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青少年;自然文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生态保护者 1,“徐仁修荒野游踪·写给大自然的情书”是徐仁修为关爱自然的人士所写的荒野故事书,是风靡华人世界的“自然文学”经典。在写作形式上,集自然探险、博物学、文学、生态摄影于一身,是诗与思的完美结合,科普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们关心的是与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息息相关的大问题: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时代,人如何与自然重归于好?如何在自然的怀抱里安顿身心?如何体味自然的奥妙与大美?如何借助自然的智慧来理解人、人性、人类文明的危机与缺陷、健康人类的生活方式?它们常常让我们想起梭罗、约翰·缪尔、约翰?巴勒斯、玛丽·奥斯汀等自然文学大师,但比他们的作品更有故事性,艺术形式更丰富,也更有中国味,因而更吸引人。
2,本系列中的七本书,本本有特色,绝不雷同!其中,《家在九芎林》是感动三代台湾人的“顽童历险记”,是中国白话文学史上最真挚动人的“荒野乡愁书”。这部引人入胜的自传体小说,不仅细腻深切地再现了中国人曾经有过的田园牧歌生活,而且还讴歌了“自然人生”的永恒意义(正所谓:“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因而是当之无愧的自然文学经典。
海报: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东方的顽童历险记”,是中国白话文学史上最真挚动人的“荒野乡愁书”。透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顽童历险故事,本书既逼真地呈现出了与台湾农家,乃至整个“乡土中国”相关联的诸多真实面影:大家庭、穷苦、做不完的农事、农家的淳朴节俭、迷信愚昧以及朴素宁静的生活情调等,更写出了扎根于大地上的、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自然态”人生。这种已然逝去的多彩人生足以让今天的少年中国人惊异莫名乃至羡慕不已,足以让年华老大的中国人不胜唏嘘和感伤,并在对过往生活样态的浓烈乡愁中自然而然地反思工业文明的明暗面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空洞匮乏。
作者简介
徐仁修,台湾著名生态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和音乐家。1946年生于新竹,在美丽的芎林乡村度过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童年生活,15岁开始野外游历。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八年农业专家的工作。此后,他抛弃世俗名利,深入台湾地区的高山深谷探险,并走向岛外探险旅行,足迹遍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老挝金三角地区,尼加拉瓜,美国西部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和中国大陆。徐仁修的作品文笔优美,富含对人文与土地的思考,配以摄影图片和真实的蛮荒经历,畅销台湾及海外华人群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次获得各类大奖,如,台湾出版界最高奖——吴三连文学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每周新书金榜、《联合报》小说奖等。
精彩书评
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爱默生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蕾切尔·卡森
目录
一九七九年序:童年与乡愁/1
我把这部小说集献给我童年的伙伴们,献给昔日自己制造玩具的一代,献给现代玩电动玩具的儿童,也献给那些长大了,老了,而仍怀有赤子之心的大人们。
二○○○年序:回首纯真年代/3
这些“老”读者对于书中的故事,以及小男主角的行径可用“津津乐道”来形容,甚至还把他们童年时代与书中雷同的故事与经验分享给我。我们常常或笑得人仰马翻,或为那些永远消逝的美好经验而不胜唏嘘。
庙坪上的首级/7
雄牯像箭一样冲出来,直向大士爷的头奔去。“咔嚓”一声,大士爷的头自颈部折断,整个手被雄牯的身子压在地上。“啪!”的又是一声,大士爷的整个头部就扁了……
水灯上的两毛钱/15
在斜阳照射下,白花花的两毛钱硬币,闪闪发出一种小孩子无法抗拒的诱惑。
火烧大士爷/25
庙祝听到身后有异响,看见鬼像竟然自己走动来!他吓得嘴巴张得大大的,接就昏倒在地上。
万善堂之夜/36
龙眼树在一阵剧烈震动之后,突然树枝间出现了一个灰白色身影,在月光下与树影间晃动着,像煞歪头李去年中元深夜在那棵树上吊自杀的情景。
福佬人来镇的时候/46
雄牯不顾一切地一个箭步跳过去,一伸手抓起那蛇的尾巴,并将蛇身提在头上猛掉转甩着,然后重重地往地上一摔,并同时以脚踩住蛇颈。
决斗头前溪/61
当三个牧童落地仍在惊慌未定时,突然四面芒草中冲出一大群少年,把三个牧童围在中间,每个少年手上都有一副拉满的弹弓对着他们。
离家出走/75
雄牯立刻看见稻草堆那边冒着好大的烟火。雄牯急忙跑过去,草堆中间已经燃成一片火海。
牧童之歌/86
要分开两只相斗的牛是非常危险的事。雄牯点燃了干草,持着燃烧正炽的火把冲到战斗中的牛旁,将火把刺在两个牛头中间,两头牛立刻向后跃开,分向两个方向狂奔而去。
捉妖记/100
忽然乩童惨叫一声倒了下去,光头老人立刻跑进房间。他伸手去拉乩童,却忽然感到手上一阵刺痛。他定神一看,一条毒蛇正盘在地上,离他的手掌不到三寸。
荒河寒夜/110
恐怖在他们中间传来传去,忽然其中一个叫了一声:“鬼煞!”然后丢下扫把就往回路狂跑而去,接着剩下的人也跟着奔逃。
顽童与石虎/124
那是一只雄牯从未见过的猫,身体比一般家猫高且长,灰色的毛皮,上有黑色的圆斑,像极了一只小豹子。这时朝阳正缓缓升起,晨光照在它身上,钱币似的圆斑像浮雕一般呈现出来,美丽极了。
春雨/146
雄牯背着半袋的竹壳半跑着,想冲到小屋的屋檐下避雨,忽然他发现一个瘦而美的小女孩,他们的眼光突然碰在一起,两个人默默地互相打量着。
二○一○年后记: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158
《家在九芎林》是我的童年生活。虽然穷苦,却直接面对生活,深入土地,与自然万物为友。虽然得到的栽培少了一些,但也很少受到压抑。我们的生命力更强,情感更深厚,也更有创造力。
精彩书摘
二○一○年后记: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印度的圣人喇嘛尊者在他的名著《大师喜马拉雅山》中一再强调:“童年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基石,童年播下的种子,他日终将开花结果。”从这里不难体会童年教育的重要。
但,我们要教孩子什么呢?这是非常关键的课题。首先,我们得对孩子在这段时期脑细胞的发育、生理及心理的状况有所了解,才不会导致揠苗助长,或压抑天分,而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们看到许多广告高声疾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耸动、矛盾又似是而非的观念。真正的问题是很多人把孩子的成长当做一场竞赛,而且是一项单项竞赛。好像只要赢了别人,人生就赢了。但人生可不是单项运动,而是如此多样,况且人生也不是什么竞赛,而是一趟美好的旅行,一段多彩多姿的历程,干吗把全天下的人拿来当竞争的对手?这些人全是来丰富你的,不是来与你竞争的。所以没有起跑点,只有同伴的集合点以及旅行的启程点!
很可惜,有太多的父母在为孩子建立第一个关键的人生观念上就错了,以致毁了孩子这辈子的快乐旅行。殊为可惜。
商业社会常以一个人赚多少钱、拥有多少钱来界定人的成就,而国家之间则以“国民收入”来决定这个国家如何如何……这个观念导致了人类的自私、贪婪、掠夺以及战争,也毁了多少人的人生美好快乐之旅。我们一面编织了理想国、大同世界、人间天堂等梦境,可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行动却朝反方向前进……
数年前,许多有智慧的人提出对人生新的看待方式,我们不要再问“收入多少”这种永不会让人满足的问题,而改以“快乐多少”来决定,“快乐指数”、“幸福指数”应时而出,这真是一个“大哉问”。
于是大规模的调查展开了,得到的结果让众人跌破眼镜,像不丹、吉里巴斯这些国家年所得没几百块美金,是“国民收入”在全球吊车尾的国家,他们的快乐指数竟然是前几名。这让人惊觉,原来快乐与收入多少无关,反而是跟整个社会的观念、文化、精神、宗教更有关联。这正好给我们老师与父母亲去反省,你希望孩子是快乐一生,还是不知厌足地过着紧张竞争的一生?
《家在九芎林》是我的童年生活。虽然穷苦,却直接面对生活,深入土地,与自然万物为友。虽然得到的栽培少了一些,但也很少受到压抑。我们的生命力更强,情感更深厚,也更有创造力。所谓的台湾经济奇迹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创造出来。当然,我们也有不少缺点,像今天我们难解决的生态与环保问题,也是我们这代人搞出来的乱摊子,现在还在继续胡搞。我用我另一本童诗集《村童野径》中的一首诗《童年感言》做个结尾:
贫苦的童年生活经验
经过时间的发酵
逐渐酿成甘美的回忆
酸涩的童年暗恋
也变成了甜蜜的诗篇
疼入心肺的伤口
结成了骄傲的疤痕勋章
那瑟瑟的泪水
如雨滴落的汗
变成源源不绝的灵感
原来生活中的一切苦辣心酸
都自有其深意
自有其完美
以喜悦的心
品尝人生中的一切发生与遭遇
生命自然精彩欢喜
前言/序言
一九七九年序:童年与乡愁
离开家乡愈遥远就愈惦念故土,年华越老大就越怀念童年旧事。
大家庭、穷苦、做不完的农事,是我童年时代的大背景,也是国民党来台后的最初十年间。
整个童年大多在新竹乡下的九芎林(今新竹县芎林乡)度过,环绕我童年最重要的莫过于伙伴了。像小堂哥阿正、小堂弟老鼠湘、鉴仔,五座屋庄中的栋仔、添丁、母猫草,五股林的猴仔旺,下山的流氓俊等。我们要好、吵架、打架、绝交,又和好如初,如此一再地循环着童年。那许许多多哀哀乐乐、发生在那时代的故事,是今天的孩子们再也看不到或经历不到的事……
这些短篇小说,大部分都是写于中美洲尼加拉瓜蛮荒里的农场,以及菲律宾民多罗岛的丛林里。
我把这部小说集献给我童年的伙伴们,献给昔日自己制造玩具的一代,献给现代玩电动玩具的儿童,也献给那些长大了,老了,而仍怀有赤子之心的大人们。
记得 那年夏天
我犹是四尺顽童
寂寞的午后
无意中走上树影斑驳的野径
头上乌鹙扑翅飞过
两旁小蝉群鸣
在遁隐深处
潺潺水声有若微风
穿过炎热的夏境
依稀听见伙伴遥远的呼唤
一声 接着一声
我不知不觉地走向更深荫
在九芎树洁滑的枝干间
看见了 溪中戏水的村童
第一次 体会了感动
第一次 触到了生命
二○○○年序:回首纯真年代
这几年,我为了推动保护自然生态,经常到各处演讲或带活动,常有人会趋前来对我说:“徐老师,我是读您的书长大的!”
我总会问:“是哪一本书?”
“《家在九芎林》!”这是最常听到的答案。
这些读者也都会说:“我到各书店都买不到这本书!”
有的是老师想买这本顽童之书送给他聪明的学生,有的是父母想用这本老少咸宜的书来让孩子分享爸妈的童年。
让我最吃惊的是,这些“老”读者对于书中的故事,以及小男主角的行径可用“津津乐道”来形容,甚至还把他们童年时代与书中雷同的故事与经验分享给我。我们常常或笑得人仰马翻,或为那些永远消逝的美好经验而不胜唏嘘。
书中有许多的“小朋友”已经“谢谢收看”,有的移民外国,有的童年之后就不曾再见,或者下落不明,当然更多的人会问我:“见过阿凤吗?”
我真的不知道她的下落,也没有勇气再见阿凤,我害怕破坏了童年时那份天真童稚的凄美。在这千禧年,远流出版社愿意重新出版这本当年被誉为“东方的顽童历险记”的传记体小说,分享给“E时代”(电子时代)的小朋友,或许能让他们在“E”之外找到阅读小说的快乐,以及人文的喜悦。
家在九芎林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