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国聚合物共混改性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以前,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共混改性品种的开发方面都很欠缺,甚至在高等学校有关专业教材上均未有其一席之地,广大工程界对聚合物共混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为了促进国内在此领域发展,我们在70年代末着手,1981年完成了《聚合成物共混改性原理及工艺》一书的编著,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聚合物共混改性》1984年出版问世以来,受到国内高分子学术界、教育界和工程界的普遍关注和鼓励,并荣幸地被广泛选作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研究业研究生、本科生的选修界课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塑料工程界则以《聚合物共混改性》为基础举办各种层次的专题学习班和讲座。
十余年过去了,国内外在聚合物共混科学与工程实际领域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共混”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和工程的“热点”。如果说,凡与高分子学科有关的研究单位、高(中)等专业院校有生产企业已经没有任务单位不涉足“共混”,恐怕一点不为夸张。正是如此,为了反映国内外有关聚合物共混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的最新成就,我们在去年开始着手对《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及工艺》一书进行增补和修改,并改名为“聚合物共混改性”。该书虽保持了“原书”的结构框架,但内容上有了巨大的变化。
有关聚合物混改性的国内外科技文献浩如烟海,涉及范围广,内容极为丰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基本概念
1.2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发展概况
1.3 聚合物共混方法及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章 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
2.1 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特点
2.1.1 二元体系的稳定条件
2.1.2 聚合物一聚合物二元体系相图
2.1.3 增容作用及增容方法
2.2 聚合物作用及增容方法
2.2.1 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理论的理状
2.2.2 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判据
2.3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机理
2.3.1 单相连续结构
2.3.2 旋节分离(SD)
2.3.3 含结晶性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分离
2.4 研究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方法
2.4.1 玻璃化转变法
2.4.2 其他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3.1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
3.1.1 单相连续结构
3.1.2 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
3.1.3 相互贯穿的两相连续形态结构
3.1.4 含结晶聚合物的共混物的形态特征
3.2 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
3.2.1 界面层的形成
3.2.2 界面层厚度
3.2.3 两相之间的粘合
3.2.4 界面层的性质
3.3 相容性对形态结构的影响
3.4 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对形态结构的影响
3.4.1 制备方法的影响
3.4.2 流动参数的影响
3.5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测定方法
3.5.1 概述
3.5.2 光学显微镜法
3.5.3 电子显微镜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4.1 聚合物共混物与其纯组分性能之间的一般关系
4.1.1 均相共混物
4.1.2 单相连续的复相共混物
4.1.3 两相连续的复相共混物
4.2 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及力学松弛性能
4.2.1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和力学松弛性能
4.2.2 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
4.2.3 聚合物共混物的弹性模量力学松弛特性
4.3 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强度
4.3.1 聚合物的形变
4.3.2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变
4.3.3 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强度
4.4 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
4.4.1 增韧机理
4.4.2 影响橡胶增韧塑料冲击强度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5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其他性能
5.1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流变物性
5.1.1 模型
5.1.2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分散状态
5.1.3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粘度
5.1.4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流动中的弹性效应
5.2 聚合物共混物的透气性和可治性
5.2.1 聚合物的透气性和可渗性
5.2.2 聚合物共混物的透气性
5.2.3 聚合物共混物的可渗性
……
第6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及相关设备
第7章 增溶剂及其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应用
第8章 聚炳烃(聚乙烯、聚丙烯)的共混改性
第9章 聚氯乙烯的共混改性
第10章 聚苯乙烯系列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第11章 聚酰胺的共混改性
第12章 聚酯树脂的共混改性
第13章 环氧树脂的共混改性
第14章 其他重要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第15章 新型聚合物共混物——互穿网络聚合物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聚合物共混改性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