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4
现代汉语构式语法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现代汉语构式语法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经典书
评分经典书
评分C is a CONSTRUCTION iff def C is a form-meaning pair <Fi, Si> such that some aspects of Fi or some aspects of Si is not strictly predictable from C’s components parts or from other previously established constructions. (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Fi, Si>,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其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严格意义上的预测,C便是一个构式。)(Goldberg1995:4)
评分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构式语法理论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构式表示与人类经验有关的重要情景”,“是语言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语法有生成性,但“非转换的”,一个个语法格式,亦即构式,并不是如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说的那样由生成规则或普遍原则的操作所产生的副现象(epiphenomena);除包含在语法格式即构式之内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外,“构式本身也有意义”,不同的构式有不同的构式意义;任何一个构式都是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Goldberg认为,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结合体,而且其形式和意义的任何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其他的构式中预测,就称之为构式。
评分这个定义体现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二是从构成成分不能预测整个构式的意义。后来Goldberg在1995年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定义,内容有所变化,她说:“任何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一方面不能通过其构成成分或其他已确认存在的构式预知,就被确认为一个构式。”(Goldberg 2006:5)目前这一修订的定义是“构式”概念的最新的构式主义阐释。
评分目前,构式语法所指的“构式”以Goldberg的定义最流行:
评分C is a CONSTRUCTION iff def C is a form-meaning pair <Fi, Si> such that some aspects of Fi or some aspects of Si is not strictly predictable from C’s components parts or from other previously established constructions. (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Fi, Si>,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其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严格意义上的预测,C便是一个构式。)(Goldberg1995:4)
评分当代语言学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与技术的互补时代,信息处理水平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知识世界的载体是语符系统,信息处理的根本对象是语言信息处理。与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成为数据处理对象相似,神经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的应用,使得在大脑神经层面探讨语言机制成为可能。这些无疑都引导语言研究走向科技化,“语言科技新思维”(李葆嘉2001)应运而生。所谓“语言科学”包括理论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分支学科,所谓“语言技术”指语言研究的现代技术手段,包括语言信息处理、语音实验分析,以及语言的神经、心理和行为实验分析的技术手段等。就语言信息处理而言,又可以分为语料库研制技术、知识库研制技术、知识挖掘和抽取技术、句法信息处理技术、词汇信息处理技术、语音信息处理技术、语义信息处理技术、语用信息处理技术等。
评分在构式语法里,“构式”的范围很广。根据Goldberg(2003)的构式示例,可以从语言单位层级的角度将构式分为4大类型:语素、词(含单纯词和复合词)、习语(含完全固定的和部分固定的)和格式(大致相当于句型)。后来她的构式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包含成句的习语。(Goldberg 2006)Ostman(2005)还提出了语篇构式(discourse construction)的观点。(袁野2011、2012)构式语法是对这种投射模式的反动,实际上也是对生成语法的部分反动,其直接的来源为Fillmore的诞生于60年代末的格语法(Case Grammar)和后来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Lakoff的格式塔语法(Gestalt Grammar,即生成语义学)、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以及中心语驱动短语结构语法(HPSG)。构式语法思想的最早阐述见于1977年,即Lakoff(1977年)&#039;的关于语言格式塔(Linguistic Gestalts)的论文。该文在尚未建立起构式语法理论体系的背景下,已指出:整体的意义并非各组成部分意义的聚集组合;相反,结构体(构式)本身必有意义。
现代汉语构式语法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