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利用这一调查中河北省顺义乡沙井村、栾县寺北柴村、山东省历城县冷水沟村和恩县后夏寨村等四个村庄的资料,研究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主要是村庄和农户经济——是如何组织起来、怎样行使职能以及怎样随着时间而改变。作者在书中对《中国农村惯性调查》的介绍,以及用这批史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近代农村社会经济都有很大的启发。
目录
中译本前言
致谢
第一篇 问题
1.引言
河北和山东的地理条件
2.中国土地问题的理论
土地问题理论分类
第二篇 华北的村庄
3.日本人对华北村庄的研究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的源起
华北调查班的田野调查
通过中国农村惯行调查进行农村研究的方法
4.顺义县:沙井村
土地
资本
土地所有制
劳动力
借贷
农民的收入和储蓄
土地继承
村的领导权和组织
村和县的财政
5.栾城县:寺北柴村
土地
土地所有制
资本
劳动力
借贷
市场
土地继承
村的领导权和组织
村和县的财政
6.历城县:冷水沟村
土地
资本
劳动力
土地所有制
借贷
市场
土地继承
村的领导权和组织
村和县的财政
7.恩县:后夏寨村
土地
土地所有制
资本
劳动力
借贷
市场
土地继承
村的领导权和组织
村和县的财政
8.华北的村庄:概述
村落的主要共同点
某些一般的调查结果
第三篇 华北的农民经济
9.农民农场结构:劳动力
农户的规模
农户劳动力利用
家庭农场面积的下降
商品价格、农业工资和土地价格,1900—1930
农场产量的增加
村庄劳动利用
10.农民农场结构:资本和技术
分家或土地在男性继承人间平均分配的制度
资本积累和投资
不同农场面积农业的产出、收入和投资
农场资本和技术
11.农民农场结构:土地利用和商业发展
家庭农场和土地利用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问土地利用的变化
运输改良、贸易扩大和城市发展
村庄经济作物的种植
华北的粮食供给
12.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13.农民经济:概述
农业发展的过程
技术与农业发展
第四篇 华北的农村和集镇
14.地主和农民
大地产的分解
地权分配的变化
租佃制度种类
地主的经济行为
华北的农田租佃
15.高利贷者、商人和农民
农村借贷的供给和需求
施坚雅和所罗门对农村市场的研究
铁路和通商口岸发展之前的农村市场结构
铁路和通商口岸发展之后华北的商品市场
16.官僚与农民
村庄的领导和组织
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
农民的赋税负担
县级财政结构
地方政府的支出
17.对农村经济的无序干扰,1890—1949
军阀主义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战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经济和内战
18.村庄和集镇:概述
19.结论
附录
A.统计表
B.华北农情统计
清代和民国的农情统计
对河北和山东农情统计的评价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这本书有一些关于地方社会结构的分析,并反对对农村的阶级分析[地主剥削贫农]。其中第三篇关于华北地权的统计数字、附录所列各表以及关于农情调查的评价,值得注意。
评分
☆☆☆☆☆
第一章 君主优裕的流亡生活:曼恩城堡——希农城堡——洛什城堡
评分
☆☆☆☆☆
正版图书,质量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
☆☆☆☆☆
这本书用的惯调的资料,书中有对惯调资料的评价,特别是因为作者跟惯调的执行者有交流,总的而言,作者认为惯调的资料是真实的,有内在的一致性,而“收集这些资料的学者是真正的学者,他们只关心事实,每个步骤都以严格的科学方法做指导”(p.38)。这本书作者想要Argue的在我看来有两点:一是农民的理性(同舒尔茨),一是农村和集市上的商业活动,或是所谓的农村的市场经济。作者在中译本前言中写道:“从晚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华北的农业生产处于商业化过程中,有更多的集镇、乡村和农户依赖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以劳动交换商品和劳务的传统经济衰退了”(p.1)。为此,作者认为农村的产权很重要,从而认为如果国家的集体化消灭了产权[如毛时代],会抑制农业生产力的增长,而台湾50年代的土改则是解放产权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评分
☆☆☆☆☆
评分
☆☆☆☆☆
好书,值得珍藏。我老公喜欢书,买一堆
评分
☆☆☆☆☆
找了好久的一本书,内容很丰富,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评分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
评分
☆☆☆☆☆
还好,没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