
1.“青年學派”的技術基礎
2.“青年學派”及其戰略的主要特點
3.“青年學派”的衰落
4.“青年學派”的影響
第二章 德國“半海洋”國傢海權理論
1.海戰即經濟戰
2.經濟戰理論的成熟及其政策運用
3.經濟戰理論蘊含的風險
4.經濟戰理論下的艦隊結構
5.“半海洋”國傢海權理論
第三章 蘇聯“新海軍學派”理論
1.“新海軍學派”對“老海軍學派”的勝利
2.“新海軍學派”的主要理論觀點及其基礎
3.“新海軍學派”在海權理論史上的地位
第三部分 中國的海權
第四部分 中美海權關係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班格利上將認為,冷戰後30年美國努力在歐洲建立常規威懾的努力是失敗的。無論以哪個標準衡量,華約集團在常規力量方麵都優於北約集團。而且,以北約為中心的政策導緻瞭忽視通過其他方式威懾蘇聯。在班格利看來,其他方式就是海軍發揮更顯著的作用。而且,70年代的形勢也變得有利於海軍發揮作用。經過戰後30年的發展,蘇聯已經變成一個工業化國傢,工業中心已成為具有高度軍事價值的目標。蘇聯的工業中心遠離北約,但卻處在北約海上力量的打擊範圍之內。另一方麵,由於北約國傢人口和工業密集於西歐,在一場發生在歐洲中心的陸基戰術核戰爭中,北約受到的損失要大於蘇聯,這首先威懾瞭北約的核選擇而不是蘇聯的核選擇。因而,對蘇聯的有效核威懾應該是能夠打到蘇聯縱深內目標的海基核威懾。
這兩位將軍一緻同意,不僅海軍是新的戰略形勢下更能確保美國利益的軍種,而且美國對海洋的依賴是如此之深,美國海軍必須有能力控製海洋。更重要的是,蘇聯對海洋的依賴與與美國對海洋的依賴形成強烈對比。美國在戰時需要通過大西洋嚮西歐盟友提供支援,而蘇聯不需要;蘇聯不需要嚮海外第三世界國傢投送軍力,而美國卻有排他性的需要,因為美國在海外有廣泛的軍事基地以及更加依賴海外資源。因而,在海上交通綫問題上,美國與蘇聯所擁有的利益是非對稱的。打擊美國與北約的海上交通綫對於蘇聯來說是最具吸引力的目標。所以,必須確保美國擁有自由使用海洋的能力,美國海軍要有能力完成三項使命。首先是確保美國與北約盟友和平時期的商業活動和戰時美國對西歐的軍力增援暢通無阻。其次是確保具有嚮海外投送力量的能力,即使美國有能力對北約之外地區或第三世界的任何時間、地點發生的利益相關的事件能夠施加及時有效的影響。再次是確保美國海基核威懾能力。這三項使命的完成都有賴於一個共同的前提:美國海軍對海洋的控製。
……
論海權與中美關係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