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9
名家老版连环画:李成勋、孟庆江专辑(套装全19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名家老版连环画:李成勋、孟庆江专辑(套装全19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李成勋,1916年生于浙江温州,字曼庄,号“双屿山民”、“瓯江钓叟”。193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承刘海粟、潘天寿、黄宾虹、汪声远等。其连环画与年画《春香传》、《彩楼记》、《春草闹堂》等曾广获声誉。1983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评分是以前两套合在一起的,不过价格便宜了
评分给孩子买的,应该不错
评分经济实惠,物美价廉,非常好。
评分李成勋说不清自己是何时开始提笔学画的,只知道“在小学念书时,学校的美术布置就全是我做的”。小学毕业14岁,他曾师从当地颇具声名的苏昧朔先生,每月5元的学费让清寒之家不胜负担,3个月后无奈辞师,奉父命去学生意。他自己凑钱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夜里灯下临摹,又被老板斥为“浪费”,收了油灯。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评分疆域多事,奏章也繁。崇祯帝往往自己亲自批阅奏章。崇祯九年(1636)二月,武举陈启新上疏,言当今有三大弊病。一是科目取人,一是资格用人,一是推知行取科道,并提出了停止科目,荐举孝廉,蠲免灾伤钱粮,专拜大将等建议。当时内阁不敢接纳此疏,于是他携疏在正阳门前连跪三日。后来内臣发现,将此疏转呈崇祯帝。崇祯帝读罢,认为陈启新的奏疏虽然不合进呈惯例,但他指出了时弊,还是可取的。特命外廷授职。陈启新被升为吏科给事中。崇祯帝对于那些纸面上娓娓动听,却无实际价值的奏疏则非常反感。曾应遴在兵科任事,他上疏总是喜欢从一至数十的罗列,分不出轻重。崇祯帝特地召见,专意诘责。崇祯帝每天不知批阅多少奏疏,碰上这种空洞无物的奏疏也真够他受的。其实,别说奏章,即使是阁臣的拟旨也是难以对付的。崇祯帝遇事自有主张,阁臣们的票拟如果与之相违,那他还要通读原疏。崇祯九年(1636)秋,清兵入犯,命大臣上策,张作楫上疏中有“提兵十万,逗遛不前”等话,崇祯帝即令张作楫回话,这是指谁?张作楫本来是夸大其词,没料到皇上如此精细,于是只好参劾总监高起潜,纵兵殃民,还涉及到兵部尚书杨嗣昌。见到此疏,崇祯帝怒不可遏,在原疏上大笔涂抹,以致“皇上”二字也加上了一个大“×”。张作楫被革职。同年十月,工部侍郎刘宗周上《痛恨时艰疏》,劝崇祯帝不要徒倚风雷,不要轻率改作,应当“以宽大养人才,以忠厚培国脉,发政施仁,收天下泮涣之心”。崇祯帝大怒,命阁臣拟严旨治罪,但每次拟旨都不合意,改拟达四次之多。崇祯十年(1637),吏部尚书郑三俊因曲庇侯恂下狱,卢象升等十余疏言冤,内阁先后拟旨“回话”、“为民”、“提问”,三改,崇祯帝都不满意。于是亲批:“可将三俊罪状,一一讲明,不必更处奏事官。”内阁再拟旨,当晚即下。同年六月,内阁票拟议罢首辅温体仁,拟旨中有“人夫、禄米”等项,但崇祯帝将这些抹去,只批了三个字:“放他去。”
评分是以前两套合在一起的,不过价格便宜了
名家老版连环画:李成勋、孟庆江专辑(套装全19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