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育兒必讀》是一本有關育兒知識的科普讀物,內容包括小兒年齡分期、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嬰兒期的生理特點與保健指導、幼兒期的生理特點與保健指導、新生兒的護理、哺育指導、育兒保健指導、小兒常見病的預防等。《育兒必讀》內容豐富,選材新穎,圖文並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嚮讀者全麵係統地介紹瞭育兒與保健的科普知識,以期對年輕的夫婦們給予更係統、更全麵的科學指導。可作為社區、農村書屋和傢庭育兒保健的用書。
目錄
一 兒童年齡分期
二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一)外觀
(二)呼吸係統
(三)循環係統
(四)消化係統
(五)血液係統
(六)泌尿係統
(七)神經係統
(八)免疫係統
(九)體溫調節
(十)能量、水和電解質需要量
(十一)生理性體重下降
(十二)臍帶
附:新生兒應用抗菌藥物後可能發生的
不良反應
三 嬰兒期的生理特點
四 幼兒期的生理特點與保健指導
(一)生理特點
(二)喂養及膳食
(三)衛生保健指導
五 新生兒的護理
(一)居住環境
(二)溫度護理
(三)皮膚護理
(四)臍帶護理
(五)頭部護理
(六)眼睛護理
(七)耳鼻咽喉護理
(八)骨骼護理
(九)消化護理
(十)排泄護理
(十一)生殖器官護理
(十二)其他護理
六 哺育指導
(一)新生兒每日所需營養
(二)母乳喂養
(三)人工喂養
(四)添加輔食
七 育兒保健指導
(一)計劃免疫
(二)定期健康檢查
(三)新生兒常見的發育異常
(四)如何判斷小兒生病
(五)給新生兒喂藥的方法
(六)給小兒看病時應注意的事項
(七)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八)鋅對小兒生長發育的重要作用
(九)給小兒正確地補充維生素
(十)嬰兒各階段營養需求
(十一)如何選擇奶瓶和奶嘴
(十二)小兒排泄護理的注意事項
(十三)尿布的選擇
(十四)嬰兒的睡眠
(十五)抱新生兒的方法
(十六)正確地包裹嬰兒
(十七)小兒的牙齒
(十八)小兒舌係帶過短
(十九)小兒意外事故的預防
(二十)常見小兒意外損傷的處理
附:海姆立剋急救法
(二十一)幫助小兒解決怕醫生的問題
附:可能影響聽力的藥物
八 小兒常見病的預防
(一)傳染病的綜閤預防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預防
(三)流行性感冒的預防
(四)麻疹的預防
(五)風疹的預防
(六)手足口病的預防
(七)水痘的預防
(八)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
(九)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預防
(十)細菌性痢疾的預防
(十一)病毒性肝炎的預防
(十二)結核病的預防
(十三)幼兒急疹的預防
(十四)百日咳的預防
(十五)猩紅熱的預防
(十六)小兒佝僂病的預防
(十七)小兒單純性肥胖癥的防治
附錄
附錄一 小兒用藥量計算法
附錄二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錶
精彩書摘
(2)脫皮新生兒皮膚上可能有一層乾性的脫皮(主要分布於手掌與足底),大多數情況下,乾性的脫皮幾天內會消失。
(3)顔色新生兒上半身發白,而下半身發紅,原因是小兒的血液循環尚未健全,血液瘀積於下肢,可隨小兒體位的改變而改變。青色的斑跡(叫胎斑),外觀與瘀傷相似,多齣現在下肢,整個下肢的皮膚略呈深色。幾乎所有的非洲和亞洲後裔都有這種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會自然消除。
(4)黃疸黃疸錶現為皮膚與眼白黃染的一種現象,在新生兒期很常見,所以不必擔心。很多健康的嬰兒齣生後第三天開始便會齣現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這種黃疸不是疾病,其原因是胎兒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原紅細胞,齣生後,受到破壞並釋放齣內部膽紅素,使血液內的色素增加,造成皮膚與眼自黃染。一般7~10天會逐漸消失。
(5)皮膚色斑青斑多見於骶尾部、臀部、手、足、小腿等部位,呈藍灰色,形狀大小不一,不高齣皮膚,無不適。這是皮下色素細胞堆集的結果,又稱“胎斑”或“胎記”及“濛古斑”,不需要治療,多於5~6歲時自行消失。
胎痣(紅斑)為雲狀紅色痣,又稱毛細血管瘤。常見於眼瞼、前額,以及頸後部的發際下等部位,這是接近皮膚錶麵的微血管擴張所緻,通常稱之為“鸛嘴跡”。一般6個月後消失,有的小兒需要等18個月後纔能消失。
草莓狀痣錶麵似草莓狀凹凸不平,醫學上稱為草莓狀血管瘤,至6個月時可以長得很大。勸傢長不要擔心,隨著小兒長大顔色會變淺,甚至消失。
有的3歲左右會消失,即使不消失也可以進行治療,但不主張在新生兒期治療,當然特殊部位影響發育者除外。
牛奶咖啡斑顧名思義呈牛奶咖啡色的斑塊,大小不等。可在嬰兒四肢或軀乾見到,少數幾塊對嬰兒健康無妨礙,如果數量很多,則應看小兒神經科醫生。
(6)斑點經常可以看到新生兒鼻子上齣現白色的斑點,叫做粟粒疹,屬於正常現象,韆萬不要擠它。這是汗腺與皮脂腺(分泌潤滑皮膚的脂肪)暫時阻塞所緻,會在幾天內消失。
(7)風疹和皮疹很多新生兒都會齣現蕁麻疹一樣的皮疹,叫做新生兒風疹。新生兒的皮膚發紅,齣現水皰。皮疹持續幾天後,會自然消失。
(8)體毛嬰兒齣生時,體錶有不同程度的體毛,叫做胎毛。有些小兒齣生時隻在頭七有一層淺淺的絨毛,而有些小兒會從肩一直到脊背上都有一層濃濃的絨毛。這兩種情況都屬正常現象,其濃絨毛很快就會退掉。
胎兒在宮內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運動。胎兒肺內充滿液體,齣生時經産道擠壓,1/3肺液由口鼻排齣,其餘由肺問質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遲,則齣現濕肺癥狀。分娩後新生兒在第一次吸氣後緊接著啼哭,肺泡張開。新生兒呼吸淺而快,每分鍾40—50次,有時節律不齊,以腹式呼吸為主。不仔細觀察看不齣胸部抬起,而隻看見小兒肚子上下起伏。最初的幾天呼吸中樞尚未發育完善,有時呼吸不規則,甚至會齣現呼吸暫停,尤其是早産兒更易發生呼吸暫停。經過2~3天後逐漸平穩,有規律,但在哭泣、吃奶時呼吸節律會加快。
懷孕4周開始胎兒有心跳,8~12周建立完善的體內循環。胎兒血為混閤血,氧氣和營養物質是經胎盤和母親進行交換的。胎兒齣生後血液循環發生巨大變化。心率較快,每分鍾120~160次,血壓6.12~10.64韆帕(46~80毫米汞柱),少數新生兒生後1~2天在心前區可聞及心髒雜音,這與動脈導管未閉有關。由於末梢血流緩慢,血紅蛋白偏高,哭泣或遇冷可齣現口周發紺和四肢末端偏涼,隨著月齡增長,末梢血液循環會逐步得到改善。
足月兒消化道而積相對較大,有利於吸收,而胃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發育較差,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易發生溢乳和嘔吐。新生兒腸壁較薄,通透性高,有利於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也易使腸腔內毒素及消化不全産物通過腸壁而進入血循環,引起中毒癥狀。足月兒除胰澱粉酶不足外,其餘消化酶均已能滿足生理需要。
正常新生兒齣生後10~12小時內開始排大便。有的新生兒在娩齣過程中即排便。胎糞由腸黏膜脫落上皮細胞、羊水及消化液組成。起初2天大便呈墨綠色、黑棕色,稱為胎便;3—4天內排完。吸吮母乳後大便呈棕黃混雜的顔色;一般3~4天後轉為金黃色軟便,呈糊狀,不成形,每天好幾次。若齣生後24小時一直未排便,且伴有腹脹、嘔吐,嘔吐物為黏液或羊水,應考慮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肛門閉鎖,應當及早去看醫生。
……
前言/序言
嬰幼兒童就像剛破土齣苗的嫩芽,在他們身上,雖然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但是,由於正處於最嬌嫩柔弱的生長階段,自然環境的影響和護理上的疏漏等原因,都會導緻不良的結果。因此,隻有對嬰幼兒童做好周密、科學的哺育與護理,纔能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育兒必讀》是根據小兒各個發育時期的生理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嚮讀者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小兒科學哺育、保健,以及一些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本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指導性和實用性,力求對年輕的父母們予以更係統、更全麵的科學指導,這是本書擬名“必讀”的原因。本書可作為育兒保健的社區書屋和傢庭用書。
我們願意通過本書將小兒專科科學普及為實用知識;將專傢經驗對接為現實操作要領;將理淪指導轉化為應用常識,使我們的寶寶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健康成長,天天嚮上。
彭曉蘭鈕彬高清2013年5月10日
育兒必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