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3
內容簡介 | |
參照古文獻學史的分期,《中國古文獻學史(修訂本 套裝上下冊)》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及近代七章。除一章外,其馀每章一節為概述,分專題介紹本章所含朝代古文獻學的 概況,其馀各節論述該時期有代錶性的古文獻學傢,以求點麵結閤,得以反映每一時期的概觀。同時注意前後照應,以期反映古文獻學發展的脈絡和規律。 |
目錄 | |
上冊 緒言 一章 先秦 一節 夏商周時代文獻典籍的産生、保存和整理 第二節 我國古文獻學的開拓者孔子 一 孔子與《周易》 二 孔子與《尚書》 三 孔子與《詩經》 四 孔子與禮 五 孔子與樂 六 孔子與《春鞦》 第三節 孔子後學與古文獻整理 第四節 先秦諸子與古文獻學 一 《墨子》 二 《荀子》 三 《韓非子》 第五節 秦始皇焚書坑儒及其對先秦文獻流傳的影響 第二章 兩漢 一節 概述 一 政治思想概況及其對古文獻學的影響 二 秦火之後,先秦文獻典籍在漢代的流傳整理情況 三 經今古文學 四 緯學與緯書 第二節 董仲舒 第三節 司馬遷 第四節 劉嚮劉歆 第五節 王充 第六節 許慎 第七節 鄭玄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 一節 概述 一 政治概況及其對古文獻學的影響 二 魏晉玄學的産生及其對古文獻學的影響 三 漢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學的發展及其對古文獻學的影響 四 古書四部分類的確立及經史子集各類書籍的整理概況 五 魏正始三體石經的刊刻和汲塚竹書的發現與整理 …… 第四章 隋唐五代 第五章 宋遼金 下冊 第六章 元明 第七章 清及近代 後記 |
精彩文摘 | |
《中國古文獻學史(修訂本 套裝上下冊)》: 此外,酈道元還善於利用名實不副的情況以考地理變遷,例如《(氵隱)水注》:“(氵隱)水又東 徑(氵隱)陽城北……餘按(氵隱)陽城在(氵隱)水南,然則此城正應為(氵隱)陰城,而有滁陽之名者,明在南猶有(氵隱)水,故此城以陽為名矣。潁水之南 有二瀆,其南瀆東南流,曆臨潁亭西,東南人汝,今無水也,疑即(氵隱)水之故瀆矣。” 酈注辨資料之誤,以辨《水經》為主,亦兼及所涉他書。前 者如《濟水》:“又東過彭城縣北”,注:“濟水又南徑彭城縣故城東北隅,不東過也……蓋經誤證。”《漯水》:“過廣陽、薊縣北”,注:“又東北徑薊縣故城 南,《魏土地記》日:'薊城南七裏有清泉河,,而不徑其北,蓋經誤證矣。”《濡水》:“又東南過海陽縣西,南入於海”,注:“濡水於此南人海,而不徑海陽 縣西也,蓋經誤證耳。”《瓠子河》:“又東北過祝阿縣為濟渠,又東北至梁鄒縣西分為二”,注:“脈水尋梁、鄒,濟無二流,蓋經之誤。”《沔水》:“又東過 牛渚,……(戴校:有脫文)縣南,又東至石城縣”,注:“經所謂石城縣者,即宣城郡之石城縣也,牛渚(山名)在姑熟、烏江兩縣界中,於石城東北減五百許 裏,安得徑牛渚而方屆石城也,蓋經之謬誤也。”《比水》:“泄水從南來注之”,注:“應劭日:'比水齣比陽縣東,入蔡。'經雲:'泄水從南來注之',然比 陽無泄水,蓋誤引壽春之沘泄耳。餘以延昌四年,濛除東荊州刺史,州治比陽縣故城,城南有蔡水,齣南磐石山,故亦日磐石川,西北流,注入比,非泄水也。”此 以實地考察以證《水經》之誤。例子尚多,茲不贅舉。後者如《渠注》:“華水又東徑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鞦文公與鄭伯宴於棐林,子傢賦鴻雁者也。《春鞦》 宣公元年,諸侯會於棐林以伐鄭,楚救鄭,遇於北林。服虔日:'北林,鄭南地也。'京相瑤日:'今滎陽苑陵縣,有故林鄉在新鄭北,故日北林也。'餘按林鄉故 城在新鄭東如北七十許裏,苑陵故城在東南五十許裏,不得在新鄭北也。考京、服之說,並為疏矣。杜預雲:'滎陽中牟縣西南有林亭,在鄭北。,今是亭南去新鄭 縣故城四十許裏,蓋以南有林鄉亭,故杜預據是為北林,為密矣。”又《沭水注》:“沭水左與箕山之水閤,水東齣諸縣西箕山,劉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記》) 以為許由之所隱也,更為巨謬矣。其水西南流,注於沭水也。” 酈道元所運用和總結的科學考證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把文獻、傳 聞與實地情況互相印證,把地理名稱的語文辨析(包括音、義及文字字形)與地理考證結閤起來,是酈道元考證的基本原則。前麵所舉的例子,有些已足以說明這一 問題。又如他提齣“脈水尋經”的方法,即考察實際水流的脈絡,按尋《水經》的記述,例如《決水》:“又北入於淮”,注:“俗謂之澮口,非也,斯決灌之口 矣。 …… |
中國古文獻學史(修訂本 套裝上下2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古文獻學史(修訂本 套裝上下2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中國古文獻學史(修訂本 套裝上下2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