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0
是艺术家还是CEO?穿透伦勃朗的神秘光影,破解伦勃朗的艺术传奇。
《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中文版首度面世!带你重新认识17世纪伟大的荷兰画家!
《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是著名艺术史家阿尔珀斯教授的著作首度以中文版形式面世。这部阿尔珀斯教授的成名之作,将伦勃朗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欧美艺术学界影响深远。
《伦勃朗的企业》放弃了传统艺术史以形式或风格分析为宗的研究方法,分别从伦勃朗作品的绘制方法、创作模式、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和市场运营这四个方面重新考察了其作品从创作到生产的全过程。在阿尔珀斯教授看来,伦勃朗是早期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艺术品制作和营销的典型范例,他不仅是一位绘画天才,更是一位“画架上的经济学家”。这位绘画大师通过教学和工作室运营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渗透进工作室出产的每一幅作品,并通过市场营销在18世纪荷兰新兴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中确立了自己的绘画。借助这种艺术生产模式,伦勃朗成功地摆脱了原有的贵族赞助体制,并重新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
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Svetlana Leontief Alpers),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20世纪后期欧美艺术史领域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阿尔珀斯193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其父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瓦西里·列昂季耶夫(Wassily Leontief),母亲是音乐家艾斯特尔·马尔克斯(Estelle Marks)。1957年阿尔珀斯毕业于美国拉德克里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获文学学士学位。1965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之后随即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艺术史教授,1971年被任命为该学院艺术联合会主任,1979-1980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1998年退休后被授予荣誉教授头衔(Professor Emerita)。现为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顾问、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顾问,并在全球多所著名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其主要著作有:《描绘的艺术:17世纪荷兰美术》、《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蒂耶波洛的图画智慧》(与巴克森德尔合著)、《制造鲁本斯》、《艺术的苦恼:委拉斯贵兹与其他艺术家》。
这本书非常精彩,而且内容异常丰富,读起来会感到应接不暇。各种插曲和轶事、论证和推测天衣无缝地衔接在一起。一个本应借助横向思维才能厘清的主题竟然能够一气呵成。这种感觉更像是看电视剧,它会让观众感到震惊,也让观众充满好奇,同时也借此控制了观众们的反应并摧毁了他们原有的批评能力,这是电视制片人才有的能力。
——查尔斯·福特(伦敦大学艺术史系资深讲师),原载《牛津艺术季刊》(Oxford Art Journal),第12期,1989
阿尔珀斯这本书有别于正统的艺术史著作,它既不属于符号学,也不研究视觉的诗性或进行艺术比较。尽管这些方面的丰富内容已经蕴含其中,但它仍会受到传统艺术史学家的抵触,因为挑战固有的观念并引入新的思想向来困难重重。我更愿意抛开所谓的正统来看待这本书。我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成为某种理解艺术、视觉图像或文献的全新方法。这本书已经明确地提示了这种可能性,而且它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当下的艺术史著作。
——米克·巴尔(荷兰文化史学者,阿姆斯特丹大学荣誉教授,荷兰皇家艺术科学院学院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分析学院创始人)。原载《艺术公报》,第72卷,第1期,1990年
按照“正统”的艺术史观念去评判阿尔珀斯这项伦勃朗研究就像指责福柯对疯狂和监狱的研究并不符合常规一样荒谬。和福柯一样,阿尔珀斯并不想按照既定的认知观念撰写一部更精彩的伦勃朗个案,她想改变的是艺术史的写作规则。
——大卫·卡里尔(全球知名的哲学家、艺术史学家和文化批评家,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教授),原载《美学与艺术批评》,第46卷,1988年
对于伦勃朗的个人风格演变或他极富创造性的主题选择方式等传统艺术史命题,阿尔珀斯着墨甚少。她的侧重点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伦勃朗的艺术生产和市场营销。
——彼得·C.萨顿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鲁斯博物馆首席执行官,执行理事),原载《伯灵顿杂志》,第131卷,1989年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包装完美纸张优良活动实惠
评分京东活动时的性价比还是很高
评分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买来好好看看!
评分所谓常识,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应该是指那些能够不证自明,可以不言而喻,直至众所周知,最终心领神会的日常观念。这里有一个稍微悖论的地方,因为从观念的本体论意义而言,它是一个学习与接受的过程,我们只能从日常的成长中习得观念,观念无法彰显自身。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任何观念都有一个从真理逐渐日常化的过程,真理普及越多,观念就变成了常识。按照古希腊哲学的说法,隐微的真理只由少数哲人才能掌握,只有常识——他们通常称之为“意见”——支撑起我们的日常生活。 之所以做了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在本书中,他称之为“常识”的观念,指的是那些观念需要普及,但是恰恰还没有达到一种普遍的认知状态。现代以来,随着学科化与专业化的各种区分,观念逐渐成为了各自专业领域沟通的接头暗号,对外人而言,这些观念是已经超越了常识的界限。而“国家的常识”意味着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的社会中,我们生活在某种统治之下,我们需要了解某些共同领域生活的规则,这是构建我们美好生活的基础。常识的解读告诉我们,你理解了一个词汇,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懂了这个词汇的含义。常识帮助我们理解,引发我们探究的兴趣,提升我们的认识,融洽我们的沟通语境,构建我们想象的共同体,捕捉真理的影子。就如同罗斯金在点评俄罗斯为何最终走到了一条威权主义道路一样,他说我们必须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但它不能自然地理解。”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常识,才能认识那支看不见的手。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常识上基础上的深入而专业的理解。 从常识中读懂国家,这就意味着你能从其他国家的发展中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影子。尽管囿于民主制的主题,我们无法得知罗斯金是如何解读中国的,但是在这些国家的解读中,尤其是对俄罗斯的解析中,中国的影子跃然纸上。这倒不是说罗斯金在暗示这什么,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历史或多或少都能给人一种借鉴。尤其是俄罗斯的发展,不仅仅是意识形态,还是威权政治体制,乃至现如今,陷入的各种困境都与中国的现状如出一辙。但是未来的发展如何,在这种“文化绝望的政治”中,在市民社会的缺席中,在意识形态幻觉的洪流中,是走向深渊,还是走向民主,我们不得而知。这也许就是在本书的结语部分中提到的一个学习常识很重要的教训:无论是我们的国家,还是作为市民的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人们都没有太多的区别,当你比较政治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国家体系包括进来,“我们通过研究结果,学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评分清华大学是美国用庚子赔款办起来的,一切制度都以美国学校为蓝本,有些陋习也一概因袭,其中之一就是所谓“拖尸”(Toss)。这是美国校园里老生戏弄新生的一种恶作剧,即在新生办理报到手续的最后,让他们在体育馆进行所谓“体格检查”:经过一连串钻网、爬行之后,由四个老生抓住新生的手足来回晃悠,然后扔到旁边的棉垫上。墙上贴着一道“告示”:“反抗者入水。”新生若不服从,就有被扔到游泳池中的可能。入学以后,胡乔木即以“反拖尸”勇士的形象留在同级
评分西方关于艺术社会史的经典研究之作
评分京东活动时的性价比还是很高
评分从经济学这种视角看伦勃朗对自己艺术与工作室的运营模式的确新颖,在历史的洪流里被筛选出来的艺术大家们除了技艺上的惊赞技巧以外也有可能还有其他的附加值,这大约是做个案的最好选择。纯粹觉得书的排版跟内容设置很不便阅读,图片质感也糟心。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