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元代书法
杨维桢跋邹复雷《春消息图卷》(上)美国佛瑞尔美术馆藏品
近现代书法
名人手札选上海市档案馆藏品105
北朝书法
石刻造像选步黟堂藏品161
视野
一面之词
质疑十二省书协主席联合做广告毕兹28
“牌子”和“靶子”斯舜威29
书法已商品,广告又如何?容轩30
书坛之怪现状王东31
悟“道”还须践“道”吴绍学32
求名与务实——直击当下书画界之名不副实现象傅德锋33
书法论坛
学术研究的坚守与兼通马红军58
书法教育的思考黎定才68
研究
书法史料
新出土唐殷亮墓志考释田熹晶34
南北朝碑刻善拓过眼之一仲威124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技法成因郑付忠付新菊138
学术专题
学术主持:郑晓华
浅谈美国佛瑞尔美术馆馆藏元书法家杨维桢法书王粹人40
杨维桢书法研究文献综述李群辉卢星君44
铁笛一声天作纸——元杨维桢其人其书郭良实47
元末的文人雅集与书法交流范功49
“文妖”?书妖?——直解杨维桢书法(上)陈海良54
书论解读
书概释义(五十四)冯亦吾注72
翰墨
书法展厅
皖军书法——草书二十家展作品集作品选60
书法杂志主编——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林仲文128
·李金豹130
·李彬132
·郑利权134
·李宗洪136
豪气荡漾笔墨间——谈胡朝霞书法川海142
书法人物
马世晓书法作品选111
马世晓书法大家谈沈鹏等113
书法课堂
名家临名帖——王铎临王羲之《修小园子帖》70
朵云书翰点评马永林74
书法门诊室坐诊张卫东104
碑帖技法讲座(四十一)——《大字阴符经》的笔法解析薛元明119
篆刻
朵云印评点评谢长伟73
名胜印迹
泰山名胜印主持人陈岩76
印社介绍
“百年西泠·金石华章”国际篆刻选拔活动获奖作品选96
印人介绍
胡朝霞印选刘建印选100
张明印选胡晋峰印选101
朵云
札记
竹堂笔记(四)孟会祥78
诗词写作俚谈(四)俞丰98
做人与励志(一)金伯兴102
顾亚龙论书手札109
书法行走
新石门访碑:一痛再痛,孰令致之顾村言88
《书法》杂志二○一三年总目录(总二八○期至二九一期)148
读者来信152
东西南北
“纸上谈兵”郑恩田书法展暨研讨会等158
我当初是抱着一种忐忑又期待的心情翻开这本《书法(2014年1月)》的。说实话,我对书法的了解仅限于初高中时期的硬笔书法课,对于毛笔书法,那简直是一片空白,甚至有点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很朴素,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看起来就给人一种沉静、内敛的感觉。我最怕的就是那种上来就讲一大堆理论,什么“笔法、墨法、章法”之类的,让人云里雾里,还没开始学就打了退堂鼓。幸运的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它似乎没有急于灌输那些高深的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握笔、坐姿开始娓娓道来。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如何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这让我觉得非常新颖,也确实在练习时感受到了一些帮助。而且,它还配了一些非常清晰的示范图,虽然我刚开始看不懂那些横竖撇捺到底有什么区别,但至少看着那些墨迹在纸上流淌的感觉,还是能体会到一种古朴的美感。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比较友好的入门体验,让我觉得书法并非我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一步步去尝试和领悟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但又缺乏专业指导的普通读者,我拿到《书法(2014年1月)》时,内心是既兴奋又带着一丝担忧的。我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让我这个“小白”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它没有上来就讲什么“用笔二十法”之类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入手。我记得它花了相当篇幅来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毛笔,不同毛笔的特性,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保养。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因为我之前根本不知道原来毛笔还有这么多讲究。而且,书中对于基础的笔画讲解,也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简单的点、横、竖开始,一步步过渡到更复杂的钩、捺。每一个笔画的讲解都配有清晰的示范图,以及作者的亲笔注解,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笔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练习方法,比如“描红”、“摹写”,并详细解释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练习方式。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而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地引导着我,让我对书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评分我一直认为,书法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和体悟的艺术,而《书法(2014年1月)》这本书,恰恰能成为你在漫长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忠实伙伴。它并没有试图在短时间内让你成为书法家,而是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让你能够扎实地打下基础。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临帖”的论述,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照着写就行”,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碑帖的风格特点,以及临摹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它鼓励读者去“读帖”,去理解每一个字的结构、笔画的走向,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这种“读”与“写”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我在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时,以往只是机械地模仿字形,而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开始去体会王羲之笔下的那种飘逸灵动,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洒脱。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笔墨纸砚”的知识,让我明白这些工具的选择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它并没有推荐昂贵的名牌,而是从实用性和易得性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让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轻松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你困惑时提供指引,在你迷茫时给予鼓励。
评分每次捧起《书法(2014年1月)》,我都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充实感,仿佛自己又与那些伟大的书法家们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将书法仅仅停留在技法的层面,而是将其提升到了精神境界的层面。它探讨了书法与个人品格、修养之间的联系,让我明白,写好字不仅仅是手腕的功夫,更是内心的沉淀。书中引用了很多古代文人墨客关于书法的论述,这些论述虽然古老,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字如其人”,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书写是否能反映出内心的状态。此外,这本书还介绍了各种书体的特点,比如篆、隶、楷、行、草,并详细讲解了它们各自的演变过程和审美价值。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让你去感受不同书体的独特魅力。我通过这本书,对隶书的古朴厚重,对行书的流畅自然,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明白,每一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书法,就是在学习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更像是一次与古人精神的对话。我并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书法爱好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门外汉。然而,当我沉浸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时,却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和力量。它并没有用艰涩难懂的语言来描绘笔画的起承转合,而是通过一些富有诗意的描述,引导读者去体会笔尖与纸张摩擦时产生的微妙触感,去感受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的韵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意境”的探讨,它并没有将意境定义得死板,而是鼓励读者在临摹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我在临摹一幅隶书时,尝试着去想象写字人的心境,是激昂还是沉思,是洒脱还是严谨,这种融入式的体验,让我的临摹不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创作。这本书还提到了很多与书法相关的文化背景,比如诗词、哲学,让我明白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种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这种跨领域的连接,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书法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意。
评分不错,很好,挺喜欢的。
评分正品,速度快!很满意!下次再来!
评分比以前好很多,凑齐不易。
评分中国一流书法杂志,值得学书者收藏。
评分书法(2014年1月)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评分正品,速度快!很满意!下次再来!
评分买时8折20元,现在5折12.5元了,比邮局订合算
评分书确实不错!在京东买书就是划算!
评分书法杂志,郭沫若的墨迹,内容丰富,海派书法的杂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