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北大投资银行学丛书:行为金融学案例》主要内容包括:从标准金融学到行为金融学、案例分析、行为金融学与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学与投资者行为、行为公司金融、社会资本、信任与金融市场等。
作者简介
崔巍,辽宁省沈阳市人,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经济学博士,现任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金融经济学、行为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和公司金融学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出版专著《行为金融学》,并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金融研究》和《经济科学》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何小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早年曾到农村插队,也曾做过中学教师和某市机关干部1978年初作为文革后第一届考生,从粤北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先后获北大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毕业后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1986年和1993年,两次赴香港亲历亲为资本市场的研究和运作,先后达7年;1991年作为惟一的外聘专家参与了中国第一家投资基金——淄博基金的筹备和组建工作;1992年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常务编委,推动了中国第一本证券年鉴的产生;1993年,作为发行总顾问代表,参加了“三亚地产投资券”的策划、发行和上市工作,这是中国第一个地产投资证券(类REITs)品种;1994年,作为责任人,完成国内某银行不良资产在香港的“借壳上市”项目,为国内首次成功的案例;1995年,作为主要顾问,成功为新乡电厂的TOT项目海外投资方组织银团贷款9亿元;作为某科技公司董事局主席,成功推动其于2001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创下当年上市首曰上涨最高(170%)的记录、在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之后,1998年重返北京大学任教,开设投资银行学、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等课程。被北大经济学院学生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2005)。
曾在《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学术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研究方向是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学,特别是创建了投资银行学和资本市场理论的“新体系”,是“广义资产证券化理论”的创始人。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投资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资本市场运作教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奥运金融工程》(同心出版社,2004),《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从标准金融学到行为金融学
一、理论要点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两大争论
【3】行为金融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2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
【1】过度乐观
【2】过度自信
【3】证实偏差
【4】保守主义偏差
【5】锚定效应
【6】代表性偏差
【7】易得性偏差
【8】模糊厌恶
【9】后悔厌恶
【10】框架偏差
【11】损失厌恶
3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及挑战
【1】有效市场假说
【2】有效市场假说面临的挑战
【3】套利行为的有限性
4展望理论
【1】展望理论的两个阶段
【2】价值函数
【3】权重函数
【4】一些重要性质
二、案例分析
1非理性投资者的悲剧:郁金香狂热
2非理性的市场:南海公司的泡沫事件
3.市场有效性的重要挑战: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案例
【1】LTCM与孪生股票
【2】LTCM和俄罗斯金融危机
【3】 LTCM和模糊厌恶
【4】 LTCM与有效市场假说
4对无时效信息的反应:新增入指数的股票价格的异动
5套利行为的有限性:股权分割中的股票
6历史上最大的疯狂投机:1929年的华尔街崩盘
……
第二章 行为金融学与金融市场
第三章 行为金融学与投资者行为
第四章 行为公司金融
第五章 社会资本、信任与金融市场
精彩书摘
易得性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获得信息的容易程度,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忽视对事件进行客观和全面的分析。这种容易程度也被称为易得性,是与事件的显著特征和人们对该事件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的。比如,投资者经常错误地认为,容易联想到的事件比难以联想到的事件发生的概率要高。这种偏差也经常被称为“拇指法则”。金融市场中的易得性偏差主要受下面几个因素影响:第一,检索的难易程度。投资者往往只是根据他们所获得的信息来选择投资,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投资分析师的建议、朋友的劝说、报纸、广告和互联网等等。第二,记忆类别。投资者经常按照他们记忆中的类别来选择投资。不容易被联想到的记忆类别,就很有可能被忽略。比如,美国投资者在选择境外投资时,很有可能忽略某些国家的股票,即使这些股票很有吸引力,因为这些国家的股票不在他们的记忆类别中。第三,经验的有限性。在选择股票时,投资者常常受有限的生活经历或者狭小的生活空间所限制。因此,他们选择的投资经常局限于他们所在的行业、所生活的地区和所认识的人群等。第四,协调性。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也会受自身性格的影响,这与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密切相关。比如,节俭的投资者可能就不会投资于比较昂贵的高市盈率的股票。
模糊厌恶
这种认知偏差是指在熟悉和不熟悉的事情之间进行选择时,人们常常偏好熟悉的事情,回避不熟悉的事情。出于对未知的恐惧,人们不愿意面对不确定的形势。模糊厌恶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本土偏差,投资者常常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本国或者本地区的股票,而不是像标准金融理论描述得那样进行分散化投资。比如,虽然美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只占全球市场总市值的45010,但美国投资者主要投资于本国股票;同样地,在英国和日本等国家,本国投资者都拥有大约700/0~90%的本国股票。标准金融理论试图用资本管制、汇率风险或者信息不对称等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解释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行为金融学认为,本土偏差源于模糊厌恶。投资者对本土市场的表现过度乐观,更愿意投资熟悉的股票。
……
前言/序言
在经济科学中,金融学无疑是最显赫的富矿,而以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为主旨的投资银行学,则是其中最璀璨夺目的宝石。然而这门学科引进中国不过十年时间,其华丽的外表、复杂的内涵,至今让人难识真面目,有待于莘莘学者去不断挖掘。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投资银行学在理论上研究投资学、公司财务、资本市场理论、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金融工程理论等学科;在业务上,投资银行学研究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并购重组、信托投资基金、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内容;在方法上,投资银行学运用各种经济计量与统计分析、经济与财务分析、比较分析等复杂手段。可以说,投资银行学是创新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专业性与多样性和谐统一的典型知识领域。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15年的发展历程,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模式。什么是“渐进式”?坊间有很多描述和总结。在我的眼里,就是利益格局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发展的过程,即在对现有的利益格局不满意的情形下,作出某些资本市场的“创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利益格局;新的利益获得者自然要维护这个利益格局,因此维护一定时期的稳定性;但由于此格局的发展充满矛盾和变化,暂时平衡的格局又自我演化出越来越多的不平衡因素,新格局又被越来越多的不满动机所突破,从而又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形成新的利益格局。
北大投资银行学丛书:行为金融学案例 [Behavioral Finance Case]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北大投资银行学丛书:行为金融学案例 [Behavioral Finance Case]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北大投资银行学丛书:行为金融学案例 [Behavioral Finance Case]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