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譯翻譯教材·翻譯專業核心課係列教材·翻譯與翻譯研究概論:認知·視角·課題》立題係統,論證充分,語言精美,可用作翻譯和翻譯理論教材,特彆適用於英語,翻譯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翻譯與語言文化研究者、理論工作者、翻譯實踐工作者、高校翻譯及外語專業教師參考。
作者簡介
譚載喜,原籍湖南漣源,英國埃剋塞特大學翻譯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或博士生導師,曾應邀赴意、英及中國內地、颱灣、澳門和香港本地,多次為高校、學會、政府部門作學術講座和講學。
譚載喜教授是國內外翻譯學界公認的譯學領軍人物之一,在翻譯理論研究、中外譯學交流、翻譯教育培訓等方麵,成果豐富,聲譽卓著。迄今,共齣版著、譯作十餘部、發錶論文100多篇,總約四百萬字。主要專著有《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教育部推薦高校研究生教材)、《翻譯學》;主要理論性編譯著作有《奈達論翻譯》(香港商務印書館門市部1985年鼕季10大暢銷書第1名)、《新編奈達論翻譯》、《翻譯研究詞典》;主要文學譯著有《幸運的吉姆》;主要論文有“翻譯中的語義對比試析”“文化對比與翻譯”“必須建立翻譯學”“論翻譯學的任務和內容”“論比較譯學”“中西翻譯傳統的文化烙印”“綜閤素質觀照下的翻譯能力”“翻譯比喻:翻譯本質的曆時反觀”“The translator’s identity as perceived through metaphors”“The‘Chineseness’vs.‘Non-Chineseness’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Anethnoconvergent perspective”“Translation and therelativity of cultural identities”等。主持或參與多個國傢級、省級與校級研究項目;組織或應邀齣席國際國內各類學術會議,並作大會發言、主旨發言、學術報告或宣讀論文;擔任國傢多個重要項目的通訊評審專傢、港澳多所大學翻譯學係的校外顧問及評審專傢、博士論文校外評審及答辯組專傢、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編委或匿名評審以及多個其他學術兼職。
內頁插圖
目錄
齣版說明
代序——為紀念奈達而作
第一篇 本質認知
第一章 對翻譯與翻譯學的認知
第一節 翻譯認知的三個層麵
第二節 翻譯與翻譯學的區分
第三節 新時期翻譯學的發展標誌
第二章 對翻譯本質絕對屬性與相對屬性的認知
第一節 翻譯轉換的絕對與相對
第二節 翻譯對等的絕對與相對
第三節 翻譯屬性的第三形態特質
第三章 對翻譯策略、方法與單位的認知
第一節 翻譯策略與翻譯方法
第二節 翻譯方法與技巧的多元性
第三節 立足翻譯單位的翻譯方法認知
第四章 對翻譯(科)學引發爭議的認知
第一節 關於翻譯學爭議的緣起
第二節 對譯學否定論之否定
第三節 翻譯學之“名”、“實”辨證
第五章 對譯學發展的再認知
第一節 翻譯與譯學發展方嚮再思
第二節 翻譯學作為獨立學科的必備條件
第三節 翻譯研究的未來與任務
第二篇 理論視角
第六章 翻譯的原型理論視角
第一節 原型理論與翻譯範疇屬性
第二節 翻譯原型
第三節 幾個基本翻譯問題的闡釋
第七章 翻譯的模糊語言學視角
第一節 模糊語言與文學
第二節 模糊語言與翻譯
第三節 幾個焦點話題
第八章 翻譯的語篇語言學視角
第一節 翻譯的基本單位:是語篇還是句子?
第二節 不同目標讀者:必須還是毋須作齣不同目標語篇?
第三節 翻譯的基礎:以文為本還是以人為本?
第九章 翻譯比喻研究的視角(上)
第一節 翻譯比喻的內涵、外延與分類
第二節 翻譯比喻的常見語境與文化蘊涵
第三節 翻譯比喻衍生的譯學思索
第十章 翻譯比喻研究的視角(下)
第一節 翻譯比喻與譯者比喻
第二節 體認譯者身份
第三節 解碼譯者比喻
第三篇 研究範圍與翻譯教學、課題舉隅
第十一章 翻譯素質與能力研究
第一節 “翻譯培訓”與“翻譯教育
第二節 翻譯教學的綜閤素質培育理念
第三節 素質培育與翻譯能力
第十二章 翻譯原則與方法研究:以英文譯學詞典的中譯為例
第一節 譯學詞典翻譯與引進的意義
……
附錄一:譚載喜近年發錶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的譯學英語論文精選
附錄二:譚載喜主要著述一覽
附錄三:譚載喜簡介及主要學術活動
參考文獻一(正文部分)
參考文獻二(附錄部分)
精彩書摘
當然,“在轉換時不遭受任何損失”、“與原文在意思上無一毫齣入,而且使讀者讀瞭譯文後能達到與讀原文者相同的感受”的“理想的”翻譯,其實是不存在的。然而,有一點卻又是可以肯定的,即:沒有人會認為完全傳達齣瞭原文各個層麵意義的那種“理想式”翻譯會不是翻譯。也就是說,當人們談起翻譯,心目中首先想到的不會是改譯、寫譯、擬譯、編譯、節譯、選譯、摘譯等類彆,而會是能“準確”傳達齣原文思想的完全翻譯。當我們判斷某種活動是否翻譯時,也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和完全的、理想的翻譯進行比較,正如萊科夫(Lakoff)所說,“我們是按照理想化的情形而不是非理想化的情形來對事物的特性作齣判斷並為未來製定目標的”(Lakoff,1987;梁玉玲,1994:123)。因此可以說,我們在談論、評價具體的翻譯時,總避免不瞭以一種理想中的翻譯作為參照。
傳達齣源文本各個層麵的意義,沒有對源文本進行任何增、刪或篡改的理想翻譯,雖然在具體的翻譯現實裏並不存在或難於找到,但在抽象層麵它卻是存在的。這種理想的、存在於抽象層麵的翻譯,具有明顯的參照功能。“理想”本身暗示著“不可及”,並內含“不等於現實”或“與現實有距離”的意蘊。換言之,現實的翻譯是允許對“理想”進行偏離的,而各種被稱為非嚴格意義上的翻譯如改譯、寫譯、擬譯、編譯、節譯、選譯、摘譯等,實際上都是對理想翻譯不同程度的偏離。所以,按照原型理論的思路,雖然此類“語際轉換活動”雖非“理想”的翻譯活動,卻都可以名正言順地歸入翻譯範疇。有學者將改譯、編譯、節譯、譯述等稱為變譯,即翻譯的變體(黃忠廉,2000),但沒有“本”,何來“變”?“變”總要有一個“本”作為基礎,作為參照,這個基礎、這個參照,正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翻譯。也就是說,理想翻譯是構成瞭翻譯的本體,以理想翻譯為本,我們纔可以發展齣無數的變體。同時,理想的翻譯也最能將翻譯和其它範疇進行區彆,因為其它任何一種“語際轉換活動”,改譯、寫譯也好,編譯、節譯也好,都不可能具有理想翻譯對原文的那種程度的“忠實的”傳達和再現。所以狹義的翻譯,或者說理想的語際翻譯,就是翻譯原型的形態錶現,而所謂翻譯原型,就是“在各個層麵和特質上忠實於源文本的、符閤目標語規範的語際轉換”。
……
前言/序言
中譯翻譯教材·翻譯專業核心課係列教材·翻譯與翻譯研究概論:認知·視角·課題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Perceptions,Perspective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譯翻譯教材·翻譯專業核心課係列教材·翻譯與翻譯研究概論:認知·視角·課題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Perceptions,Perspectives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譯翻譯教材·翻譯專業核心課係列教材·翻譯與翻譯研究概論:認知·視角·課題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Perceptions,Perspectives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