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高壓的威權體製下,我們這群學生從中學時代起就個彆受到羅素、殷海光、李敖、陳映真等人反抗精神的影響。從高中到大學我們先是摸索著一條追尋個人之自由權利以及個性之全然解放的道路而成長,我們追尋的是一條個體的反抗之路。上瞭大學之後,大傢因緣際會湊到瞭一塊兒,並一起介入瞭曆史性的保衛釣魚颱運動。而保釣運動卻激發瞭我們原本就已深受感染的1960年代全球性叛逆激情。從此我們發現瞭一條另類齣路,一條不隻追求個人自由,並且也要求集體解放之路。我們不隻是為瞭自我的個體而去反抗各種形式的壓迫,也憧憬著一個集體的、全人類的解放前景。相對於威壓、專搞身份認同的族群意識,以及號稱追求個體自由卻又孳生齣霸權行徑的英美式民主等這些“右傾”勢力,我們自認是選擇瞭一條“左翼”之路,一條對任何形式的壓迫都抱著反抗態度的道路。我們於是懷著這樣的激情介入瞭當時颱灣大學的校園民主抗爭,直到齣手鎮壓為止。
作者簡介
鄭鴻生,颱灣颱南人,1951年生。1969年颱南一中畢業後就讀颱灣大學,參加颱大學生保釣運動、校園民主抗爭與民族主義論戰。1973年颱大哲學係畢業,正值哲學係動蕩之鞦。1975年退伍後赴美留學,改讀計算機碩士,並在計算機網絡公司工作。1988年迴到颱灣,進入資訊工業策進會,負責大型信息係統之網絡規劃設計。
現從事寫作,著有《揚帆吧!雪梨》(聯經,1999)、《青春之歌:追憶一九七○年代颱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聯經,2001)、《踏著李奧帕德的足跡——海外觀鳥行蹤》(允晨,2002)、《荒島遺事——一個左翼青年在綠島的自我追尋》(印刻,2005)、《百年離亂——兩岸斷裂曆史中的一些摸索》(颱社.2006)、《母親的六十年洋裁歲月》(印刻,2010)、《尋找大範男孩》(印刻,2012)等。其他文字散見《思想》、《印刻》、《颱灣社會研究》等刊物。
內頁插圖
目錄
“鄭鴻生作品”前言
颱灣大學及周邊地圖
地圖解說
楔子
第1章/前夜
大啓濛時代
尋覓殷海光的足跡
聚義全成冰果室
最後的建中青年
第2章/1968南一中與建中的邂逅
紅樓傳奇
金戈戈的呐喊
火熱的南颱灣
威權體製的觸角
南北串聯1968
“誌在恢復漢唐雄風”
何處是指路明燈?
第3章/山雨欲來最後的大學論壇
鄉愁的夜平快
Innocence Lost
布哈林的命運
費孝通的啓示
殷海光的傳承
山雨欲來風滿樓
何處安身立命?
“等待何時咱的天”
第4章/校園驚蟄保衛釣魚颱運動
等待火種
越洋召喚——海外留學生保釣運動
風雲突起——“釣魚颱是我們的”
破繭而齣——颱大學生保釣熱潮
……
第5章/烽火杜鵑颱大學生民主抗爭
第6章/另類齣路尋找左翼思想資源
第7章/斯土斯民開闢左翼另類戰場
第8章/變生肘腋民族主義論戰突起
第9章/暗潮洶湧曆史伏綫及其吊詭
第10章/風雨如晦國傢機器動手之日
第11章/邊緣戰鬥女性主義初試啼聲
第12章/尾聲
精彩書摘
而後在彰化的印刷廠校稿時,我卻發現這篇審稿沒過的文章還是排瞭版,顯然錢永祥不顧一切準備刊登,這是我初次看到他壓抑不住的憤怒與率性的發作。這可是一整篇文章,不是一段話或一個名字而已,非同小可。然而我不敢多言,卻暗自興奮,自忖著屆時將有一場抗爭的好戲,也就不計後果瞭。
果然訓導處在拿到刊物,發現我們強行刊登這篇文章之後,勃然大怒,不僅不準我們發行,還威脅要記過處分。錢永祥帶著我與元良到訓導處去力爭,卻被訓導長俞寬賜訓斥一番。當時我們勢單力薄,校園一片平靜,心想這事即使鬧開來我們也將毫無奧援,不僅當年的媒體不會對此事有任何隻言片語,學校裏的社團與刊物互相也無聯盟,不敢齣來聲援。最後我們冷靜下來,決定不想為薩特與布哈林兩人去冒記過甚至退學的危險來強行發行,於是隻好將拿到手的兩期論壇,成堆地藉放在學生活動中心的代聯會辦公室。這一屆的代聯會主席是新當選的政治係二年級李大維,他雖是錢永祥在建青時代的夥伴,也曾是個文藝青年,但這時已經誌在成為一個外交官,而從颱大代聯會作為一個起點,開始瞭他正統的從政之路。
這兩期《大學論壇》最後以撕掉薩特的這篇文章作為條件纔得以發行,我們幾個小鬼在代聯會的辦公室將這篇文章一本一本從刊物上撕下來,整個時代的荒謬都糾結在這些薩特與布哈林的斷簡殘篇之中。
總之我們加入大學論壇社後齣刊的這兩期可謂命運坎坷,在那高壓的氣氛中,知性過於早熟、內心又滿是衝突的錢永祥也隻能跌跌撞撞挨著前行,隱約意識到純粹用文字在刊物上進行思想論辯已經無啥用處,而我們要追尋的應該是一個付諸行動的場域,因此《大學論壇》作為一個颱大學生思想上的前衛刊物的使命也應該可以結束瞭。確實他高中時代的盛産期似乎已經中斷,這兩年來不再寫什麼文字。
雖然在1970年代之交,颱大學生在戀愛問題的爭論之後,接著是對留學現象的反思,以及對學生冷漠於國傢大事的嗟嘆,似有破繭而齣的蠢動之勢。但是主流氣氛還是文藝性的,這可從當時登在《大學新聞》上的如下文章看齣,如邱彰《當我踏入颱大時》、張晉城《日本愛樂交響樂團演奏會後記》、施信民《談繪畫藝術的演變》、黃榮村《春季小品》、楊庸一《愛的發展——從弗羅伊德談起》、陳芳明《焚蝶》等等。在如此沉靜的校園氣氛中,行動的場域又在哪裏?
……
前言/序言
我在一九六三年鞦天升上初中之後纔真正開始上中國地理課。原因是颱灣那時從小學升初中要通過聯考,而且據說為瞭減輕學童負擔,就隻考國語與算術兩科。於是有瞭這麼一個效果:小學課程裏的其他科目包括地理課的時間,幾乎全部被學校挪用來加強國語與算術。尤其是五六年級時,我們整天都在上國語與算術兩科,下課後的補習與迴傢的作業也全都是。
因此,在那個年代升上初中是個大解放,不僅不再需要補習,下午四五點就及早放學,課程也一下子多瞭起來,除瞭國、英、數之外,還有博物、理化、曆史、地理、音樂、美術、工藝、體育,五花八門。而其中一開始就上的是中國曆史與中國地理,對戰後嬰兒潮的颱灣新生代而言,這是完整的中華民族教育的真正開始。
中國曆史從黃帝開始,接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路講下來。中國地理則從有著三十五省,還包括“外濛古”的一張地圖講起。這張中國地圖以其形似而被昵稱為一葉鞦海棠,而不是一隻老母雞,東北有九個省而非三個。然而這張地圖上麵的鐵路綫縱橫不過數條,稀稀疏疏。可以說,這張地圖是被凝固在一九四九年,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卻是我們學生用以認識中國地理的基礎。我還記得,少年時候看著中國地圖上稀疏的鐵路綫,比較著歐美日等國密集的鐵路網,曾經就在這張鞦海棠式的大地圖上,想象著從這城市到那城市連起一條條的新路綫來。那時鐵路是現代國傢最重要的交通建設,詹天佑是耳熟能詳的民族英雄。這是初受民族教育的颱灣少年的共同記憶。
其實,這類民族教育在年幼的時候就已陸續齣現在小學的國語課本上,即使是零零碎碎的,效果還是蠻大的。我記得還是七八歲時,下著大雨的日子,下水道不通,尚未鋪上柏油的巷子滿是泥濘,我和鄰居幾個頑皮小孩在雨中玩起瞭“大禹治水”的遊戲。“大禹治水”是我們從學校的不知什麼課上剛學到的故事。
青春之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在高壓的威權體製下,我們這群學生從中學時代起就個彆受到羅素、殷海光、李敖、陳映真等人反抗精神的影響。從高中到大學我們先是摸索著一條追尋個人之自由權利以及個性之全然解放的道路而成長,我們追尋的是一條個體的反抗之路。上瞭大學之後,大傢因緣際會湊到瞭一塊兒,並一起介入瞭曆史性的保衛釣魚颱運動。而保釣運動卻激發瞭我們原本就已深受感染的1960年代全球性叛逆激情。從此我們發現瞭一條另類齣路,一條不隻追求個人自由,並且也要求集體解放之路。我們不隻是為瞭自我的個體而去反抗各種形式的壓迫,也憧憬著一個集體的、全人類的解放前景。相對於威壓、專搞身份認同的族群意識,以及號稱追求個體自由卻又孳生齣霸權行徑的英美式民主等這些“右傾”勢力,我們自認是選擇瞭一條“左翼”之路,一條對任何形式的壓迫都抱著終極反抗態度的道路。我們於是懷著這樣的激情介入瞭當時颱灣大學的校園民主抗爭,直到齣手鎮壓為止。
評分
☆☆☆☆☆
在鬍思二手書店看到這本《青春之歌》,講述後殷海光時期的颱大青年的思想與行動,如何走嚮左翼又如何遭遇外力的強行壓製終止,理想與熱血、行動與猶豫、高昂與恐懼、低沉與迴鏇、黯然與退場,如此種種,擴大瞭昂揚瞭生命,但也讓個體生命被迫走入一扇灰色窄門,尤其在颱灣。
評分
☆☆☆☆☆
評分
☆☆☆☆☆
希望你能越做越好,成長有你有我大傢一起來,很好的寶貝。
評分
☆☆☆☆☆
快遞小哥辛苦,東西不錯!
評分
☆☆☆☆☆
可惜,一切在颱大哲學係事件中,國民黨威權的暴力鎮壓下戛然而止,當事人風流雲散,帶著傷痕被迫走嚮從此截然不同的人生。但是,種子一旦種下,就有發芽的一天。
評分
☆☆☆☆☆
在鬍思二手書店看到這本《青春之歌》,講述後殷海光時期的颱大青年的思想與行動,如何走嚮左翼又如何遭遇外力的強行壓製終止,理想與熱血、行動與猶豫、高昂與恐懼、低沉與迴鏇、黯然與退場,如此種種,擴大瞭昂揚瞭生命,但也讓個體生命被迫走入一扇灰色窄門,尤其在颱灣。
評分
☆☆☆☆☆
評分
☆☆☆☆☆
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個關係,放在這波人身上是恰當的,從一個價值理念齣發,在切實的行動(宣導、論戰、抵抗、團結、分裂、放棄、屈服、妥協、堅定、綿延。。。)中,獲得更高的自我意識,也獲得更深刻的價值觀念的理解,並堅定瞭價值理性行為作為一生的執著。自我超越或自我意識的超越與社會意識的超越被有意識地自覺結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