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2008年版《課堂觀察:走嚮專業的聽評課》,呈現聽評課的一種新範式——課堂觀察的LICC範式:基於證據、技術與閤作,構建瞭課堂觀察專業閤作共同體,界定瞭一個4維度20視角68觀察點的問題域,規範瞭課堂觀察的基本程序與關鍵環節。
現在這本《課堂觀察2:走嚮專業的聽評課》奉獻的是LICC範式基本成熟後的樣態。全書分四個部分:研究進展、觀察故事、觀察工具、觀察課例,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地呈現2008年後課堂觀察LICC範式的新進展。作者試圖在更宏大的課堂研究中思考LICC範式的關鍵元素:如何讓證據更可靠,技術更專業,閤作更聚焦?
內容簡介
理想的課程能否在到達學生層麵依然理想,關鍵在於教師的專業發展。課堂是教師專業生活之所,離開課堂教學,教師專業發展不過是無本之木。
在許多人眼裏,課堂觀察也許隻是我們學校中常見的聽評課活動的翻版。但作為教師日常工作一部分的聽評課,為何未能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原因就在於傳統的聽評課活動很少具備能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支持的元素,比如研究,比如技術,,又比如閤作。指嚮於聽評課範式轉換的課堂觀察同時具備瞭這樣一些元素。首先,課堂觀察指嚮於課堂教學問題的發現和解決,就是一種研究,或者說是課堂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式。其次,課堂觀察需要運用來自課堂教學的數據和信息來評判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由數據驅動的研究,而數據的收集需要精確的技術,因而課堂觀察也就是有技術支撐的研究——它提供瞭傳統的教師專業發展中一直缺失的技術元素。第三,課堂觀察需要多方持續的閤作,不僅是觀察過程中的閤作,更需要觀察之前和之後的閤作,是一種閤作的研究,或為教師的閤作提供瞭一個重要的載體。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研究進展
01 課堂觀察研究綜述:2008-2011
02 課堂觀察LICC範式:貢獻與局限
03 課堂觀察的關鍵環節:從觀察點到推論
04 課堂觀察在餘高:2008年之後
觀察故事
05 課堂觀察,我們走近你
06 閤作,我們一步步走入勝境
07 課堂觀察,讓荒地變花園
08 這一年,我們步步登高
09 一路有你
10 我的被觀察和觀察
11 課堂觀察路上,我跋涉著
觀察工具
12 學習支架的設計與利用
13 學生動作技能的形成
14 課堂互動與教學目標達成
15 教學環節與學習目標的達成
16 課外教學資源的利用
17 0AE學案與多媒體課件的結閤
18 通過數學例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19 模型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20 課前預習檢測題的設計和結果處理
21 評價信息的獲取和利用
觀察課例
22 化學組:學習目標的預設與達成
23 生物組:促進學習的課堂評價
24 政治組:素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25 物理組:學習信息的獲取與利用
精彩書摘
“本節課的概念眾多,學案設計瞭一個概念圖,以幫助學生理解每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然後再通過概念圖幫助學生明白不同概念間的區彆與聯係,從而形成概念體係。所以,構建概念圖的基本綫索是:理解單個概念——辨析概念間的關係——構建概念體係。這種學習綫索要求教師每步都做好鋪墊,並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和發散空間。但是,八個概念的教學,姚遠隻花瞭兩分鍾時間,而且我們觀察到,姚遠也沒有采取措施去瞭解學情,而是匆匆過去。學案上設計的概念圖對初學者來說難度較大,但姚遠隻用瞭五分鍾就過去瞭。結果如何呢?我對周圍的12位同學進行瞭抽樣,發現完全正確的一個都沒有,大部分正確的有三位,其餘的基本要錯一半以上,可見概念的落實不夠,而且課堂上姚遠也沒有設計相關的檢測,這說明小姚老師的自我監控意識有待提高。”
彭老師從時間和邏輯上點齣我的死穴,不得不服氣啊!
“教學目標落實不夠好,關鍵是行為條件沒有實現。如‘通過模型建構和討論,全麵闡明擴散、易化擴散、主動轉運的過程和特點’這一目標,教學時,姚遠並沒有組織學生討論,而是直接讓學生構圖。我們觀察到學生因不知道如何錶示載體、濃度差、消耗能量等,使得模型無法構建起來,進而教師就無從知道學生是如何理解三種運輸方式的過程和特點瞭。這些技術上的問題,如果在模型構建前有個討論的過程,學生的問題就能暴露齣來,老師就能立即瞭解並解決學生的睏難,學習目標也就達成瞭。”
小喻的匯報,讓我大吃一驚。與我同齡的她隻不過比我早三年來餘高,卻能提齣這麼有水準的問題!
“我提兩點建議,一是錶述的指導,生物學科是理科中的文科,比較重視文字的錶達能力,而這一點是很多學生的薄弱點。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要每次給齣清晰正確的答案,對學生不規範的錶述加以糾正,還要對錶述給予學法指導,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錶述存在的問題,學會錶述的方法。二是教師的迴應,對於課堂上學生的優秀錶現,應及時給予錶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感覺,激勵他們勤於思考,勇於迴答。”
小薑的話同樣讓我驚訝不已,她那麼年輕,卻對生物教學有這樣的理解!
……
前言/序言
2006年4月18日,我們形成瞭《課堂觀察手冊》,這意味著課堂觀察LICC範式的誕生!
該範式的標誌是基本上確立瞭課堂觀察的理念——證據、技術與閤作,構建瞭課堂觀察專業閤作共同體,界定瞭一個4維度、20視角、68觀察點的問題域,規範瞭課堂觀察的基本程序與關鍵環節。
經過兩年多的試驗與打磨,我們齣版瞭《課堂觀察:走嚮專業的聽評課》(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此書一齣,贏得瞭齣乎意料的反響與影響。至今,該書已重印18次,發行89600冊。如果以此書名“百度”一下,已有342000個網頁。
該書齣版後,我們沒有停止探索,一方麵是因為我們團隊的專業品性,另一方麵是因為課堂這一復雜係統決定瞭課堂觀察的特性。我們繼續在課堂觀察LICC範式之路上跋涉,我們不斷傾聽來自各方欣賞的、批判的聲音,在更宏大的課堂研究中思考LICC範式的關鍵元素:
如何讓證據更可靠?
如何讓技術更專業?
如何讓閤作更聚焦?
於是,我們又有瞭眼前這本新著。如果說《課堂觀察:走嚮專業的聽評課》呈現的是聽評課範式轉型時的思考,那麼,《課堂觀察2:走嚮專業的聽評課》奉獻的是LICC範式基本成熟後的樣態。
本書分四部分:研究進展、觀察故事、觀察工具、觀察課例。我們試圖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地呈現2008年後課堂觀察LICC範式的新進展。
課程實施與學校革新叢書·課堂觀察2:走嚮專業的聽評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