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我的大學》中作者以其現實主義顯示風格和熱情勇敢的生活態度徵服瞭全世界無數讀者的心,它問世之後産生瞭廣泛的影響,鼓舞著無數渴望光明和知識的年輕人勇敢前進。幾代人都是讀著這本書一步步成長,最後邁入瞭大學的門檻,而“苦難是一所大學”等名言也成為許多有誌者的座右銘,激勵著人們無論在什麼樣的睏境中都不放棄對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小說充滿瞭傳奇色彩,包含瞭心酸的血淚。
內容簡介
主人公阿廖沙懷揣著“大學夢”來到喀山,卻由於種種生活的原因,在夢想破滅之後,不得不為生存而勞碌奔波。他住在“大雜院”,賣苦力,和貧苦市民、工人、黑幫、妓女這些社會最底層民眾生活在一起,瞭解他們的疾苦,也看到他們中一些人的覺醒意識,雖然阿廖沙沒有進入真正的大學學習,但社會這所大學給瞭主人公巨大的勇氣和信念,也使他在社會這所大學裏成長起來。
作者簡介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作傢,偉大的文學傢,傑齣的社會活動傢。他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對我國的文學産生瞭巨大的影響。
他早年喪父,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1歲開始獨立謀生。不平凡的經曆、生活的磨練成瞭他創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他一生創作瞭多部各種體裁的作品,《馬卡爾·楚德拉》、《伊澤吉爾老太婆子》、《聖誕節的故事》、《加那瓦洛夫》、《在草原上》、《敵人》、《在美國》……我國讀者熟悉的作品有自傳體三部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著名散文詩《海燕之歌》等。
精彩書評
他帶著不可製服的銳氣與力量走進文學界,把俄羅斯大草原的健康氣息帶給世界各國的讀者。
——巴金
精彩書摘
我終於乘船去喀山大學上學瞭時間大約是在1884年夏末或初鞦。
我想上大學的念頭是受瞭一個叫尼·葉夫列伊諾夫的中學生的開導而産生的。他是個可愛的青年,長得又漂亮,有一雙似女性般的溫柔可親的眼睛。當時,他和我住在同一幢房子裏,他住在閣樓上。他常常看到我手裏拿著書本,這就引起瞭他對我的注意,於是我們就認識瞭。不久,葉夫列伊諾夫就讓我相信:我有“罕見的科研能力”。
“您天生是為科學服務的!”他對我說,同時瀟灑地甩動著他那馬鬃似的長發。
那時候我還不懂,即使是個隻起著傢兔作用的人也是能為科學服務的。可是葉夫列伊諾夫如此令人信服地嚮我錶明:大學裏正需要我這樣的小夥子。不消說,米哈伊爾·羅濛諾索夫羅濛諾索夫(1711-1765),俄羅斯著名學者、詩人。的陰魂也被驚動瞭。葉夫列伊諾夫說,我去喀山後可以住在他那兒,用一個鞦季和一個鼕季的時間,我就能完成中學的課程。隻消考好“隨便幾門”課程(他是這樣說的:“隨便幾門”),大學就會提供我助學金,再過那麼五年工夫,我就可以成為一個“學者”瞭。所有這一切看來都非常簡單,因為葉夫列伊諾夫那時隻有十九歲,而他又有一顆善良的心。
他考完試後,就離開這兒瞭。過瞭兩周,我隨他之後,也動身瞭。
我外婆送我時勸告我:
“你啊,不要再跟人傢鬥氣瞭,你老是使性子,又厲害又高傲!這都是外公傳給你的。可你外公算什麼?這苦命的老頭子,活著活著,結果成瞭個大傻瓜。你要記住一件事:上帝不判斷人們的是非,隻有魔鬼纔喜歡乾這事呢!好啦,告彆吧……”
她一麵擦去她那褐色的、鬆弛的臉頰上的寥寥幾顆眼淚,一麵說道:
“我們再也不能見麵瞭。你這個坐不住的孩子呀,要遠走高飛瞭。可是我呢?我就要死瞭……”
前段時間,我離開瞭這個可親的老人,甚至很少和她見麵;此時此刻,我突然痛苦地感覺到,以後我再也見不到這個如此貼心的親人瞭。
我站在輪船的尾部,瞧著她站在那邊碼頭的邊緣,用一隻手在自己身上畫十字,另一隻手拿著舊披巾的一角擦著她的臉和那雙充滿著對人們無限憐愛的光芒的黑眼睛。
於是我就到瞭這個半韃靼式的城市,住在一座狹小的平房住所裏。這座小屋孤零零地屹立在一條陋巷盡頭的小土山上。小屋的一堵牆對著那片荒涼的、失過火的場地,在這片荒地上,長齣瞭密密層層的野草;在長著苦艾、牛蒡和酸模的雜草叢中,接骨木的灌木林裏隆起一片磚瓦建築物的廢墟,廢墟下麵有一個非常大的地窖。一條條無傢可歸的狗棲息在那裏,也死在那裏。這個地窖我將永誌不忘,它是我所上的幾所大學中的一所。
葉夫列伊諾夫一傢(他母親和她的另外兩個兒子)以少得可憐的撫恤金為生。在剛到這兒的最初的日子裏,我不時看到這個臉色蒼白而又瘦小的寡婦從市場迴來,把買迴的東西攤在廚房裏的桌子上,她十分睏窘,發愁地算起瞭一個難題:怎樣用這些小塊的肉為這三個身強力壯的不把她自己算在內的小夥子,做頓有足夠數量的美餐呢?
她沉默寡言,在她那雙灰色的眼睛裏,凝集著宛如一匹耗盡全力的母馬的那種絕望、溫順而倔強的勁兒,這匹可憐的馬兒拉著大車上山,它知道“我拉不動瞭”,可是它仍然在拉著!
在我到這裏的第四天早晨,我到廚房裏幫她洗菜,當時孩子們還在睡覺。她低聲而謹慎地問我道:
“您來這裏乾什麼?”
“來念書,上大學。”
她揚起的雙眉,連同腦門上發黃的皮膚一起嚮上挪動。一不小心,菜刀切破瞭她的手指;她一邊吮吸著傷口的血,一邊坐到瞭椅子上,但立即又跳瞭起來,說道:
“啊,見鬼……”
她用手絹裹好切傷的手指,接著誇奬我道:
“您削土豆真在行。”
是啊,還能不在行!於是我把曾經在輪船上乾活的事講給她聽。她問道:
“您以為,憑這點本事,您就能上大學瞭嗎?”
那時候,我對幽默一竅不通。我非常認真地對待她的提問,講述瞭我的行動步驟:我完成計劃之後,科學殿堂的大門就會在我麵前敞開的。
她嘆瞭口氣。
“啊,尼古拉,尼古拉……”
這時,尼古拉到廚房洗臉來瞭。他睡眼惺忪,一頭亂發。他總是樂嗬嗬的。
“媽媽,能包頓餃子吃就好啦!”
“嗯,好吧。”他母親同意地說道。
我想炫耀一下我對烹飪藝術的知識,便說道:“這肉做餃子不好,並且也太少瞭。”
瓦爾瓦拉·伊萬諾夫娜立刻大發雷霆,對我說瞭幾句很厲害的話,以至於使我雙耳充血、發脹起來。她一把將鬍蘿蔔扔到桌上,離開瞭廚房。尼古拉嚮我擠瞭擠眼,解釋她的舉動:
“情緒不好……”
他在闆凳上安坐下來,接著告訴我:女人,總而言之,都比男人更神經質,這是她們的天性。有一位名望很高的學者,好像是個瑞士人,對這一點作過無可爭辯的論證,英國人約翰·斯圖爾特·穆勒約翰·斯圖爾特·穆勒(1806-1873),英國經濟學傢和哲學傢。對這個問題也談瞭一些類似的見解。
尼古拉很喜歡教導我,於是他就利用每一個適當的機會,給我灌輸一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識。我如飢似渴地聽著他的話。後來,我竟把佛剋、拉羅士佛剋和拉羅士查剋林佛剋(1819-1868),法國物理學傢。拉羅士佛剋(1613-1680),法國作傢。拉羅士查剋林(1772-1794),法國大革命時期保皇派首腦。三人混成瞭一個人。我也記不清是誰砍瞭誰的腦袋:是拉瓦锡拉瓦锡(1743-1794),法國化學傢。砍瞭杜模力杜模力(1739-1823),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將軍。的腦袋呢,還是恰恰相反呢?這位漂亮可愛的青年真誠地希望“把我教育成人”,他很有信心地嚮我保證要這樣做。但是他沒有時間,也沒有其他應有的條件來認真地教我。他那少年的輕率和自我陶醉使他看不見他母親是怎樣使盡全力、費盡心機地支撐著傢庭。他的弟弟是個沉默寡言、難以共處的中學生,因此就更覺察不到這一點瞭。而我早已對廚房經濟和化學的復雜戲法的微妙瞭如指掌。我清楚地看到這個女人隨機應變的本領,她不得不天天欺騙自己孩子的肚皮,並且還要喂養我這個其貌不揚、舉止粗野的外來年輕人。自然,她分給我的每一片麵包,就像一塊石頭那樣沉重地壓在我的心頭。我著手尋找工作,不論什麼樣的工作。一大早,我就離開傢,為瞭避免吃閑飯,遇上惡劣的天氣,就躲進那荒地上的地窖裏,坐在那裏聽著傾盆大雨和呼呼的風聲,嗅著死貓死狗的臭味,我很快就領悟到:上大學--這隻是個夢想而已,如果當初我去瞭波斯,也許會明智多瞭。於是我就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白鬍子的巫師,一使魔法,就能讓榖粒長成蘋果那麼大,能讓土豆長到一普特一普特閤16��38公斤。重。總而言之,我為瞭這大地,為瞭這不僅是我一個人走得極度艱難的大地,臆想齣瞭不少造福於民的事來。
我已經學會瞭幻想一些異乎尋常的奇遇和偉大的獻身行為。在生活艱難的日子裏,這些幻想對我很有幫助。因為艱難的日子太多瞭,所以我更加善於幻想瞭。我並不期待他人的援助或希冀於幸運的機遇,我的意誌逐漸磨練得頑強起來,生活條件越睏難,我就覺得自己越堅強,甚至越聰明瞭。我很早就已懂得,人是在對周圍環境的反抗中得到造就的。
為瞭不挨餓,我經常到伏爾加河的碼頭上去,在那兒可以很容易地掙得十五到二十戈比的工錢。在那兒,在那些裝卸工、流浪漢和痞棍中間,我感覺到自己是一塊被投進燒紅的煤炭堆裏的生鐵。每日,我腦海中充滿瞭大量強烈的、火辣辣的印象。在那兒,那些赤裸裸地貪求生活、生性粗魯的人們在我麵前鏇風般地轉來轉去。我喜歡他們那種對生活的憎恨,喜歡他們對世界上的一切所持有的嘲笑和敵視,卻對自己無憂無慮的態度。我以往的親身經曆驅使我和他們接近、投入到他們那個頗富刺激性的圈子裏去的願望油然而生。我曾經讀過的勃來特·哈特勃來特·哈特(1839-1902),美國小說傢。的作品和大量“低級趣味的”小說更激起我對這個階層的人們的好感。
有一個叫巴什金的職業小偷,曾經是師範學院的學生,而今窮途末路,還患有肺病。他巧舌如簧地開導我:
“你怎麼像個姑娘,老是畏畏縮縮的,你是否害怕失去童貞?對姑娘說來,貞操是她全部的財富。可對你說來,那隻不過是個枷鎖罷瞭。公牛倒挺規矩,那是它吃飽瞭乾草的緣故!”
巴什金有一頭淺棕紅色的頭發,像演員那樣把臉颳得光光的,他那矮小的身材,機靈柔軟的動作很像一隻小貓。他以教師和保護人的態度對待我,我看得齣,他是真心實意地希望我獲得成功和幸福。他很聰明,讀過不少好書,最喜歡讀的是《基度山伯爵》《基度山伯爵》又譯作《基度山恩仇記》,法國作傢大仲馬(1802-1870)的作品。
……
前言/序言
我的大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