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农业水利工程历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阐述了中国农业水利在秦汉、隋唐、明清三个发展高峰期的兴衰历程,剖析了近现代农业水利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阐释了生态文明是当前农业水利发展的新起点和新趋势,在研究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农业水利生态文明的构建方略。《中国农业水利工程历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共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介绍中国古代农业水利工程发展历程,中篇阐述了中国近、现代农业水利工程发展,下篇探索了农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上篇 中国古代农业水利工程发展历程
第一章 农业水利工程起源与第一次建设高潮
第一节 农业水利工程的兴建
第二节 典型农业水利工程探究一一都江堰
第三节 典型农业水利工程揭秘——郑国渠
第四节 田间灌溉制度
第五节 水利科学基础理论形成
第六节 农业水利科技成就
第二章 农业水利建设蓬勃发展与成熟期(三国至唐宋时期)
第一节 北方农田水利的恢复与南方农田水利开发的加速
第二节 典型水利工程——它山堰
第三节 水利管理机构的完善
第四节 水利科学理论的进步和技术成就
第三章 农业水利建设的普及和传统水利技术总结期(元明清时期)
第一节 农田水利的普及与发展
第二节 农业水利著作大批涌现与水利专业教育的探索
第四章 传统农业水利的特点与不足
第一节 传统农业水利的科技体系
第二节 传统农业水利的哲学体系
第三节 传统农业水利的不足
中篇 中国近、现代农业水利工程发展
第五章 近代农业水利工程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及科技理论
第二节 对农业水利实行现代式的经营管理
第三节 培养水利科技人才,注重科学研究
第四节 近代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第一节 恢复时期的农田水利(19491952年)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农田水利(1953-1957年)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19581961年)
第四节 调整巩固时期的农田水利(19621965年)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田水利(1966-1976年)
第七章 改革开放后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
第一节 改革开始时的农田水利(1977-1979年)
第二节 农村改革适应改革期的农田水利(1980-1985年)
第三节 深入改革时期的农田水利(1986-1999年)
第四节 农村改革时期的农田水利的绩效
第五节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建设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水利工程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灌溉工程成就
第二节 农民饮水安全成就
第三节 灌溉技术研究成就
第四节 中国水利专业教育成就
第五节 水土保持与水库除险加固成就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典型的农业水利工程
下篇 农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章 生态文明的提出
第一节 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与历程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结构及基本特性
第四节 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容
第十章 水生态文明的提出与建设
第一节 当前中国农业水利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水生态文明的提出
第三节 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
第十一章 农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农业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农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需协调的四大关系
第三节 农业水生态文明的维护原则和制度构建
第十二章 农业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第一节 贵州安顺鲍屯古农业水利奥妙
……
精彩书摘
节水农作制度主要是研究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提出相应的节水高效间作套种与轮作种植模式。例如,采用粮草轮作制度,实施豆科牧草与作物轮作会避免土壤有机质下降,保持土壤基础肥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在抗旱节水作物品种的选育方面,国家已选育出一系列的抗旱、节水、优质的作物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具备节水抗旱性能,还具有稳定的产量性状和优良的品质特性。特别是近年来,在植物抗旱基因的挖掘和分离、水分高效利用相关的基因定位以及分子辅助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聚合技术等在抗旱节水作物品种的选育上取得了一些极富开发潜力的成果。
近年来,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已将提高水分养分耦合利用效率的灌水方式、灌溉制度、根区湿润方式和范围等与水分养分的有效性、根系的吸收功能调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改变灌水方式、灌溉制度和作物根区的湿润方式达到有效调节根区水分养分的有效性和根系微生态系统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养分耦合的利用效率。将作物水分养分的需求规律和农田水分养分的实时状况相结合,利用自控的滴灌系统向作物同步精确供给水分和养分,既提高了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水分养分的流失和污染的危险,也优化了水肥耦合关系,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将作物水分生理调控机制与作物高效用水技术紧密结合开发出诸如调亏灌溉(RDI)、分根区交替灌溉(ARDI)和部分根干燥(PRD)等作物生理节水技术,可明显地提高作物和果树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灌水方法追求田间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充分和均匀湿润的想法不同,ARDI和PRD技术强调在土壤垂直剖面或水平面的某个区域保持土壤干燥,仅让一部分土壤区域灌水湿润,交替控制部分根系区域干燥、部分根系区域湿润,以利于使不同区域的根系交替经受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锻炼,刺激根系的吸收补偿功能,使根源信号ABA向上传输至叶片,调节气孔保持在适宜的开度,达到不牺牲作物光合物质积累而又大量减少其奢侈的蒸腾耗水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可减少作物棵间的土壤湿润面积,降低棵间蒸发损失和因水分从湿润区向干燥区侧向运动带来的深层渗漏损失。RDI是基于作物生理生化过程受遗传特性或生长激素的影响,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即人为地让作物经受适度的缺水锻炼)来影响其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进而提高其经济产量而舍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及有机合成物的总量。因营养生长减少还可提高作物的种植密度,提高总产量,减少棉花、果树等作物的剪枝工作量,改善产品品质。
近年来,国内相继开展了对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大量研究,目前的重点是将单点的单一作物耗水估算模型的研究扩展到区域尺度多种作物组合下的耗水估算方法与模型研究上,根据作物及其不同生育期的需水估算,使有限的水最优分配到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内,为研究适合不同地区的非充分灌溉制度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撑。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采用能量平衡法估算区域作物耗水量成为可能,通过遥感获得的作物冠层温度来估算区域耗水量分布的研究变得十分活跃,并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
前言/序言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基础和重要载体。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经济、文化之孕育、发展,无不得助于河川的滋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发展农业,古代人民采取多种措施,农田水利便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得力的措施。
农田水利,是指用于农业建设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吕氏春秋·慎人》载:“掘地财,取水利。”高诱注日:“水利,灌溉。”《史记·滑稽列传》中也语曰:“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农田水利建设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思在论述古代东方时,曾经指出:“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①”所谓“公共工程”是指水利工程及人工灌溉设施。“利用水道及水利工程实行人工灌溉的方法成为东方农业的基础”②。
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③。不仅如此,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抵抗自然灾害,尤其是水旱灾害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为了抗旱减涝和灾后自救,人们开渠筑池灌溉农田、筑坝建堰治理河流。另一方面人们充分发挥人类智慧,大刀阔斧地改造着自然环境,因此不难看出,农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存在着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始终。
中国古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与古代农业发展相伴的。目前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古代农田水利的发展经历了秦汉、隋唐、明清三个高峰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农田水利(农业水利)极为重视,改建、维修、新建了许多重要的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农业水利工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水资源过度、无序开发及污染、浪费等依旧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中国农业水利工程历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