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永类钤方》本之医经,伤寒有法,杂病有方。伤寒属外因,杂病通三因,而以风、寒、暑、湿四中、四伤居其前,并分脉、病、因、证、治五个方面加以论述。卷一,有诊候六脉入式图,选奇脉诀撮要,中风、中寒、中暑、中湿钤图方论,伤风、伤寒、伤署、伤湿钤图方论及三阴三阳六经伤寒证治等内容。
卷二至卷七,以内、外科病证为主,伤寒居前,杂病居后,相互对应,别具风格。卷八,南阳活人书伤寒集要方。卷九、卷十,和剂局方杂病集要方。卷十一至卷十四,辑录诸名医杂病集验方。引用《济生方》、《太平圣惠方》、《三因方》等十二部方书之方。卷十五至卷十九,为妇科病方。包括经、带、胎、产多种病方。卷二十至卷二十一,为儿科。包括痘疹、急慢惊风等多种病证之辨证、治则、方剂。卷二十二,为风损伤折。对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载,如用俯卧位过伸复位原则,治疗脊柱骨折及以有无“粘膝”征(指患侧膝关节屈曲、内收与运动障碍)作为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主要依据等,均属首次记述,对后世正骨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全书搜罗甚广,包括临床各科病证,每病先简述概念、证候、治则,继以脉、病、因、证、治顺序论述,一目了然。所引古书籍数十部,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宋·严用和《济生方》等,书中保存许多失传之方,对后世有较深影响。对中医文献整理及临床运用,均有很高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仲南,元代医家。一作中南。居栖碧,而号栖碧山中人。尝学习丹术,并研习方脉,意在奉养母亲,使能享高寿。遂汇集古人医书,撰成《锡类钤方》。《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永类钤方》得其友人孙允贤相助而成。孙允贤以《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永类钤方》略于治法,故为之详加补订,备述治法。书成,其母已辞世。李氏茹痛而更其名曰《永类钤方》。于至顺二年(1331年)刊行于世。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诊候六脉入式之图
《选奇》脉诀撮要
中风
中寒
中暑
中湿
伤风
伤寒
三阴三阳六经伤寒证治
可汗不可汗证治
可下不可下证治
可吐不可吐证治
伤寒可温证治
可水不可水证治
可灸不可灸证治
可刺不可刺证治
伤寒热病不可治形证
伤寒热病两感证候
五运六气天时地气时行民病钤图
六气时行民病药味通治
疫
料简诸疫证治
伤暑
伤湿
卷二
东垣先生内伤外伤辨
五脏
脾
肺
肾
肝
心
胆
三焦
伤寒头痛
伤寒颈项强
杂病头痛
伤寒眩晕
杂病眩晕
伤寒目疼
杂病眼目
眼科七十二证石人坪曾氏以眼疾皆始于风热
伤寒耳聋
杂病耳
伤寒口噤
杂病口
伤寒舌
杂病舌
伤寒唇
杂病唇
伤寒咽干
杂病咽喉
伤寒面赤
杂病面
伤寒鼻干
……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精彩书摘
慢脾风证治详说
慢脾风之候,面青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睡中摇头吐舌,频呕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而不收,或身冷,身温而四肢冷,其脉沉微,阴气极盛,胃气极虚,十救三。盖由慢惊之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处,惟脾所受,故曰脾风。若逐风则无风可逐,若治惊则无惊可治,但脾间痰涎,虚热往来。其眼合者,脾困气乏,神志沉迷,痰涎凝滞而已。然慢脾风之名,又曰虚风。小儿或吐或泻之后,面色虚黄,因虚发热,才见摇头斜视,昏困额汗,身亦黏汗,声沉小而焦,即脾风之证,不必皆因急、慢风传次而至,又当识之。又,慢脾之候,言脾而不言胃,何也?盖胃为腑属阳,非若脾,乃阴脏也。故小儿病传在腑多自愈,在脏不可不治。盖小儿纯阳之气,在腑为顺,在脏为逆,古人皆理其脏,未言治腑也。又,肾一脏常主虚,不可攻治,若肾脏有患,但清心肺。缘心与肾即既济也,肺与肾叉子母也,无与肾药及诸补药也。损脾,惟吐与泻,积与痢。传人慢候,其证变至速,虚又速也,治必循次平和,无令速愈之理。既和且平,调脾养胃飞不可过剂也。钱氏有黄土汤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以脾土为本也。
治法大要,生胃回阳。若眼半开半合,手足不冷,证候尚在慢惊,则勿用回阳、或已入慢脾,而气未甚脱者,亦未可即用硫黄、附子等剂。手足渐暖,仍以醒脾散等调之。
慢脾风用药乃非得已,其危如灯无油,渐见昏灭。钱氏用金液丹与青州白丸子各半,细研和匀,饭饮薄荷汤下一钱半许,此截风回阳。又一方,以四君汤加黑附子末四分之二,脚手冰冷者,用和对半,生姜、枣子煎服。古人用方岂不同常?亦尽世之善也。
……
前言/序言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永类钤方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正版图书,内容好,价格实惠,值得购买
评分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本草乘雅半偈》由明未清初著名医药学家卢之颐所撰。之颐,字子繇,一字繇生。少时号昔公,又自称卢中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所谓乘雅,即体例上分核、参、衍、断四项,四数为乘,诠释为雅。因书稿遭兵燹而亡伕,复凭追忆重写核、参两邵分,为原稿之半,故书名《本草乘雅半偈》。
评分
☆☆☆☆☆
学中医必须认真看此书!
评分
☆☆☆☆☆
书质量很好,给全五分好评,速度很快,就是一本一本评价太麻烦!
评分
☆☆☆☆☆
和上一个一样,挺好的一本书,印刷和包装都不错,质量棒棒哒。
评分
☆☆☆☆☆
论病精当。凡遇见的病。靡不详谈。
评分
☆☆☆☆☆
一直在京东买书,正版图书,质量好,速度快,京东自营值得信赖!
评分
☆☆☆☆☆
和上一个一样,挺好的一本书,印刷和包装都不错,质量棒棒哒。
评分
☆☆☆☆☆
这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祖国的医学非常伟大,把这本书编起来的人也非常伟大,几乎把所有有关,幼儿中医的内容都囊括进去,花了很大力气,而且这个人在这本书还没编完就去世了,是我们传统医学的一个瑰宝,好好学习不辜负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