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建立用水审计制度,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规范用水管理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L/Z 549-2012):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L/Z 549-2012):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遵循用水审计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审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原则,以促进水资源用水效率和水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用水为目的,系统地总结出用水审计的规则和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L/Z 549-2012):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共8章70条和2个附录。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用水审计程序
4.1 基本要求
4.2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4.3 收集整理资料
4.4 开展审计评价
4.5 编写审计报告
5 用水审计内容
5.1 基本要求
5.2 合规性审计
5.3 经济性审计
5.4 生态环境性审计
6 用水审计指标
6.1 基本要求
6.2 指标构成
7 用水审计方法
7.1 基本要求
7.2 综合评价法
8 用水审计报告
8.1 基本要求
8.2 报告主要内容
附录A 用水审计合规性评价标准(试行)
附录B 用水审计经济性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试行)
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精彩书摘
3 基本规定
3.0.1 用水审计对象应为区域层次的水事活动,包括供水、取水、用水、节水、耗水、退(排)水等过程。
3.0.2 用水审计主体应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用水审计报告编制应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机构负责,必要时,可聘请其他业务部门或审计公司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为确保用水审计的公正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机构应对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机构负责,业务上接受其指导和监督,用水审计报告审查应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机构负责。
3.0.3 考虑我国用水管理现状和用水审计开展的相关基础,当前阶段用水审计应以区域用水审计为重点。
3.0.4 用水审计指标的选取应符合下列原则:
1 普适性原则。选取的用水审计指标应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2 全面性原则。选择的用水审计指标应能够全面反映区域水资源利用系统的指标特征。
3 层次性原则。选择的用水审计指标应层次分明,既应反映各用水子系统的特征,又应体现水资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可操作性原则。在选择用水审计指标时,应充分考虑用水基础信息的可获取性及其在现行用水统计体系中的权威性和通用性,使用水审计指标简洁明确,易于计算和分析评价。
3.0.5 用水审计目的在于通过开展用水审计工作,对取水、用水、退(排)水全过程监督和审计,对采取的节水措施进行评估,促进取水、用水、退(排)水管理与节约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L/Z 549-2012):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Technical Guides for Audit of Water Use]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L/Z 549-2012):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Technical Guides for Audit of Water Use]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L/Z 549-2012):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Technical Guides for Audit of Water Use]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