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的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寶,為人們展示的是直觀而真實的曆史,能夠打破時空界限,引領人們步人一個又一個曾經的世界;能夠情思接亙古,運墨走筆間傳達畫傢或昂揚,或悲戚,或悠然,或歡快的心境,令人陶醉其中,情感與畫傢相應和。
《通賞中國名畫》既可引領讀者品賞畫作的神韻。又可幫助讀者瞭解畫作精妙之所在,學會賞畫、鑒畫,對廣大文化愛好者和繪畫學習者有較強指導意義。
目錄
上編 中國繪畫概述
中國繪畫的發展曆程
中國繪畫的特點
中國繪畫的基本技法
中國繪畫與書法的關係
下編 中國名畫通賞
《鸛魚石斧圖》
/新石器時期·陶質彩繪器
《後(司)母戊鼎》/商代·青銅器
《人物龍鳳帛畫》/戰國·帛畫
《人物馭龍圖》/戰國·帛畫
《軟侯傢屬墓生活圖》/西漢·帛畫
《二桃殺三士》/西漢·壁畫
《夫婦宴飲圖》/東漢·壁畫
《女史箴圖》/東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
《竹林七賢與榮啓期》/南朝·磚畫
《屏風漆畫列女古賢圖》/北魏·木版漆畫
《遊春圖》/隋·展子虔
《西方淨土變》/莫高窟·壁畫
《曆代帝王圖》/唐·閻立本
《步輦圖》/唐·閻立本
《江帆樓閣圖》/唐·李思訓
《明皇幸蜀圖》/唐·李昭道
《虢國夫人遊春圖》/唐·張萱
《搗練圖》/唐·張萱
《簪花仕女圖》/唐·周防
《天王送子圖》/唐·吳道子
《雪溪圖》/唐·王維
《照夜白網》/唐·韓乾
《五牛圖》/唐·韓混
《高逸圖》/唐·孫位
《卓歇圖》/五代·鬍壤
《十六羅漢圖》/五代·貫休
《匡廬圖》/五代·荊浩
《寫生珍禽圖》/五代·黃筌
《雪竹圖》/五代·徐熙
《重屏會棋圖》/五代·周文矩
《韓熙載夜宴圖》/五代·顧閎中
《關山行旅圖》/五代·關仝
《夏山圖》/五代·董源
《鞦山問道圖》/北宋·巨然
《讀碑窠石圖》/北宋·李成
《山鷓棘雀圖》/北宋·黃居宋
《溪山行旅圖》/北宋·範寬
《溪山樓觀圖》/北宋·燕文貴
《寫生蛺蝶圖》/北宋·趙昌
《漁父圖》/北宋·許道寜
《墨竹圖》/北宋·文同
《早春圖》/北宋·郭熙
《漁村小雪圖》/北宋·王詵
《雙喜圖》/北宋·崔白
《枯木怪石圖》/北宋·蘇軾
《五馬圖》/北宋·李公麟
《采薇圖》/宋·李唐
《鞦庭戲嬰圖》/宋·蘇漢臣
《瀟湘奇觀圖》/宋·米友仁
《芙蓉錦雞圖》/宋·趙佶
《清明上河圖》/宋·張擇端
《韆裏江山圖》/北宋·王希孟
《四梅花圖》/宋·揚無咎
《四景山水圖》/南宋·劉鬆年
《貨郎圖》/南宋·李嵩
《踏歌圖》/南宋·馬遠
《溪山清遠圖》/南宋·夏圭
《江山鞦色圖》/南宋·趙伯駒
《潑墨仙人圖》/南宋·粱楷
《歲寒三友圖》/南宋·趙孟堅
《墨蘭圖》/元·鄭思肖
《雲橫秀嶺圖》/元·高剋恭
《鵲華鞦色圖》/元·趙孟頫
《伯牙鼓琴圖》/元·王振鵬
《富春山居圖》/元·黃公望
《漁父圖》/元·吳鎮
《墨梅圖》/元·王冕
《清悶閣墨竹圖》/元·柯九思
《漁莊鞦霽圖》/元·倪瓚
《青卞隱居圖》/元·王濛
《楊竹西小像》/元·王繹
《朝元圖》/元·永樂宮壁畫
《風雨歸舟圖》/明·戴進
《廬山高圖》/明·瀋周
《漁樂圖》/明·吳偉
《鞦風紈扇圖》/明·唐寅
《綠蔭清話圖》/明·文徵明
《桃源仙境圖》/明·仇英
《墨葡萄圖》/明·徐渭
《葛一龍像》/明·曾鯨
《荷花鴛鴦圖》/明·陳洪綬
《高逸圖》/明·董其昌
《南山積翠圖》/清·王時敏
《積雪圖》/清·王鑒
《天都峰圖軸》/清·弘仁
《蒼翠淩天圖》/清·髡殘
《荷石水禽圖》/清·硃耷
《康熙南巡圖》/清·王翬
《錦石鞦花圖》/清·惲壽平
《淮揚潔鞦圖》/清·石濤
《玉壺春色圖》/清-金農
《醉眠圖》/清·黃慎
《蘭竹石圖》/清·鄭燮
《三友圖像》/清·任頤
《桃實圖》/清·吳昌碩
《鞦林圖》/近現代·黃賓虹
《奔馬圖》/近現代·徐悲鴻
《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現當代·豐子愷
《流民圖》/現當代·蔣兆和
精彩書摘
中國繪畫的曆史源遠流長卻難窺其肇端。2010年9月,經中外專傢確認,內濛古雅布賴手印岩畫成為中國已知最古老的岩畫,距今14000至30000年間,也是目前中國繪畫最早的遺跡。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圖畫已具有初步造型能力,對人物、魚、鳥等外形動態亦能把握其主要特徵,《人麵魚紋圖》《鸛魚石斧圖》是早期陶繪的傑齣代錶。
夏、商、西周及春鞦、戰國時期,中國繪畫有瞭長足發展。青銅及玉器上的裝飾紋樣,戰國漆器上的彩繪,特彆是湖南長沙楚墓齣土的《人物龍鳳帛畫》和《人物馭龍帛畫》,狀物之精妙生動、綫條之流暢灑脫,昭示著中國早期繪畫的較高水平,為秦漢時期繪畫藝術的發展奠定瞭基礎。
秦漢時期是中央集權大一統帝國的建立與鞏固時期,國勢強盛,民族融閤,以此為背景的繪畫藝術也形成瞭“深沉雄大”、昂揚嚮上的時代風格。秦代繪畫留存雖然較少,但1976年發現的秦都鹹陽宮壁畫仍使人們領略到秦代宮廷繪畫的輝煌。並且根據秦始皇兵馬俑的精湛技藝人們推測,秦皇地宮內很可能有內容鮮活、色彩斑斕的壁畫作品。由於漢代統治者尊奉儒術,繪畫成為政治統治和封建教化的一種手段。漢代宮殿衙署、祠堂廟宇多有壁畫,用以褒揚功臣、宣揚禮教。墓室壁畫、帛畫、畫像石及畫像磚中描繪的曆史故事、生活場景、仙怪傳說等內容,氣魄宏大,筆勢流轉,動態鮮明,展現瞭當時繪畫藝術的雄奇風采。
魏晉南北朝時期,藝術開始步人自覺時代。在這一時期,社會動亂,群雄逐鹿,南北紛爭,民生淒苦,殘酷的社會現實以及朝不保夕的內心憂懼迫使人們急切需要心靈的安寄之所,於是佛教迅速傳播,士大夫多尚玄談、趨嚮避世,人們開始有更多的時間觀照自我、抒發性情並訴諸筆端,因而包括繪畫在內的各項藝術及其理論隨之發展起來。
三國時期的曹不興創立瞭佛畫,他的弟子衛協在其基礎上又有所發展。東晉時的顧愷之是人物畫大傢,《晉書》稱他為“畫絕…‘纔絕…‘癡絕”,代錶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一代成就最高的畫傢是陸探微,他所畫人物的筆法如刀刻一般,綫條運用卻“連綿不絕”,有“一筆畫”之說。中國最早的山水畫傢宗炳、王微也齣現在劉宋時期。梁代最傑齣的畫傢是有著“畫龍點睛”故事的張僧繇,他以“善圖寺壁”著稱,創造瞭號為“張傢樣”的佛像楷模,其獨創的隻用色彩而不用墨骨的“沒骨法”對唐朝畫傢閻立本和吳道子影響極大。梁元帝蕭繹尤善畫域外人的形貌,傳世的宋代摹本《職貢圖》即為此題材的經典之作。北朝畫傢中,北齊有被時人稱為“畫聖”的楊子華,還有善畫“曹傢樣,,佛像(梵像)的曹仲達。曹仲達畫的人物衣服窄緊,仿若剛從水裏齣來一般,因而有“曹衣齣水,,之名。此外,遺存下來的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的北朝石窟壁畫以其獨特的題材與風格豐富著中國的繪畫藝術。
有關繪畫的美學理論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相繼齣現。東晉顧愷之建立瞭“傳神論”,總結齣“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的繪畫理論,標誌著繪畫自覺藝術的成熟。南朝劉宋宗炳的《畫山水序》及王微的《敘畫》是中國也是世界最早的關於山水畫的美學論著。齊梁時謝赫的《古畫品錄》概括瞭中國古代繪畫的藝術準則,並提齣傳世之“六法論”,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它對中國繪畫的創作與審美産生瞭深遠影響。梁隋問姚最《續畫品錄》,上承謝赫,提齣“心師造化”理論,成為對畫傢品評的又一專著。
魏晉南北朝齣現的名畫大傢以及諸多古典繪畫理論,使人物畫與走獸畫已臻於完善,而以山水、花鳥為題材的繪畫則遠未成熟,尚待發展。另外,捲軸畫在這一時期已經齣現,因而使得書畫的收藏欣賞成為現實。
隋唐時代的繪畫藝術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而躍上高峰,無論在題材抑或是技巧方麵均取得瞭卓越成就。隋代著名畫傢展子虔的《遊春圖》,擺脫瞭此前山水畫“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幼稚階段,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大進步。唐代繪畫藝術空前繁榮,湧現齣許多繪畫名傢。閻立本是初唐時期最重要的畫傢,他的繪畫尤其以人物見長,其《曆代帝王圖》描繪瞭由漢至隋間十三個帝王的肖像,《步輦圖》中錶現的是唐太宗接見吐蕃王鬆贊乾布派來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祿東贊的情景。吳道子是盛唐最傑齣的畫傢,被後人尊稱為“畫聖”,他將狂草的用筆糅閤到人物畫像中,並創造瞭“蘭葉描”的綫型,因其所繪人物的衣袖、飄帶有迎風起舞的動態,故有“吳帶當風”之名,現有《送子天王圖》(宋代摹本)為後人觀瞻。善畫“綺羅人物”的張萱和周疇分彆有《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作品展現當時貴族生活的場景。山水畫在唐代獲得瞭獨立地位,並形成兩大體係:一是以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為代錶的“金碧山水”,他們喜用強烈明快的色彩,創造瞭一整套青綠著色的方法,畫麵金碧輝煌;二是以王維為代錶的“水墨山水”,他不用色彩,將恬靜淡泊的詩意展現在畫麵上,用墨的濃淡自現山水的神韻,蘇軾稱其畫為“畫中有詩”,餘味無窮。此外,唐代還有鞍馬畫傢曹霸、韓乾,畫牛羊的韓混,畫花鳥鶴鷹的馮紹正、薑皎、刁光胤等人。敦煌壁畫在此時亦發展到極盛,人物造型、布局技巧、設色敷彩都達到瞭空前的水平。
五代十國時,社會雖再度進入裂變,但繪畫創作取得的成就卻熠耀輝煌,無論是人物、山水還是花鳥,都在前代基礎上展現瞭新的麵貌。人物畫將宗教神話、曆史故事、貴族生活、鄉土民風都作為錶現對象,齣現瞭周文矩、顧閎中、貫休、石恪等一批名傢。其中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人物造型清秀雋美,綫條流利圓勁,色彩布施濃麗,竟以孤幅橫絕於五代。山水畫在這一時期分化為南北兩支。北方山水畫以荊浩為代錶,他的畫囊括唐人用筆用墨的經驗,以全景式布局錶現北方雄渾瑰麗的山河,《匡廬圖》即為其傳世名作。與荊浩齊名的北方山水畫傢關仝,早年師法荊浩,後形成筆簡景少卻氣壯意長的畫風,其流傳後世的作品有《山溪待渡圖》《關山行旅圖》等。江南山水畫則以董源和巨然為代錶。他們運用披麻皴法與苔點相結閤的畫法錶現平淡天真的江南秀色、風雨明晦的自然變幻,代錶作品分彆有《夏山圖》和《鞦山問道圖》。五代時,花鳥畫進人成熟階段,齣現瞭以西蜀黃筌、黃居寀父子為代錶的“黃傢富貴”一派,和以江南徐熙為代錶的“徐傢野逸”一派,他們在題材、風格和審美情趣上存在差異,形成瞭“黃徐異體”的局麵,對後世畫壇的影響經久不衰。此外,畫院在此時期的創立,為畫傢開闢瞭新的齣路,這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左右民間繪畫的觀念與風尚。
北宋建朝之初即上承五代舊製,在宮廷內設立“翰林書畫院”,並正式將畫學列入科舉之中,徽宗、高宗時期,宮廷畫達到鼎盛。宋徽宗趙佶雖身為帝王,但善工書畫,他的《芙蓉錦雞圖》綫條優美,色彩艷麗,是宮廷畫的經典之作。隨著宋代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市民創作的興盛,描繪社會生活的風俗畫頗受畫傢青睞,舉世聞名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即創作於此時,此外還有李唐的《村醫圖》、李嵩的《貨郎圖》等名作齣現。宋代大畫傢李公麟善畫人物,能以單純樸素的白描形式,精準地錶現人物麵貌、性格、地域、階層等特徵,現存作品有《維摩居士像》《蓮社圖》和《免胄圖》等。後來的蘇漢臣、梁楷也是著名的人物畫傢,其中梁楷善畫減筆人物,為中國人物畫的創作開闢瞭一條新路。宋代山水畫名傢輩齣,畫傢們繼承前代傳統,在對自然細微的觀察與體驗中,運用不同的筆法錶現相異的山石樹木。李成的寒林平遠、範寬的峰巒渾厚、許道寜的林木野水、郭熙的青靄雲霞各錶韆鞦,令人贊嘆。李唐、劉鬆年、馬遠、夏圭被稱為“南宋四傢”,其中馬、夏二人善於利用畫麵空白錶達畫外之旨。馬遠的畫集中於一角,夏圭的畫集中在半邊,於是有“馬一角”“夏半邊”之稱。在花鳥畫方麵,宋代還興起瞭以梅、蘭、竹、菊為代錶的“四君子畫”,錶現文人的節操與雅趣,成為文人畫的固定題材。
……
前言/序言
通賞中國名畫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