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係研究》運用瞭文獻對讀研究法、比較研究法、曆史研究法、數字收集法和排除法等研究方法,使研究取得創新性進展,對明正德年間迄今五百年來閩北政和方言音係的演變軌跡作齣係統分析和概括,總結齣規律性認識。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係研究》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和清光緒本《六音字典》的音係性質問題,運用新的研究方法來考證明正德年問、清光緒年間以及現代政和方言音係漸進變移的過程,這是閩方言史最具挑戰性和前沿性的課題。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福建閩北地區的曆史概況
第二節 福建閩北地區的地理概況
第三節 福建閩北地區的方言概況
上編 明本《六音字典》研究
第一章 明本《六音字典》作者、成書時間及其音係性質
第一節 明本《六音字典》作者及其成書時間
第二節 明本《六音字典》聲母係統及其擬音
第三節 明本《六音字典》韻母係統及其擬音
第四節 明本《六音字典》聲調係統及其討論
第五節 結論
第二章 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來源考
第一節 “立”母考
第二節 “比”母考
第三節 “求”母考
第四節 “氣”母考
第五節 “中”母考
第六節 “片”母考
第七節 “土”母考
第八節 “全”母考
第九節 “人”母考
第十節 “生”母考
第十一節 “又”母考
第十二節 “名”母考
第十三節 “言”母考
第十四節 “齣”母考
第十五節 “嚮”母考
第十六節 結論
第三章 《廣韻》聲母與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對應的曆史層次
第一節 中古唇音與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對應研究
第二節 中古舌音與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對應研究
第三節 中古牙音與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對應研究
第四節 中古齒音與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對應研究
第五節 中古喉音與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對應研究
第六節 中古半舌半齒音與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對應研究
第七節 結論
第四章 明本《六音字典》陽聲韻的曆史層次研究
第一節 《六音字典》陽聲韻字與《廣韻》陽聲韻字對應比較研究
第二節 《廣韻》陰聲韻字在《六音字典》裹讀作陽聲韻字
第三節 《廣韻》入聲韻字在《六音字典》裹讀作陽聲韻字
第四節 結論
第五章 明本《六音字典》入聲韻的曆史層次研究
第一節 《六音字典》入聲韻字與《廣韻》人聲韻字對應比較研究
第二節 《廣韻》陰聲韻字在《六音字典》裹讀作入聲韻字
第三節 《廣韻》陽聲韻字在《六音字典》裹讀作入聲韻字
……
中編 清本《六音字典》(殘捲本)研究
下編 明清韻書《六音字典》二種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整理稿)
叁拾肆字母
十五音、六音
前言/序言
福建方言極為復雜,閩北方言更甚,且研究成果不多。該項成果發掘瞭明清時期兩種閩北政和方言字典,即明正德本《六音字典》(1515)和清光緒本(1894)《六音字典》,前者反映的是五百年前閩北政和方言音係,後者反映的則是一百多年前政和方言音係。正德本《六音字典》比清閩北建甌韻書《建州八音字義便覽》(1795)早280年,比明末清初的《戚參軍八音字義便覽》(約16世紀60年代)還早40年左右,可謂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福建方言韻書。成果通過曆史比較研究,深入探索五百年來福建閩北政和方言語音的演變史。其可貴之處就在於新材料的發掘與研究,提齣瞭新的理論觀點,取得突破性進展,填補閩北方音史研究的空白。
該成果運用瞭文獻對讀研究法、比較研究法、曆史研究法、數字收集法和排除法等研究方法,使研究取得創新性進展,對明正德年間迄今五百年來閩北政和方言音係的演變軌跡作齣係統分析和概括,總結齣規律性認識。
該成果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和清光緒本《六音字典》的音係性質問題,運用新的研究方法來考證明正德年問、清光緒年間以及現代政和方言音係漸進變移的過程,這是閩方言史最具挑戰性和前沿性的課題。
總之,本人認為,該成果能很好地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語言學理論來研究明清兩種方言文獻,提齣新的重要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取得突破性和創新性成果;闡述的理論前提科學,研究思路係統縝密,概念明確,邏輯嚴密;體例規範,引用有序。該成果研究十分復雜,數據的搜集與處理難度頗大;該項成果對解決閩方言史研究的最新手段與理論探討問題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本人鄭重推薦書稿《新發現明清時期兩種福建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係研究》人選“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並希望早日齣版。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係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