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全國中小學圖書館推薦書目!
巴金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
《巴金讀書與做人》精選巴金讀書、做人的思想精華,還原一個真實的巴金!
大限度地呈現巴金的大智慧,以當年經典迴應當今時代主題
巴金,二十世紀中國傑齣的文學大師,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有影響的作傢之一,被讀者們稱為“時代的良心”。
更多精彩,點擊進入品牌店查閱>>
從童稚之齡到晚年,巴金對書的鍾愛之情一直未衰。他有見書就讀的習慣,“喜歡翻看雜誌”,“愛讀傳記和迴憶錄”,但他卻從不迷信書本,主張獨立思考。正是在廣泛閱讀和勤奮思索中,纔使巴金在文學創作領域得以縱橫馳騁。
“我挖彆人的瘡,也挖自己的瘡……在總結十年經驗的時候,我冷靜地想: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幫’身上。我自己承認過‘四人幫’的
,低頭屈膝,甘心任他們宰割,難道我就沒有責任!難道彆的許多人就沒有責任!不管怎樣,我要寫齣我的總結。”
《巴金讀書與做人》精選巴金先生關於讀書、做人的佳作,重溫一代大師的非凡智慧。
巴金(1904年至2005年),原名李堯棠,字芾甘,20世紀中國傑齣的文學大師,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有影響的作傢之一,被讀者們稱為“時代的良心”,曾榮獲但丁文學奬等多種國際奬項。
1927年初,巴金赴法國留學,寫成瞭處女作中篇小說《滅亡》,發錶時始用筆名“巴金”。1928年,他迴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此後,創作瞭代錶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麯”(《傢》、《春》、《鞦》),“愛情的三部麯”(《霧》、《雨》、《電》)等,齣版瞭《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雜記》、《憶》、《短簡》等散文集。新中國成立後,巴金筆耕不輟。1962年齣版的《巴金文集》(14捲)收入瞭其新中國成立前的作品。進入耄耋之年,巴金先生還寫齣瞭《隨想錄》等富於哲理的巨著。
在七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巴金共有一韆萬字的著作和數百萬字的譯著。其著作先後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海內外廣為流傳。2003年,國務院授予他“人民作傢”的榮譽稱號。
巴老從來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獵取;文學的生命在於立誠,而不在於誇飾。我曾將巴老的生平歸結為兩個字:一個是“真”字,“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篤實坦蕩,錶裏如一。一個是“愛”字,愛祖國,愛人民,愛自由,愛一切美好和崇高的事業。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把心交給讀者。他像一個虔誠的宗教徒,奉待自己的信念,雖九死而不悔。
——柯靈
第一部分 讀書
《我底自傳》譯本代序
《夜未央》小引
信仰與活動
《麵包與自由》前記
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之解說
《黑暗之勢力》之考察
關於《復活》
《論語》的功勞
讀書雜記(四則)
幾段不恭敬的話
“在門檻上”
我們還需要契訶夫
燃燒的心
永遠屬於人民的兩部巨著
《父與子》(新版)後記
《往事與隨想》後記(一)
談《傢》
談《寒夜》
談我的短篇小說
談我的“散文”
我的“倉庫”
多印幾本西方文學名著
《巴金譯文全集》第六捲代跋
第二部分 做人
我的幾個先生
死
醉
路
生
做一個戰士
悼範兄
怎樣做人及其它
紀念一個善良的友人
懷陸聖泉
再談探索
再論說真話
沒什麼可怕的瞭
十年一夢
懷念魯迅先生
“鷹的歌”
懷念馬宗融大哥
三論講真話
未來(說真話之五)
解剖自己
思路
願化泥土
掏一把齣來
懷念一位教育傢
保持自己的本來麵目
“再認識托爾斯泰”?
再說知識分子
懷念從文
我的“倉庫”
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誌兩點鍾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迴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
我大概不曾記錯吧,蘇聯作傢愛倫堡在一篇演說中提到這樣一件事情:衛國戰爭期間,列寜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一個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夜,《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沒有電,沒有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製,她不可能讀書,她是在黑暗裏靜靜坐著迴想書中的情節。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瞭那些恐怖的黑夜。
我現在跟疾病做鬥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人們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追求使我更加熱愛生活。好的作品把我的思想引到高的境界;藝術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奮;書中人物的命運讓我在現實生活中見到未來的閃光。人們相愛,人們歡樂,人們受苦,人們掙紮,……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純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發瞭我的愛,我的同情。即使我把自己關在病房裏,我的心也會跟著書中人周遊世界、經曆生活。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力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上財富的積纍也夠我這有限餘生的消耗。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人們常說“作傢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有深的體會,我的心靈就是文學作品塑造齣來的。當然不是一部作品,而是許多部作品,許多部內容不同的作品,而且我也不是“全盤接受”,我隻是“各取所需”。最近坐在小沙發上我迴憶瞭狄更斯的小說《雙城記》。
我最後一次讀完《雙城記》是一九二七年二月中旬在法國郵船“昂熱”上,第二天一早郵船就要在馬賽靠岸,我卻拿著書丟不開,一直讀到深夜。盡管對於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我和小說作者有不同的看法;盡管書中主要人物懷纔不遇的卡爾頓是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但是幾十年來那個為瞭彆人幸福自願地獻齣生命從容走上斷頭颱的英國人,一直在我的腦子裏“徘徊”,我忘不瞭他,就像我忘不瞭一位知己朋友。他還是我的許多老師中的一位。他以身作則,教我懂得一個人怎樣使自己的生命開花。在我遭遇噩運的時候他給瞭我支持下去的勇氣。
我好久不寫日記瞭。倘使在病房中寫日記,我就會寫下“某某日《雙城記》”這樣的句子。我這裏沒有書,當然不是閱讀,我是在迴憶。我的日記裏可能還有“某某日《戰爭與和平》,某某日《水滸》”等等。安德列公爵受瞭傷躺在戰場上仰望高高的天空;林衝挑著葫蘆踏雪迴到草料場……許多人物的命運都加強瞭我那個堅定不移的信仰:生命的意義在於付齣,在於貢獻;不在於接受,不在於獲取。這是許多人所想象不到的,這是許多人所不能理解的。“文革”期間要是“造反派”允許我寫日記,允許我照自己的意思寫日記,我的日記中一定寫滿書名。人們會奇怪:我的書房給貼上封條、加上鎖、封閉瞭十年,我從哪裏找到那些書閱讀?他們忘記瞭人的腦子裏有一個大倉庫,裏麵儲存著彆人拿不走的東西。隻有忠實的讀者纔懂得文學作品的力量和作用。這力量,這作用,連作傢自己也不一定清楚。
托爾斯泰的三大長篇被公認為十九世紀世界文學的高峰,但老人自己在晚年卻徹底否定瞭它們。高爾基說得好:“我不記得有過什麼大藝術傢會像他這樣相信藝術(這是人類最美麗的成就)是一種罪惡。”可是我知道從來沒有人根據作傢的意見把它們全部燒毀。連托爾斯泰本人,倘使他復活,他也不能從我的“倉庫”裏拿走他那些作品。
一月二十日
做一個戰士
一個年輕的朋友寫信問我:“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迴答他:“做一個戰士。”
另一個朋友問我:“怎樣對付生活?”我仍舊答道:“做一個戰士。”
《戰士頌》的作者曾經寫過這樣的話:
我激蕩在這綿綿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應該追逐這洪流,而且追過它,自己去造更廣、更深的洪流。
我如果是一盞燈,這燈的用處便是照徹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濤去洗滌海邊一切陳腐的積物。
這一段話很恰當地寫齣瞭戰士的心情。
在這個時代,戰士是最需要的。但是這樣的戰士並不一定要持槍上戰場。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槍彈。他的武器還可以是知識、信仰和堅強的意誌。他並不一定要流仇敵的血,卻能更有把握地緻敵人的死命。
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他並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陽光,卻在暗夜裏燃起火炬,給人們照亮道路,使他們走嚮黎明。驅散黑暗,這是戰士的任務。他不躲避黑暗,卻要麵對黑暗,跟躲藏在陰影裏的魑魅、魍魎搏鬥。他要消滅它們而取得光明。戰士是不知道妥協的。他得不到光明便不會停止戰鬥。
戰士是永遠年輕的。他不猶豫,不休息。他深入人叢中,找尋蒼蠅、毒蚊等等危害人類的東西。他不斷地攻擊它們,不肯與它們共同生存在一個天空下麵。對於戰士,生活就是不停的戰鬥。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存,便是帶著滿身傷痕而死去。在戰鬥中力量隻有增長,信仰隻有加強。在戰鬥中給戰士指路的是“未來”,“未來”給人以希望和鼓舞。戰士永遠不會失去青春的活力。
戰士是不知道灰心與絕望的。他甚至在失敗的廢墟上,還要堆起破碎的磚石重建九級寶塔。任何打擊都不能擊破戰士的意誌。隻有在死的時候他纔閉上眼睛。
戰士是不知道畏縮的。他的腳步很堅定。他看定目標,便一直嚮前走去。他不怕被絆腳石摔倒,沒有一種障礙能使他改變心思。假象絕不能迷住戰士的眼睛,支配戰士的行動的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除非他死,人不能使他放棄工作。
這便是我們現在需要的戰士。這樣的戰士並不一定具有超人的能力。他是一個平凡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做戰士,隻要他有決心。所以我用“做一個戰士”的話來激勵那些在徬徨、苦悶中的年輕朋友。
1938年7月16日在上海。
……
代序 文學的作用
現在我直截瞭當地談點有關文學的事情。我講的隻是我個人的看法。
我常常這樣想:文學有宣傳的作用,但宣傳不能代替文學;文學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學。文學作品能産生潛移默化、塑造靈魂的效果,當然也會做齣腐蝕心靈的壞事,但這二者都離不開讀者的生活經曆和他們所受的教育。經曆、環境、教育等等都是讀者身上、心上的積纍,它們能抵抗作品的影響,也能充當開門揖“盜”的內應。讀者對每一本書都是“各取所需”。塑造靈魂也好,腐蝕心靈也好,都不是一本書就辦得到的。隻有日積月纍、不斷接觸,纔能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影響,發生變化。
我從小就愛讀小說,第一部是《說嶽全傳》,接下去讀的是《施公案》,後來是《彭公案》。《彭公案》我隻讀瞭半部,像《楊香武三盜九龍杯》之類的故事當時十分吸引我,可是我隻藉到半部,後麵的找不到瞭。我記得兩三年中間幾次夢見我藉到全本《彭公案》,高興得不得瞭,正要翻看,就醒瞭。照有些人說,我一定會大中其毒,做瞭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瞭。十多年前人們批鬥我的時候的確這樣說過,但那是“童言無忌”。倘使我一生就隻讀這一部書,而且反復地讀,可能大中其毒。“不幸”我有見書就讀的毛病,而且習慣瞭為消遣而讀各種各樣的書,各種人物、各種思想在我的腦子裏打架,大傢放毒、彼此消毒。我既然活到七十五歲,不曾中毒死去,那麼今天也不妨吹一吹牛說:我身上有瞭防毒性、抗毒性,用不著躲在溫室裏度餘年瞭。
我正是讀多瞭小說纔開始寫小說的。我的小說不像《說嶽全傳》或者《彭公案》,隻是因為我讀得最多的還是外國小說。一九二七年四月的夜晚我在巴黎拉丁區一傢公寓的五層樓上開始寫《滅亡》的一些章節。我說過:“我有感情必須發泄,有愛憎必須傾吐,否則我這顆年輕的心就會枯死。所以我拿起筆,在一個練習本上寫下一些東西來發泄我的感情、傾吐我的愛憎。每天晚上我感到寂寞時,就攤開練習本,一麵聽巴黎聖母院的鍾聲,一麵揮筆,一直寫到我覺得腦筋遲鈍,纔上床睡去。”
那麼“我的感情”和“我的愛憎”又是從哪裏來的呢?不用說,它們都是從我的生活裏來的,從我的見聞裏來的。生活的確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而且是惟一的源泉。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嚴肅的作傢都是從這惟一的源泉裏吸取養料,找尋材料的。文學作品是作者對生活理解的反映。盡管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分析有對有錯,但是離開瞭生活總不會有好作品。作傢經常把自己的親身見聞寫進作品裏麵,不一定每個人物都是他自己,但也不能說作品裏就沒有作者自己。法國作傢福樓拜說愛瑪·包瓦利(今通譯包法利。編者注)是他自己;郭老說蔡文姬是他。這種說法是值得深思的。《激流》裏也有我自己,有時在覺慧身上,有時在覺民身上,有時在劍雲身上,或者其他的人身上。去年或前年有一位朋友要我談談對《紅樓夢》的看法。他是紅學傢,我卻什麼也不是,談不齣來,我隻給他寫瞭兩三句話寄去。我沒有留底稿,不過大意我可能不曾忘記。我說:“《紅樓夢》雖然不是作者的自傳,但總有自傳的成分。倘使曹雪芹不是生活在這樣的傢庭裏,接觸過小說中的那些人物,他怎麼寫得齣這樣的小說?他到哪裏去體驗生活,怎樣深入生活?”
說到深入生活,我又想起瞭一些事情。我缺乏寫自己所不熟悉的生活的本領。解放後我想歌頌新的時代,寫新人新事,我想熟悉新的生活,自己也作瞭一些努力。但是努力不夠,經常浮在麵上,也談不到熟悉,就像蜻蜓點水一樣,不能深入,因此也寫不齣多少作品,更談不上好作品瞭。前年暑假前復旦大學中文係,有一些外國留學生找我去參加座談會,有人就問我:“為什麼不寫你自己熟悉的生活?”我迴答:“問題就在於我想寫新的人。”結果由於自己不能充分做到“深入”與“熟悉”,雖然有真摯的感情,也隻能寫些短短的散文。我現在準備寫的長篇就是關於十多年來像我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遭遇。我熟悉這種生活,用不著再去“深人”。我隻從側麵寫,用不著齣去調查研究。
去年五月下旬我在一個會上的發言中說過:“創作要上去,作傢要下去。”這句話並不是我的“創作”,這是好些人的意見。作傢下去生活,是極其尋常的事。不過去什麼地方,就不簡單瞭。我建議讓作傢自己去選擇生活基地。一個地方不適當,可以換一個。據我看倘使基地不適閤本人,再“待”多少年,也寫不齣什麼來。替作傢指定和安排去什麼地方,這種做法不一定妥當。至於根據題材的需要而要求創作人員去這裏那裏,這也值得慎重考慮。
話說迴來,文學著作並不等於宣傳品。文學著作也並不是像“四人幫”炮製的那種朝生暮死的東西。幾百年、韆把年以前的作品我們有的是。我們這一代也得有雄心壯誌,讓我們自己的作品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巴金讀書與做人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巴金讀書與做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共勉。
評分少年易老學難成,
評分評分
季羨林,永遠的季羨林
評分不知道內容怎麼樣搞活動的時候買瞭優惠力度大,價格便宜,值得推薦。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滿100減50,所以一口氣買瞭四包,速度很快;還在公司沒有拆開;龍應颱的((目送))還沒有到,沒貨還在等待中,其他的還不錯
評分一代學術宗師季羨林先生,道德高尚,學問淵深,文章亦足以動人。《季羨林:讀書與做人(紀念珍藏版)》精選季老對讀書、治學生涯,對平生師友的迴憶文字,以及探討做人處世之道的散文、隨筆共汁六十餘篇,希望能反映先生學術精神與人格魅力之一端。季老談讀書,深入淺齣,舉重若輕,以大學者而寫作小文章,從中可見齣一代學問傢對學術的真減與崇敬,讀者亦可從中體悟到文史學科的一般入門途徑。
評分這本書真的很值得推薦,為什麼呢?因為書中的內容是我們當下現代人所缺少的那種本質,我們應該有所反思纔對!歡迎收看本書!
巴金讀書與做人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