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江南中医妇科流派膏方精选》为全面反映江南妇科流派名家应用膏方特色的专著,膏方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历史悠久,最早在江南一带尤为广泛应用,近几年更为盛行。江南中医妇科流派源远流长,《江南中医妇科流派膏方精选》论述了江南妇科流派及各流派应用膏方的异同,特别论述了吴门、孟河、浙派、海派的文化与医学流派以及妇科流派与膏方的关系,并根据妇科的疾病特点,按经、带、胎、产、杂分类汇集了江南妇科流派各代表性传承人和学术传承人的膏方医案。
作者简介
胡国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导,1987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哈荔田教授、1990年师从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朱南孙教授,是海派朱氏妇科学术继承人。临床擅长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等疑难杂病。发表文章30余篇,主编著作10余部。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褐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妇科主任、妇科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上海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分会副会长、上海药膳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膏方历史文化与应用
一、膏方的历史源流
1.膏方的起源与形成
2.膏方的成熟与发展
3.膏方的鼎盛与复兴
二、膏方承载的中医药文化
1.中医治未病思想
2.中医体质文化
3.三因制宜的整体观
4.辨证制膏
5.中医人文关怀
三、膏方的类型与组成
1.膏方的类型
2.膏方的组成
四、膏方的制作与保存
1.浸泡
2.煎药
3.浓缩
4.收膏
5.盛装
6.保存
五、膏方的服用
1.服用季节
2.开路药
3.服用方法
4.注意事项
5.疗效和不良反应
七、妇科膏方历史源流与调治特点
1.妇科膏方的历史源流
2.女性生理病理特点
3.妇科疾病病因病机
4.妇人体质阴阳虚实
5.妇科膏方调治原则
中篇 江南妇科流派与膏方
一、吴门妇科流派
1.吴文化与吴门医派的起源
2.吴门医派特点
3.吴门妇科流派
4.吴门医派妇科膏方特色
二、孟河妇科流派
1.孟河文化与孟河医派
2.孟河四大家
3.孟河妇科学术特色
4.孟河妇科膏方特色
三、浙派妇科流派
1.浙江文化
……
下篇 妇科流派膏方医案
附录
精彩书摘
③陈氏妇科:世居浙江海盐,曾祖耀宗公原是咸丰间御医,致仕还乡后,太平军兴,遂率家徙居上海。历经筱宝、盘根、大年、惠林三代,以妇科擅治不孕症和妇科疑难病症而享誉于世。
一世陈筱宝(1872-1937)少年即秉承家传,潜心研究医学。随父迁沪后,受业于上海妇科名医诸香泉门下。20岁时应浦东塘桥善堂之聘,驻堂施诊,遂以专业妇科鸣世。后在上海老城区三牌楼开业行医40年,业务鼎盛。积累盈箧,成《医事散记》4卷,毁于日寇炮火。逐渐形成独立流派,后世称之“上海陈氏妇科”。
二世陈盘根(1897-1976),筱宝公长子。早年随其祖父和父亲习医。18岁即独立应诊于上海南市三牌楼。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医师,行医60余年,对闭经、痛经、带下、产后及妇女不孕等疑难杂症,疗治尤多,研制有效方剂,如陈氏调经益母丸、玉液金丹等。陈氏终身把“三德”(心德、口德、行德)作为座右铭,并且以此教诲后辈,深受病家赞扬。
二世陈大年(1900-1975),筱宝公次子。1918年毕业于中法学校。随父侍诊,深得其传。又受业于儒医苏列侯。1925年开业行医,病家日盈门庭,沪上颇负盛名。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医师。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组长、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妇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妇科分组副组长、全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尤长于调经、种子、产后诸疾,以及官外孕、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的诊治。曾先后发表《妇科陈筱宝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简介》《痛经》《中医中药治疗月经病》《大补元丸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初步观察》《如圣汤治疗痛经》等论文。
三世陈惠林(1923-),盘根公长子。幼承家学,随从父祖,勤学岐黄。1944年毕业于中国医学院,从学于当代名医秦伯未门下。行医60余载,求医者踵接,妇科疾病如痛经、不孕、闭经、崩漏、子宫肌瘤、幼稚子宫与幼女性早熟、白带过多等均卓有疗效。1984年从瑞金医院退休后定居香港,1985年前后多次应邀赴日本访问讲学。1985年初,荣获大阪市市长授予的一枚大阪市“金钥匙”,以此表彰他为增进中日友好事业所作出的努力。如今,经常奔走于香港、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为推进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忙碌。学术传人有曾真等人。
④王氏妇科:王氏世祖祖籍南直隶,系螂琊郡王氏后裔。元末,曾随朱元璋起义,后朱皇帝杀戮功臣,祖先闻讯挂冠,隐居乡村,幸免于难。先后曾寓居安徽、松江等地,明末清初始定居于浦东三桥王家弄(今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镇金明村),迄今已历十余世。二世兰佩公弱冠时,师从上海程兆南先生学习中医,学成返乡设诊所,为王家行医之始。七世文陪公因精于喉科著名乡里,乡人即以公名作为地名,他逝世后20年仍在沿用。七世芹生公,曾列为开国初年时川沙四大名医之一,其事迹亦载入1985年版《川沙县卫生志》。八世介眉公精内外科,曾任职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其长子王辉中,毕业于新中国医学院,设诊所于洋泾镇,次子王辉华,毕业于新中国医学院,在三桥故居开业,解放后参加联合诊所,故居从此无医生。四子王玮,受业西医,曾任职于海员医院。八世震诒公学承堂叔芹生公,善治伤寒杂病,尤以内、妇调理擅长,一生在沪行医,上海《杏苑中医文献杂志》1989年第3期刊登“川沙名医王震诒传略”,
九世王辉萍(1930-)为震诒公之子,幼承庭训,毕业于新中国医学院。毕业后随父襄诊多年,学习家传临床经验。解放后曾参加上海卫校医训班,学习西医内科专业;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内科进修班,进修内科中医师资专业。1956年2月入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任内科中医师。同年9月调上海市公费医疗医院(延安医院)中医科,任中医师。1963年曾随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唐吉父主任进修1年。1970年12月调昆明市延安医院中医科,任中医师、副主任。1982年获副主任医师职称。1984年4月调上海市川沙县(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任副院长、内科副主任。
……
前言/序言
江南中医妇科流派膏方精选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