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技術發展報告

2014高技術發展報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中國科學院 編
圖書標籤:
  • 科技發展
  • 高技術
  • 報告
  • 2014
  • 科技政策
  • 創新
  • 産業
  • 經濟
  • 科技趨勢
  • 未來科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3983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42631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科學院科學與社會係列報告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2014高技術發展報告》是中國科學院麵嚮公眾、麵嚮決策人員的係列年度報告——《高技術發展報告》的第十五本。《2014高技術發展報告》在綜述2013年高技術發展動態的同時,以材料技術和能源技術為主題,著重介紹瞭材料技術和能源技術開發新進展、材料技術和能源技術産業化情況與方嚮、高技術産業國際競爭力與創新能力、高技術與社會等人們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提齣瞭若乾促進我國技術及高技術産業發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議。    本報告有助於社會公眾瞭解高技術,特彆是材料技術和能源技術發展及産業化的動態與思路。《2014高技術發展報告》可供各級領導乾部、有關決策部門和社會公眾參考。

目錄

目錄

創新,讓更多人成就夢想(代序)白春禮(i)
前言(v)
第一章2013年高技術發展綜述(1)
第二章材料技術新進展(41)
2.1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新進展(42)
2.2新型陶瓷材料技術新進展(49)
2.3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新進展(56)
2.4先進復閤材料技術新進展(64)
2.5納米材料技術新進展(72)
2.6材料設計技術新進展(80)
2.7銻化物基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的新進展(89)
第三章能源技術新進展(99)
3.1潔淨煤技術新進展(100)
3.2先進核裂變能源技術新進展(108)
3.3先進磁約束核聚變能源技術新進展(115)
3.4太陽能技術新進展(121)
3.5頁岩氣勘探開發技術新進展(130)
3.6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新進展(136)
3.7風能技術新進展(143)
3.8生物能源技術新進展(151)
3.9氫燃料電池技術新進展(159)
3.10多能互補利用技術新進展(165)
3.11儲能技術新進展(171)
3.12智能電網技術新進展肖立業(180)
3.13新能源汽車技術新進展(186)
第四章材料和能源技術産業化(195)
4.1半導體矽材料産業化新進展張果虎郭希肖清華(196)
4.2稀土永磁材料産業化新進展(203)
4.3高性能碳縴維産業化新進展(211)
4.4廢舊稀貴金屬循環利用技術産業化新進展(216)
4.5煤炭間接液化産業化新進展(222)
4.6煤製烯烴技術産業化進展(229)
4.7第三代核電技術産業化新進展(237)
4.8特高壓輸電技術産業化新進展(246)
4.9先進儲能電池産業化新進展(251)
4.10IGCC聯産技術研發及産業化新進展(260)
2014高技術發展報告目錄第五章高技術産業國際競爭力與創新能力評價(267)
5.1中國高技術産業國際競爭力評價(268)
5.2中國高技術産業創新能力評價(293)
第六章高技術與社會(311)
6.1納米技術的倫理問題及其應對(312)
6.2閤成生物學發展中的話語分析——基於創新、風險和管控的維度(320)
6.3乾細胞應用的倫理爭議(328)
6.4大數據的倫理挑戰與應對(335)
6.5治理視角下的互聯網規範(344)
第七章專傢論壇(353)
7.1深化科技和創新管理體製改革的若乾建議(354)
7.2擴大我國科技對外開放閤作的戰略思考(361)
7.3優化財政科技經費配置的若乾關鍵問題思考(367)
7.4發展製造科學的若乾問題思考(374)
7.5我國頁岩氣開發的風險分析與策略建議(380)
7.6推動企業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的若乾建議(386)

精彩書摘

014高技術發展報告第一章2013年高技術發展綜述2013年高技術發展綜述
任中保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2013年,世界經濟繼續低速增長,主要國傢紛紛調整科技和創新戰略投資方嚮,集中有限資源,聚焦石墨烯、人腦研究、超級計算、移動通信、航天器製造、三維(3D)打印等重點高技術領域,開展科技攻關。迴顧2013年世界與中國高技術發展成就,量子通信、超級計算機、高速寬帶網絡、醫療器械、人造器官、乾細胞治療、慢性病藥物、石墨烯應用、月球探測、飛船與火箭、先進機器人、3D打印等高技術領域成果卓著,全球高技術發展呈現齣生機盎然的景象。
一、信 息 技 術
2013年,信息技術繼續朝著更快、更智能、更泛在的方嚮發展。高速光縴網絡和高速無綫網絡建設為信息應用業務發展開闢瞭更加廣闊的空間,第四代移動通信(4G)技術走嚮規模化應用,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開發取得突破;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不斷刷新紀錄,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開發熱情不減;新的信息儲存技術不斷提高信息儲存量和儲存時間;多項3D顯示技術突破加快瞭人類進入裸視3D時代的步伐;“愛德華·斯諾登事件”再次引發全球對信息安全的關注,信息安全技術研發再次成為研究熱點;人工智能技術層齣不窮,使人類利用信息更加便捷和智能。
1�蓖�絡與通信
2013年1月,美國實現人類首次利用激光在星際傳輸圖像數據。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進行激光通信試驗,首先對名畫《濛娜麗莎的微笑》進行數字編碼,將其分解為152像素×200像素;然後將其都變為激光脈衝,傳輸給近24萬英裏(約38萬公裏)外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每秒數據傳輸速率約為300比特(bit);“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接收到激光脈衝後重建圖像,並通過傳統的無綫電係統將圖像傳迴地球。
2013年2月,全球首條單波道400Gbps光縴鏈路投入運營。該網絡由阿爾卡特朗訊公司和法國電信Orange公司聯閤建設,在巴黎和裏昂之間布局建設可提供4倍於現有最高帶寬容量的網絡,通過44個波道可傳輸高達17��6Tbps的網絡流量。該網絡是對現有網絡基礎設施的升級,既有助於企業客戶開發多媒體、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業務,又有助於運營商降低能耗和網絡運營維護成本。
2013年5月,韓國三星公司宣布突破5G技術。目前,韓國是全球移動通信網絡最發達的國傢之一,4G用戶數量

前言/序言


2014年全球科技前沿洞察與産業趨勢分析 內容提要: 本書聚焦於2014年前後全球範圍內最具顛覆性和影響力的技術創新浪潮,深入剖析瞭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製造等關鍵領域的最新進展、核心驅動力以及對未來社會經濟格局的潛在重塑。全書結構嚴謹,數據詳實,旨在為政策製定者、行業領軍者及科技研究人員提供一份全麵、深入的戰略參考報告。 第一章:信息技術革命的縱深演進:從“互聯”到“智能” 1.1 移動互聯網的成熟與萬物互聯的黎明 2014年是移動智能設備滲透率達到臨界點的關鍵一年。本章詳細梳理瞭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的硬件迭代(如芯片製程的微縮、AMOLED屏幕的普及)及其對用戶行為的根本性改變。重點分析瞭4G LTE網絡的全球部署情況及其在提升數據傳輸速率、催生新商業模式中的作用。 生態係統競爭格局: 深入探討瞭以榖歌Android和蘋果iOS為主導的雙寡頭格局下的應用商店經濟學,以及新興市場本地化操作係統(如Firefox OS的早期嘗試)的生存空間分析。 邊緣計算的早期萌芽: 討論瞭雲計算中心能力嚮設備端延伸的趨勢,特彆是嵌入式係統在數據預處理方麵的能力增強,為後來的物聯網(IoT)奠定瞭基礎。 1.2 大數據分析:從概念熱潮到産業落地 本章詳述瞭大數據(Big Data)從一個抽象概念轉變為企業核心資産的過程。分析瞭Hadoop生態係統的成熟(MapReduce、HDFS的優化)以及NoSQL數據庫(如MongoDB、Cassandra)如何應對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的存儲與查詢挑戰。 數據治理與安全挑戰: 探討瞭數據隱私保護的早期法律框架討論,以及如何在海量數據采集和應用過程中確保數據質量(Volume, Velocity, Variety, Veracity)的實用方法論。 可視化與決策支持: 介紹瞭當時先進的數據可視化工具和技術,如何幫助企業將復雜數據轉化為可執行的商業智能(BI)。 1.3 人工智能的復蘇與深度學習的突破 2012年AlexNet在ImageNet競賽中的曆史性勝利,標誌著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開始全麵復蘇。本章詳細介紹瞭捲積神經網絡(CNN)在圖像識彆領域的突破,以及循環神經網絡(RNN)在自然語言處理(NLP)早期應用中的潛力。 算力瓶頸與GPU的崛起: 分析瞭深度學習對計算資源提齣的極端要求,以及英偉達等公司如何通過優化GPU架構以適應大規模並行計算的需求,成為AI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機器學習方法的演進: 對比瞭支持嚮量機(SVM)、隨機森林等傳統機器學習方法與深度學習方法的適用場景與性能差異。 第二章: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的跨界融閤 2.1 基因組學:從測序成本到臨床應用 本章聚焦於下一代測序技術(NGS)的成本持續下降,以及其在基礎研究和精準醫療領域的應用擴展。 全基因組測序(WGS)的普及化: 報告瞭當時市場上主流的NGS平颱技術特點(如Illumina的邊閤成邊測序技術),以及科研機構利用大規模基因數據進行疾病關聯研究的案例。 生物信息學的關鍵地位: 強調瞭處理和解讀海量基因組數據所需的先進生物信息學算法和計算平颱的重要性。 2.2 蛋白質結構與藥物研發的加速 討論瞭結構生物學領域的新進展,特彆是非晶冷凍電鏡(Cryo-EM)技術的初步成熟,開始對X射綫晶體學構成有力補充,極大地加速瞭復雜蛋白質結構解析的效率。 靶嚮治療的興起: 分析瞭針對特定分子靶點的單剋隆抗體和新型小分子抑製劑在癌癥治療領域的早期臨床試驗結果。 第三章:新材料與高端製造的範式轉換 3.1 增材製造(3D打印)的工業化應用 2014年前後,3D打印技術正從原型製作階段邁嚮小批量、定製化零部件生産。本章詳細分析瞭金屬打印(如SLM、EBM)和高精度聚閤物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和醫療器械行業的試點應用。 供應鏈的重塑潛力: 探討瞭分布式製造和按需生産模式對傳統供應鏈的顛覆性影響。 3.2 先進能源存儲技術的突破 鋰離子電池技術在2014年達到瞭一個新的性能平衡點,但其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仍是瓶頸。本章分析瞭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等下一代儲能技術的研究進展,以及超級電容器在快速充放電應用中的地位。 電動汽車産業的蓄力: 報告瞭全球主要車企在電池技術研發和電動平颱戰略布局上的早期動作。 3.3 半導體製造的極限挑戰 聚焦於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節點嚮14/16納米邁進所遇到的物理和經濟挑戰。討論瞭浸入式光刻技術的精細化控製以及新一代晶體管結構(如FinFET)在提升性能和降低功耗方麵的關鍵作用。 第四章:全球科技創新生態與政策環境 4.1 創新資本的流嚮與風險投資熱點 本章通過對全球風險投資(VC)數據的分析,描繪瞭2014年科技投資的地理分布和行業熱點。特彆指齣互聯網金融(FinTech)的早期爆發,以及對“SaaS”(軟件即服務)商業模式的持續追捧。 4.2 關鍵領域的國際閤作與競爭格局 分析瞭主要經濟體在關鍵技術領域(如量子計算、超導技術)的戰略投資方嚮,以及知識産權保護和技術標準製定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重要性。 結論:麵嚮2020年的技術驅動力 報告最後總結道,2014年是多項關鍵技術匯聚並形成指數增長勢能的起點。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與先進製造的深度融閤,正在催生一個以數據為核心驅動力的新經濟形態,這對社會結構、就業模式和全球治理提齣瞭全新的要求。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種充滿科技感的藍色和銀色交織,似乎預示著即將展開一場關於未來技術的探索之旅。拿到手後,沉甸甸的質感也讓人感覺內容十分紮實。我一直對高技術領域的發展充滿好奇,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它們的發展速度之快、影響之深遠,常常讓我感到目不暇接。然而,要真正理解這些技術是如何演進的,它們背後蘊含的原理是什麼,以及它們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卻需要係統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讀。

評分

這本書的氣質非常沉穩,正如它的書名所透露齣的那樣,它似乎是一種對過去一年高技術發展進行的迴顧與總結。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種宏觀的視角,幫助我把握住那些在紛繁復雜的技術浪潮中真正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事件和突破。比如,人工智能在這一年裏究竟取得瞭哪些關鍵性的進展?量子計算離實際應用還有多遠?基因編輯技術在倫理和應用層麵又有哪些新的討論?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瞭解的問題,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技術的迷霧,看到清晰的脈絡。

評分

我對這類報告類書籍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為它們往往能夠提供一種係統性的、前瞻性的視角。我一直覺得,瞭解高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滿足個人的好奇心,更是為瞭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及預判未來的方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我梳理齣過去一年裏,哪些技術領域獲得瞭爆發式的發展,哪些領域又呈現齣穩步前進的態勢。我特彆關注那些能夠對産業格局産生深遠影響的技術,以及那些可能帶來顛覆性創新的技術,這本書是否能為我揭示這些關鍵信息?

評分

翻開書頁,一股知識的厚重感撲麵而來。我不太關心那些過於具體的技術參數和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我更希望能夠瞭解的是,這些高技術的發展,是如何與我們的社會、經濟、乃至生活方式産生聯係的。例如,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對於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究竟起到瞭多大的作用?信息安全領域又麵臨著哪些新的挑戰,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技術本身,更能觸及技術背後的社會影響和未來趨勢,讓我在閱讀中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思考。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十分精美,這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名對科技前沿略有關注的讀者,我總覺得每一年都會有那麼一些關鍵性的技術突破,它們就像是播撒在未來的種子,悄然改變著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精準地捕捉到這些“種子”,並且詳細地闡釋它們是如何萌芽、生長,以及它們可能開齣的花朵。比如,在航空航天領域,有沒有新的發現或進展?生物醫藥領域,又有哪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可能改變人類的健康前景?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驚喜。

評分

很不錯的前沿知識介紹,適閤科技人員開闊眼界!

評分

相當不錯!!!!!!!

評分

印刷質量也不錯!

評分

很不錯的前沿知識介紹,適閤科技人員開闊眼界!

評分

非常好的書,值得認真學習!

評分

不錯 不錯不錯 不錯不錯 不錯

評分

物流及時,內容一如既往地好,值得購買,隻是書背有些磨損,不過不影響看。

評分

印刷質量也不錯!

評分

不錯 不錯不錯 不錯不錯 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