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夏誌清 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長江文藝齣版公司
ISBN:9787535447302
版次:1
商品編碼:11491883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頁數:368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張愛玲的「信物」╳夏誌清的「按語」,探尋張愛玲私密的心靈角落。

文學史上難得的一場相知相惜。坦坦白白,魚雁往返,一筆一劃,一字一句,張愛玲與夏誌清以三十餘年的往復書簡,告訴我們,如何思辯、如何質疑、如何哀傷、如何勸慰、如何任性脆弱、如何柴米油鹽……織造齣一幅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獨特景色。試著辨識字裏行間的跡證與緻密的人情紋路,然後,我們終有一天,總算懂得人間的真實。

相關海報:

內容簡介

  

  關於作者:
  夏誌清,美國耶魯大學英文係博士。他是學界傳奇,我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就來自於夏誌清。沒有夏誌清的評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便少瞭張愛玲、瀋從文、錢鍾書這三個閃亮的名字; 也正由於夏誌清的極力推崇,讓張愛玲、錢鍾書、瀋從文等作傢登上世界文學舞颱。
  夏誌清與張愛玲的關係:
  夏誌清對張愛玲有“知遇之恩”;張愛玲曾說過,夏誌清是他信任的人。沒有夏的登高一呼,張愛玲神話不會有如此精彩的開始。由這個觀點來閱讀張、夏兩人的通信,纔更讓我們覺得彌足珍貴。張愛玲一九七零年代以後逐漸斷絕外界聯絡,張過世之後,與她曾有來往者紛紛披露所持的信件,仿佛片言隻字都散發齣特殊榮寵。但比起夏先生所收到的上百封信件,無疑都是小巫見大巫瞭。信中張愛玲將自己晚年涼薄的一麵真情吐露給夏誌清,坦率,真實。我們都知道張愛玲的蒼涼,但隻有夏誌清懂得,我們不知曉張愛玲涼薄的一麵,但隻有夏誌清能理解。
  信中夏誌清交代:“張愛玲晚年精神齣現幻想癥,認為美洲跳蚤到處跟著她,她不斷搬傢。根本沒有傢具,拖著一大堆紙袋不斷四處搬傢,把自己翻瞭十幾年的英譯《海上花》手稿搞丟,把賴雅的信和我給她的信也弄丟瞭。死時傢徒四壁,屋裏連一張寫字颱也沒有,隻有一個舊床墊,她太苦瞭!”
  關於內容:
  一場相知相惜的癲風傳奇,一部的文學典藏。
  首先:這本書是張愛玲留給世人的最後的文字記錄,是她晚年信件的首次曝光,所以非常有收藏並紀念價值。
  其次:這也是夏誌清教授最後的一本書,寫完這本書,夏老就離開瞭我們。他與張愛玲信箋往來上百封,其中包括:張愛玲早期投稿屢受挫敗,作品被齣版社不認可,在美國生活為什麼那麼窮?窘迫的情況下她的生活資金來源是什麼?感情生活的惆悵與無奈以及她晚年被蟲咬搬傢無數次,精神上齣現瞭幻想癥等。展現一個世人未曾看到,並真正而長久地注視張愛玲謎樣的人生,讓痛苦與喜悅所包覆的真相,從一筆一畫寫齣來的信件中浮現。
  最後:這是迄今公之於世的張愛玲信件的集大成者,收錄完整的張愛玲書信手稿,瞭解張愛玲文學世界及生活側影的一手資料。探尋張愛玲私密的心靈角落。

作者簡介

  夏誌清(1921-2013),國耶魯大學英文係博士。曾任教美國密歇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校。2006年7月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夏誌清學貫中西,中英文著作皆極具分量,且影響深遠。著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等學術名作,文學評論集《愛情.社會.小說》《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等。

目錄

華盛頓1963~1966年

第一~十九封

俄亥俄州牛津1966~1973年

第二十~三十封

曼哈頓1967年

第三十一~三十二封

麻州康橋1967~1969年

第三十三~三十七封

第H1封信

第三十八~四十三封

加州柏剋萊1969~1972年

第四十四~五十八封

洛杉磯1972~1994年

第五十九~一○七封

第H2~H6封

第一○八封

第H7封

第一○九封

第H8封

第一一○~一一二封

第H9封

第113封

第H10封

第114~115封

第H11~H12封

第一一六封

第H13~H14封

第117封

第H15~H16封

第118封

第H17封

代 跋  「信」的倫理學

精彩書摘

  誌清:
  近來可好?我這些時都沒寫信來,因為一直在忙著改這小說,上星期總算寄齣,大概日內該收到瞭。寄齣後又發現些錯誤,這裏附上兩頁,代替原來的第53、54頁。至於為什麼需要大改特改,我想一個原因是一九四九年曾改編電影,留下些電影劇本的成分未經消化。英文本是在紐英倫鄉間寫的,與從前的環境距離太遠,影響很壞,不像在大城市裏蹲在傢裏,住在哪裏也沒多大分彆。你說也許應當先在雜誌上發錶,恐怕風格相近的雜誌難找。《星期六晚報》的小說似乎不是公式化就是名作傢的。《Esquire》新文藝腔極重,小型雜誌也是文藝氣氛較明顯。以前的代理人沒試過雜誌,大齣版公司全都試過,Random House是Hiram Haydn看過。我覺得在這階段或者還是先給你認識的批評傢與編輯看看,不過當然等你看過之後再看著辦,也不必隨時告訴我。事實是在改寫中,因為要給你過目,你是曾經賞識《金鎖記》的,已經給瞭我一點insight,看齣許多毛病,使我非常感激。我喜歡收到信,自己卻寫慣一兩行的明信片,恐怕令兄不會高興跟我通信,但是我希望你們倆不論有什麼作品都寄一份給我看看。我對翻譯很有興趣,預備在Joint Publications Research Service領點政治性的東西來譯,但是他們根據學位給錢,而我連大學都沒讀完。有個Joint Committee on Contemporary China,貴校的Prof. Doak Barnett & Prof. C. Martin Wilbur都在裏麵,不知道他們找人翻譯是不是也分等級?得便能不能替我打聽打聽?這是不急之務,請不要特為抽空給我寫信。我月底搬傢,地址是:
  1315 C Street SE, Apt. 22
  電話仍是547-1552。祝
  安好,前一嚮Harlem齣事我擔心是不是離你們這裏很近。
  愛玲
  一九六三年九月廿五日
  【按語】
  第一封信是張明片,寄我哥大校址。一九六五年六月開始,所有她的信件纔改寄我的公寓地址。明片寄自Apt. 207, 105 6th St., S.E., Washington, D.C.。一九六二年三月張愛玲從香港迴來,即搬進她丈夫賴雅(Ferdinand Reyher),同年正月即已找到的這個公寓。第二封信上說,她將於一九六三年九月底搬進同城 Apt. 22, 1315 C St, S.E.。一九六七年張愛玲搬居麻州康橋後,曾寄我一份三頁的履曆錶。上麵寫到她於同年十一月纔搬齣第六街那個公寓而遷入Apt. 22, 1335 13th St, S.E.。細查這兩個喬遷後的住址,隻有公寓號碼是一樣的。不齣兩三年,張愛玲竟把華府舊居的街道也記錯,實在不易置信。十一月搬傢之說想也是誤記。
  張愛玲在第六街那個公寓住瞭將近兩年,五月十九日那張明片一九六二年寄齣也並非不可能。但明片上提到的那篇改稿也即是第二封信上她謂已寄給我審閱的那部英文小說稿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此稿脫胎於《金鎖記》,原題Pink Tears(粉淚),一九五六年她居留麥道偉文藝營(MacDowell Colony)期間,即在專心寫作這部小型的長篇小說瞭。一九五七年初,《粉淚》可能已經完稿,但根據司馬新的記載,齣版她第一本英文小說《秧歌》的Scribner公司,卻“不準備選用她的第二部小說,即《粉淚》。這個消息對她當然是個不小的打擊。”(《張賴》頁一一五)因之有好多年她把《粉淚》拋在一旁,從事其他的編譯寫作計劃。香港迴來後,她決定把《粉淚》改寫成《北地胭脂》,一九六七年終於由倫敦Cassell書局齣版。
  大傢都知道,《北地胭脂》的中文本即是《怨女》。愛玲自己分析《粉淚》失敗,一因“英文本是在紐英倫鄉間寫的,與從前的環境距離太遠,影響很壞”。二是因為一九四九年愛玲曾把《金鎖記》改編電影,片雖未拍成,“留下些電影劇本的成分未經消化”。要好好研究《金鎖記》轉成《怨女》的經過,那部電影劇本假如還能找到,應該受到我們的重視。
  愛玲要我把《北地胭脂》稿找幾個“批評傢與編輯看看”。除瞭哥大幾位教授外,紐約的名批評傢和編輯我實在一個也不認識。後來愛玲信上指名要我找同係教授Donald Keene,隻好硬瞭頭皮請他把書稿加以審閱,但他的反應並不太好。早在五、六○年代,美國學人間譯介古今日本文學的,Keene即已推為第一功臣。他居然看瞭《北地胭脂》稿,也算是我天大的麵子。Keene二○一二入日籍,定居日本。
  賴雅身體越來越壞,每月隻領到社會福利金五十二元,連付房租都不夠。愛玲在改寫小說期間,電影劇本也不寫瞭,隻好靠翻譯工作來維持生活。為此她在信上問及Doak Barnett, C. Martin Wilbur這兩位哥大教授。後者中文名字叫韋慕庭,一直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保持瞭友善的關係,一九九七年去世。Barnett耶魯大學畢業,一九四七年取得該校國際關係碩士,一九六九年即離開哥大,到華府著名的研究機構Brookings Institution去工作。一九九九年因肺癌去世。
  第五封
  十月十六日








前言/序言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夏誌清
  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在電話上聽到張愛玲去世的消息後,不齣兩三天即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趕寫瞭一篇文章《超人纔華,絕世淒涼:悼張愛玲》,主要參考數據即是一九七○年以來她所寄我的信件,現成放在我書房的公文櫃內,抽閱很方便。但張愛玲至遲在一九六一年三月收到我寄她的英文初版《中國現代小說史》後,即該同我通信瞭。某一天我查看原先專存先父、先兄傢信的四隻長盒,無意中發現其中一隻早已改放瞭幾個文學界重要朋友的信件,張愛玲大部分六○年代的信件也在內,可惜沒有一九六三年以前的信,可能因搬傢被我丟棄。
  我自一九六二年六月,從匹茲堡遷居紐約以來,雖搬瞭兩次傢,一次從六樓搬到二樓,另一次從一一五街搬到一一三街,所有的書信文件都未遺失。一九六三年以來張愛玲所有給我的信件都可以按年月有係統地排列起來瞭。愛玲來信大部分找到之後,我當然也想起瞭三十多年來我自己給她更多的信。她經常在信上抱怨搬傢遺失東西之苦,因之初在《對照記》上看到瞭“三搬當一燒”這句名言,我對自己的信件究竟保存瞭幾封更不敢樂觀。但人已不在,連我給她的信也覺得很珍貴,於是一九九六年鞦我給瞭宋淇夫人鄺文美一封信,問候二位的健康,順便也問及愛玲遺物裏有無我信劄之事。文美嫂體弱,不寫迴信自在我意料之中。十二月四日我先後從蔡思果、高剋毅二兄那裏聽到瞭悌芬兄去世的消息,除瞭在年卡上嚮文美嫂緻唁以外,更不敢去驚動她。但隔不久我即收到《聯閤文學》總編初安民先生約稿的信,無論如何要在三月份這期書信專號上見到張愛玲給我的信。我想假如《聯文》讀者看到的,不隻是愛玲的書信,而是我同她的信劄來往(correspondence),豈不是更有價值,讀起來也更有味道?因此在文美嫂最哀痛忙碌的期間,我不得不再去信麻煩她,並托剋毅兄在電話上為我說項。終於在正月三十日星期四下午我收到瞭文美嫂的航空快信和我的舊信十六封。星期五下午她還來電話問我有無收到瞭信件。星期六又收到瞭她一封“扶病作覆”的航空快信。文美嫂如此赤心待我,無以為報,隻有好好寫篇悼念悌芬兄的文章給她看看,也留給世人作參考。遺憾的是,這篇悼文至今尚未寫齣,文美嫂亦已做古。
  在收到自己舊信之前,我已盡瞭一番努力,把所有愛玲寄給我的明信片、年卡和信劄,憑其日期先後排齣一個次序來。愛玲長圓形的字跡,個個端莊,認清不難。但她有個壞習慣,即在信末隻寫下某月某日而不記其年份。我自己也不好,多少年來書房裏隻有一座四隻抽屜的公文櫃,供保存信劄之用。但六○年代以後,朋友的信劄與年俱增而公文櫃容量不變,隻好把舊信從個彆檔案裏抽齣,放在大信封內,另作處置。同時我也隻好丟掉好多信封以便容納新信。這對寫明年月日的信件,沒有關係,但我把愛玲的信封丟瞭一小半,實在是自添麻煩。有好幾封信,要做瞭好幾種周密的考慮後,纔能決定其年份。有時難免齣錯,我曾把信件編號一○二誤作七十一先登在《聯文》第一六三期。在《聯文》第二一三期纔更正,故連載時此信登過兩次。
  張愛玲的信大半寫在洋蔥紙(onionpaper)上,隔瞭多少年,潔白如舊,摺縫的地方也不會破裂。有些信則寫在以紙漿(pulp)為主要成分的劣紙上,色澤早已轉黃,摺縫處黃色更深,且容易破裂。有大誌的讀者,最好從小養成用洋蔥紙或其他高級紙張寫信的習慣。說不定自己真會成瞭大名,連早年寫的信件也有可能流傳後世的。開始連載《張愛玲給我的信件》時,我隻有一○六封,後來又找到瞭十五封,連同以前少算的一封,該有一二二封。這是我在《聯文》第一五五期《張愛玲給我的信件(五)》的統計。南加大(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圖書館收藏張愛玲的手稿信件,由浦麗琳女士經手,我二○○五年將張愛玲的信,連同我的信十六封半,齣讓給南加大。當時隻覺得她的信應該由大學圖書館保存,沒有想到不能藉齣,供讀者觀賞。影印時,少瞭四封。我曾把信一○二算瞭兩次,把給莊信正的信誤作是給我的,其餘兩封,即不知去嚮瞭。一九六三~六九計四十六封;一九七○~七九計四十九封;一九八○~八九計十七封:一九九○~九四計六封,共一百一十八封。自八○年代起,她給我的信越來越少,一九八四年底到一九八八年四月竟三年無信。看瞭她一九八八年四月六日的信,纔知她這些年為搬傢,看牙齒,疲於奔命“剩下的時間,隻夠吃睡,纔有收信不拆看的荒唐行徑。”她身體每況愈下。重讀這些信令人心酸。
  張愛玲為瞭生活不得不做她不喜歡的事,教書,做研究非其所長。她不與人接觸,隻能寫她熟悉的事,她改寫《怨女》、《半生緣》都是說的老上海,揭露中國人的醜陋,不閤美國人的胃口,得不到齣版商的青睞。除瞭皇冠的稿費沒有固定的收入,耽誤瞭看好醫生,將皮膚癢當作跳蚤侵蝕,屢次搬傢,影響瞭她的創作力。真為她惋惜。這一百一十八封信按時間排列,按發信的地址分成六組:
  壹、華盛頓,一九六三年五月~六六年九月;
  貳、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六七年三月;
  叁、曼哈頓,一九六七年四月~六月;
  肆、麻州康橋,一九六七年六月~六九年六月;
  伍、加州柏剋萊,一九六九年七月~七二年十月;
  陸、洛杉磯,一九七二年十月~九四年五月。
  這一百一十八封信,包括明信片及聖誕卡。都是由上而下,由右至左直書。除瞭第三封信稱我為“夏先生”外皆稱我“誌清”,下款署名“愛玲”,偶爾用“E。”或“Eileen”。第一行,空一兩個字,行文不分段。
  張愛玲的信件原文照抄,措詞、筆誤,均不加改動。信末括號內的年份都是我所加的。通常在每封信後麵有我的按語,對信裏所載之事實及其背景做瞭些批注和說明,這些按語可短可長。當然有些信件是不須加按語的。最近我因感冒住院三天,為瞭趕時間,第一○三封以後的信,按語為王洞所加。我的半封信(H1)附在信三十七之後,宋淇夫人寄還我的十六封信,都是一九八五年以後寫的,也按日期編號,號碼前加以H,標明是我給張愛玲的信。自信一○七後,附在相關的來信後麵。我的信及寫在聖誕卡內最後的短信(H17),也是由上而下,由右至左直書,每段首行空一兩個字。其餘聖誕卡內的短箋,是由左至右,順著卡內英文賀詞橫寫。希望這些信有助於解讀張愛玲。對張愛玲旅美生活不太熟悉的讀者可參閱司馬新的《張愛玲與賴雅》(簡稱《張賴》,大地齣版社,一九九六)。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自一九九七年四月首次發錶,距今將近十六年。現終於編集成書。宋以朗賢侄慨允齣書。王德威撰文介紹此書,在此一並緻謝。內人王洞,在照顧我起居之餘,替我整理信件,校閱書稿,常常工作到深夜,對此書的完成,亦有貢獻。德威弟自謙,堅持將其大文做〔跋〕,該文更適閤做〔導讀〕,讀者不妨先看〔代跋〕《〔信〕的倫理學》。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伯樂和韆裏馬的對話,看他們之間的互動,無疑是瞭解他們兩位的最便捷途徑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張得生活不太幸福啊

評分

好書,還沒開封,但是正版。

評分

快遞越來越慢瞭,京東優勢慢慢喪失

評分

JD發貨快,活動也比較給力~

評分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愛玲~

評分

有書看,我就會覺得很快樂,什麼不開心都能忘掉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