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6
1942年,《华盛顿的起床号》获得了普利策奖,作者玛格丽特·利奇是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曾两度获得该奖项。本书主要描述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经历。“起床号”,一方面标志着华盛顿作为一个国家首都的意识觉醒;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它从奴役到自由的觉醒。玛格丽特以传神之笔再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内战史,点活了这出历史大戏中所有的主次人物,既有新闻性的严谨还原,又充满真实的感染力量。它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
玛格丽特·利奇(Margaret Leech,1893~1974),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曾两度赢得普利策历史奖。利奇出生于纽约州,1915年毕业于瓦萨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便开始她的写作生涯。她创作的《华盛顿的起床号》获1942年的普利策奖,《麦金利时代》(In the Days of McKinley)获1960年的普利策奖,并获班克罗夫特奖。
秦传安,当代资深翻译。浔阳人也,居北京,以译书谋稻粱,托刘伶为知己,攀陶令作老乡。翻译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常销书《心灵与呐喊》、《华盛顿的起床号(1860-1865),中央编译出版社《美国人的历史》三卷本、《艺术的性格》、《体罚的历史》、《婚姻简史》等为数不多的精品翻译著作。译者广览群书,了解中国史,美国史,世界史,欧洲史,熟悉财经,音乐,绘画,艺术,美学,历史,心理等知识,是当下为数不多能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做翻译的觉者。
一、1861年,国会大厦的新穹顶尚未完工,它敞开的屋顶向天空洞开。而在1865年,当联邦接近胜利的时候,穹顶也接近完成。到战争结束时,穹顶已经安装到位,高踞其上的,是代表胜利的武装自由女神像,她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她的剑已经入鞘。二、当蓝衣军团浩浩荡荡走过宾夕法尼亚大道的时候,上帝再一次闪烁光芒。15万老兵向前行进,即便是毫无想象力的人也看到了一支更为庞大的队伍经过,那是联邦的烈士所组成的影子大军,他们将近50万人,仿佛排列在破烂不堪的战旗后面。检阅台上,似乎有一个模糊不清的身影站了起来,那就是林肯,他面容和善地俯视着联邦军凯旋的盛况。
……
华盛顿的起床号(1860-1865)(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华盛顿的起床号(1860-1865)(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简装的印刷质量还可以,内容也好,不错。
评分评分
虽然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但相对于我的购买预期还是有点小心的不甘心。本书是那种从一个侧面反映大历史的作品,由于与那段历史、人物有点距离,也缺乏一些应有的历史背景的了解,所以并不是能有共鸣。可能是我的问题吧。当然书还是可以一读的。
评分还没看,凑单买的书,内容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评分她写麦克莱伦的自命不凡,拥有拿破仑式的出场:“对于一群强烈需要英雄的人来说,他刚好就是一个英雄。”高调的呼声以后,波托马克军团却长期无所作为,华盛顿居民嘲笑每天早晨用电报发往全国的公告:波托马克河畔太平无事。玛格丽特又讥诮总结,“打从这位年轻的拿破仑走出西部以来,将近八个月过去了,他的头上只有几次小小的胜利的桂冠。他还没有打过一仗。”
评分封皮有很大一块污渍,非常不爽
评分华盛顿的起床号(1860-1865)(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评分1942年,《华盛顿的起床号》获得了普利策奖,作者玛格丽特·利奇是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曾两度获得该奖项。本书主要描述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经历。“起床号”,一方面标志着华盛顿作为一个国家首都的意识觉醒;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它从奴役到自由的觉醒。玛格丽特以传神之笔再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内战史,点活了这出历史大戏中所有的主次人物,既有新闻性的严谨还原,又充满真实的感染力量。它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
评分几本书合起来一起买真的好便宜呀,还是使用优惠券合算。书本身很好。感谢!
华盛顿的起床号(1860-1865)(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