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唐诗百话(最新修订版 套装上中下册)》正文共100篇,上册收入“初唐诗话”“盛唐诗话”,中册收入“中唐诗话”,下册收入“晚唐诗话”和全书名词索引,并附录了施先生有关唐诗研究的10篇文章,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和研究。全书以唐诗讲解和专题两大部分相结合,将唐诗的讲解与唐诗创作方法,历史知识的介绍相结合。分析中不乏研究,澄清了诸多历史上众说纷纭的唐诗难题。诗有绝句七律乐府的单篇赏析,也有将几首诗歌组合起来的一并分析,专题有关于唐诗作者的介绍,也有关于唐诗诗体问题的探微。全书有识见、有考据、有性情。被誉为一部“唐诗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施蛰存(1905——2003),名德普,中国“新感觉派“主要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6年创作《春灯》、《周夫人》,其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 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代表作有《唐诗百话》《北山楼词话》等。
目录
上册
初唐诗话
1 王绩:野望
2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杨炯:从军行
4 五七言绝句四首
5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6 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7 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8 杂言歌行三首
9 陈子昂:感遇诗( 上)
10 陈子昂:感遇诗( 中)
11 陈子昂:感遇诗( 下)
12 王梵志诗
13 初唐诗馀话
盛唐诗话
14 王维:五言律诗三首
15 王维:五言律诗二首
16 孟浩然:五言律诗三首
17 孟浩然:五言律诗又三首
18 高适:燕歌行
19 岑参:七言歌行二首
20 早朝大明宫唱和诗四首
21 王湾:五言律诗二首
22 边塞绝句四首
23 五言绝句四首
24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5 王昌龄:七言绝句四首
26 李颀:渔父歌
27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28 黄鹤楼与凤凰台
29 李白:古风三首
30 李白:蜀道难
31 李白:战城南
32 李白:将进酒
33 李白: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34 李白:五言律诗三首
35 杜甫:哀江头
36 杜甫:新安吏
37 杜甫:无家别
38 杜甫:悲陈陶 悲青坂
39 杜甫:七言律诗二首
40 杜甫:吴体七言律诗二首
41 杜甫:五言律诗二首
42 盛唐诗馀话
中册
下册
精彩书摘
你看,这样一写,第二句的“依”字更清楚了。作者所要依的肯定是人,而不是树木山石。学习一切文学作品,必须先了解这个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有一个成语,也可以说是文学批评术语,叫作“知人论世”。要了解一个作家之为人,必须先讨论一下他所处的是个什么时世。但是,了解一个作家的时代背景较为容易,这个作家的传记资料愈多,我们对他的“知人论世”工作便愈容易做。至于一篇作品的时代背景,就较难了解。因为一个人的时代背景是几十年间的事,一篇作品的时代背景,可能只是作者的一小段生活环境。对于一个诗人,我们要知道他的某一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除非作者本人在诗题或诗序中自己交代明白,否则就很不容易明确知道。王绩身经隋唐二代,对于他这首诗,似乎必须先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写的,才能了解它针对的是些什么。著《唐诗解》的明人唐汝询说:“此感隋之将亡也。”这样,他是把此诗的写作时间定在隋亡以前。这样,第二联就成为比喻隋代政治的没落了。清人吴昌祺对唐汝询的意见,表示异议,在《删订唐诗解》中加上一个批语:“然王尝仕唐,则通首只无相识之意。”唐汝询以为王绩感隋之将亡,因而,为了忠于隋代,有效法伯夷、叔齐,归隐首阳山之志。吴昌祺提醒了一句,王绩也做过唐代的官,不能把这首诗理解为有隐居不仕之志。唐汝询以“长歌怀采薇”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吴昌祺则以为诗的重点在“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何文焕在顾安的《唐律消夏录》中增批了一句“王无功,隋之遗老也。‘欲何依’‘怀采薇’,可以见其志矣。”这样讲,就把诗的写作时间定在隋亡以后,而以为王绩是隋之遗老,所以赋诗见志,表示要做一个“不食周粟”的隐士。
许多著名的唐诗,历代以来,曾经许多人评讲。同一首诗,往往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关于王绩这首诗,我选取了三家的评论,以为代表。何文焕的讲法,显然不是可取的,因为王绩在唐代做过门下省待诏、太乐署丞,虽然没有几年,已不能说他是隋代的遗老。至于他在贞观初年,已经告老回乡,这里很可能有政治上的利害得失,史书没有记录,我们就无从知道。我以为这首诗很可能作于隋代政权将亡或已亡之时。但王绩并不效忠于这个一片秋色和残阳的政权。他的“长歌怀采薇”是为了“徙倚欲何依”,是为了个人的没有出路。待到唐皇朝建立,李渊征集隋代职官,王绩就应征到长安出仕,可见他并不以遗老自居。我这样讲,完全是“以意逆志”,没有文献可以参证。但是恐怕也只有这样讲法,才比较讲得通。
……
前言/序言
唐诗百话(最新修订版 套装上中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