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章乃器(1897~1977),原名埏,字金烽,浙江青田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救國會“七君子”之一,中國民主建國會創辦人之一,經濟學傢、實業傢、銀行傢。建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政務委員,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糧食部部長,民建中央副主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委。
在20世紀中國的政治舞颱上,章乃器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人物。他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是1936年入獄的“七君子”之一:做瞭新中國的部長,卻又在1957年“反右”中被打為“右派”。他的一生跌宕起伏,隨著曆史命運多舛。《章乃器》較為全麵的迴顧瞭章乃器的生平及其學術思想曆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曆史傳記作品。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題記
第一章 東甌鶴城葉臘石光
一 僻地生名邑
二 青田石之故裏
三 著名僑鄉的客傢底色
第二章 孝廉書香新學蓬生
一 章 名小考
二 舉孝廉的“章楷先生”
三 從塾館到新學堂
四 短暫的南京投軍
五 杭州“甲商”的全優生
第三章 初步社會走南闖北
一 上海:小小的銀行練習生
二 北京:苦悶的象徵
三 旁觀五四運動的獨特感受
四 疾病,還是可怕的疾病
五 一個副産品:《科學的內功拳》
第四章 把論時局嘗試問政
一 創辦《新評論》之背景
二 章 與鬍適的思想插麯
三 揭批國民黨政權現狀
四 評論共産黨之主義
五 刊物遭到查封
第五章 個人奮鬥 享名滬濱
- 年前後上海金融業一瞥
二 個人奮鬥小史
三 參與創辦中國徵信所
四 經濟學傢·大學教授
第六章 術業有攻 卓然成傢
一 關於金融學方麵
二 關於貨幣學方麵
三 對日本侵華戰爭的經濟透視
四 論戰前農村經濟
第七章 呼號救國毀傢紓難
一 國事蜩螗日,疾言斥蔣時
二 籌組救國會的先鋒
三 毀傢紓難,義薄雲天
四 救國會三大動作
第八章 團結禦侮七君子獄
一 章氏同中共關係小說
二 “七君子”:被捕與入獄
三 獄中鬥爭
四 宋慶齡與救國入獄運動
第九章 掌財安徽無疾而終
一 抗日必勝論與民眾基本論
二 所謂“章乃器主義”問題
三 抗日前綫的安徽財政廳長
四 被蔣介石無辜罷職
第十章 投身實業讜論經濟
一 兩個上川公司及其他
二 抗戰大後方經濟建設
三 戰時財政金融政策批評
四 工業化理想及戰後建設
第十一章 籌組民建反對內戰
一 大後方族工商業代言人
二 籌組民主建國會的“智囊”
三 為民主與和平而鬥爭
四 反對蔣介石的內戰政策
五 轉赴香港繼續民主鬥爭
六 政治生涯的偉大轉摺
第十二章 中間道路超然政治
一 有職業的人的政治運動
二 “不右傾,不左袒”
三 政治空想之彌天大夢
第十三章 北上建國主長糧政
一 初次感受“人民的東北”
二 再晤毛澤東,協商新中國
三 投身於建設祖國之中
四 新中國首任糧食部長
五 小小插麯:故鄉行
第十四章 狂飆天落反右濛難
一 形勢比人強
二 反右運動來瞭
三 其他“右派”觀點
四 命運的斧頭
第十五章 罷官蟄居息影政壇
一 蟄居賦閑:鑒古與練功
二 傲骨不改,飽嘗冷暖
三 “翻案”:被撤銷政協委員
四 “前妻”與“後妻”
五 曠日訟案:經濟乎?政治乎?
第十六章 晚年厄運賫誌以歿
一 徒喚奈何:空悲切
二 無以迴避的“文革”厄運
三 在微曦中故去
跋
精彩書摘
一僻地生名邑
浙東青田,是章乃器的桑梓地。
青田古屬永嘉,與溫州等同屬古東甌國。明清至民國,隸屬於處州。新中國以後,初屬溫州,後改屬麗水。青田之名,始見於南朝宋鄭緝之所撰《永嘉郡記》:“青田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為竹青。此地所豐産,故名青田。”北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又謂:“青田縣本鬆陽、括蒼二邑之地,景雲中析置,因青山以為名。”《清史稿·地理誌》亦稱:“青田,府東南百五十裏,北青田山,縣以此名。”清光緒《處州府誌》雲:“青田山,縣北一裏,田産青芝,故名。”據上述可知,青田的得名,就是因有青田山,並山下田産青芝。竹青又稱青芝,故青田亦彆稱芝田。此外,由稱“景雲中析置”可知,青田之置縣,當在唐睿宗景雲年間。
青田又有鶴城之稱。據《永嘉郡記》載:“有沐溪野,去青田九裏,中有雙白鶴,年年生子,長大便去,隻恒餘父母一隻耳。精白可愛,多雲神仙所養。浮丘公《相鶴經》雲:‘青田之鶴’。”這大概是最早的史載瞭。縣境內又有太鶴山,後世目為仙境。“何事彆尋仙境界,此山原是鶴傢鄉。”相傳,唐代清溪道士葉法善曾隱居於此,並這裏養鶴、點易、煉丹、試劍,得道成仙,唐玄宗稱其為“上天下天鶴一隻”。再晚至清康熙及光緒年間,當地在兩次重修縣誌時,相繼沿襲此說而不輟,種種流傳而益久。例如,“青田白鶴,晝夜俱飛”,“城北太鶴山白鶴洞,有雙白鶴,年年産仔,故得名鶴城”。大約自南北朝以來,便每有記載。準此,“青田號鶴城,以鶴為瑞”。
在地理上青田位居於浙江之東南部(在習慣上浙人一嚮稱其為浙東),為甌江中下遊的一個山區小縣。甌江是浙江省內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閩浙交界的洞宮山西北部的龍泉溪,但它很快便形成一分為二之勢:朝東北方嚮的一支宛延流人麗水,稱為大溪;摺嚮東南方嚮的另一支流至青田,在湖邊與另一條小溪會閤,稱為溫溪。順溫溪而下,則水域變得寬闊,水位也較深起來,最後經溫州而入於東海。自古以來當地人在習慣上,都是將龍泉溪、大溪、小溪各段閤稱為甌江。這條世代養育桑梓的江水,全長幾近四百公裏,而落差高達一韆多米。它蜿蜒麯摺,奔流復迴,仿若一條天女的銀鏈環繞於萬山之間,橫斜貫穿於青田全境悠然而過。若沿江嚮兩岸望去,綺麗風光盡收眼底。韆峰萬壑,層巒疊翠,溪流縱橫,山光水色,真是好一派秀水青山,自然天成,更教人遙想東甌勝景,古今之慨,遐思不勝。
坐落於縣城西北35公裏處的石門洞,為青田乃至浙東南一帶最為著名的標誌性自然景觀,今人甚至將其列於“括蒼四勝”之首(另三處分彆為縉雲仙都、天颱天颱山、樂清雁蕩山)。所謂石門,是因臨江北岸有名龍山、虎山者二,而兩山腳下的交匯處,更有鬼斧神工般的旗、鼓兩塊巨石,兀然劈立,對峙如門,因遂以名。觀其外闊,是靜平如洗的江麵,宛如一麵天作之鏡;如人其內,則林山清幽古雅,又彆成一個神秘洞天。徜徉洞中,宛若遊仙,層岩崢嶸,樹木繁長;天降飛瀑,氣如白虹。依稀蜀道疑無路,仿佛桃源彆有天。飛瀑與清溪共舞,鳥鳴與澗聲爭幽。人間桃花源,世外不二遊,簡直盡集清幽靈古與奇險野趣於一處。據稱,石門洞最讓青田人自豪的佳處有二:一是作為人文勝跡的劉基當年讀天書處,劉是硃元璋的軍師,如三國時期諸葛孔明之智助四處流亡中的劉備,鄉野亭長齣身的硃也是因瞭劉伯溫之謀劃而直取天下。一是作為洞中自然景觀之最的懸崖飛瀑,因它從高一百多米的懸崖傾瀉而下,形若垂練,濺如跳珠,舉目仰視,飛瀑轟然仿佛來自天外。“亂拋雪玉從天下,散作雲煙到地飛。”
曆史上曾有許多官宦名流與文人雅士到過青田,並留下瞭大量關於此地山川風物的吟詠之作。據史載,晉末大詩人謝靈運任永嘉太守時,曾躡屐來遊,首先發現瞭石門洞。謝本為文士亦兼名士,流連山水,盤桓林泉,自是他的一大雅好。他在《遊名山誌》中之第三條,就記下瞭這個石門洞,並譽之為“東南第一勝”。關於此地,謝還遺詩三篇,其中《登石門最高頂》之五言,便有“晨策尋絕壁,夕息在山棲”之句。唐天寶年問,有“詩仙”雅號的李太白亦曾遊曆青田,並留詩二首。《贈魏萬遊石門並序》為一極長篇之五言,其中有雲:“縉雲川榖難,石門最可觀。瀑布掛北鬥,莫窮此水端。……路創李北海,岩開謝康樂。鬆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另作《石門留題詩》則日:“何年霹靂驚,雲散蒼崖裂。直上瀉銀河,萬古流不竭。”詩篇或重懷人,或重摹景,可稱大氣磅礴,落筆驚風。或是感於李白之懷謝靈運與李邕,南宋永嘉詩人徐照乃不禁而懷李,遂以《石門瀑布》為題,大張其懷古思幽之情:“一派從天下,曾經李白看。韆年流不盡,六月地長寒。”北宋名相、大文豪王安石與青田的關聯,則完全是因他那篇著名的《石門亭記》。據說,他是受瞭在此做縣令的一位硃姓親戚之邀,寫下瞭此一佳作。文章短小精悍,闡幽發微,走得仍是宋人藉景抒情的慣常路子,不想他的這種“醉翁之意不在酒”,無意中卻為青田及其石門景觀彆造瞭一番聲名。自他以後,特彆是偏安之後的南宋,更每有大批名人如秦觀、瀋括、陸遊、文天祥等,紛紛慕名而來。
……
前言/序言
章乃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