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Virtual SAN权威指南

VMware Virtual SAN权威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Cormac Hogan Duncan Epping 著,徐炯 译,VMware中国研发中心 校
图书标签:
  • VMware Virtual SAN
  • VSAN
  • 虚拟化存储
  • 软件定义存储
  • 数据中心
  • 云计算
  • VMware
  • 存储虚拟化
  • 企业存储
  • 权威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8023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364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VMware资深虚拟存储专家亲笔撰写,全球本全面、系统讲解Virtual SAN技术的著作,网站全5星评价;

从Virtual SAN的部署、安装、配置到虚拟机存储管理、架构细节和日常管理、维护等方面,深入探讨Virtual SAN的各项技术细节,并用多个实例详细讲解Virtual SAN群集的设计和实现。

内容简介

  

  本书由VMware公司资深虚拟存储专家亲笔撰写,是全球本全面、系统讲解Virtual SAN技术的著作。书中从Virtual SAN的部署、安装、配置到虚拟机存储管理、架构细节和日常管理、维护等方面,深入探讨了Virtual SAN的各项技术细节,并用多个实例详细讲解Virtual SAN群集的设计和实现,为快速掌握Virtual SAN技术提供系统实用指南。
  全书共分为10章:第1章介绍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的基本前提、软件定义的存储的概念及其相关的解决方案;第2章从物理和虚拟的角度描述了安装Virtual SAN的前提条件和要求;第3章详细介绍安装和配置Virtual SAN的具体过程,并给出一些部署Virtual SAN的实用技巧;第4章介绍基于策略的存储管理;第5章深入介绍Virtual SAN底层的架构细节;第6章介绍一些虚拟机置备工作流的例子,详细描述如何使用虚拟机存储策略简化虚拟机部署;第7章介绍常用的Virtual SAN管理和维护流程及任务,并提供一些常见工作流和与日常工作相关的例子;第8章涵盖Virtual SAN和其他vSphere核心技术及VMware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第9章利用多个例子来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Virtual SAN群集,包括一些容量规划的练习;第10章讨论可在Virtual SAN环境中进行监控和排错的可用的扩展工具集,并介绍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快速诊断并解决Virtual SAN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Cormac HoganVMware公司,集成工程团队的存储架构师。他是VMware位于爱尔兰科克市的EMEA总部2005年的首批雇员之一,曾在VMware技术市场部和支持部门的多个岗位任职。他撰写过多篇存储相关的白皮书并就存储最佳实践和新功能做过无数次演讲。他有一个专注于存储和虚拟化的博客网站:CormacHogan.com。
  Duncan Epping (VCDX 007)是VMware研发中心的首席架构师,他负责在现有产品和功能中挖掘新的潜力,为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设计原型并研究新的业务机会。他专门研究软件定义的存储、hypervisor融合平台以及高可用解决方案。作为最早的VMware认证设计专家之一,他还是多本著作的作者,包括VMware vSphere Clustering Technical Deepdive系列。


  译者简介
  徐炯,Amkor Technology的IT技术运营经理,VMware认证专家(VCP),从2006年ESX 2.5开始接触VMware,熟悉从VMware Infrastructure 3到vSphere 5.5各个VMware版本的企业级系统。参与了企业VMware架构的设计、实施和多次升级。译著有《虚拟化技术实战》(2012)和《VMware vSphere部署的管理和优化》(2013)。

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序 一
序 二
前 言
关于作者
关于技术审校者
第1章 VSAN概述
1.1?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1.2 软件定义的存储
1.3 超融合/服务器SAN解决方案
1.4?Virtual SAN简介
1.5 什么是Virtual SAN
1.6 从管理员角度来看VSAN的样子
1.7 小结
第2章 VSAN部署的前提条件和要求
2.1 VMware vSphere 5.5
2.1.1 ESXi 5.5 U1
2.1.2 ESXi主机引导的考虑因素
2.2 VSAN的要求
2.2.1 VMware硬件兼容性指南
2.2.2 VSAN Ready Nodes
2.2.3 存储控制器
2.2.4 磁盘
2.2.5 闪存设备
2.3 网络要求
2.3.1 网络接口卡
2.3.2 受支持的虚拟交换机类型
2.3.3 VMkernel网络
2.3.4 VSAN 网络流量
2.3.5 巨型帧
2.3.6 网卡绑定
2.3.7 网络I/O控制
2.3.8 防火墙端口
2.4 小结
第3章 VSAN的安装与配置
3.1 VSAN网络
3.2 为VSAN服务的VMkernel网络
3.3 VSAN 网络配置之VMware标准交换机
3.4 VSAN 网络配置之vSphere分布式交换机
3.5?可能发生的网络配置问题
3.6 网络I/O控制配置示例
3.7 设计考量:分布式交换机和网络I/O控制
3.8?创建VSAN群集
3.9 磁盘组的角色
3.9.1 磁盘组最大数量
3.9.2 为什么要在VSAN中配置多个磁盘组
3.9.3 SSD与磁盘的比率
3.9.4 自动添加磁盘到VSAN磁盘组
3.9.5 处理Is_local还是Is_SSD的问题
3.9.6 手工添加磁盘到VSAN磁盘组
3.9.7 磁盘组创建示例
3.9.8 VSAN 数据存储的属性
3.10 小结
第4章 VSAN相关的虚拟机存储策略
4.1 在VSAN环境中引入基于存储策略的管理
4.1.1 允许的故障数
4.1.2 每个对象的磁盘带数
4.1.3 闪存读取缓存预留
4.1.4 对象空间预留
4.1.5 强制置备
4.2 VASA 供应商提供程序
4.2.1 VASA简介
4.2.2 存储提供程序
4.3 VSAN 存储提供程序:高可用
4.3.1 实时变更虚拟机存储策略
4.3.2 对象、组件和见证
4.4 虚拟机存储策略
4.4.1 启用虚拟机存储策略
4.4.2 创建虚拟机存储策略
4.4.3 在虚拟机置备时分配虚拟机存储策略
4.5 小结
第5章 架构细节
5.1 分布式RAID
5.2 对象和组件
5.2.1 组件的限制
5.2.2 虚拟机存储对象
5.2.3 虚拟机主页名字空间
5.2.4 虚拟机交换文件
5.2.5 VMDK和增量盘
5.2.6 见证和副本
5.2.7 对象布局
5.3 VSAN软件组件
5.3.1 组件管理
5.3.2 对象的数据路径
5.3.3 对象的归属
5.3.4 对象的放置与迁移
5.3.5 CMMDS
5.3.6 主机角色(主控、备用和代理)
5.3.7 可靠数据报传输
5.4 磁盘格式
5.4.1 闪存设备
5.4.2 磁盘
5.5 VSAN I/O流
5.5.1 SSD的作用
5.5.2 剖析VSAN读操作
5.5.3 剖析VSAN写操作
5.5.4 将写操作回写入磁盘
5.5.5 数据本地化
5.6 基于存储策略的管理
5.7 VSAN的功能
5.7.1 策略设置:允许的故障数
5.7.2 允许的故障数的最佳实践
5.7.3 策略设置:条带宽度
5.7.4 策略设置之外的VSAN条带化
5.7.5 条带宽度的最大值
5.7.6 条带宽度配置错误
5.7.7 条带宽带:块大小
5.7.8 条带宽度最佳实践
5.7.9 策略设置:闪存读取缓存预留
5.7.10 策略设置:对象空间预留
5.7.11 虚拟机主页名字空间再探
5.7.12 交换文件再探
5.7.13 如何查看虚拟机交换文件存储对象
5.7.14 增量盘/快照的告诫
5.7.15 验证空间的实际使用量
5.7.16 策略设置:强制置备
5.7.17 见证和副本:故障场景
5.7.18 从故障中恢复
5.7.19 延伸性VSAN
5.8 小结
第6章 虚拟机存储策略和虚拟机置备
6.1 策略设置:FTT=1
6.2 策略设置:FTT=1, SW=2
6.3 策略设置:FTT=2,SW= 2
6.4 策略设置:FTT=1,OSR=50%
6.5 策略设置:FTT=1,OSR=100%
6.6 默认策略
6.7 小结
第7章 管理和维护
7.1 主机管理
7.1.1 添加主机到群集
7.1.2 从群集中移除主机
7.1.3 ESXCLI VSAN群集命令
7.2 维护模式
7.3 磁盘管理
7.3.1 添加一个磁盘组
7.3.2 移除一个磁盘组
7.3.3 向磁盘组添加磁盘
7.3.4 从磁盘组中移除磁盘
7.4 抹除磁盘
7.5 故障场景
7.5.1 磁盘故障
7.5.2 闪存设备故障
7.5.3 主机故障
7.5.4 网络分区
7.5.5 磁盘全满的情况
7.6 精简置备的考量
7.7 vCenter管理
7.7.1 vCenter Server故障场景
7.7.2 在VSAN上运行vCenter Server
7.7.3 vCenter Server引导过程
7.8 小结
第8章 互操作性
8.1 vMotion
8.2 Storage vMotion
8.3 vSphere HA
8.3.1 vSphere HA通信网络
8.3.2 vSphere HA心跳数据存储
8.3.3 vSphere HA 元数据
8.3.4 vSphere HA 接入控制
8.3.5 vSphere HA推荐设置
8.3.6 受vSphere HA保护的VSAN和非VSAN虚拟机
8.4 DRS
8.5 Storage DRS
8.6 Storage I/O Control
8.7 分布式电源管理
8.8 VMware Data Protection
8.8.1 使用VDP从VSAN数据存储备份虚拟机
8.8.2 使用VDP将虚拟机恢复到VSAN数据存储
8.9 vSphere Replication
8.9.1 复制到容灾站点的VSAN上
8.9.2 恢复虚拟机
8.10 虚拟机快照
8.11 vCloud Director
8.12 VMware Horizon View
8.12.1 用于Horizon View的VSAN支持
8.12.2 用于VMware View的虚拟机存储策略
8.12.3 Horizon View的配置
8.12.4 更改默认策略
8.12.5 关于View的其他考虑因素
8.13 vCenter Operations
8.14 vSphere 5.5 62TB VMDK
8.15 Fault Tolerance
8.16 延伸群集/vSphere Metro Storage Cluster
8.17 PowerCLI
8.18 C#客户端
8.19 vCloud Automation Service
8.20 主机配置文件
8.21 Auto-Deploy
8.22 RDM
8.23 VAAI
8.24 微软群集服务
8.25 小结
第9章 设计VSAN群集
9.1 容量限制
9.2 允许的故障数为1且条带宽度为1
9.3 闪存磁盘比
9.4 性能设计
9.5 VSAN的性能
9.6 设计和容量规划工具
9.7 场景1
9.8 场景2
9.9 小结
第10章 排错、监控和性能
10.1 ESXCLI
10.1.1 esxcli vsan datastore
10.1.2 esxcli vsan network
10.1.3 esxcli vsan storage
10.1.4 esxcli vsan cluster
10.1.5 esxcli vsan maintenancemode
10.1.6 esxcli vsan policy
10.1.7 esxcli vsan trace
10.1.8 用于VSAN排错的其他非ESXCLI命令
10.2 Ruby vSphere Console
10.2.1 VSAN命令
10.2.2 SPBM命令
10.2.3 用于VSAN的PowerCLI
10.3 VSAN 和 SPBM API
10.3.1 启用/禁用VSAN(自动声明)
10.3.2 手工磁盘声明
10.3.3 更改虚拟机存储策略
10.3.4 进入维护模式
10.3.5 在VSAN数据存储中创建和删除目录
10.3.6 CMMDS
10.3.7 SPBM
10.4 在ESXi上对VSAN进行诊断排错
10.4.1 日志文件
10.4.2 VSAN Trace工具
10.4.3 VSAN VMkernel模块和驱动程序
10.5 性能监控
10.5.1 用于VSAN的ESXTOP性能计数器
10.5.2 用于VSAN的vSphere Web客户端性能计数器
10.5.3 VSAN Observer
10.6 VSAN Observer使用示例
10.7 小结

前言/序言

  说到虚拟化及其依赖的底层基础架构,经常会提起一个组件——存储。原因相当简单:在很多环境中,存储是痛点。尽管存储市场已经因为闪存技术的引入发生了变化,很多传统的存储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很多机构还没能采纳这些新的架构,因而仍然会遇到挑战。
  存储问题的范围包括运营上的复杂性到性能问题甚至是可用性的限制。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起因于同样的根本问题:老旧的系统架构。这是因为大多数存储平台架构是在虚拟化技术出现之前开发出来的,而虚拟化已经改变了使用这些共享存储平台的方法。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虚拟化迫使存储业界去寻找新的方法来构建存储系统。不再是通过单台服务器连接到单台存储设备(也称为逻辑单元或简写为LUN),虚拟化通常由一台(或多台)物理服务器承载很多虚拟机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上。这不仅仅增加了这些存储系统的负载,也改变了工作负载的模式并增加了对总容量的需求。
  可以想象,对于大多数存储管理员来说,这要求思考模式的大改变。LUN的大小应该是多少?对性能有什么要求?最终需要多少个磁盘?这些LUN将提供何种数据服务?虚拟机将存放在什么地方?不仅思考模式要改变,而且要求和其他IT团队协力合作。过去服务器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和存储管理员都可以活在他们自己的独立的小天地内,现在他们需要相互沟通并齐心协力才能保证他们构建的平台的高可用性。在过去,一个错误(例如错误配置或过低的置备)只会影响一台服务器,现在则会影响很多虚拟机。
  当虚拟化出现时,我们对于如何运营和构建IT基础架构的思维曾经发生过集体性的根本变化。如今集体性的转变再次发生,这一次是由软件定义的网络和软件定义的存储引起的。但我们不应该再重复历史,重复那些在虚拟化首次出现时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我们应该坦率而开放地和数据中心管理员们讨论这个问题,并一起迎接数据中心架构和运营的革命。
  写作本书的动机
  我俩很早就都参与进了VSAN的产品开发,并立刻意识到这是每个人都会提起的产品,人们会想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在各种美妙的来来往往的交谈和探讨中,我们认识到这些信息不曾被记录下来过。考虑到我俩都是狂热的博客作者,我们决定各自独立地开始撰写文章。很快我们就攒起了大量的材料,多到不可能将它们用博客的方式都发表出来,于是我们决定合力出版一本书。初步接触后,VMware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书。
  读者对象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和VMware vSphere环境相关的IT专业人员。你最好已经用过一阵子VMware vSphere,或许已经参加过vSphere的课程,例如“安装、配置和管理”课程。本书不是一本初学者读物,但是书中提供的信息应该已经足够覆盖各种不同水平的管理员和架构师。
  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分10章,分别如下:
  第1章概要介绍了软件定义的存储和VSAN。
  第2章从物理和虚拟的角度描述了对VSAN安全地进行实施所需的要求。
  第3章介绍了安装和配置VSAN的各个步骤。
  第4章介绍了基于策略的存储管理。
  第5章深入介绍了VSAN的架构细节。
  第6章描述了虚拟机存储策略是如何用来简化虚拟机部署的。
  第7章描述了常用的管理和维护任务的步骤。
  第8章覆盖了Virtual SAN和其他VMware功能及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
  第9章提供了多个例子来介绍如何设计一个VSAN群集,包含了一些容量规划的练习。
  第10章覆盖了各种可用于进行VSAN排错和监控的(命令行)工具。
  致谢
  我们两个作者都在VMware公司工作。在本书中表达的意见都是我们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经验表达的个人意见。本书中的陈述不一定反映出VMware公司的意见和观点。
  我们要感谢Christos Karamanolis和Paudie O’Riordan,作为我们的技术编辑,他们始终让我们保持坦诚的态度。当然,我们要感谢Virtual SAN工程团队,特别要指出2个名字:Christian Dickmann和Christos Karamanolis(再次感谢!),他们在VSAN方面的渊博知识和对VSAN的深入理解贯穿到了本书的各个角落。我们还想感谢William Lam、Wade Holmes、Rawlinson Rivera、Simon Todd、Alan Renouf和Jad El-Zein对本书提供的帮助和贡献。
  最后,我们想感谢VMware公司的管理团队(Phil Weiss、Adam Zimman和Mornay van der Walt)对本书和其他项目的支持。
  VSAN加油!
  Cormac Horgan和Duncan Epping






虚拟化存储的下一场革命: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企业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存储架构,无论是直连存储(DAS)、网络附加存储(NAS)还是存储区域网络(SAN),都面临着可扩展性差、成本高昂、部署复杂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挑战。尤其是在虚拟化环境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如何为成百上千个虚拟机提供高效、可靠且经济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成为了IT管理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存储理念应运而生,它打破了硬件存储的固有枷锁,将存储资源池化、软件化,并与计算资源紧密结合,为虚拟化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主题——虚拟化存储的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本书并非仅仅介绍某个特定厂商的存储产品,而是旨在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剖析虚拟化存储的核心原理、架构设计、部署实践、性能优化以及故障排查等方方面面。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引导读者理解虚拟化存储为何能够成为未来存储的必然趋势,并掌握驾驭这一强大技术的必备知识与技能。 核心理念与技术基石 首先,我们将追溯虚拟化存储的演进历程,回顾传统存储的局限性,从而理解为何我们需要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详细阐述构成虚拟化存储基石的关键技术: 分布式存储原理: 探讨数据如何被分散存储在集群中的多个服务器节点上,实现高可用性、容错性和弹性扩展。我们将解析数据分片、副本、纠错码等技术,理解它们在保障数据安全与访问能力方面的作用。 软件定义存储(SDS): 揭示SDS的核心思想,即通过软件抽象化和集中管理,将存储硬件的控制层与数据层分离。理解SDS如何赋予存储系统更高的灵活性、可编程性和自动化能力。 存储虚拟化: 深入理解存储虚拟化技术如何将物理存储资源汇聚成一个逻辑存储池,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屏蔽底层硬件的复杂性。我们将探讨块级虚拟化、文件级虚拟化等不同实现方式。 网络技术与协议: 分析高性能网络在虚拟化存储中的关键作用,包括以太网、InfiniBand等,以及TCP/IP、NFS、SMB等协议如何支持分布式存储的访问和通信。 架构解析与组件剖析 在掌握了核心理念后,我们将聚焦于典型的虚拟化存储架构,对其组成部分进行细致的剖析: 存储节点(Storage Nodes): 详细介绍构成存储集群的服务器节点,包括其硬件配置要求、本地存储设备(SSD、HDD)的选择与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 元数据管理(Metadata Management): 深入探讨元数据在分布式存储中的关键角色,包括数据块的定位、文件系统的结构、一致性维护等。我们将解析不同元数据管理策略的优缺点。 数据服务层(Data Services Layer): 分析数据服务层提供的各种功能,如数据一致性协议、缓存策略、快照、克隆、重复数据删除、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理解这些服务如何提升存储效率和数据管理能力。 客户端访问接口(Client Access Interfaces): 介绍上层应用(如虚拟机)如何通过标准协议(如iSCSI、NFS、SMB)访问虚拟化存储提供的逻辑卷或文件共享。 管理与编排(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重点关注虚拟化存储的管理平台,包括其用户界面、API接口、自动化部署、监控告警、性能分析、容量管理等功能。理解如何通过集中式管理实现高效运维。 部署与实战应用 理论与架构的理解仅仅是第一步,本书的另一核心亮点在于提供详实的部署指导和丰富的实战案例: 规划与设计: 引导读者如何根据业务需求、性能要求、容量规划和预算限制,合理设计虚拟化存储的部署方案。我们将讨论集群规模、节点数量、存储介质配比、网络带宽规划等关键决策。 硬件选型与配置: 提供针对不同场景的硬件选型建议,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介质等,并详细介绍硬件的安装与初步配置步骤。 软件部署与集成: 手把手指导读者完成虚拟化存储软件的部署过程,包括集群初始化、节点加入、存储池创建、卷或文件共享配置等。同时,我们将演示如何将虚拟化存储与主流虚拟化平台(如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KVM等)以及容器平台(如Kubernetes)进行无缝集成。 性能调优与优化: 针对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性能瓶颈,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深入的调优技巧,包括缓存策略优化、I/O路径选择、网络参数配置、硬盘读写模式调整等,帮助读者最大化存储性能。 高可用性与灾难恢复(HA/DR): 详细阐述虚拟化存储如何实现高可用性,包括故障检测、自动故障转移、数据副本冗余等。并介绍如何构建跨地域的灾难恢复方案,确保业务连续性。 安全加固与访问控制: 讲解虚拟化存储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列表(ACL)、身份认证、审计日志等,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合规。 故障排查与疑难解答 在实际运维过程中,遇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提供系统性的故障排查思路与解决方案: 常见故障现象分析: 针对性能下降、访问中断、数据丢失、集群不稳定等典型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和定位。 诊断工具与方法: 介绍常用的诊断命令、日志分析方法、性能监控工具,帮助读者快速定位问题根源。 故障排除案例: 提供一系列基于真实场景的故障排除案例,让读者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各种挑战。 最佳实践与规避: 总结运维中的最佳实践,以及如何通过预防性措施来规避潜在的故障风险。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将放眼未来,探讨虚拟化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 AI与自动化: 探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存储管理、性能优化、故障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容器化存储: 深入分析容器化应用对存储提出的新需求,以及如何实现与容器的深度集成。 云原生存储: 探讨云原生架构下存储的演进方向,以及混合云、多云环境下的存储挑战。 新型存储介质: 关注NVMe、SCM等新型存储介质在虚拟化存储中的应用前景。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IT架构师与解决方案设计师: 需要深入了解虚拟化存储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级解决方案设计。 系统管理员与运维工程师: 负责部署、管理、维护和优化企业存储基础设施。 虚拟化技术专家: 希望提升对虚拟化存储的认知,并解决在虚拟化环境中遇到的存储问题。 存储行业从业者: 追求掌握前沿存储技术,了解行业发展动向。 对分布式系统与存储技术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 希望系统学习虚拟化存储的原理与实践。 本书力求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又兼顾技术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大量的图表、流程图、代码示例(如果适用)和实际操作指导,帮助读者建立起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无论您是初次接触虚拟化存储,还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本书都将是您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颠覆性技术的宝贵资源。 加入我们,一同开启虚拟化存储的探索之旅,赋能您的数字化转型,迎接存储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在我迷茫的虚拟化存储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作为一个长期在企业级环境中摸爬滚打的技术人员,深知存储性能、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虚拟化环境下,这些挑战更是被无限放大。过去,我们总是依赖于昂贵的SAN硬件,不仅部署复杂,维护成本也高得令人咋舌。当我听说VMware有了自己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内心既期待又忐忑。正当我四处搜寻可靠的学习资料时,《VMware Virtual SAN权威指南》便赫然出现在我面前。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从书名就能感受到那种“权威”的份量,让我充满了信心。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解读Virtual SAN的底层架构,比如它的数据分散、冗余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它在数据读取和写入时如何做到低延迟和高吞吐量。同时,我也非常关注它与vSphere其他组件的集成情况,例如与vMotion、HA、DRS等功能的配合,以及在性能优化方面有哪些独到的见解。我坚信,这本书将帮助我系统性地理解Virtual SAN的精髓,掌握其部署、配置和日常管理的最佳实践,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我们公司构建稳定、高效、经济的虚拟化存储平台。

评分

作为一个刚接触虚拟化存储不久的初级工程师,我对《VMware Virtual SAN权威指南》这本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快速入门并理解Virtual SAN核心概念的读物,而这本书似乎正是为此而生。从书的封面和章节标题来看,它应该具备从零开始的教学能力,能够循序渐进地讲解Virtual SAN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ESXi主机如何参与构建存储池,VSAN数据对象是如何存储和管理的,以及如何利用VMkernel的特性来提升存储性能。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实践案例和配置指南,以便我能够边学边练,尽快掌握Virtual SAN的实际操作技巧。例如,如何创建和管理磁盘组,如何为不同的虚拟机设置存储策略(SPBM),以及如何监控Virtual SAN的运行状态。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迅速建立起对Virtual SAN的扎实基础,为未来在实际工作中独立负责Virtual SAN的运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眼球了:《VMware Virtual SAN权威指南》。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准备将Virtual SAN的奥秘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作为一名在虚拟化领域摸索多年的资深技术顾问,我深知拥有一本权威且深入的参考资料的重要性。Virtual SAN作为VMware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的旗舰产品,其技术迭代速度快,功能也日益丰富。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Virtual SAN最新版本特性的详细解读,比如它在性能、可扩展性和管理方面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对于其架构设计中的一些高级概念,例如混合模式和全闪存模式的区别和优势,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做出最优化的配置选择。书中关于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的部分,对我来说更是价值连城。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快速诊断和解决Virtual SAN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调优来榨干Virtual SAN的每一分性能潜力,从而为我的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新兴的存储技术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颠覆传统架构的解决方案。《VMware Virtual SAN权威指南》这本书,从我初步翻阅的印象来看,似乎就承载着这样的颠覆力量。作为一个对存储技术有一定追求的IT架构师,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软件定义存储(SDS)的发展趋势。Virtual SAN作为VMware在SDS领域的重要布局,其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毋庸置疑。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Virtual SAN的工作原理,比如它的分布式对象存储模型是如何构建的,数据如何在物理节点之间动态分布和迁移,以及它如何利用本地硬盘提供高性能的共享存储。此外,书中关于Virtual SAN的性能调优和容量规划的章节,对我而言尤为重要。如何根据不同的业务负载,合理配置磁盘组、调整策略,以及如何预估和扩展容量,这些都是实际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经验,让我少走弯路,更高效地利用Virtual SAN解决实际存储难题。

评分

最近,我们公司正在考虑升级我们的虚拟化存储基础设施,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对性能的更高要求。传统SAN的复杂性和高昂成本让我们望而却步,而《VMware Virtual SAN权威指南》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选择。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面性和深度。从内容上看,它似乎涵盖了Virtual SAN的方方面面,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特性,再到实际部署和故障排除。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Virtual SAN的安全特性和容灾方案的部分。在当前数据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了解Virtual SAN如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在不同灾难场景下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是非常关键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阐述Virtual SAN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机制,以及它在构建高可用和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中的作用。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建立起对Virtual SAN更全面的认知,并有信心将其成功地引入到我们的生产环境中,为公司的数据存储提供更可靠、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评分

书还成,就是稍浅些,适合入门者

评分

有备无患 单位的工具书

评分

老公买的,他说帮助很大

评分

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

评分

挺不错的、快递运送的挺快!

评分

统一购买统一购买统一购买

评分

京东购物,值得信赖!

评分

还好了,内容还可以

评分

发货很快,也很给力。书不错,给个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